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父親是你的終身職業——父親教育不能缺失

  

  成功父親蔡笑晚說:“對於男人來說,做父親也應該是事業的一部分。”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說:“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是的,雖然工作很重要,事業很重要,但當您被賦予了父親的責任時,還有甚麼比培育孩子成人更重要的事情呢?怎樣愛孩子,怎樣教育孩子,是每位父親需要學習的課程。從您做父親那一天起,“父親”就是你的終身職業了。所以,任何時候您都不應該忘記:我是父親!要把“父親”當成終身職業。

父教缺失會讓孩子缺“鈣”

  古代啓蒙經典《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如果生了孩子,只知道養活他,而不去教育他,那就是父親的過錯,是做父親的失職。如果您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拒絕履行對孩子的教育的職責,孩子就會因爲父親教育的缺失而一生都缺“鈣”。

【家教現場】

  這天,明明的老師來家訪。原來,這次老師佈置了一篇關於父親的作文,結果全班只有明明一個人沒有交,他說,他都快不記得爸爸了,因爲他老見不到爸爸。晚上他睡覺了,爸爸還沒回來;早上他起牀上學,爸爸已經上班去了。

  所以,老師這次家訪就是想跟明明的爸爸溝通一下,瞭解一下情況。老師進門就說:“你可能不認識我,我是明明的新班主任!”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說:“沒關係,老班主任我也不認識!”

  老師說:“我看,您是不是應該多花點時間,陪陪您的孩子和妻子了?”

  壞爸爸說:“陪孩子和妻子?多花點時間?你說的倒容易!我是男人呀,我是戶主呀,我有事業,我忙呀……陪孩子,誰不想呀?可老闆誰陪呀?不陪老闆,誰給你發工資?沒有工資,怎麼養活孩子?怎麼讓他上學?怎麼給他買書?怎麼給他文具……”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說:“老師,您好!”

  老師說:“我看,您是不是應該多花點時間,陪陪您的孩子和妻子了?”

  好爸爸說:“實在對不起,最近一段時間特別忙,對孩子的教育沒顧上,讓您多費心了。”然後,他轉過頭說:“兒子,是爸爸不好,爸爸對不起你。爸爸老是藉口忙啊忙啊,都快把你和媽媽忘乾淨了。爸爸從今以後,多抽時間,好好陪你,我知道你需要爸爸……”

【案例分析】

  壞爸爸的這一連串的排比句,道出了那些在外忙業務、忙應酬、忙事業的爸爸們的心聲與苦衷。總之,壞爸爸會有很多理由來解釋對孩子缺失父教。而好爸爸之所以能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在於他知道孩子需要他。其實,孩子需要父親的愛,沒有父親的愛,或者說,孩子感受不到父親的愛,他就會認爲父親是沒用的。

  一對母女之間的一段對話,也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問:“媽媽,我是您生的嗎?”母親回答說:“當然是呀,我的寶貝兒!”小女孩又問:“那我哥哥是誰生的呢?”母親笑着說:“傻孩子,你哥哥當然也是我生的呀!”小女孩有點不懂了,她眨眨明亮的大眼睛,有點失望地說:“連哥哥也是媽媽生的,那要爸爸還有甚麼用呢?”這看起來像是個小笑話,可卻反映了孩子對父親作用的質疑。

  孩子出生後,第一個生長的環境就是家庭,而父母就是孩子義不容辭的第一任老師。其實,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成長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父親的作用可能比母親更大。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幾個父親盡到了自己的教育責任呢?

  最近,《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篇對著名教育家孫雲曉關於“父教缺失”的專訪。孫雲授認爲,“父教缺失是我們民族很大的隱患”。這篇專訪引起了讀者的熱烈反響。

  在刊登專訪的前一週,該報的社調中心通過新浪網做了一項由1988人蔘與的調查。結果顯示,60.7%的人認爲今天的孩子缺失父教;26.3%的人覺得不好說;僅有13.0%的人認爲父教並不缺失。可見,大多數人認爲,父親教育在今天是缺失的。

  那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了父教的缺失呢?調查顯示,69.2%的人認爲是“生活壓力大,男性忙於賺錢養家”;50.9%的人認爲是“男性的職業壓力更大,無暇他顧”;40.1%的人認爲是觀念問題;40.0%的人表示,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是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31.8%的人認爲是整個社會不重視男性教育。

  孫雲曉指出,孩子的成長是不能等待的,父教缺失會讓孩子一輩子都缺鈣。關注孩子不在於時間的長短,首先是要有責任意識。家庭你給教育方式有很多,首先就是陪伴。比如,父親應該經常回家和孩子一起喫晚飯。有父親在,孩子就會感到安全、穩定。

  其實,沒有人天生就是優秀的父親,優秀的父親都是學習出來的。所以,作爲一位父親,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缺少父親教育,那就好好學習,好好爲孩子的教育付出吧!這樣,您的孩子纔不會一生缺父教的“鈣”。

【教育建議】

建議一:真正認識父教缺失的弊端

  就像上面的那份調查結果所顯示的,父親教育的缺失會讓孩子一生都缺“鈣”。衆所周知,人體是不能缺鈣的,缺鈣,不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成人,都會導致骨骼、牙齒等產生問題。那麼,父親教育的缺失會導致孩子缺甚麼“鈣”呢?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愛,也就是父親的角色缺失或弱化,將給孩子帶來不安全感,會讓孩子感到孤獨和焦慮;缺乏父親教育的孩子情緒極易變得異常,容易產生攻擊行爲,甚至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孩子缺少父愛,容易形成性格缺陷,甚至產生心理疾病;另外,缺少父親教育的孩子,還容易產生戀母情結,而且比較難以轉變。

  其實,孩子剛剛出生時,就與父親產生了強烈的依戀之情。做父親的可以回憶一下,當您在場時,孩子是否會注視着您,是否會表現得異常活躍,是否渴望您的擁抱?您記起來了嗎?所以,每位父親都應該重視自己對孩子影響,盡到自己做父親的責任。

  也許,很多父親都會有一些理由來解釋父親教育的缺失。但是,您有沒有想到,孩子那孤獨的眼神會讓每一位母親心碎。因爲,缺少父親教育的孩子就好像是一個孤兒。

建議二:用自己的愛去影響孩子

  一份權威研究報告指出:在一天中,與父親接觸多於兩小時的男孩子,比起那些在一星期之內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孩子,人際關係更融洽,從事活動的風格更大度,並且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探索精神。而且,與父親充分交流的孩子,其性別特點會更鮮明:小男孩與父親交流多,看起來就會更像個男子漢;而小女孩與父親交流多,看起來則更像個小淑女。看,這就是父親教育的作用。所以,我們要用愛與孩子交流,用愛去影響孩子。

建議三:要愛孩子,更要教育孩子

  每一位父親都深愛着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過上幸福的人生。但是,您想過沒有,孩子的幸福人生是一下子就能得來的嗎?當然不是,這需要您的付出,需要您的教育與培養。所以,千萬別再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拒絕履行對孩子的教育的職責了,是我們做父親的該承擔責任的時候了。

  作爲父親,如果對孩子的教育不聞不問,對孩子的成長是不負責任的。孩子少了您的教育,是他成長中的隱痛,是家庭教育的缺陷,將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無法彌補的遺憾。

【教子箴言】

  雖然母親在盡全力培養孩子,但因爲父愛的缺失,孩子往往會感受不到父親的存在和關愛。這樣,孩子的個性、人格等就很難得到全面的發展。正如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所說:“失去父愛是人類感情發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所以,每一位父親都應該用愛、關懷、和良好的情緒去感染孩子,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

把“父親”當成終身的職業

  

  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說:“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還有一位叫喬治·格爾貝的詩人這樣說:“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教師。”勝過校長也好,勝過教師也罷,足見父親的重要。其實,作爲父親,應該把“父親”當成自己的終身職業,這很重要,正如音樂家貝多芬所指出的,“我不知道還有甚麼比教養一個孩子成人更神聖的職責。”

【家教現場】

  “父親”真的是職業嗎?而且還是終身職業?也許,您並認同這樣的說法。認同與否,對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如果您不認同,您可能就會成爲一個壞爸爸;相反,如果您認同,您可能就會做一個好爸爸。

☆ 家有壞爸爸 ☆

  有這樣一位父親,他曾是某中學校長,因爲工作能力強,成績突出,後來被廣東一所重點中學聘爲校長。於是,他帶着激情南下創業。他想,兒子在廣東這所新學校的學習環境會更好,就把兒子也帶到了這所學校。

  他把兒子安排妥當後,就全身心投入新的事業而無暇照顧孩子了。結果,兒子在陌生環境中不能適應,而且又十分想念媽媽,更加不能安心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最終孩子不得不輟學。這時,這位父親才後悔不迭。儘管,他來廣東後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可一想到兒子,他就痛苦不已。在他看來,這是自己最大的失敗。

☆ 家有好爸爸 ☆

  以“父親”爲終身職業的蔡笑晚說:“對於男人來說,做父親也應該是事業的一部分。”年近70歲的他有6個孩子,他以當父親爲事業,而且把這個事業做得很精彩。他的孩子,一個是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另外5個是美國博士,每個人都很有成就。爲此,蔡笑晚還寫了一本暢銷書《我的事業是父親》。

  現在,蔡笑晚在全國各地講課,課程內容就是如何做父親。他說:“教育不能靠運氣,我的經驗並非不可複製。我的三個關鍵詞:早期教育、培養勵志、自學能力,都可以複製。”

【案例分析】

  您想呀,工作永遠也忙不完,但孩子卻在一天天長大,他的成長腳步是不等您的。等孩子長大離開您時,您可能也會像那位校長父親一樣愧疚。而作爲5個博士、1個碩士的父親蔡笑晚來說,他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永遠也不會有愧疚,因爲他確實把“父親”當成了終身的職業與事業。

  曾看過這樣一項調查:在你成長的過程中,誰承擔了更多教育責任?結果顯示:46.9%的人說是“母親”,28.7%的人說是“父母均擔”,13.0%的人說是“父親”,11.4%的人說是“父母之外的其他人。”可見,在很多人的成長中,是沒有得到父親的培養的。當然,從中也就可以發現,是沒有多少父親把“父親”當成終身職業的。

  其實,古代非常重視父親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古人用“良知好向孩提看,天下無如父子親”描述父子關係的親密程度,並給父親的責任定義了一個字——教,認爲“父者何謂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父當以教爲事”,也就是要求父親教好孩子,使他的行爲規範,合乎社會的要求。如果父親不教子,會被指責未盡“父兄之責”,這是在強調父親在教育孩子上所擔當的責任,而“有其父必有其子”則強調父親的言行對孩子的巨大影響。

  可進入20世紀,由於受家庭分工觀念等諸多因素影響,父親的職責漸漸鎖定了在家外,對孩子的教育職責漸漸在家庭中隱退。因爲父親很少有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父親在孩子心中自然不會佔太大位置。令人高興的是,近十幾年,有人開始關注父親參與家庭教育的話題。另外,從美國、德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也傳來一些關於父親教育的思想,比如,在美國,父親分擔照顧、教育孩子的職責成爲一種時尚。這已經開始影響國人的教育意識。

  雖然工作很重要,事業很重要,但當您被賦予了父親的責任時,還有甚麼比培育孩子成人更重要的事情呢?怎樣愛孩子,怎樣教育孩子,是每位父親需要學習的課程。從您做父親那一天起,“父親”就是你的終身職業了。所以,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是父親!

【教育建議】

建議一:具備良好的個性品質

  父愛有助於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但前提是父親要具備良好的個性品質,包括獨立、自信、勇敢、堅強、開朗、大方等個性特徵。這樣,孩子在與父親的交往過程中,既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受到父親的魅力,又能模仿、學習父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要知道,父親的“男人氣質”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父親廣闊的視野、豐富的知識能有效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父親心胸開闊、不拘小節的作風也能傳遞給孩子……

建議二:瞭解並關心自己的孩子

  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說:“瞭解自己孩子的父親是睿智的父親。”作爲父親,應該瞭解孩子的生理與心理狀況,應該經常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聊天,通過這些最基本也最平常的交流去了解孩子,同時也是讓孩子瞭解自己。在此期間,父親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隨時作出適合孩子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精神世界。

建議三:教孩子學會做人與做事

  今天,孩子需要真正具備決定他未來人生髮展的綜合素質。這些綜合素質說到底就是做人與做事的能力。一位教育家說:“人的一生只在做着兩件事:做人與做事。”一點都不錯。遺憾的是,很多父親往往重視孩子智力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對他做人做事的教育。實際上,對孩子的“做人教育”永遠是第一位,要有效培養孩子做人的態度和品行。只有學會了做人,孩子纔會正確做事、學習和與人交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意思是說,教孩子做學問前一定要先教會孩子做人。教育實踐家馮恩洪也說:“我們的教育要教會孩子甚麼?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更重要,要引導孩子學會做人,然後是做學問。”可見,每個孩子成長首先應該學會的就是如何做人。

  如果對孩子只是育智,而不是育人,無異於捨本逐末。教孩子學會做人,是父親給孩子上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孩子未來人生的成功源自做人的成功。

  做事是孩子在當前生活中和未來事業中的重要能力,也是成就自身的關鍵。對孩子來說,做事的能力決定未來事業的大小。在現代知識經濟社會中,對人的做事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所以,父親應該培養孩子適應現代世界變化的綜合做事能力。

  國家總督學柳斌曾說:“人活着,總要做點事。……有了知識,有了基本的技能,就能做事,但不一定就能做好事。做事能否有益於人民,關鍵在於是否有理想,有道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爲習慣。因此,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其根本還在於要學會做人。”可見,做人做事都很重要,但做人是根本。只有教孩子會做人,他才能識正道,纔不會誤入歧途。

【教子箴言】

  當然,把“父親”作爲終身的職業,並不意味着要一味地關心、愛護孩子,任其爲之。當孩子站在成長的十字路口時,父親要及時地站出來,告訴孩子做人與做事的基本準則。更重要的是,父親還得以身作則,讓孩子從父親的言行舉止中看到這些道理。

父親要具備“上崗執照”

  

  現今社會,所有的行業都需要專業的知識和能力。然而,在家庭教育這個最偉大的事業中,父親們卻往往忽略了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技巧。其實,做父親也應該有“上崗執照”,要“持證上崗”,這樣您才能真正勝任這個神聖的崗位。

【家教現場】

  晚上,張川在自己的房間裏寫作業。他起了眉頭,原來他遇到一道難題。想了好久,他也沒有解題思路。無奈之下,他來到客廳。

  “爸爸,您幫我看一下這道題吧,我找不到解題思路。”張川向爸爸求助。

☆ 家有壞爸爸 ☆

  “去問你媽,沒看我正忙着嗎?”爸爸正在電腦上玩遊戲,對兒子的求助一點也不在意。

  “爸爸,媽媽去外地學習了,下星期才能回來,您忘了?”

  “哦,那你等我玩完這局!”爸爸對兒子敷衍着,眼睛一刻也沒移開電腦屏幕。

  張川拿着書本坐在沙發上,耐心等爸爸從“戰場”上下來。半個小時過去了,爸爸終於結束了遊戲,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電腦。“甚麼難題呀?我看看。”他漫不經心地問。

  “就這道題!”一想到這麼晚了作業還沒寫完,張川就很着急,盼着爸爸能快點解答出來。可是,爸爸算了半天也沒個結果。十點半了,爸爸還沒找到思路,他打算放棄,“明天去學校問你老師吧,爸爸也解不出來。”說完,他又回到電腦前,開始了新一輪的“戰鬥”。

  “唉,白等了!”張川無奈地回到自己的房間。他不明白,爸爸的電腦遊戲玩得那麼厲害,怎麼就被一道數學題就難住了呢?

☆ 家有好爸爸 ☆

  “哦,好呀!”爸爸放下手中的書,那是一位著名教育家寫的一部家庭教育書。爸爸拿過張川的書,非常認真地把題目看了一遍,然後說:“現在,我們一起分析一下這道題……”

  5分鐘後,在爸爸的耐心啓發下,張川很容易就解出了那道難題,他高興地說:“爸爸,你真厲害!”爸爸笑着說:“沒甚麼,遇到難題要善於分析、思考,只要靜下心來,不浮躁,你以後甚麼難題都能解答出來的。爸爸相信你!”

  聽了爸爸的話,張川很興奮,他謝過爸爸,哼着小調回了自己的房間,繼續寫作業去了。

【案例分析】

  其實,解不出孩子的難題的爸爸並不是壞爸爸,但如果只顧流沉迷於自己的娛樂活動,而忽視了對孩子的輔導,那就是壞爸爸了。相反,而好爸爸也不在於能夠解答孩子的難題,關鍵在於他能心平氣和、耐心地啓發孩子。再者,這個好爸爸令人讚歎的地方還在於他善於學習,知道讀家庭教育書,其實,這就是給自己補充知識,讓自己具備父親的“上崗執照”。

  作爲父親,只有取得家庭教育的“執照”了,才能確保自己有能力擔當教育孩子的重任。當然,這個“執照”是無形的,與駕駛執照、營業執照不同。但要取得教育孩子的“執照”,父親就應該掌握教育孩子的本領。可能很多父親對此並不認可,還可能會對此嗤之以鼻,也可能會想,我都當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爸爸了,難到我不會當?

  當了幾年甚至十年的父親是事實,但會不會當卻值得商榷。話又說回來,會不會當都當了,這也是家庭教育的現狀。實際上,大多數父親都是在沒有取得“上崗執照”的情況下,就稀裏糊塗地做上了父親,雖然在下意識裏不想稀裏糊塗地教育孩子,但實際上卻不能真正擔當起做父親、教育孩子的重任。

  一位名人曾說過,做父親是一門職業。可這麼多年來,沒有人考覈過父親的資格,也幾乎沒有父親在乎這個無形的“上崗執照”。於是,在新時代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父親認爲,當爸爸越來越難了。那麼,父親怎樣才能具備“上崗執照”呢?

【教育建議】

建議一:重視“上崗執照”的價值

  已經做了父親的可能都有這個感覺:生個孩子很容易,但要想把他教育好,卻需要付出極大的精力。確實,教育孩子看似很簡單,其實卻是一門非常深的學問。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網絡信息時代,孩子接受新鮮事物非常多,非常快,如果父親不知道學習和進步,不轉變家庭教育觀念,不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研究家庭教育方法,那就很可能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這樣,孩子又怎麼能聽父親的話呢?

  所以,教育孩子應該是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的過程。做父親,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艱難而複雜的“職業”,不需要“執照”怎麼可以呢?沒有人是天生的成功的父親,成功的父親都是學出來的,也就是通過學習具備做父親的“上崗執照”。

建議二:要具備五個方面的素質

  父親的“上崗執照”到底是甚麼呢?教育專家指出,決定父親角色成功的關鍵並非學歷,也不是社會地位,而是教育孩子的素質。父親要具備五方面的素質:現代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如果父親能把這五個方面的知識參透,領悟於心,並運用於教子實踐,想培養出一個好孩子,應該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了。

  當然,掌握這五個方面素質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需要精力,更需要耐心,而本書的編寫目的正是在於給父親們提供一個系統地學習這五方面素質的父親教育讀本,幫助父親們更好地掌握素質教育,在天賦父親角色的基礎上,做稱職的好父親。

建議三:教育孩子要有“義方”

  古人強調父教,教育孩子要有“義方”,也就是教孩子明白道理,要循規蹈矩,貫徹始終。司馬光曾指出,“不知以義方訓其子”,就會使孩子“奢靡遊蕩”。《三字經》中就提到了“有義方”教子的父親,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這裏的“義方”,就是今天所說的“教子有方”。

  爲了教育好孩子,古人提出要做“嚴父”,但在適當的時候,也要講究“慈”。在古代,父親面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必須懷有“慈仁之愛”來照顧他們,等他們懂事後纔去“嚴居正言”。其實,在今天看來,“慈”與“嚴”並重,孩子更容易接受。因爲只有這樣,父親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

【教子箴言】

  幾乎所有的父親,都認爲學習是孩子的事,自己要做的是給他提供舒適的生活,良好的學習環境。很少有父親想到自己也要學習。其實,學習不僅是孩子的必修課,父親也應該不斷地學習,尤其應該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斷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千萬不能放棄對自身知識和素質的提高,否則您將喪失讓孩子信服的威信和資本。

母親教育取代不了父親教育

  目前,“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教育模式仍然占主導地位。在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成長的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遠遠多於父親。然而,有關教育研究表明,由於父親所表現出來的性格、體力、交往等方面與母親不同,父親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同於母親。所以,父親教育是母親教育所不可取代的。

【家教現場】

  有一個8歲的小男孩,膽子特別小,上課也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即使老師點名讓他回答,他的聲音也像蚊子似的,小得要命。因此學習成績總上不去。老師一調查,發現孩子在家裏總是跟着母親,母親膽子很小,總怕孩子碰着,甚麼事也不敢讓他做。結果,孩子變得很內向,膽子很小。

  針對這一情況,老師讓孩子的父親多和孩子接觸,在家裏以父親教育爲主。

☆ 家有壞爸爸 ☆

  對此,壞爸爸A說:“孩子太小,還不懂事,只要讓他喫飽穿暖就行了。再說,我工作太忙,日常生活和學習上的事由母親負責就行了,等他長大一些,我再教育吧!如果有甚麼重要的事,我再出面吧……”

  壞爸爸B說:“陪孩子是老婆的事,怎麼能讓我一個大男人回家陪孩子玩呢?我給他的父愛一點也不少啊!不照看他不陪他玩,不等於不愛他啊。我有我當父親的責任啊!”

  壞爸爸C說:“教育孩子那是女人操心的事情。我哪有工夫啊,我要掙錢養家啊!”

  結果,孩子上課依然不敢舉手……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非常認同老師的觀點,他說:“我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我感到很慚愧,也很內疚。”於是,好爸爸雖然也忙,但他經常抽出一些時間,帶着孩子一起爬山、划船。

  好爸爸不畏艱險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懷陶冶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膽子越來越大,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

【案例分析】

  壞爸爸總是有很多理由推脫教育孩子的責任,而好爸爸則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正以前不妥的教育方式,從而擔負起自己應盡的教育職責。

  一直以來,望子成龍是天下所有父母最大的心願。但自古以來,生兒育女似乎就是母親的責任。對於父親在教育子女中的作用,人們一直有着許多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有些父親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妻子,自己圖清閒。其實,這樣做會讓自己離孩子的心越來越遠,孩子有甚麼事也不會問您,將來您的威信會越來越低。

  夫妻之間應該有一些分工,但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任何一方都不能把責任推給對方。夫妻雙方只有都積極主動地去教育孩子,孩子纔會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心,纔不會對父母一方產生怨恨。遺憾的是,父親不管孩子幾乎已經成爲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大多數父親就像上面的壞爸爸一樣,以爲教育孩子是母親的事,自己的責任就是掙錢養家,給孩子創造一個成長的良好環境。所以,壞爸爸們就把教育孩子的責任統統推給了孩子的母親。

  一位教育專家說,在他十幾年所做過的近千場家庭教育報告中,女性聽衆與男性聽衆的比例大約爲8︰2。而在他接到的諮詢電話中,父親的電話也寥寥無幾,大都是母親的電話。這位教育專家感嘆,好像只有母親才關心孩子的教育。

  可見今天,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已經出現了“陰盛陽衰”的現象。比如,嬰兒時多是母親照料、餵養,幼兒園、小學基本上都是女老師教育孩子,初中階段女老師也偏多,如果在家庭中,孩子得不到父親的教育,哪還會陽剛之氣。其實,不管做父親的有甚麼理由,放棄教育子女的責任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因爲,女性教育永遠也不能替代男性教育,當然,母親教育也取代不了父親教育。

【教育建議】

建議一:改變教育的觀念

  加強父親教育,首先必須改變觀念,要明白父親教育與母親教育同樣不可缺少。父親一定要特別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儘量多帶孩子去運動、做遊戲,要擔當起孩子養成運動習慣的第一責任人,把自己鍛鍊成爲最有魅力的老師。

  父親教育之所以缺失,主要就是觀念的偏差,父親認爲教育孩子是母親的事,認爲自己只要能夠掙錢養家就可以了,這是一個誤區。父親教育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所以,父親也不需要像母親那樣在教育孩子的問題投入過多的精力。著名教育家孫雲曉指出,父親只要彎下腰來陪孩子玩,很快就會成爲孩子的朋友。

建議二:必須強化父親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必須強化男性的教育,也就是父親教育。男女性格不同,總體來說,母親較溫柔,父親則較陽剛。但家庭教育中要做到陰陽平衡,所以在有母親的溫柔、細緻、耐心、體貼等的基礎上,還需要父親豁達的胸懷、豪爽的性格等。要改變今天的男性教育不足,女性教育過剩的實際狀況,就必須加強男性教育。

  母親教育的確很重要,但男性教育恰恰可以彌補由母親教育會使孩子表現的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不足。而且男性的堅韌、大膽、果斷、自信、豪爽、獨立等特點往往是女性所不具備的,這也是在表明,家庭教育必須強化男性教育,也就是父親教育,才能與母親教育起到互補的作用。

建議三:拿出足夠的時間與孩子相處

  一項針對兒童社會化過程的研究表明,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與心智成熟而健全的男人有數千小時的接觸交往。那麼,這個男人不是別人,而是父親。心理學家指出,父親是幫助孩子走向健康之路的起點。

  德國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也說:“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與父親有足夠時間的接觸交往,男孩需要與父親待在一起,幫助他建立起對周圍世界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從父親那裏學會做一個男人;女孩則需要通過父親瞭解男人並學會與男人相處的技巧。渴望父愛,這是每個孩子最深沉和迫切的心理需求。”所以,父親應該抽出足夠的時間與孩子相處,千萬不要以所謂的忙爲藉口,而將孩子的這些心理需求忘得一乾二淨。

建議四: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研究表明,幼兒對“兩性關係”的認知最早來源於家庭。如果男孩與父親的交往太少,就很容易導致“女性化”的傾向。而對女孩來說,通過認識父母的性格特性,則會更加強化她的性別意識,掌握性別角色的標準。當然,這僅僅是說父親對孩子在性別方面的影響。那麼,在生活中,父親還應該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強化孩子的性別意識,以免孩子對性別的認識出現偏差,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教子箴言】

  母親的話往往是細緻的,而父親的話往往富有哲理。在孩子心中,母親是水,父親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可見,父母各有優勢,在家庭教育中,必須做到陰陽互補,陰陽平衡,一定要避免出現“陰盛陽衰”的現象。不可否認,父愛是孩子成長中特別珍貴的營養,只是現在開發得太差,這是家庭教育中長期以來所忽略的一個“富礦”。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