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此言一出,羣臣心裏皆是一悚。
“丞相此言何意?”
女帝眼中閃過一抹驚怒。
變天?
她纔是天子,是北周的天。
何時一個官員,也能用“天”來代表了?
【檢測到目標產生“怒”情緒,情緒值+50!】
這就有情緒了?
看來這位女帝,真實的情緒,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穩定啊。
不過這樣,也正好方便自己收割情緒值了。
“臣剛剛在殿外都聽見了,楚州災情進一步擴散之事。”
裴決淡然自若地說道。
“所以呢?”
沒想到,裴決竟然會自己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女帝順勢接了一句,可等了半天,並沒有等到下文。
“三月前,裴相自薦負責治理楚州洪災一事,如今洪災情況並未得到緩解。”
“反而更多百姓流離失所,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裴相又該作何解釋?”
女帝只得主動開口。
可誰知,裴決一點也不驚慌。
“治理災情一事,陛下未免也想得太過簡單了。”
“洪災乃是天意所爲,想要徹底根治,談何容易?”
“因此,杜絕水患影響繼續擴大,纔是臣此番治理的重中之重。”
“至於賑災一事,也得放在後面。”
“否則,若是隻賑不治,水患依然會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裴決緩緩說道。
而歸屬於裴決一黨的官員,都連聲附和着。
女帝的纖纖十指,也不自覺用力地抓緊了龍椅扶手。
詭辯!這分明就是詭辯!
她沒想到,裴決三言兩語,就將治災的問題,推到了天意上!
而根據這幾個月呈上來的奏摺顯示,水情的確是得到了控制。
但究竟是天意,還是裴決治理的效果。
那誰也求證不了了。
【檢測到目標產生“怒”情緒,情緒值+150!】
裴決有一絲好笑,這女帝,脾氣還挺大。
不過這樣也好,正方便自己在她身上收割情緒值。
“可如今災情四起,楚州附近各州縣糧食匱缺。”
“若不趕緊開倉放糧,只怕會引起民憤。”
眼看治災的問題,已經被裴決糊弄了過去。
許明輝也只得作罷。
他話音剛落,戶部尚書上前一步,愁眉苦臉地說道。
“可是陛下,國庫中,已無多餘存糧。”
聽見這句話,朝堂上下,頓時響起一片議論聲。
“沒有存糧,怎麼可能?”
女帝再度捏緊了龍椅扶手。
“臣怎敢誆騙陛下?”
“自陛下登基以來,北周邊境便戰事頻頻。”
“打仗需要消耗的兵馬糧草,早就令國庫入不敷出了!”
戶部尚書跪在地上,哭喪着臉說道。
想到這件事,女帝胸口也是起伏不定,顯得情緒波動劇烈。
但這一次,裴決並沒有收到情緒值的提示。
“看來想要收割女帝的情緒值,得讓女帝產生情緒的原因和我有關。”
想到這,裴決有了一個想法。
他上前一步,向女帝拱手。
“陛下,臣有一計,或許可解燃眉之急。”
話音剛落,女帝鳳眸一亮,但緊接着又狐疑地看着他。
“裴相有何計策?”
【檢測到目標產生“喜”情緒,情緒值+50!】
才50點情緒值,看來女帝對自己的能力很是不信任啊。
裴決並不慌,悠悠開口道。
“如今賑災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庫空虛,無多餘的糧食可用。”
“華北一帶,地勢優渥,土壤肥沃,是我北周主要的糧食來源。”
“若是能從華北籌措到足夠的糧食,必能解災區燃眉之急!”
裴決話音剛落,便遭到了許明輝的反駁。
“今年華北交上來的糧食,已是比往年多了整整一倍。”
“若是再向華北征集糧食,只怕會引得民怨!”
不光是許明輝,羣臣也紛紛露出不認同徵糧這個計劃的神色。
女帝亦是皺起眉頭。
“誰說是徵糧?”
裴決卻古怪一笑。
“若是徵糧,自然會引得民怨。”
“可若是拿出正常的糧食收購價格,甚至超過一般糧食的收購價格。”
“去向華北地區收購糧食。”
“還會引得民怨嗎?”
裴決話音剛落,羣臣神情一震!
若是徵糧這種,百姓全然撈不到一絲好處的募集糧食。
自然會引得民憤。
可若是以高價收購糧食,那肯定沒有人不願意。
畢竟誰會和錢過不去!
“可如今國庫入不敷出,別說高價徵收糧食。”
“就算是賑災之用的庫銀,也不足所需一半!”
但緊接着,戶部尚書便無情打破了大臣們的幻想。
女帝臉上的笑意還未成型,就已經僵滯住。
緊接着血色一點一點,從那張絕美的臉上退去。
變得比之前還要冰冷。
她剛纔,是真的差點相信,裴決這個計劃,可以解決災情!
看着默然不語的女帝,羣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叮!檢測到目標出現“怒”情緒,情緒值+200!】
【叮!檢測到目標出現“哀”情緒,情緒值+200!】
不是,這就哀了?
這女帝看起來,心理也不怎麼堅強啊。
裴決暗自發笑,表面卻仍是從容鎮定。
“既然沒錢,那就想辦法弄錢。”
“只要錢到手,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不是?”
但這一次,包括女帝在內,沒有一個人,對他的話有反應。
“那裴相可有想好,從何處弄錢?”
女帝已經對裴決徹底失去了信任,聲音聽起來,還有幾分麻木。
除非裴決突然想不開,要將自己這些年,中飽私囊的錢財全部拿出來籌措錢款。
否則,女帝根本想不到其他辦法,可以在短時間裏,徵集大量錢款的辦法。
“陛下不妨想想,一國之中,最有錢的是何人?”
裴決神祕一笑,賣了個關子給女帝。
“還能是誰,當然是那些商賈了。”
女帝想也不想地道。
“不錯。”
裴決聲音突然提高了兩分,雖然聽起來沒有變化,卻讓所有人的注意,都瞬間匯聚在他的身上。
“我北周物產豐富,往年這些富商,依靠對外資源貿易,斂財無數。”
“常言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如今北周正遭逢水患,陛下也正爲此忙得焦頭爛額。”
“北周上下,豈有一人能夠置身事外?”
“若是這些富商慷慨解囊,必能在短時間內,籌措善款。”
“以解北周水患之危!”
裴決的話,就像是擲地有聲一般。
在他“慷慨陳詞”之後,整個大殿,陷入一片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