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胡適之母馮順弟:培養“千里馬”

  

  母親是那麼的無私、無畏、無言。用她辛勤的無微不至的汗水,澆灌了孩子成長的參天大樹,用一雙柔弱的臂膀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讓孩子自由的呼吸伸展。胡適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卻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培養了一匹“千里馬”……

 

  胡適(1891-1962),原名胡洪,字適之,安徽績溪人,著名學者。1910年留學美國,191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編輯《新青年》。1919年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成爲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影響的人物。1938年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58年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他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史學、文學和哲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白話文學史》和《胡適文存》等。晚年潛心於《水經注》的考證。

教子“三省吾身”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在於他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點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後不斷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態度去做事,從而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對於孩子來說,懂得自我反省是成長的一個祕訣。一個不會自我反省的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在胡適4歲那年,父親不幸病逝了。從此,母親就擔當起教育子女的重任。胡適的父親生前經常教妻子馮順弟讀儒書,馮順弟受丈夫的影響很深,她將丈夫的教誨記在了心中。通過學習,她深諳反省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子的時候,特別注意培養胡適自我反省的能力。

  她記得丈夫教過她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她對這句話印象非常深刻,就拿來勉勵、鞭策兒子胡適。每天臨睡之前,胡母便坐在牀沿上,叫兒子站在牀前擱腳板上,讓兒子學着古人的做法來“三省吾身”——今日做錯了甚麼事,說錯了甚麼話,該完成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等等。

  胡母在督促兒子“三省”之後,又對兒子細細講述他父親生前的種種好處,說:“你總要跟得上你父親的腳步,他是一個完全的好人。你要學他,不要給他丟臉。”一次說着說着,母親動了感情,想起養育兒子的艱難、還有丈夫生前的好處,不覺眼圈都紅了起來,幾乎掉下淚來。

  小胡適看見母親這樣傷心,他拉着母親的手,不知道該說甚麼來安慰她。這一刻,他深深地體會到母親的辛苦。在心裏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聽母親的話,求知上進,給父親也給母親爭口氣。

  有一個對自己嚴格要求的母親,是胡適的福氣。自我反省是一個人進步的階梯,一個遇事懂得反省自身的人,比起一個凡事總會責怪別人、抱怨外部環境的人來說,要有智慧得多。

  反省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學會自我反省,才能走向成功。父母要讓孩子懂得:任何事情的發生必然有它的道理,我們沒有辦法左右他人的思想和行爲,但是,我們通過反省來照見自己的錯誤,可以通過反省來完善自己。

  只有牢記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在成長之路上走得更加順暢。要讓孩子勇敢面對在學習和生活中缺點,讓他懂得任何的推脫和逃避都給自己埋下了隱患。要知道,錯誤不改正,永遠都是自己的。

  父母也要明白,孩子如果沒有形成完備的自我意識,那他自我反省的能力也會處於萌芽階段。所以,這時就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教子點睛:

  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一味給予斥責,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對父母產生牴觸情緒,這就容易使孩子智力的發展受到限制。這時,父母要採用冷靜的態度,從側面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讓他明辨自己的過失。要引導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發出真正的反省之心,纔會有可能真心地去改過。

慈母兼嚴父

  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孩子,可以說,世上任何一種愛都比不過母愛。當然,胡適的母親也不例外,她給孩子的愛是溫柔的,但卻從不盲目。

  每天,天剛矇矇亮,胡適還在睡夢中,母親便起牀了。她給兒子一邊準備好東西,一邊叫醒兒子,讓他起牀上學堂。對於孩子來說,早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可是,小胡適很懂事,雖然他很想多睡一會兒,但是一想到母親的操勞,就能立馬從牀上坐起來。

  當他趕到私塾老師家門口,老師家人都還在睡覺,他輕輕地敲門,裏面就會有人把私塾的鑰匙從門縫裏遞出來。拿了鑰匙,他跑到私塾把門打開。這時,同學們都還沒有來,他一個人坐下,打開書本,開始讀書。

  他天天都這樣早起苦讀。母親看着兒子這麼辛苦,也很心疼他。但是,她明白,如果想讓兒子成爲像他父親那樣知識淵博、人品端正的人,就一定要喫一番苦不可。其實,兒子讀書早,她爲了準備早飯,比兒子起得更早啊!

  小時候的胡適既聰明又調皮,總有犯錯誤的時候。每逢這時,小胡適心裏總會很忐忑,母親雖然從來不在人前責備他,但是,只用嚴厲的眼光一瞅,胡適就被嚇住了。到了夜晚,胡母纔會關起房門教訓兒子,有時還會打他,但無論怎樣重,都不許兒子哭出聲來。胡母這樣做,爲的是使兒子牢記,下次不能再犯這樣大錯誤。

  一次,一個秋天的晚上,天氣轉涼了。小胡適穿着單薄的衣裳,站在庭院裏眺望星空。母親關切地說:“天涼了,快進屋穿件夾衣吧!”胡適此時看星星正起勁,竟與母親頂起嘴來,這大大刺傷了母親的心。

  後來,胡適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跪着直哭,他一邊哭,一邊不住地用手去擦自己的眼睛。他不知把甚麼細菌擦入了眼睛,竟害了一年多的眼病,找了很多郎中也治不好。最後,母親聽一些老人說用舌頭去舔就可以治好,母親便用舌頭去舔兒子的眼,眼睛真的好了起來。

  母親在人們心目中大多慈祥和藹,胡適的母親在慈愛的同時,也能嚴厲地教導孩子,嚴格地要求孩子,不姑息縱容孩子的錯誤。胡適就這樣在嚴厲的管教中走上了正路,沒有給父親丟臉。胡適長大成人後,念及此事,稱讚母親是“慈母兼嚴父,一身二任焉”,對母親十分崇敬。

  現代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全家幾代人圍着一個孩子轉。這樣大情形下,父母總會不自覺中姑息孩子的錯誤,孩子犯了錯,往往不痛不癢地說上兩句。心裏會想,我疼他還來不及,怎麼還能責罵他?更別說像胡母那樣,每天讓胡適自我反省了。

  殊不知,父母這樣做會害了孩子。父母都知道長在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外面世界的風雨。人也是一樣,在安逸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就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

  作爲父母,也應該適時地扮演“嚴父”的角色,不要給孩子設置過於寬鬆的教育環境,不但不能縱容孩子犯錯,而且要未雨綢繆,讓孩子學會常常自我反省,主動去避免犯錯。這樣嚴格的教育,纔是對孩子真正的疼愛。

教子點睛:

  對大部分父母來說,很容易對孩子寬愛,而要嚴厲地對待孩子則很難。還有一些父母,嚴厲有餘而慈愛不足,這就導致對孩子過分苛刻。過於嚴厲和過於寬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是不利的。作爲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對症下藥,有智慧地去協助孩子成長。

做孩子的登天梯

  在胡適10歲的時候,家裏的經濟情況每況愈下。母親只好讓10歲的胡適輟學,去幫舅父料理藥店的雜務事。在這段時間,胡適一有空隙便捧起線裝古書閱讀。母親得知後,想起了亡夫胡傳的遺言:“你要盡力讓他讀好聖賢書。”於是,她毅然爲兒子選擇了讀書的道路。

  胡適臨行前,母親專爲兒子做了一隻枕頭套子,上面還繡了兩行文字:“男兒立志出鄉關,讀不成名死不還。”表達了母親對胡適成才的殷切期望。那年胡適14歲,他離開母親去上海求學。

  後來,胡適回憶當時的情景時,這樣寫道:“我就這樣出門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尋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個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個慈母的愛,一點點用功的習慣,和一點點懷疑的傾向。”

  幾年後的一天,也就是1910年6月的某一天,京城舉行留美官費生招生考試。胡適得知消息後,認爲這是極好的機會,便寫信告訴母親。胡母接信後,覆信鼓勵兒子抓緊攻讀,進京赴考。胡適月底參加了在清華大學舉行的考試。7月發榜,胡適榜上有名,考取了庚子賠款第三期留學美國的官費生。

  胡適考取留美官費生之後,立即致函向母親報喜。母親立即回覆:

  你到美國後,宜勤寄家信,每月至少必須一次。每年必照兩張相片寄家,切勿疏懶。……你此出洋,乃你昔年所願望者,一旦如願以償,餘心中甚爲欣幸……一切費用皆出自國家,則國家培植汝等,甚爲深厚。汝當努力向學,以期將來回國爲國家有用之材。庶不負國家培植之恩,下以有慰閤家期望之厚也。

  胡適到美國後,謹遵母親囑咐,按月寫信回家向母親請安,學習也極爲認真刻苦,還不時把稿酬寄給母親,以貼補家用。

  1915年,胡適的大哥因病去世。胡適的母親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生了重病,不能起牀。但她不願將病情告訴在美國的胡適,她特地照了一張像,註明日期並保存起來。她告訴家裏人:“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兒,以免擾其情緒,分其心思。俟吾兒學成歸國,乃以此影與之。吾兒見此影,如見我矣。”

  1917年5月,胡適學成回國。當胡適母親倚着門框,遠遠望見兒子胡適走來時,她激動得流下了熱淚,口中不停地說:“回來了,好了!”一別7年了,她真的想念兒子啊!

  胡適回國後,在北大任教,胡家的經濟狀況好轉了。但是,母親卻因操持家務,勞累過度,終於體力不支,於1918年11月23日與世長辭,年僅46歲。胡適聞此噩耗,悲痛不已,趕緊從北京回家鄉奔喪。此後,他寫了題爲《我的母親》一文,這篇散文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曾被選入國民政府教育部編纂的中學國文教科書裏。在這篇文章裏,他這樣描述母愛:

  人們總愛宣揚母親的偉大,我們曾經用無數的詞語來讚揚母親,歌頌母愛,但母親不是因爲有了歌頌與讚美才變的偉大,而是默默無語的給予我們無私的愛。世上有一部大書,人永遠也讀不完,這本大書就是母愛。

同樣的,胡適也深深地愛着他的母親。他坦言,是母親用她無私、無畏的精神,和辛勤的無微不至的汗水,澆灌了他成長的參天大樹。也正因爲有了母親的庇護,他才能擁有一片蔚藍的天空,才能自由的呼吸伸展。

教子點睛:

  母愛是平凡的,它雖不轟轟烈烈,但卻細水長流,也不失爲一種風景。母愛是偉大的,正是這種“平凡”的母愛,撐起來孩子的一片天地。母愛讓孩子感覺到家的溫暖,孩子有了母親的愛和關懷,就會覺得踏實,做任何事都會充滿了勇氣。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