第3章 稱謂官銜

古代稱謂

諡號

  諡號在我國古代一般指統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爲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如“武”帝,“哀”公等。

廟號

  廟號指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裏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多認爲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爲太宗、太戊爲中宗。

尊號

  尊號是對中國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稱號。尊號一般很長,因爲大臣們在皇帝在位時便開始把好詞語都往皇帝身上加,比如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天地天寶聖文神武孝德應道皇帝”,宋太祖爲“啓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對人的十種稱謂

  古代對人的十種稱謂大致可分爲:直稱姓名、稱字、稱號、稱諡號、稱齋名、稱籍貫、稱郡望、稱官名、稱爵名、稱官地。

兼稱

  也就是名稱之外的另一種名稱。

謙稱

  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稱呼自己。

敬稱

  就是用尊敬客氣的態度進行稱呼,又叫“尊稱”。

賤稱

  是一種表示對對方的侮辱、輕視的稱呼。

百姓稱謂

  古代對百姓的稱呼由於社會階段、文化典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多種多樣,部分帶有一定的等級觀念。大致有百姓、黎民、布衣、平民、生民、小民、人民、民衆、萌隸、庶民、庶人、生靈、蒼生、平頭百姓、小人、丁口、白士等等。

朋友稱謂

  在古今典籍中,對朋友的稱呼有多種。布衣之交:指貧賤之交;金蘭之契:指情意相投的朋友,後也指結拜兄弟;金石之交:喻指誠心誠意,堅貞不渝的友情;莫逆之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至好無嫌的朋友;八拜之交:舊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忘形之契:指不拘身分、形跡的知心朋友;總角之好:指小時候很要好的朋友;杵臼交:指交友不嫌貧賤。

年齡稱謂

  古人的年齡一般不會說出來,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代替。指兒童的有總角、始齔束髮等,及笄:指女子15歲,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弱冠:指男子20歲,而立:指30歲,不惑:指40歲,知命、艾:指50歲,花甲(耳順):指60歲,古稀、中壽:指70歲,耋:指70—80歲,耄:指80—90歲,上壽:90歲,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黃髮:指長壽老人,鮐背:指長壽老人,期頤:指百歲。

親友間的禮貌稱呼

   親友之間的稱呼有多種:父母同稱爲高堂、椿萱、雙親、膝下;對父母單稱爲家父、家母、家嚴、慈母等;父親去世後稱:先父、先嚴;母親去世後稱:先母、先慈;兄弟姐妹稱:家兄、家弟、舍姊、舍妹;兄弟代稱:昆仲、手足;夫妻稱:伉麗、配偶、伴侶;同輩去世後稱:亡兄、亡姊、亡妻等;對別人父母稱:令尊、令堂;別人兄妹稱:令兄、令妹;對別人的兒女稱:令郎、令嬡;對妻子的父親稱:丈人、岳父、泰山;對別人家庭稱:府上、尊府;自己家庭稱:寒舍、舍下、草堂;男人統稱:鬚眉;女人統稱:巾幗;夫妻一方去世稱:喪偶;老師稱:恩師、夫子;學生稱:門生、受業;學校稱:寒窗、雞窗;同學稱:同窗、學友。

對他人的尊稱

  父: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父”原指父系氏族司火的長者,至周朝“父”才成爲父親的別稱;公: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子:古代男女都可用的尊稱;長者:有德行受尊敬的人;先生:多稱師長、老人和有德行的人;閣下:舊時對一般人的尊稱;麾下:對將帥的尊稱;尊公:舊時稱對方父親的敬辭;令嗣:舊時對對方兒子的尊稱;令正:舊時稱對方嫡妻的敬辭;令弟:舊時稱對方之弟的敬辭;令坦:舊時稱對方女婿的尊稱;賢兄:舊時對有德才同輩友人的敬辭;仁弟:舊時對同輩青年者的敬稱。

對自己的謙稱

  古人對自己的稱呼有:老朽、老身、愚兄、鄙人。還有臣:古人對自己的謙稱;僕:古時男子的謙稱;小可:宋元期間對自己的謙稱;小生、晚生:晚輩見到長輩的謙稱;不才:沒有才能,古時男子對自己的謙稱;不肖:父母死後男子對自己的謙稱;在下:古時長輩坐上席,自己坐下席,所以稱在下;妾:古時正妻之外的小妻的自稱;奴家:古時婦女的自稱;未亡人:古時寡婦的自稱。

等級稱謂

  君:周代時稱諸侯爲君,後秦統一後,稱皇帝爲君;臣:上古指男性奴隸,後來指“君”以外的任何人都稱爲臣;士:商、西周、春秋是統治者的最底層成員;民:指上古奴隸;君子:古時貴族男子的通稱;百姓:古時指貴族;黎民、布衣:也稱平民;庶人:又稱“庶民”西周後對農業者的統稱。

宗族稱謂

  祖上:最早的祖先稱爲始祖;太祖:王朝的建立者爲太祖;祖宗:是對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稱;子嗣:同一始祖的嫡系長房繼承系統爲大宗,餘子爲小宗;宗子:太宗的嫡長子叫宗子;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支子:古代把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稱爲支子;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兒子稱作嫡子;別子:古代把諸侯嫡長子以外的兒子都叫別子;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兒子稱作庶子;嗣子:以他人之子作爲兒子,既爲嗣子;公子:諸侯王(公)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稱爲公子;考妣:多指已死的父母;繼父:生父死後,母親再嫁之夫稱爲繼父;八母:八種身份不同的母親,即指嫡母、繼母、養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

對女子的稱謂

  自古至今,在古籍詩文中有很多對女性的尊稱、敬稱,美稱和雅稱。女郎,對年輕女子的代稱;巾幗,人們常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之爲“巾幗英雄”;女史,指古代有學問並當過掌管宮廷王后禮儀、典籍、文件工作官員的女子;裙衩,是古代婦女的衣着裝飾,泛稱女性;淑女,指溫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學作品中常見此稱謂;掃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不櫛進士,指才華橫溢的女子;羅敷,指美麗而堅貞的婦女。在女子稱謂中,“母親”是最偉大而高尚的。帝王之母稱太后,官員之母稱太君,一般人之母稱母親。

對讀書人的稱謂

  書癡:即書的呆子;書簏:諷喻讀書雖多但不解書義、獲益甚少的人;書庫:喻博學飽識之士;書Y:比譽稱好學不倦、嗜書入迷的人;書癲:比喻讀書入迷、忘形似癲的人;?書櫥:一是比喻學問淵博之人;書生:指儒生;書迷:心迷戀於書的人;學究:古代泛稱儒生,後常諷刺腐儒爲學究;白衣秀士:指沒有功名的讀書人;?掉書袋:有貶義,諷喻愛好廣徵博引炫耀自己學問淵博的讀書人。

對月亮的別稱

  玉兔:傳說中月亮上有玉兔和蟾蜍,所以又稱“銀兔”、“蟾兔”、“金蟬”、“蟾宮”等;廣寒:傳說中月亮上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所以又稱“清虛”;嫦娥: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桂宮:傳說中月亮上有桂樹,故稱;玉弓:因弦月像弓,故稱;銀鉤:因初月像鉤,又稱“玉鉤”;金輪:滿月像圓輪、圓鏡,所以又稱“玉輪”、“冰輪”、“玉鏡”、“金鏡”等;嬋娟:人們經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嬋娟”。

對死的稱謂

  對天子的死稱謂:“崩”、“升霞”、“星駕”;諸侯的死稱謂“賽”;大史的死稱謂“卒”;士人之死稱謂“不得”;領袖人物、革命志士遭受人爲的災禍而死者稱謂“藏難”;成年男子特別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稱“壽終正寢”;成年女子特別是老年婦女的立含死亡稱謂“壽終內寢”;自言父親之死稱謂“失信”;自言母親致死稱謂“失持”;對爲國家、爲民族利益、爲正義而死的稱謂“殉國”、“殉道”、“殉節”、“殉難”、“就義”;意外而死的稱謂“遇難”、“遇害”;一般成年人之死稱謂“逝世”、“去世”、“謝世”、“長逝”;舊時老人之死稱謂“百年”、“登仙”、“羽化”、“作古”;親朋好友之死稱謂“永別”;元帥、大將之死稱謂“殞”;未成年人之死稱謂“溺”;幼年人之死稱謂“夭”;餓死者稱謂“隨”;佛或僧侶的逝世稱謂“圓寂”、“涅槃”;對做過壞事的壞人之死稱“見閻王”、“上西天”。

  

職業稱謂

商人的由來

  早在原始社會後期,人類社會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到了夏代,逐漸分化出專門從事物品交換的人。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的部落首領契,因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爲商,自此該部落便被稱爲商族。商湯時期,商族的手工業尤其是紡織業已相當發達,最後消滅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建立後,手工業更加發達。後來商朝被周朝所滅,商族人由統治者變成了周朝的奴隸,爲過上好生活,商族人紛紛重操舊業——做生意。在不斷的發展中,人們便有了這樣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買賣的人。後來,人們簡稱商族人爲“商人”,這一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作家的由來

  “作家”一詞最早指的是管理家務的意思。此語見於《三國志·楊戲傳》:“請爲明公以作家警之。”這說明自三國晉代,“作家”係指“治家”而言。“作家”一詞演變成今天的意思始於唐代。據北宋《太平廣記》載:“唐宰相王好與人作碑誌,有送潤豪(酬金)者,誤叩丞王維門,維曰:‘大作家在那邊。’”這就是唐宋時期對在文學藝術上成績卓著者稱“作家”的來由。盛唐時選列出來的“作家”以陝西(秦)、山西(晉)人居多。到了今天我們把從事文學創作的人稱爲“作家”。

大夫的由來

  在宋朝負責管理醫療的官員很多,醫學制度和醫學教育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當時醫官分七級,官職22種,比如成安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醫、和安郎、保安郎、翰林醫正、翰林醫診、翰林醫令等等,看見“大夫”就是當時的醫官頭銜,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也就稱醫生爲“大夫”了。

導遊的由來

  導遊由“嚮導”一詞演化而來,指導旅遊的意思。春秋時期,大政治家管仲從齊桓公北伐孤竹,冬天歸途時,迷失道路,於是讓老馬帶路,竟然走回來了。實際上,這老馬就是起了嚮導的作用。因此,後來留下一句“老馬識途”的成語,流傳至今。三國時,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他知道“嚮導”的重要性,利用熟悉當地地形的人做導官,從而獲得七擒七縱孟獲的勝利。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旅遊業還沿用“嚮導”一詞,帶有官氣的則叫“領隊”,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旅遊事業突飛猛進,方纔確定了“導遊”這一專門稱謂。

會計的由來

  “會計”一詞來源久遠,據記載,我國自周代就設有會計職官,掌管稅賦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即每月零星盤算爲“計”,一年總盤算爲“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漢代把周朝的會計官職又作發展,設立了管理這些會計事務的官職,有可能就是最早的“會計師事務所”。

祕書的由來

  在我國古代,祕書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的官,自從漢代以來我國封建政權便設有祕書監、祕書郎,相當於國家的圖書館長,年俸六百石。三國魏有祕書令、祕書丞。但祕書並非官名,要在祕書下綴上“令、監、丞、郎”等纔是完整的官名。清代各衙署設文案,一般稱“師爺”不稱“祕書”。民國時,大多數的行政機關都開始設祕書。

  

人物稱謂

小姐的由來

  “小姐”最初是指宮女、藝人、妓女,宋、元時期姬妾也常被稱爲“小姐”。今天小姐用於稱呼未婚女性,成爲人們的日常稱謂詞。

千金小姐的由來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S害。伍子胥投奔吳國。途中飢餓,見一位浣紗姑娘竹筐裏有飯,於是上前求乞。姑娘頓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伍子胥飽餐之後,要求姑娘爲他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觸爲禮教和輿論所不容。她隨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後來,伍子胥在吳國當了國相,吳王攻入楚國。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屍鞭之三百”。伍子胥報了大仇之後,又想到要報恩,卻不知姑娘家地址,於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時跳水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用“千金”來比喻女子,最早出現於元代曲作家張國賓所寫的雜劇《薛仁貴榮歸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明、清以後的話本小說中稱女孩子爲“千金”的就更多了。

華僑的由來

  華僑指長期僑居國外並且保留中國國籍的中國人。早在秦代就已經有中國人僑居在外,唐宋以前僑居外國的華人並無固定稱呼。唐宋以後,被居住國稱爲“唐人”。1878年,清朝駐美國使臣陳蘭斌第一次在奏章中稱居住在外國的中國人爲“僑民”,1883年,清末維新派代表人物、近現代改良主義者鄭觀應在給李鴻章的奏章中,正式使用了“華僑”一詞。1904年,清政府外務部又在一份奏請在海外設置領事館的摺子裏提到:“在海外設領,經營支出無多,而華僑受益甚大。”自此以後,居住在外國的中國人便統稱爲“華僑”。

唐人的由來

  唐代,是中國古代最繁榮強盛的一個朝代。從唐太宗貞觀開始至唐玄宗開元之治,國威強盛,遠近各國都派人前來“訪問”。從此,海外人對中國的一切便均以“唐”字加稱,如稱中國人爲“唐人”,稱中國的字爲“唐字”,這種情形延續至今。由於唐朝對世界經濟、文化的影響,外國人對中國人稱爲“唐人”的習慣一直未變,從宋元直至明清都是如此。直到目前,老一輩的華僑仍喜歡自稱“唐人”。

丫頭的由來

  古代女孩子到了束髮的年紀,頭上都要梳着兩個“髻”,左右分開,對稱而立,像個“丫”字,所以稱爲“丫頭”。古代婢女經常梳丫髻,所以“丫頭”又成爲婢女的稱呼,宋代王洋在《大陽道中題丫頭巖》詩中寫道:“不謂此州無美豔,只嫌名字太粗疏。”並自注說:“吳楚之人謂婢女爲丫頭。”可能由於“丫頭”稱呼只流行於吳地,爲使北方人明白,所以王洋寫詩爲注。從此以後,“丫頭”稱呼廣泛流行,直至現在有的地區仍在沿用此說。

海外赤子的由來

  “赤子”本指渾身赤紅的嬰兒。由於初生的嬰兒沒有邪念,所以後來“赤子”這個詞便引申爲指代忠於國君的子民百姓。“海外赤子”一詞由“海內赤子”演化而來。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殿前觀看射箭比賽,爲防不測,大臣們便建議皇上離賽場遠些,以免被弓箭所傷。不料,一向親民愛民的唐太宗不僅沒有聽從建議,反而講了這樣一番話:“既然我把四海之內的子民百姓都看成是自己可以推心置其腹中的赤誠之子,怎麼可以對身邊負責值宿的衛士加以猜疑呢?“海內赤子”便由此而來。後來“海外赤子”被海外僑胞用以表達他們熱愛祖國、嚮往祖國的赤誠之心。

她的由來

  “她”字在我國古代並沒有,到了20世紀20年代纔出現。“她”是現代漢語裏常用的一個人稱代詞,專指第三者的女性。“五四運動”前後,文學作品用“伊”字來指女性。1918年,我國新文化運動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詩人和語言學家劉半農在北大任教時,第一個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稱女性。“她”字出現,雖遭到封建保守勢力的攻擊和反對,但卻很快得到人民的承認、稱讚,並被廣爲使用。劉半農創造了“她”字,結束了以往書面語言中第三人稱的混亂現象,從而豐富了祖國的語言文字。

您的由來

  在唐朝以前,漢語中只有“你”,而沒有“您”字。從唐朝開始有了“你們”的說法,表示第二人稱複數。“你們”二字連續,讀快了就唸成了“您”的聲音了。到了宋元時期,很多作品中都把“你們”簡寫成“您”,這時的“您”只是“你們”的合音。宋元以後,“您”逐漸由表示多數向單數過渡,專用於第二人稱單數,並有了表示尊敬的意思,由於“您”源於“你們”,所以現代漢語中第二人稱代詞“您”後面不能加助詞“們”表示複數。

巾幗的由來

  “巾幗”是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頭飾,叫巾幗,上面還裝綴着一些金珠玉翠製成的珍貴首飾。後來“巾幗”表示對婦女的一種尊稱,往往指爲國爲民不畏艱險、英勇奮鬥的女豪傑。

黎民百姓的由來

  據《山海經》記載,4000多年以前,黃河流域有幾個勢力較大的部落,有黃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後來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聯盟打敗了進犯的九黎族,來自九黎族的俘虜成了黃、炎部落的奴隸,被稱爲“黎民”。到了西周奴隸制時期,百姓成爲貴族的通稱,這時的黎民(也稱庶民)包括自由民、農奴、奴隸。經過幾千年的演變“黎民”泛指普通羣衆了。

炎黃子孫的由來

  4000多年前,黃帝和炎帝聯合打敗蚩尤的九黎族,兩個部落逐漸壯大,其他部落陸續跟隨炎黃兩帝,經過幾千年的相互融合,黃帝就成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共同祖先,後來各族都認爲自己是黃帝的子孫,“炎黃子孫”便而來。

萬歲的由來

  早在戰國時期,“萬歲”一詞就經常出現在人們口中,“萬歲”本意是指因喜悅、讚美、感激、祝願而發出的歡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藺相如奉和氏璧入秦,“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可見此時的“萬歲”,只是一歡呼。到了漢武帝,“萬歲”一詞便成了皇帝的專用稱呼。

老佛爺的由來

  歷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廟號”、“諡號”、“尊稱”以外,有些帝王還有“特稱”。如宋代皇帝的“特稱”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稱”叫“老爺”,而“老佛爺”就是清朝皇帝的“特稱”。原來女真族的首領最早特稱爲“滿柱”。“滿柱”是佛號“曼珠”的轉音,是“佛爺”、“吉祥”之意,因此,女真首領歷代相傳,特稱謂“滿柱”。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居高位的首領,起名就叫“滿柱”。所以,清代建國後,將滿語“滿柱”漢譯爲“佛爺”,成爲清朝歷代皇帝的“特稱”。

公主的由來

  “公主”一詞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周朝的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禮的,而叫同姓的諸侯來主婚。當時各諸侯國的諸侯一般稱“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爲“公主”了,當時諸侯的女兒也被成爲“公主”,也稱“君主”,後來到了漢朝,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稱爲“公主”,諸侯王的女兒則稱爲“翁主”。“公主”便由此而來。

駙馬的由來

  “駙”最早的意思指的就是馬,三匹馬拉一輛車,左右兩邊的馬稱爲“駙”。“駙馬”是掌管皇帝之“馬”的人,是個官職。在歷史上,漢武帝時開始有“駙馬都尉”這種官職,掌管皇帝的“車”和“馬”。後來到三國時,魏國的何晏因與公主結婚,被授予駙馬都尉之職。其後,杜預與司馬懿(晉宣帝)的女兒堂山公主結婚,也拜爲駙馬都尉,魏晉之後,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由此駙馬已不是官職,而是皇帝女婿的稱號。

丈人的由來

  在我國家庭關係中稱妻子的父親爲“丈人”,然而在魏晉以前,妻子的父親被叫作“舅”或“婦翁”,“丈人”則是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據唐朝柳宗元《祭揚憑詹事文》記載,“年月,子婿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於丈人之靈。”宋朝《猗覺寮雜記》和《雞肋編》都可以證明,“丈人”一詞開始於唐朝。

泰山的由來

  “泰山”一詞當做妻父的代稱與“封禪”泰山有關。據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禪。丞相張說擔任封禪使,順便把他的女婿鄭鎰也帶去了。按舊例,有幸隨皇帝參加封禪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級。鄭鎰本是九品官,張說利用職權,將他連升四級。唐玄宗在宴會上看到鄭鎰穿着五品官服,覺得奇怪,便去問他。鄭鎰無以回答。這時,擅長諷刺的宮廷藝人黃幡綽替他回答說:“此泰山之力也!”妙語雙關,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這樣混過去了。後人因此稱妻父爲“泰山”。

紅娘的由來

  紅娘最早出現於元稹的《鶯鶯傳》,在崔鶯鶯、張生故事中以一個婢女的身份出現,所以並不重要,而《董西廂》將其塑造成了一個不朽的形象,紅娘真正進入中國人的心中,卻是王實甫的《西廂記》。紅娘在崔、張的婚姻中,雖不是最初的“介紹人”,但她是成全這樁美滿婚姻的關鍵人物,而紅娘聰明伶俐、妙語連珠、活潑爽朗的美好形象又深入人心。所以在社會上從事婚姻介紹工作的人,或者偶或爲青年男女牽線搭橋者,都願以“紅娘”自稱,因此“紅娘”一詞便廣爲流傳,成爲漢民族文化中的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借代詞”。

媒人的由來

  “媒人”一詞最早出現於《詩經·氓》:“匪我衍期;子無良媒。”意思是:“不是我託期不嫁,是你沒有聘好媒人來。”另有一傳說故事,相傳古時候有兩個村莊,一個叫東山莊,一個叫西山莊。東山莊上有一個小夥子,叫趙景;西山莊上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叫阿彩。兩人經一位好心的老漢搭橋,成了親。婚後,小兩口情投意合。小兩口爲了紀念這位老漢,準備爲他塑一尊像,放在家裏。於是阿彩就用米粉塑了一尊塑像,把它放在家裏。但是由於天熱潮溼,那米粉人竟渾身發了黴。夫妻倆嘆惜地這尊塑像爲“黴人”。後來,大家很快知道了這件事。從此以後,人們就把爲青年男女牽線搭橋的人稱爲“黴人”。後來,人們覺得“黴”字不好寫,就把“黴人”改成了“媒人”。

親家的由來

  “親家”一詞最早始於唐代。《新唐書·蕭嵩傳》記載:“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謁,帝(玄宗)呼爲親家。”當時該稱呼只流行於皇親國戚的聯姻上。五代時,又出現了親家翁的敬稱。《五代史·劉目旬傳》說,劉目旬與馮道是姻家(聯姻的家族或其成員),二人並任宰職,馮道罷官後李愚代替了他。李愚向來厭惡馮道的爲人,他接任後,每當查出馮道的過失差錯時,李愚就在劉目旬面前譏笑馮道說:“這是親家翁乾的好事。”後來,親家稱呼流傳民間,一般老百姓也開始使用這一稱呼,並一直沿用到今天。現在指因子女聯姻而使夫妻兩家結爲“親家”。

先生的由來

  “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歷史上不同時期,對“先生”稱呼的對象也是不同的。《論語·爲政》:“有酒食,先生饌。”註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餚,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爲出此言也。”這裏的“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到了戰國時代,《國策》:“先生坐,何至於此。”“先生”是稱呼有德行的長輩。而《曲禮》:“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在這裏“先生”一詞是第一個用來稱呼老師的。到了漢代,“先生”前加上一個“老”字。清初,稱相國爲老先生,乾隆以後,官場中基本不用這個稱呼了。現在,妻子多自稱自家丈夫爲“先生”,對別的婦女的丈夫也叫“先生”。另外,先生也是對成年男子的尊稱。

太太的由來

  “太太”原指周朝開國時的三位婦女。周文王的祖母太姜,母親太任,夫人太姒,這三位皆是聖人之母。太姜,是周太王的妻子,她美麗、端莊而又賢惠,充滿智慧,性格柔順,每當太王有事時,總與太姜商量,乃至遷都的大事都要問一下太姜。太姜生了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季歷,她教化兒子非常盡責,每個兒子都很有德行。後來,泰伯與仲雍知道父親想讓位給三弟季歷,便離開都城,把周的繼承權讓給了季歷,也就是周文王的父親。太任在懷周文王時,史書記載,她能做到“目不視惡色”,眼不看一切不好的東西;“耳不聽Y聲”,不善的音聲絕不聽;“口不出傲言”,足以證明她心平氣和孕育胎兒。胎兒就是周文王,他是聖人;聖人是母親教出來的。只要從小紮下倫理道德的根,一生都不可能變壞。現在“太太”的稱謂同小姐、先生一樣,成爲對已婚女子的敬稱。

妻子的別稱

  自古以來,對妻子的稱謂有很多。古代皇帝的妻子被稱爲“皇后”。古代諸侯,舊時爲了表示自謙,稱自己的妻子爲“拙荊”。爲表示是原配,稱自己的妻子爲“髮妻”。爲表示曾經與自己同甘苦共患難,稱自己的妻子爲“糟糠”。從前丈夫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爲“內子”。丈夫因家庭事務均爲妻子操持,所以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爲“賢內助”或“賢妻”。舊時丈夫稱在家掌權的妻子爲“內掌櫃”或者是“內當家”。今天,妻子的別稱有媳婦兒、老婆、夫人、太太、愛人、家裏的等。

丈夫的由來

  相傳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高大,一般以身高一丈爲標準。當時的一丈約等於七尺(古時一尺約合現在的六寸多),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纔可以抵禦強人的搶婚。根據這種情況,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爲“丈夫”。

鼻祖的由來

  要解釋“鼻祖”一詞,首先要解釋“鼻”字。“鼻”的本字是“自”,“自”在古文中一般作第一人稱代詞,即自己。後來爲了區分“自”的兩個意思,就又另造了一個新字“鼻”。從此,“自”和“鼻”就有了各自不同的分工。自的本義是“鼻子”。人們通常說到自己的時候指着鼻子。《說文》裏有“今俗以始生子爲鼻子”的說法,就是把生的第一個兒子稱“鼻子”。這裏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開始的意思,這個意義正是從“自”而來。所以最早的祖先、某領域的創始人就稱“鼻祖”了。

泰斗的由來

  “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簡稱。古人尊泰山爲山之首、北斗爲星之尊。人們常用泰山北斗比喻在德行和事業的成就方面爲衆人所敬仰的人。據《新唐書·韓愈傳》記載:唐朝的文學家韓愈善於寫古文,死後他的文章廣爲流傳,當時的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開始時,人們把韓愈比作“泰山、北斗”,是表示對他的推崇和景仰。後來,就用“泰山、北斗”來比喻在某一方面成就突出,在社會上有名望、有影響的人。如把魯迅等稱爲文學泰斗,把愛祖沖之、李四光等稱爲科學泰斗等。

萬萬歲的由來

  相傳武則天稱帝后,很喜歡別人吹捧她,但他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學士出題對答,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嘰梆,嘰梆嘰梆嘰嘰梆。”衆學士搜腸刮肚。有位慣於獻媚奉承的學士看出武則天的心思,忙吟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則天聽後,高興的大加讚揚,從此“萬萬歲”一詞就流傳開來,封建王朝的皇帝一直沿用。

太上皇的由來

  “太上皇”最早出現於秦朝,秦王嬴政自封皇帝后,追封自己的父親秦襄王爲太上皇,以示尊敬,這是最早的應用。漢高祖劉邦登基皇位後,去拜見自己的父親太公。太公挾着掃帚站在門口,倒退着將劉邦迎入家門。劉邦見此,非常惶恐。隨後尊奉自己的父親爲太上皇,而不稱太上皇帝,是因爲這只是以活着的父輩的尊崇,而且父輩並不參與治理國政。從此以後,這就成了一種制度,歷代諸帝都沿用這種作法。也有些皇帝在活着的時候,就將皇位傳給了後人,後人做了皇帝后,退了位的先皇也被尊爲太上皇。

老人家的由來

  “老人家”一詞在我國現代漢語中是對老人或長輩的尊稱。據《宗教詞典》記載:“老人家”一詞是新中國成立前中國伊斯蘭教徒對教主的一種尊稱,是阿拉伯文“穆爾西德”一詞的意譯。“穆爾西德”一詞源於“道路”(指修煉過程),意爲“引路的人”,指伊斯蘭教某些教團的宗教導師,負責接受和指導新參加教團的信徒的人。在元朝時期,伊斯蘭教隨着部分中亞細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遷移傳入中國,併發生語言的融合。從此,“穆爾西德”便被譯爲“老人家”,自元代開始出現在漢語和文學作品中。

壽星老的由來

  “老壽星”是我國人民對長壽老人的尊稱。壽星本是我國古代一個星座的名稱,又名南極老人星,位於南天之際。古人把“壽星”當做長壽的象徵,並塑造了一些關於南極仙翁的神話故事:一位天庭飽滿、銀髯飄胸,一手捧仙桃,一手拄柺杖,笑容可掬,精神矍鑠,常騎着仙鶴遊歷的老人。經過歷代相傳,南極仙翁的形象就成了長壽老人的代表,被稱爲“壽星老”。

老頭子的由來

  “老頭子”這一稱謂據說與清朝乾隆皇帝有關。相傳,清乾隆年間,總編修紀曉嵐在翰林院編撰《四庫全書》時,乾隆皇帝常去檢查工作。一次乾隆皇帝又去巡查,恰好聽到紀曉嵐跟同僚開玩笑稱皇帝爲“老頭子”。乾隆聽後,生氣地問道:“老頭子三個字如何解釋啊?”紀曉嵐學識淵博,能言善辯,不慌不忙地答道:“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父天母地之謂子,簡稱老頭子。”乾隆皇帝聽後轉怒爲喜,稱讚紀曉嵐能言巧辯,赦免了他的罪。從此以後,“老頭子”這個稱呼,便流傳開來。

  

官銜

皇帝

  在我國曆史上,把君主稱爲“皇帝”的是開始於秦朝。而“皇帝”一詞是“三皇五帝”的統稱。三皇指天皇、帝皇和人皇,是傳說中的三個古代帝王;“帝”原來指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主宰者——天帝。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全國後,自認爲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將“皇”、“帝”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結合起來,爲自己的帝號,以示自己的尊貴,從此天子稱爲“皇帝”。“皇帝”一詞便開始在歷朝歷代流傳下來。

殿下

  以前“殿下”和“陛下”一樣,是對天子的敬稱,但是稱謂對象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有所變化。漢代以後,演變爲對太子、親王的尊稱。一說魏晉南北朝天子也稱“殿下”。唐代以後,只有太子、皇太后、皇后被稱爲“殿下”。

陛下

“陛下”的“陛”,是指帝王宮殿的臺階。古時帝王的衛士就在陛下兩側進行戒備。“陛下”是臣子對帝王的尊稱。當帝王與臣子談話時,不敢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階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稱“陛下”,意思是通過在你臺階下的臣屬向你傳達卑者話,表示卑者向尊者進言。後來,“陛下”就成爲對帝王的敬辭。

宰相

  宰相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官職,宰是主宰,相是輔助。宰相是國君之下輔助國君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夏商稱巫史,西周春秋稱公卿,宰相是戰國以後的官職稱謂。

丞相

  丞相是我國古代官名,是古代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皇帝的左膀右臂,輔佐皇帝治理國政。丞相一職最早起源於戰國時代,秦國從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開始設左、右丞相。丞相有時也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

翰林

  翰林是我國古代官名。它的來歷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時,從文學侍從中選拔優秀人才充任翰林學士。由於翰林學士參與機要,有較大的實權,當時號稱“內相”。首席翰林學士稱承旨。北宋時,翰林學士開始設爲專職。明代,翰林學士作爲翰林院的最高長官,主管文翰,並備皇帝諮詢,實權已相當於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設置翰林院,主管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講經說史,草擬文件。其長官爲掌院學士,由大臣充任,屬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稱爲翰林。

中堂

  中堂之說起於北宋,唐、宋置政事堂於中書省內,輔佐宰相處理政務,中堂因宰相在中書省內辦公而得名,後稱宰相亦爲中堂。元代沿用此稱。明清時,中堂成爲對內閣大學時士稱呼。明代大學士實際掌握宰相的權力,其辦公處在內閣,中書居東西兩房,大學士居中,故稱中堂。清朝時,大學士是個空名,爲了滿足大學士對權力的要求,往往要他管一個部。朝廷官員,一般設滿、漢族各一人,就座時分東西入座,當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學士在場,便坐在中間,故也稱中堂。清代包括協辦大學士均用此稱,後來中堂成爲一種尊稱。

博士

  “博士”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是一種官名,負責保管文獻檔案,編撰著述,掌通古今,傳授學問,培養人才。漢武帝時,設立了五經博士,博士成爲專門傳授儒家經學的學官。《易》《書》《詩》《禮》《春秋》每經置一博士,故稱五經博士。到了唐朝,把對某一種職業有專門精通的人稱之爲“博士”,如“醫學博士”、“算學博士”等。而宋朝,則對服務性行業的服務員也稱爲“博士”。

知府

  知府,古代官名,又稱“太守”、“府尊”。宋代至清代地方行政區域“府”的最高長官。唐朝以建都之地爲府,行政長官市府尹。宋朝升大郡爲府,以朝臣充各府長官,稱以某官知(主管)某府事,簡稱知府。明朝以知府爲正式官名,爲府的行政長官管轄所屬州縣。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

刺史

  刺史,古代官名,有時稱太守,最早設於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刺”是檢查問事的意思。刺史原爲巡查官名,東漢以後成爲州郡最高軍政長官。

太守

  太守,古代官職,戰國開始設置,是郡守的尊稱。西漢景帝時,郡守改爲太守。爲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後歷代一職沿用。

都督

  都督,是古代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歷史上有的朝代對地方的最高長官也稱“都督”,與節度使或州郡刺史相當。

巡撫

  巡撫,因“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又稱“撫臺”,是明清兩代地方的軍政大元之一,主要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具有處理全省的民政、軍政、司法及監察大權。

校尉

  校尉,古代官名,最早設於戰國末期,相當於部隊隊長。秦朝時爲中級軍官,兩漢時期僅次於將軍的官職,唐代以後,地位逐漸低落。

知縣

  知縣,又稱縣令,古代官名。秦漢以來,縣令爲一縣的主官。唐朝稱佐官代理縣令爲知(某縣)事。宋朝常派遣朝官爲縣的長官,管理一縣行政,稱“知縣事”,簡稱知縣,併兼管軍事。

御史

  御史,官名,原爲史官,秦以後設御史大夫,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唐朝韓愈曾任監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

太師

  太師,古代官名,又稱“太宰”。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後多爲大官加銜,只是表示恩寵,並無實職。

少保

  少保,指古代兩種官名,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爲“三孤”,後來逐漸形同虛設;二,古時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爲“東宮三少”,後來也逐漸形同虛設。

尚書

  尚書,古代官名,始於戰國,最初只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職。漢武帝時,因系近臣,地位漸高,御史、史書令史等都是由太史選拔。漢宣帝時期,尚書權勢就已經很高。隋以後尚書爲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長官。隋唐時期,尚書爲正三品,明朝時爲正二品。清末增設外務、郵傳等部,主官亦稱尚書。宣統三年(1911年),開始改尚書爲大臣。

學士

  “學士”一稱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中,最早是指那些在學校讀書的人。魏晉時指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代以後指翰林學士,是皇帝的祕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到了清代,大學士成爲文臣的最高職位,官至正一品。

上卿

  上卿,古代官名,春秋時期,宗周與諸侯國都有卿,爲高級長官,分上、中、下級。戰國時作爲爵位的稱謂。上卿職位相當於宰相。

上大夫

  上大夫是先秦時的官名,諸侯國中的爵位分爲卿、大夫、士三級,大夫比卿低一等。《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爲上大夫。”可見,藺相如當時比上卿官位低。大夫分爲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級的大夫。

士大夫

  士大夫,古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士大夫的內容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指官與有職位的人;二,指有一定地位的社會文人。

大將軍

  大將軍,始設於戰國時代,秦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韓信是漢高祖的大將軍,衛青是漢武帝的大將軍等。魏晉以後,逐漸有名無實。明清兩代在戰爭時會設置大將軍一職,戰後就會立即廢除。

樞密使

  “樞密”最早出現於唐太宗時期,負責向中書門下傳達帝命。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以梁守謙爲樞密使,樞密使一職正式確立。其後,握權的宦官多以樞密使的名義干預朝政,以至於操縱君主的廢立。至唐末昭宗時,權力更大,以致濫用職權,於是改用士人爲樞密使。梁太祖時,改名崇政使。後唐複稱樞密使。宋代沿其制而稍加變通,以樞密使爲樞密院長官。清代常常以樞密爲軍機大臣的尊稱。

節度使

  節度使,古代官名,是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任命賀拔延嗣爲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這時,節度使開始成爲正式的官職。

經略使

  經略使,屬軍事長官。唐貞觀二年(628年),開始設於周邊重要的地區。後多以節度使兼任。宋代在西北﹑西南邊境地區亦設置經略使,但不常置。西夏設東﹑西經略使。金代以後,經略使一職成爲臨時性的差遣。元初,也有經略使一職。明清兩朝,凡遇有重要軍務時就會特設經略,統理一省或幾個省的軍務,職位高於總督,軍務結束後就會撤銷該職。清朝中期後,不再設此職。

參知政事

  參知政事,官名,又簡稱“參政”。唐朝首先設置該職位,但並不是正式的官位,而是三省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僕射)之外的官員,加上該頭銜,既可以進入政事堂議事,等於成爲宰相羣的一員。宋代宋太祖時,爲了分割宰相的權力,所以在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下設參知政事,簡稱參知,爲宰相的副職,但後來的實際權力大致等同於宰相。遼、金、元等朝代多沿用此制度。明代廢除相後,該就職不存在。在清代,協辦大學士有時候也美稱爲參知,但是沒有實權,只是虛職而已。

軍機大臣

  清朝設立軍機處,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任職大臣多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兼任,稱爲軍機大臣。軍機大臣一般七人以上,稱爲“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任過軍機大臣。自從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就取代了內閣大學士,成爲了清朝事實上的宰相。直到清末改革官制,理論上,軍機大臣的功能被新內閣取代。

軍機章京

  軍機章京,清代設立的軍機處的辦事人員,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爲“小軍機”或“司員”。

將軍

  將軍始設於春秋時代,因當時卿統領軍,所以稱卿爲將軍,到了戰國時代,將軍正式確立爲官名。漢朝設立大將軍、驃騎將軍,地位次於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位次上卿。自唐以後,上將軍、大將軍、將軍,或爲環衛官,或爲武散官(即驃騎大將軍)。宋、元、明三朝,多以將軍爲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稱將軍。明清兩代,將軍由戰事時臨時設立。清朝,將軍也是宗室的爵號,駐防各地的軍事長官也稱將軍。

左徒

  左徒,始設於戰國時代的楚國。入內參與議論國政,發佈號令,出則接待賓客。詩人屈原曾任此職。

太尉

  太尉,古代官職,是秦漢時中央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員,與丞相、御史大夫並稱爲“三公”。後來逐漸成爲虛銜或加官。太尉往往在重大軍事行動時臨時設立,過後則罷。太尉是皇帝的軍事顧問,不直接參與領兵。漢武帝時,改太尉爲大司馬,作爲大將軍、驃騎將軍的加號。東漢時,又重置太尉,與司徒、司空並稱爲“三公”。歷代沿制,均爲加官,沒有實際的職務。元朝不常置該職,明朝廢除該職。

大夫

  大夫,官名,歷史上不同朝代,官職內容也不同。先秦諸侯國在國君之下設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秦朝統一全國後,設立有御史大夫、諫大夫、光祿大夫等中央軍政要職。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諫議大夫之職,明清廢除。另外,隋唐以後,大夫是高級官階的稱號。在清朝,高級文職官階稱大夫,武職稱將軍。

廷尉

  廷尉,始設於秦朝,管理天下刑獄,秦漢至北齊,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漢朝時,曾改稱大理。新莽時改名爲士,東漢時複稱廷尉。魏晉南北朝,廷尉職掌與兩漢沒有區別,北齊改廷尉名爲大理寺卿。唐代時,京師案件由大理寺卿負責審理、判刑,由刑部複覈。元代不設大理寺,審判由刑部直接進行。明代恢復大理寺後,受元制影響,又改成京師案件的審判歸刑部,大理寺卿負責複覈。地方呈報的重罪案件也是先經刑部評議,再經大理寺卿複覈。清朝沿用明制。

太史

  太史,又稱“太史令”,相傳夏末就有此職。西周、春秋時代爲朝廷大臣,地位較高,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秦漢設太史令,職位漸低。魏晉以後,太史只掌管推算曆法。明清時,翰林院負責修編史書,所以又稱翰林爲太史。

侍郎

  侍郎,西漢時爲郎官,掌守宮廷門戶。東漢時,尚書檯設尚書一人,下設侍郎多人。唐代以後侍郎爲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的副職。宋元明清沒有改變,只是明代侍郎升至從二品,清代侍郎升至正二品。另外,清朝設左右侍郎,均爲滿、漢人各一。

侍中

  侍中,原指正規官職的加官。因此官常在皇帝左右,有時相當於顧問,地位比較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該職已成爲事實上的宰相。隋、唐、五代、宋時,侍中與中書省、尚書省合稱三省,負責審查詔令,簽署奏章等。宋朝元豐改制(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即1078—1085年間,對職官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以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執行侍中職務,另設侍郎爲副長官。南宋時,設左右丞相,不至省侍中或門下侍郎。元朝廢除。

郎中

  郎中,始設於戰國時代,隋唐到清,朝廷各部均設郎中,是帝王的侍衛官,地位在尚書、侍郎之下,分管各司事務。

參軍

  參軍,或稱“參軍事”,是丞相的軍事參謀,參與軍務。魏晉以後地位逐漸低下,成爲諸侯、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爲地方官員。

令尹

  令尹,戰國時楚國設置,爲最高官職,掌軍政大權,相當於丞相。明清時指縣令。

使節

  使節,又稱“符信”,是古代一種官職的憑證。根據任職地區的不同使節分爲:在山區任職的,授其“虎節”;在平原地區任職的授其“人節”;在湖澤地區任職的授其“龍節”。另外,“使節”還作爲出使的憑證,如張騫出使西域時,持的就是這種“使節”。

太監

  太監,又稱“宦官”,通常是指古代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的男子,他們是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

官職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製出現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除,授予官職;擢,提升官職;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

主席

  “主席”一詞來源於中國。我國古代沒有桌椅,人們席地而坐。室內鋪的比較大的“筵”,每個人坐的小墊子叫“席”。古人進屋,先脫鞋,再走過筵,坐在席上。長輩獨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以示尊重叫做主席。現在通常國家、黨派、團體以及主持會議的人都稱爲主席。

書記

  書記,舊時從事公文、書記工作的人,也專指擔任抄寫工作的人員。現在多是政黨各級組織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設總書記;地方各級黨的委員會和基層黨的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均設書記。職責是,堅持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抓好黨風建設,督促、檢查黨的各項工作等。

省長

  省長,最早出現於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初稱民政長。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改爲省長。現在省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政府第一位領導人,是該省的第二領導人。省的第一領導人是省委書記。省長是該省中國共產黨的委員會排在第一位的副書記。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