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白在家做飯,說要讓林明之嚐嚐她的手藝。
林明之和黃山相伴而行,跨過了幾條街,隨後來到了僱傭市場。
這是一條不長的街道,街道兩側許多人。
這些人手中或是舉着木牌,或是舉着一些工具。
木牌上大多寫着自己能做的工作,而工具長得都很奇怪,不過大致也能猜到,那些應該是可以代表他們行業的工具。
林明之邁步走入市場,首先就被一羣人給圍住了。
這羣人身材消瘦,衣服破爛,有的手裏拿着一根粗木棍,有的捧着一個破碗。
他們將林明之圍在中間,東一嘴西一嘴的聞着招工的人數和工錢。
直到黃山說了招長工,他們這才站住腳,興致缺缺的散去。
人走後,卻在空氣中留下了一股酸臭的味道。
林明之見到這一幕,略感詫異:“這些人真的是來做工的嗎?這麼看起來穿着和乞丐一樣?長工明明是穩定的工作,他們還一副看不上的樣子。”
“這些人都是這裏的混子,幹一天活夠喫幾天的飯,短工薪水較高,而且比較自由,長工雖然穩定,但是日子拘束,他們大多是沒有這種耐心的,若是運氣不好,好幾天,他們也會去街上乞討,少爺,咱們去裏面看看吧。”黃山顯然是來過這裏,對這其中的內幕也多少知道一些,於是當即說道。
林明之聞言,默默將此處記住,將來說不定會用到。
每一種人,都有他的特性,都有他的缺點和優點,不能一蓋以好壞定論。
手下全是好人,未必能成事,手下全是壞人,未必不能成事。
要知人善用,選賢取能。
像門房這個位置,他就需要爲人老實,沒有野心,踏實且知足的人。
若是爲人不踏實,不光守不住財產,反而還可能引賊入室。
讓合適的人坐在合適的位置!
繼續往裏走。
林明之看到了擁有各種技能的人。
有認識字的,有會搭竈臺的,有油嘴滑舌上來攀談的,有像大爺坐在原地蹺二郎腿的。
這些人林明之僅僅是看了兩眼,都沒有相中。
他們身上的那種氣質,和自己所想的都有所出入。
一路攀談,聊的林明之有些口乾。
路中間正好有家茶館,林明之正準備去喝口茶解解渴。
然而一個奇怪的人吸引住目光。
在茶館門口,一輛板車停在門口。
板車上躺着一老婦,板車前一站一坐着兩名男子。
坐着的那名男子,一副農民的打扮,渾身髒兮兮的,看起來壯碩,但是有些木訥。
另一名男子,雖然也是一身農民的打扮,但是,他往那一站,由裏到外透出一股非凡的氣質。
林明之對這種氣質很熟悉,因爲這是獨屬上位者的威嚴。
自信,氣度,從容不迫,任何時候冷靜。
這股威嚴,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只有久居人上長期掌權,才能培出來。
一般在公職人員,老師,創業老闆中常見。
如今在這種僱傭市場見到,這倒是讓他頗爲意外。
林明之目光下移,再看那坐着男子手中託舉的木牌。
發現上面寫着賣身二字。
林明之眼中微微眯了起來。
他們是遇到甚麼困難了嗎?竟然被逼的走上了賣身的道路。
在古代,賣身這種事,那可是容不得開玩笑的。
一旦在官府過戶,成了奴籍,那麼他整個人的生死性命就相當於全部交給買家了。
而且過戶成奴籍,人也會有諸多不便,無法出遠門,災年分不到國家發的救災糧,後世子孫也無法進行高考等。
可以說如果一個人要是賣身,那麼就肯定是被逼到了絕路,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
林明之目光瞥了瞥那車上面的老婦。
這站着的兩個人不出預料的話,應該是兄弟關係,後面的那名老婦應該是他二人的老孃。
難道是因爲老孃病了,支付不起醫藥費所以選擇賣身?
可是,這弟弟就算了,這哥哥久居高位,家裏怎麼不能有些積蓄?
林明之走上前,決定問個明白。
“你們要賣身?遭遇甚麼事了。”
那車上的老婦見林明之衣着華麗,看起來也是有錢人家,於是趕忙回答道:“這位老爺,我們命苦啊。我們家幾輩子都是農民,家裏有幾畝薄田,日子過的挺好,孩子們也都挺孝順的,雖然不至於錦衣玉食,但是隔三差五也能喫到點葷腥。”
“但是卻沒想到,我家老頭沾上了賭博,三天兩頭去賭場輸錢,我們也勸他,但是根本勸不住,後來一天,他在家上吊了,我們還沒來得及悲傷,就有人找上門,告訴我們,他在賭場不光輸了二十兩銀子,還輸了房屋,家裏的田地。”
“誒……這個老頭,他把家都給輸光了,自己卻一死了之,留下我們娘仨還債。我們把家裏所有值錢的東西都算上了,但還是不夠。”
“我們現在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所以只能試着。”
那老婦的把故事講的很快很流暢,顯然是已經有許多人問過,說過許多次了。
林明之聞言,不禁點了點頭。
這古代的賭場,可是一處喫人不露骨頭的地方。
他們說的理由倒也合情合理。
犯過錯的人已經死了,他們完全是被牽連的。
不過真假還不能確定。
“你們準備把自己賣多少錢?”林明之問道。
坐着的木訥男子在這個時候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兩?”林明之猜測到。
三兩銀子,對於普通人來說,就已經是一筆不菲的數字了。
一般的三口之家,一個月能有一錢銀子就足夠生活了。
一兩銀子,就足夠一年富裕的生活。
這三兩銀子,足夠壓垮一個家庭。
林明之看向那蹲着的男子,發現他低頭,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再看氣度不凡的男人,發現他側着身子,扭着頭,似乎不想去看林明之。
心裏似乎十分抗拒賣身的事。你覺得這個東西貴,要麼是你沒錢,要麼是覺得他不值這個錢。
林明之心生疑惑。
是自己猜錯了?
他們怎麼都這個反應?
老婦開口,解答了疑問:“不是三兩,是三十兩。”
林明之聞言,心中微微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