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歐洲名城

    9. 阿姆斯特丹

  

名城概覽

  阿姆斯特丹位於艾瑟爾湖西南岸,是荷蘭王國的首都,也是荷蘭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全市共有160多條大小水道,由1000多座橋樑相連,被稱爲“北方威尼斯”。

  700多年前,阿姆斯特丹是一個漁村。16世紀末,阿姆斯特丹已成爲重要的港口和貿易都市,並曾於17世紀一度成爲世界金融、貿易、文化中心,19世紀初成爲荷蘭王國的首都。

  全市有40家博物館,特別是國立博物館中收藏有各種藝術品100多萬件。因此,阿姆斯特丹又是歐洲文化藝術名城。

  

奇境珍藏

【庫肯霍夫公園】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而庫肯霍夫公園就是以鬱金香聞名於世。公園內鬱金香的品種、數量、質量以及佈置手法堪稱“世界之最”。

  1840年,德國景觀園藝家左賀特父子設計了庫肯霍夫公園的雛形。1949年,庫肯霍夫公園作爲“球根花卉展覽區”供遊人參觀。如今,每年9、10月份,上百家花卉供應商把各自最新最好的球根花卉品種,按照庫肯霍夫公園事先規劃好的位置和圖案種植下去。隔年春天,在32公頃的公園內,600萬株花朵一齊綻放,包括鬱金香、風信子、水仙花、百合等,其中,僅鬱金香的品種就超過1000個,庫肯霍夫便成了花的海洋。因此,庫肯霍夫公園又有“歐洲最美麗的春季花園”的美稱。

⊙尋幽探祕:

   1. “庫肯霍夫”在荷蘭語中是甚麼意思?因甚麼而得名?

  15世紀時,一位女伯爵經常去特定的地方狩獵,並在那裏種植了蔬菜、香草等用於烹調的植物。後來,人們把這塊“廚房花園”稱作“庫肯霍夫”。“庫肯霍夫”一詞就是由荷蘭語“keuken ”(廚房)與“hof”(花園)兩個詞組合而成。

  

【安妮之家】

  安妮之家位於阿姆斯特丹王子運河旁邊,是爲紀念《安妮日記》的作者——猶太人安妮·弗蘭克而設立的。在二戰期間,安妮·弗蘭克及其家人爲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與另外兩個猶太家庭一同躲藏在這座建築之中。他們在這裏躲避了兩年之久,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裏,14歲的安妮寫下了自己的生活日記。15歲時,安妮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但是,她留下的日記成爲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如今,這所建築被改造成安妮·弗蘭克生活展覽館和博物館,以供遊客瞭解二戰時期普通猶太人生活的實情。

  

【阿姆斯特丹運河】

  運河體系是阿姆斯特丹的特色。17世紀初,政府在城市規劃的實施中,同時開挖了多條“同心半環形”運河,其中主要的三條是:紳士運河、王子運河和皇帝運河。

  運河總長度超過100千米,擁有大約90座島嶼和1500座橋樑,因此,阿姆斯特丹被稱爲“北方的威尼斯”。 整個運河因組成環繞城市的同心帶,故稱爲“運河帶”,而運河沿線的建築也在不斷訴說着這座城市的歷史。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是荷蘭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85年,館內藏有大量世界知名的藝術珍品。整個博物館設有 260多個陳列室,分繪畫、雕刻、裝飾工藝、荷蘭歷史、亞洲藝術、版畫等部門展出。其中,繪畫部門所佔比例最大,是博物館的核心部門。

  繪畫以17世紀荷蘭畫派作品爲主,有倫勃朗的《夜巡》、《母親像》,弗美爾的《看信的女人》、《小巷》等。當然,館中最負盛名的是倫勃朗的巨幅油畫作品《夜巡》。此外,博物館還陳列着許多不同種類的珍貴藏品。

⊙尋幽探祕:

   2. 倫勃朗是一個怎樣的畫家?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1606—1669),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他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幾乎畫了100多幅自畫像。他最有名的作品《夜巡》是一幅無價的珍品。

  

典故傳說

【《夜巡》】

  17世紀中期,一位民兵連長和其部下共16人,每人出了一份錢,請大名鼎鼎的畫家倫勃朗爲他們畫一幅集體像。倫勃朗沒有按當時流行的方式爲他們作畫,而是自己設計了場景,場景裏表現的是16個人彷彿接到了出巡命令,各自在做着不同的準備。

  畫成之後,民兵們非常不滿意,他們對畫中自己的位置、表情、姿態各有不滿,要求倫勃朗重新畫。但是,倫勃朗堅持不重新作畫。這件事情在阿姆斯特丹鬧得沸沸揚揚,之後,很少有人找倫勃朗畫集體肖像。

  而那幅畫被民兵們帶回去之後,因爲太大,無法掛在門廳裏面,他們就自行把周遍裁掉,使得整幅畫喪失了原有的平衡。而這幅畫因長期被燒炭的煙燻染,因此,整幅畫色彩變得黯淡。後來,人們以爲畫中的場景是在夜晚,於是取名《夜巡》。

  

知識百科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不只是荷蘭首都的城市名稱。美國有一座城市也叫阿姆斯特丹,位於莫霍克河畔,伊利運河附近。因爲這座城市最早的居民多來自荷蘭,所以,以荷蘭城市阿姆斯特丹命名。另外,還有一本名爲《阿姆斯特丹》的圖書,作者是伊恩·麥克尤恩,該書曾榮獲1998年布克小說獎。還有,有一顆價格不菲的全黑鑽石名爲“阿姆斯特丹”。

10. 愛丁堡

名城概覽

  愛丁堡是英國北部城市,蘇格蘭首府,該城市雄踞於延綿的火山灰和岩石峭壁上,位於蘇格蘭中部低地福斯灣南岸,是一個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文化城市,素有“北方雅典”之稱。

  愛丁堡1329年建市,1437—1707年爲蘇格蘭王國首都,18世紀時期是歐洲文化、藝術、哲學和科學中心。如今,這裏是福斯灣港區大港口之一,也是著名的文化古城。

  在愛丁堡大街上,不僅能感受到濃郁的古城氛圍,觀賞到古城堡、大教堂、宮殿、藝術陳列館等名勝古蹟,還能看到蘇格蘭裙子、風笛以及威士忌酒,各個角落都洋溢着濃郁的蘇格蘭風情。

⊙尋幽探祕:

   1.英國王室爲甚麼至今仍是蘇格蘭血統?

  歷史上,愛丁堡曾是獨立的蘇格蘭王國的首都。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室聯姻後,1707年正式合併,共同成爲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的一部分。所以,英國王室至今還是蘇格蘭血統。

  

奇境珍藏

【愛丁堡城堡】

  愛丁堡城堡位於死火山的花崗岩頂上,在市中心各角落都可看到。從6世紀開始到16世紀初荷里路德宮建成之間,愛丁堡城堡一直是皇室主要住所。

  愛丁堡城堡共有數十個參觀點,包括聖瑪格麗特禮拜堂、曾囚禁拿破崙軍隊的軍事監獄、建於1449年立下汗馬功勞的蒙斯梅格(Mons Meg)炮等著名建築。這裏不僅是參觀的景點,還是蘇格蘭國家戰爭博物館、蘇格蘭聯合軍隊博物館的所在地。每年8月在此舉辦的軍樂隊分列式,更將愛丁堡城堡莊嚴雄偉的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

  

【皇家麥爾大道】

  皇家麥爾大道是愛丁堡最著名的街區,其路的兩端分別爲愛丁堡城堡和荷里路德宮,中世紀時期是愛丁堡的重要道路。

  皇家麥爾大道實際上由四條大街連接而成,從東向分別爲卡斯希爾、勞恩瑪卡特路、海爾街、卡農凱特路,沿路由圖書館、聖賈爾斯大教堂、餐廳等組成的鬧市區逐漸轉入中世紀建築風格的街區。在氣氛良好的餐廳或酒吧裏,不僅可以體驗愛丁堡古樸的民俗,還可以欣賞窗外迷人風光。

  

【蘇格蘭威士忌中心】

  高地的斯佩塞是蘇格蘭最著名的威士忌產地,這裏以主題導引的方式,提供參觀者基本的威士忌知識,包括歷史由來、製作過程、實體模型,影片中會概略演示威士忌的蒸餾方式,以及自古以來威士忌製作過程的演進。

  

【王子街】

  王子街是愛丁堡最繁華的街道,店鋪林立,全長不過500米,衆多華麗摩登的商店匯聚在此條馬路旁,素有“全球景色最佳的馬路”之稱。王子街將愛丁堡分爲新舊二城,南面爲舊城。街道東端盡頭是王子街花園,園內風景如畫,裏面屹立着蘇格蘭著名文學家司各特的紀念塔和蜚聲世界的蘇格蘭鍾,據說它是世界上最大、最獨特的一座花鐘。

⊙尋幽探祕:

   2.蘇格蘭鐘有甚麼獨特之處?

  蘇格蘭鍾建於1803年,分針長2.4米,時針1.5米,鐘面直徑3.5米,花鐘圖案由2.4萬朵鮮花組成,每隔1分鐘就有一枝杜鵑花跳出來,造型十分獨特。

典故傳說

【愛丁堡新城的建造】

  據說,17—18世紀時,歐洲流行一種黑死病,這種病傳染性極強,愛丁堡城市內很多人感染了這種病,並相繼死去。爲控制病情,政府決定另蓋新城,把新城作爲正常人生活的場所,而舊城作爲囚禁病人的場所。被囚禁在舊城裏的病人飽受折磨,沒有食物和水,最後全部病死。從此,愛丁堡便有了新城和舊城兩部分。

  

知識百科

【蘇格蘭瑪麗女王】

  瑪麗·斯圖爾特(1542—1587),蘇格蘭女王,法國王后,據說是當時歐洲最美麗的女人,也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

  瑪麗1542年出生在蘇格蘭林立思戈宮,出生6天后即就成爲蘇格蘭女王,5歲時被送到法國宮廷做法國皇太子的未婚妻,17歲嫁給法國國王弗朗索瓦,成爲法國王后。1560年國,國王弗朗索瓦橫死,瑪麗王后結束了她在法國的生活,回到了蘇格蘭。

  回到蘇格蘭的瑪麗在民衆擁戴中登上王位。1565年7月,她嫁給了表兄亨利·達恩利爵士,生了一個兒子詹姆士。1567年2月9日,正在愛丁堡柯克歐菲爾德宮養病的達恩利爵士意外去世。同年,瑪麗遭到蘇格蘭民衆驅逐,之後被迫逃到英格蘭,尋求她的表姐伊麗莎白一世的庇護。伊麗莎白卻因爲自己的王位受到了瑪麗的威脅,所以將瑪麗軟禁在卡萊爾城堡長達20年之久。最終,伊麗莎白被迫下令處死瑪麗。

  值得欣慰的是,當初瑪麗和達恩利結合的初衷(使他們的後代繼承英格蘭和蘇格蘭王位)在她死後成了現實。1603年,蘇格蘭的詹姆士繼承了伊麗莎白的王位,成了名副其實的英國國王。

11.巴黎

名城概覽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也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巴黎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千米。

  巴黎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這座城市便已存在。508年,法蘭克王國定都巴黎,隨着時間的推移,巴黎逐漸成爲當時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巴黎又歷經數次革命,雖然遭到了戰爭的破壞,但巴黎最終還是被保存並發展了起來。

  在巴黎,到處都可以看到博物館、影劇院、花園、噴泉和雕塑。而且巴黎人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歌劇與戲劇的藝術氣氛極其濃郁。

  巴黎被譽爲“建築藝術的代表,古城保護的楷模,文化環境的典範,生態文明的樣板”。

  

⊙尋幽探祕:

   1.巴黎這個名字的來歷是甚麼?

  巴黎,Paris,這個詞源於古代高盧的一個分支——巴黎西人(Parisii)。該部落於公元前3世紀在塞納河一帶聚居。據說,Parisii又源自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

  

奇境珍藏

【盧浮宮】

  盧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的重修與擴建達到今天的規模。

  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在宮殿內,共收藏有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這裏一共被分爲6個部分: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其中繪畫館的展品最多,佔地面積最大。

  盧浮宮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石雕。

  

【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位於巴黎戰神廣場,於1889年建成。這是一座鏤空結構的鐵塔,它得名於它的設計師——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

  這座鐵塔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塔總高324米,塔樓分爲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115米,這兩層中都設有餐廳,第三層高274米,設有觀景臺。在塔的四個面上刻有72位爲保護鐵塔而從事研究的科學家的名字,塔的下面還有設計師埃菲爾的半身銅像。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天主教大教堂,矗立在塞納河中西岱島的東南端,位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它建於1163年,是法國建築史上的傑作,也是古老巴黎的象徵。

  這座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築風格,祭壇、迴廊、門窗等處有大量的雕刻和繪畫藝術,堂內收藏了13世紀到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尤爲有特色的是,在巴黎聖母院的門洞上方,有一條“國王廊”,上面雕刻有猶太和以色列的28位國王的全身像。

  

【凱旋門】

  凱旋門位於巴黎戴高樂星形廣場的中央,面對香榭麗舍大街。這是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馬(1769—1821)爲了紀念奧斯特利茨戰爭的勝利而建立的。

  凱旋門由設計師沙勒格蘭設計,於1836年建成。這座建築爲一單拱形門,高50米,寬45米,厚23米。門內牆壁上鐫刻着曾跟隨拿破崙征戰的386位將軍的名字,門上有描寫歷次重大戰役的浮雕。主要的四幅是面對香榭麗舍大街一面的的《出征》、《凱旋》和另一面的《抵抗》、《和平》。另外,在其周圍還有12條放射形的林蔭大道,

  

典故傳說

【凡爾賽宮的由來】

  凡爾賽宮是法國著名而高雅的宮廷式建築物,這座極盡豪華的宮廷式城堡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

  1611年,當時的法國皇帝路易十四應邀到他的財政部長富基特新蓋的城堡赴宴。富基特那極爲豪華美麗的宮殿使路易十四妒忌萬分,他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座這樣的城堡。

  於是,路易十四先是以貪污營私的罪名,將富基特投入監獄。然後又在1662年僱用當年所有給富基特的建造宮殿的人,讓他們用玻璃和類似香檳酒顏色的石塊,在巴黎西南建造一座雄偉又極其奢華的郊野皇宮。

  凡爾賽宮的主要部分長600英尺,兩翼各長150英尺,宮中共有2000間房,可供1000名顯貴人物及隨員住用。而建造這座皇宮的建築耗費極爲龐大,現在時價約值14億美元。與被路易十四關進監獄的財政部長相比,這座宮殿明顯更爲奢華。尷尬萬分的路易十四乾脆便將賬本記錄等通通燒掉,以堵住人們的嘴。

  說到底,這位皇帝終歸是給世人留下了一座經典的宮殿。

  

知識百科

【巴黎和會】

   巴黎和會,是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協約國)和戰敗國(同盟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和平會議,一共有27個國家參加。

   1919年1月18日,會議在凡爾賽宮鏡廳正式開幕。儘管它宣稱建立世界永久和平,但實際上,會議卻被帝國主義操縱。這其實是英國、法國、美國、日本、意大利帝國主義戰勝國分配戰爭贓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劃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會議。

   經過半年的討價還價,1919年6月28日下午3時,《凡爾賽和約》終於正式簽署,標誌着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都得到了滿意的補償或地位,但對戰勝國之一的中國提出的合理要求卻不予理會。

   《凡爾賽和約》表明了巴黎和會是一個十足的分贓會議,並沒有解決各大國之間原有的矛盾,反而埋下了復仇的種子。

12.巴塞羅那

名城概覽

  巴塞羅那市位於西班牙東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首府,也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

  巴塞羅那是一座的文化古城,它風光旖旎,古蹟遍佈,市內中世紀的古老宮殿與現代化的建築交相輝映,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遊勝地。

  這座城市又被稱爲“高迪之城”,從街道上的路燈和椅子,到禮拜堂和私家府邸,隨處可見現代主義建築之父安東尼奧·高迪留下的印記,他設計建造的巴特羅公寓、米拉之家和維森斯住宅,被選爲世界文化遺產。

⊙尋幽探祕:

   1.安東尼奧·高迪是一位怎樣的設計師?

  安東尼·高迪(1852—1926),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建築和結構奇異、獨特而又美輪美奐,他對色彩、曲線、和材料的運用精妙而嫺熟。他的建築爲巴塞羅那城注入了獨特的意味,也爲20世紀留下了最富詩意和想象力的建築作品。

奇境珍藏

【聖家族教堂】

  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它是安東尼奧·高迪的代表作。它位於巴塞羅那市區中心,始建於1884年,至今仍在修建中。儘管是一座尚未完工的建築,但這絲毫無損於它成爲世界著名景點之一。

  聖家堂是一座天主教堂,整體設計以大自然的山川花草爲靈感。教堂共有18座高塔,中央的高塔高達170米,周圍環繞有4座130米的塔樓,北面的後塔高達140米,目前沒有一座是已蓋好的。另有12座塔分別置於各個立面,都有100米高。

  塔頂的形狀錯綜複雜,並裝飾有各色的花磚,塔尖裝有球形花冠的十字架,整個建築都沒有采用直線條,看上去栩栩如生。高迪曾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不可否認,聖家堂是一座充滿曲線律動感的神聖建築。

【奎爾公園】

  奎爾公園位於巴塞羅那市區市北,佔地20公頃,是一座開放式的充滿夢幻色彩的公園。公園內的石階、石柱和彎曲的石椅上都充滿了各種顏色的馬賽克。

  公園的入口處有兩座包覆了亮麗釉彩的房子,看起來如同童話裏的糖果屋。然而這座公園裏最有名的不是這兩座糖果屋,而是世界上最長的椅子。設計師結合圍牆與座椅,建造瞭如同蕾絲邊一般的曲折座位,座位以彩瓷拼貼,看似堅硬,但其實是經過人體工學考量的,坐在上面十分舒適。

  整個公園將建築、色彩、空間與自然融爲一體,華麗而浪漫。

【米拉之家】

  米拉之家坐落於巴塞羅那的格拉西亞大道上,它是高迪設計的最後一所私人住宅。米拉之家佔地1323平方米,外觀呈波浪形,有白色的石材砌成的外牆和扭曲迴繞的鐵板構成的陽臺欄杆。有人覺得它像海浪,有人覺得它像蜂窩組織,還有人覺得它像退潮後的沙灘,曲線的設計讓人們足以充分發揮想象力。米拉之家的每一戶都能雙面採光,房間也幾乎都是圓形的設計。

  參觀過這棟建築的人可能會認爲米拉之家壯麗而恢宏,也有人對波浪狀的外牆感覺古怪,但無論如何米拉之家是巴塞羅那的地標之一。

【巴特羅公寓】

  巴特羅公寓以造型怪異而聞名於世,它位於巴塞羅那的格拉西亞大道。公寓共有6層,它的外牆全以藍色和綠色的陶瓷裝飾,一種奇詭的顏色組合卻很和諧,遠遠望去猶如印象派畫家的調色盤,超現實主義的繪畫大師薩爾瓦多·達利曾將這面牆比喻爲“一片寧靜的湖水”。

  公寓的入口狀如溶洞,陽臺的欄杆做成假面舞會的面具狀,屋脊像帶鱗片的獸類的脊背,露臺則像骷髏頭。這棟公寓目前尚有人居住,只有一層對外開放供人們參觀。

典故傳說

【高迪之死】

  1926年6月10日,巴塞羅那舉行有軌電車典禮,裝飾滿鮮花的電車在雷鳴般的掌聲中開動。突然,電車把一位老人撞倒在地,老人穿着寒酸,形容枯槁,起初沒有人知道他就是高迪。

  他被送到醫院後不久就斷氣了,這時有一位老太太竟然認出了這個老頭就是安東尼奧·高迪。他可是巴塞羅那最偉大的建築師,整個西班牙的驕傲啊!出殯那天,巴塞羅那全城的人都來爲他送葬致哀。

  

知識百科

【巴塞羅那足球隊】

  18世紀末,一位名叫漢斯·甘伯的瑞士人和十個外國人在巴塞羅那玩一項當地人不知道的運動——足球,並在1899年11月29日這天創建了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這是巴塞羅那最早的足球俱樂部。

  今天,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已經成爲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俱樂部之一,許多著名的球星如馬拉多納、羅納爾多、梅西等都出自這個足球隊。

    13. 柏林

  

名城概覽

  柏林是德國的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位於中歐平原,施普雷河注入哈弗爾河口處,是一個有着750年曆史的古老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柏林一直是德國首都。二戰後,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分道揚鑣、各自發展。1990年,兩德統一,柏林結束了一個城市、兩種制度的局面,重新成爲德國的首都。

  柏林的建築異常豐富,有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巴洛克風格的廣場,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劇院……人們可以從這些經歷了歷史滄桑的建築中體會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尋幽探祕:

   1. 柏林市有一條歐洲著名的林蔭大道,具體是甚麼呢?

  菩提樹下大街是柏林的著名街道,也是歐洲著名的林蔭大道。它東起馬克思—恩格斯廣場,西至勃蘭登堡門,全長1390 米,寬60 米。街道兩邊4 行挺拔的菩提樹,像一道翠綠的長廊,伸向勃蘭登堡門。

  

奇境珍藏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門始建於1788年,歷時3年完工。它以古希臘雅典衛城的柱廊式山門爲藍本建築而成。門高26米,寬65米,進深11米,通體用白色砂岩條石砌成。門內有5條通道,中間的一道最寬,原爲皇室御道。門上在矗立着一座勝利女神的青銅像。她頭戴桂冠,背插雙翅,站立在飛馳的兩輪四馬戰車上,英姿颯爽,形象生動。

  在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之前,勃蘭登堡門一直是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因此,它成爲德國分裂和統一的象徵,也是這座城市歷史滄桑的見證。

⊙尋幽探祕:

   2. 勃蘭登堡門上的女神像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1807年,拿破崙把這座神像連同四馬戰車當作戰利品帶走,但7年後,德國的隊伍又把它帶了回來。柏林人對勃蘭登堡大門懷有特殊的感情,稱它爲“命運之門”。

   

【柏林牆】

  柏林牆是指環繞西柏林的一道圍牆。它建於1961年,是東德政府爲了阻隔東西柏林之間市民的往來而建立的。

  柏林牆一開始只是鐵絲網,後來,改築成2米高、頂上拉着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牆,而且,觀察塔樓上設有警衛。因爲有很多德國人試圖穿越柏林牆,政府就逐漸把圍牆加高到三四米,加上鐵絲網和堡壘總長度達到1369千米。

  在該牆建立後,有人採用跳樓、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牆,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

  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89年,柏林牆拆除,兩德重歸統一。今天,在柏林保留有一小段圍牆的遺蹟,作爲紀念和歷史見證,不斷吸引着大量遊客前來參觀。

⊙尋幽探祕:

   3. 和“柏林牆”互稱爲姐妹牆的哪一座牆?

  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牆”和柏林牆一樣,不但都是水泥牆,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因此,他們被稱爲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姐妹牆”。

  

【波茨坦廣場】

  波茨坦廣場是柏林重要的廣場和交通樞紐。廣場的西南方25千米處有一座名爲“波茨坦”的城市,廣場也因此得名。

  波茨坦廣場始建於1741年。20世紀期間,波茨坦廣場曾是歐洲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廣場被摧毀成爲廢墟。1961年,廣場被柏林牆分割。直到柏林牆倒塌以後,波茨坦廣場曾是歐洲最大的建築工地。1993年到1998年間,這裏建起了辦公樓、商店、飯店、居民住房、餐館、劇院和一個卡西諾賭場等場所。因此,波茨坦廣場已經成爲柏林市的核心和新柏林最顯著的標誌。

  

【夏洛騰堡宮】

  夏洛騰堡宮位於露絲廣場,是一座巴洛克式宮殿,也是柏林保存最好的普魯士國王宮殿。 這座宮殿是1695—1699年間弗裏德里克三世請建築師爲他的妻子索菲·夏洛特在柏林與波茨坦之間修建的一座樸素的避暑寓所。

  1740—1746年,這裏又修建了洛可可風格的廂房,裏面有皇室套間。1788—1791年,原本的大柑橘園西側,設計了一個施洛斯劇院和觀景樓的茶室。但在1943年的一場轟炸之後,夏洛滕堡宮幾乎被完全燒燬。之後經過幾十年,重建工作才完成。

  今天,人們可以參觀宮殿中的各式房子和浪漫主義美術館。原先的施洛斯劇院成了史前史和古代史博物館,而大柑橘園也用於展覽。

  

典故傳說

【潛水艇逃亡】

   1968年,一位東德青年自制了一個潛水艇潛水到西德。他用摩托車馬達,配上自己組裝的鋼板,以及導航儀,壓縮氣體等系統,在家造出了一個個人用的小潛水艇。這個潛水艇在水下航行了5個多小時,才從西德那邊冒出來,其中沒有發生任何事故。

  他的逃亡過程使他立刻在西德找到了工作,各大機械公司競相聘用他做設計師。據說,後來他在機械設計上有了不小的成就。

  

知識百科

【柏林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是德國音樂表演團體,1882年創立。樂團團員都是來自德國和世界各國的出類拔萃的演奏家,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演奏技巧精巧絕倫,具有優異的反應力和適應力。樂團演奏曲目範圍廣泛,特別是演奏傳統風格的作品時更是得心應手,尤其是演奏德、奧作曲家的作品時更是首屈一指。因此,柏林愛樂樂團成爲國際級的頂尖音樂團體。

14. 布拉格

名城概覽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位於該國的中波希米亞州、伏爾塔瓦河流域,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城市建築風格獨特,頂部變化豐富,色彩絢麗奪目(紅瓦黃牆),因而擁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稱,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但是布拉格的魅力絕不僅限於爲數衆多的歷史古蹟,更在於它獨一無二城市氛圍。不僅連續1000多年不間斷的建築發展爲城市增添了許多神祕與浪漫,音樂、藝術、文學的發展更使整座城市絢麗多彩,將歷史和現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1992年,布拉格以其濃郁的文化氛圍和獨特的建築風格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尋幽探祕:

   1.“布拉格”是甚麼意思?

  布拉格在德語裏譯爲“門檻”,由於伏爾塔瓦(Vltava)河在這裏流經一個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過一個門檻,所以將這座城市命名爲“布拉格”。

奇境珍藏

【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位於布拉格伏爾塔瓦河西岸拜特申山上,由聖維特教堂和大小宮殿組成,可稱得上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古城堡建築羣。它最初爲波希米亞的皇室宮邸,後是歷屆總統的辦公室,現在仍然是總統與國家機關所在地。

  該城堡建於9世紀,裏面建有1所宮殿、3座教堂和1間修道院,佔地約45萬平方米。建築涵蓋了從古代的羅馬式地基,到戰爭期間的後現代風格。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這裏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的長眠之所。

【查理大橋】

  布拉格是一個多橋之城,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共有18 座大橋橫架在河水之上,其中,查理大橋是架在城內伏爾塔瓦河上的第一座橋樑,距今已有650 多年的歷史,是歷代國王加冤遊行的必經之路。

  橋長520米,寬10米,有16座橋墩,橋面是磚石所砌,沒用一釘一木。這座歐洲最古老最長的大橋兩端是布拉格城堡和舊城區,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連成一體。橋上有30尊聖者雕像,均是17—18世紀巴洛克建築風格,被歐洲人稱爲“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

⊙尋幽探祕:

   2.這座橋爲甚麼叫查理大橋?

  大橋落成後,一直被稱爲布拉格橋或石橋。1870 年,正式將此橋命名爲查理大橋,以表示對決定建橋的查理四世國王的尊敬和紀念。

【舊城廣場】

  舊城廣場位於城市中心,是一個生氣蓬勃又饒富古意的廣場,這裏被稱爲“布拉格心臟”。

舊城廣場已有900多年的歷史,這裏可以看到市政廳、天文鐘、迪恩聖母院、查理大學(1348年的中歐最古老的高等學府)、廣場中央1915年建成的胡斯像(以紀念查理大學校長鬍斯誕辰500週年)等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各色建築。遠遠望去猶如一套完整的建築教材,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相互輝映。這裏也是人們集會的場所,經常可以看到跳着美麗舞蹈的女子和拉風琴的男子,可以盡情體味一把濃濃的布拉格風情。

【天文鐘】

  舊市政廳外牆上的天文鐘是世界最著名的天文鐘之一,是一座精美別緻的自鳴鐘。它分爲上下兩座,上面的鐘一年繞一週,下面的鐘一天繞行一圈,每逢正點它都會隨着雄雞的一聲鳴叫,窗子關閉,報時鐘聲響起。

  布拉格天文鐘由天文表盤、耶酥和十二門徒以及日曆鐘盤三部分構成,始建於1410年,是根據當年的地心說(整個宇宙以地球爲中心)原理設計,這座大鐘至今走時準確,人們常駐足於此校對手錶的時間。

典故傳說

【布拉格的由來】

  相傳,莉布絲是傳說中的捷克統治者的女兒,被父親選爲繼承人。但她後來不顧父王的反對愛上了農夫培密索爾,並嫁給了他,從此過上了樸素的鄉村生活。

  一天晚上,她在夢中看到看見一個偉大的城市,它在森林中伏爾塔瓦河畔陡峭的懸崖上,那裏有一個男人,正在爲房屋鑿出門檻,因爲那裏要建起一座名叫布拉格(Praha)的城堡。並且王子和公爵們都要在門檻前彎腰,這個地方將得到尊敬,得到整個世界的讚美。

  過了一段時間,由於國王擔心女兒過得不好,下令爲他們兩個建了一座農場,也就是現在的布拉格。建好的城市裏的建築和公主夢中所見完全一樣,從此公主與農夫培密索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由此,布拉格一直是個瀰漫着浪漫的地方,成爲各國新婚戀人蜜月的首選。

知識百科

【音樂之都】

  在布拉格可以聽到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不過更能代表布拉格品位的還是傳統的古典音樂。歷史上,這裏是莫扎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音樂家重要的活動場所。

  布拉格大街小巷都洋溢着美妙的音樂之聲,有時在查理大橋上會有爵士樂隊露天演出,很多著名古蹟更是經常舉辦各種高水平音樂會。無論是市政廳巨型的布拉格皇家樂團音樂會,還是布拉格鄉間別墅的德沃夏克音樂會,甚至在捷克國家木偶劇院給小朋友舉辦的木偶音樂會,都是遊客非常樂意去體驗的。

15.布魯塞爾

名城概覽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王國的首都,位於森納河畔,是比利時最大的城市,也是比利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洲聯盟的總部所在地。

  布魯塞爾市的建立,是從979年開始算起的,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歐洲歷史悠久的文化中心之一。世界上許多偉人,如馬克思、雨果、拜倫和莫扎特等都曾在此居住過。

  布魯塞爾擁有全歐洲最精美的建築和博物館,素有“小巴黎”的美譽。城中有衆多的名勝古蹟和博物館,城外有美麗的風景。其中給遊人印象最深的是布魯塞爾的“三大件”——第一公民小於廉、原子球塔和滑鐵盧古戰場。

⊙尋幽探祕:

   1.布魯塞爾名字的由來是甚麼?

  979年,下洛塔林吉亞公爵查理在此修建要塞和碼頭,稱“布魯奧克塞拉”,意爲“沼澤上的住所”,布魯塞爾因此得名。

  

奇境珍藏

【布魯塞爾大廣場】

  布魯塞爾大廣場位於布魯塞爾市中心,始建於12世紀。大廣場呈長方形,長110米,寬68米,佔地3400平方米,整個地面由清一色的花崗石鋪就。廣場四周矗立着40多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等風格迥異的建築。

  廣場一側有一座5層的天鵝咖啡館,它曾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居住和工作過的地方。在大廣場的右側是獨具風格、雄偉恢宏的布魯塞爾市政廳。此外,矗立在廣場周圍的還有17世紀各種職業行會會址、公爵官邸、中世紀時代的石質建築、路易十四的行宮等素負盛名的建築物。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是布魯塞爾南郊18千米處的一個小鎮。1815年6月18日,舉世聞名的滑鐵盧戰役便在小鎮南面5千米外的田野上展開。

  滑鐵盧古戰場的中心是一座45米高的土山,這是1826年比利時婦女用揹簍運土堆成的。從山腳到山頂共有226 級臺階。山頂環形大平臺的正中,有一隻長4.5米、高4.45米、重28噸的鐵獅子雄踞於高6米的底座上,它右前爪踩着一隻圓球,面朝法國方向,表示“威震”拿破崙。鐵獅子是用遺留在戰場上的廢鐵鑄造成的。山頂平臺一側還有一塊巨大的金屬盤,上面標刻着當年滑鐵盧戰役作戰路線和主要戰場。

⊙尋幽探祕:

   1.滑鐵盧戰役是一場怎樣的戰役?

  1815年6月18日,英、普、奧、俄等國結成第七次反法聯盟,由英國將軍威靈頓指揮於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南的滑鐵盧進行戰鬥,最後拿破崙戰敗。

  滑鐵盧戰役是聯軍統帥威靈頓公爵以少勝多的戰役,這場戰役標誌着拿破崙這位不可一世的法國皇帝政治生命的終結。因此,滑鐵盧戰役被稱爲是對歐洲歷史起“轉折作用”的一場大戰。而“滑鐵盧”一詞從此也成爲了失敗的同義詞。

  

【布魯塞爾國王宮】

  布魯塞爾國王宮坐落在布魯塞爾大廣場上,這是一座建在十根柱子上的用最纖細的石網狀花紋編成的建築,最早建於13世紀。

  今天的國王宮看起來令人神往,青銅裝飾、精緻輕巧的柱子、光線充足的長廊、細膩的鏤花石雕、精緻小塔樓,這些都給這座宮殿塗抹上了童話的色彩。現在,“國王宮”裏是布魯塞爾歷史博物館,展廳裏詳細陳列了城市從創建之初以來的發展情況。

  

【原子球塔】

  原子球塔位於布魯塞爾西北郊的海塞爾高地,有“比利時的埃菲爾鐵塔”的美稱。該塔建成於1958年,由比利時著名的建築大師昂·瓦特凱恩設計,這是比利時政府爲當年在布魯塞爾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它高約102米,重達2200噸,由9個巨大的不鏽鋼圓球聯貫而成。每個圓球直徑約18米,圓球內又分爲上下兩層。圓球和圓球之間由長26米、直徑約3米的不鏽鋼管相連接。從地面到頂端最高的圓球之間設有快速直達電梯,而在其他各個圓球內都裝有自動電扶梯,每個圓球之間都可以自由往來。

  

典故傳說

【勇敢的“尿尿小童”】

  在布魯塞爾市中心大廣場北面,恆溫街及橡樹街的轉角處,豎立着世界著名的“尿尿小童”的銅像。銅像高半米左右,是個叉腰撒尿的兒童。這尊青銅小於廉像建於1619年,由比利時雕刻家捷羅姆·杜克思諾打造。

  而關於小於廉撒尿的故事有好幾個版本,其中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當時,古代西班牙入侵者在撤離布魯塞爾時,準備用Z藥炸燬這座城市。小於廉半夜起來撒尿,剛好看見了正在燃燒的導火線,於是他一泡尿下去澆滅了導火線,拯救了整個城市的人。

  爲了紀念小男孩拯救城市的舉動,人們便製作了這尊銅像,並將之豎立在當年小於廉澆滅導火線的那條街上。

  

知識百科

【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總部設在布魯塞爾,是由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又稱歐洲共同市場)發展而來,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荷盧比三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經濟聯盟、歐洲共同體、歐盟。

   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裏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條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歐盟其實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於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

   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其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國際舞臺上弘揚聯盟的個性”。

16.梵蒂岡城

名城概覽

  梵蒂岡是世界上一個特殊的城國,梵蒂岡城就是梵蒂岡城國的首都,這裏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也是羅馬教廷的所在地。

  梵蒂岡城位於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市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梵蒂岡城區就是梵蒂岡國家的疆域,在這個面積僅爲0.44平方千米的地區內,集中了一批舉世無雙的藝術品和建築經典。城內名勝古蹟衆多,宗教色彩濃厚。

  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梵蒂岡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尋幽探祕:

   1.梵蒂岡城國是如何形成的呢?

  早在8世紀時,梵蒂岡城就成爲了教皇國的中心。1870年,意大利王國吞併了教皇國,教皇退居到梵蒂岡城。1929年,意大利政府與教皇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正式承認梵蒂岡屬於教皇,成爲獨立的教皇國。

奇境珍藏

【梵蒂岡宮】

  梵蒂岡宮位於聖彼得廣場的對面,自14世紀以來一直是歷代教皇的定居之地,數百年來已幾經改建。

  梵蒂岡宮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樞,宮內有禮拜堂、大廳、宮室等,並有舉世聞名的西斯汀小教堂。西斯汀小教堂過去是教皇的私人用經堂,牆壁和天花板上的壁畫是由意大利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花費了4年時間繪製而成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這些畫的內容取材自《聖經》裏的故事,神態逼真,畫面栩栩如生。其中的《創世紀》描繪了舊約中創世紀的9個場景,氣勢恢宏,人物衆多。西斯汀小教堂長40.5米,高20.7米,寬13.3米,是世界公認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傑作。

⊙尋幽探祕:

   2.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在壁畫《創世紀》中都描述了《聖經》裏的哪些故事?

  這幅壁畫的畫題均取材於《聖經》的開頭部分,從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它們分別爲《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和《諾亞醉酒》。整個畫面由這9幅畫和衆多的裝飾畫組成,共繪有人物300多個。

【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第一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它位於梵蒂岡中心的聖彼得墓地上,這裏是梵蒂岡教皇的教廷,也是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

  教堂最初由君士坦丁大帝建於326—333年,16世紀時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將其重建,自1506年破土動工歷時120年,至1626年11月18日才宣告落成。

  聖彼得大教堂爲文藝復興式和巴羅克式建築風格,整座建築呈希臘十字架結構,造型傳統而神聖。教堂總面積爲2.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高達45.4米,長約211米,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

  它不僅僅是一座華麗精美的建築聖殿,而且擁有數百件藝術瑰寶。登至教堂的圓穹頂部可以眺望全城,在圓穹內環形的平臺上俯視,可以欣賞到教堂內壁的大型鑲嵌畫,有著名畫家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的壁畫和雕塑藝術。

【梵蒂岡教皇圖書館】

  梵蒂岡圖書館早期是教皇圖書館兼檔案館,後來被命名爲“梵蒂岡教皇圖書館”。 這裏是世界著名的人文科學圖書館,主要爲神學圖書,非宗教類的圖書有歷史哲學、文學、藝術、建築和科學等諸多門類。

  圖書館內珍藏有大量的古代手抄本、原稿書籍、印畫、書信以及法典等文獻。許多古典著作在古希臘和羅馬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們記錄了文化與藝術的發展、復興與進步。因此,梵蒂岡教皇圖書館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圖書館之一。

典故傳說

【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的繪畫故事】

  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都曾爲梵蒂岡宮繪製壁畫,他們互相取長補短,水平難分高下。

  一天,他們一起討論作品,由於見解不同,於是相約各自作一幅畫,讓大家來評價,看看到底誰高誰低。

  約定的時間到了,那天廣場上擠滿了人,大家都想目睹兩位花壇巨匠的風采。

  拉斐爾首先把畫板上的擋布揭開,他畫的是一個孩子頂着一筐葡萄。人們不約而同地驚歎起來,那畫上的葡萄如此逼真,竟引來了幾隻小麻雀去啄。米開朗基羅被冷落在一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畫後。觀衆們向他喊道:“快把你的擋布取下來,讓我們看看你的那幅畫。”可是,米開朗基羅仍然站那發愣。

  拉斐爾見狀也不免爲之着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走上前去說:“你磨磨蹭蹭地在做甚麼?快把擋布取下來讓我們看看呀!”說着就去扯那塊布。突然,他像被電擊一般愣住了,然後轉身向觀衆宣佈:“我輸了。”

  原來,那塊擋布就是米開朗基羅畫的,拉斐爾騙了麻雀,而米開朗基羅的畫連人也騙了。

知識百科

【天主教】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派別之一,又稱爲公教。天主教的名字取自中國人根據明朝末期時耶穌會傳教士的翻譯,以及中國的一句古話——“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

  據2000年統計,全世界的天主教信徒約爲10多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7%,是目前基督教的教會中最爲龐大的教會。

17.佛羅倫薩

名城概覽

  佛羅倫薩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城市,位於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盆地中,是意大利托斯卡納區的首府。同時,這裏還是連接意大利北部與南部鐵路、公路網的交通樞紐。1860年意大利統一後,佛羅倫薩曾作過11年首都。

  佛羅倫薩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它最早興建於羅馬共和國愷撒大帝(前102—前44)在位時期。市區仍然保持着古羅馬時期的城市格局,城中有大量中世紀的建築。這裏既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又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60多座宮殿及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優秀藝術品和珍貴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稱。

  另外,佛羅倫薩還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和繪畫的搖籃,偉大詩人但丁就出生在這裏。

⊙尋幽探祕:

   1.說起意大利佛羅倫薩,就不能不說但丁。那麼但丁又是誰呢?

  阿利蓋利·但丁(1265—1321),意大利詩人、現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但丁一生著作甚豐,其中最有價值的是《神曲》,此外,他還寫了《新生》、《論俗語》、《饗宴》及《詩集》等著作。

奇境珍藏

【花之聖母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又叫聖母百花大教堂,位於佛羅倫薩大教堂廣場的中心。大教堂1296年開始建造,花了175年的時間才最終建成。

  這座大教堂以綠、白、紅三色大理石裝飾,教堂的主體採用哥特式建築的形式,巨大的圓形天頂則採用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形式。這個圓頂是1463年完成的,設計師布魯內雷斯基(1377—1446)在建造這座圓頂時,模仿了羅馬萬神殿圓頂的建造技巧。圓頂內部是意大利畫家瓦薩里(1511—1574)所繪製的穹頂畫《末日審判》,大廳牆壁上有壁畫《喬凡尼·阿古託紀念碑》和爲紀念但丁誕辰200年所繪的《但丁與神曲》,另外還有許多浮雕作品。教堂北側有463級臺階通往圓屋頂的頂端,在那裏可以俯瞰整個佛羅倫薩老城區的街景。

【皮蒂宮】

  皮蒂宮位於橫穿市內的阿諾河南岸,是典型的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1457年,佛羅倫薩商人皮蒂開始建造這座建築,皮蒂宮因此而得名。

  皮蒂宮正面長205米,高36米,由巨大的粗製石塊砌成,唯一的裝飾是底層窗戶支架之間的獅頭雕像。1764年到1783年間又新建了兩座輔樓,成爲現在的樣子。宮殿內部裝飾爲17世紀到18世紀的巴洛克風格。宮殿中有帕拉蒂納繪畫館、銀器博物館、近代繪畫館、服裝博物館、陶器博物館、音樂廳等,這些館總稱爲皮蒂美術館。

  皮蒂宮後面有一座波波利庭院,宮殿與阿諾河對岸的烏費茲美術館通過瓦薩里亞諾長廊相連。庭院與長廊都建於1565年。

【維琪奧橋】

  維琪奧橋又被稱爲“老橋”。它橫跨在阿諾河之上,是佛羅倫薩最古老的橋樑,也是歐洲出現最早的大跨度圓弧拱橋。約在公元前1世紀中旬建造的維琪奧橋,是佛羅倫薩歷史上建造的第一座橋樑,現在所看到的橋是在1345年重建的。

  維琪奧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築,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皮蒂宮的走廊。橋上兩邊都是當地特色產品的專賣店,特產店以販賣寶石和貴重金屬爲主。這座橋不僅僅是一座橋,也是一條街、一個集市,更是佛羅倫斯市的地標之一。

【國立巴吉洛美術館】

  國立巴吉洛美術館建於1255年,是13世紀要塞建築的代表,也是佛羅倫薩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建築,它位於維琪奧宮東北,由三座建築物構成。

  這棟建築最早是堡壘和軍火庫,是當時的人們爲了抵抗城市中的貴族勢力而建造的。1574 年時,這裏被租給了法庭庭審官巴吉洛使用,並因此而得名。1859年這裏正式改爲國家博物館。後來經過大幅度的整建之後,1865年成立了巴吉洛國立博物館,又稱爲國立巴吉洛美術館。

  這座美術館是佛羅倫薩最偉大的雕像美術館,以收藏14世紀到17世紀意大利文化古城託斯坎尼地區的雕刻作品而聞名。這裏收藏有意大利雕塑家多納太羅(1386—1466)、米開朗基羅(1475—1564)等人的很多作品。

典故傳說

【老橋與但丁的故事】

  阿諾河上的維琪奧橋,除了以古老著稱外,還有一個與意大利偉大詩人但丁有關的愛情故事也十分著名。

  相傳,在但丁的少年時代,有一次從維琪奧橋上路過,正好遇見一位少女。這位少女手捧鮮花,高貴而美麗,但丁對她一見鍾情。而少女儘管裝作沒看見地徑直從但丁身邊走過,但她的眼裏也流露出對但丁的愛慕。後來,但丁知道了這位美麗的少女名叫貝特麗絲,她成了他的夢中情人。

  可惜的是,貝特麗絲在18歲的時候嫁給了一位銀行家,而且婚後不到5年她就去世了。但丁是個對愛情矢志不渝的人,他一直愛戀着貝特麗絲。後來,但丁在哀傷和思念中寫下了他早年作品《新生》和晚年作品《神曲》,並把貝特麗絲描繪成集真善美於一身、引導他進入天堂的女神。

知識百科

【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的著名家族,更是文藝復興背後的閃亮家族。其中,喬凡尼·美第奇與科西莫·美第奇是家族財富與文化的奠基人。在佛羅倫薩展覽的許多作品,原本是美第奇家族的收藏,甚至其中的不少畫像和雕刻,就是爲這個家族的成員而作的。至於這些展品最主要的來源——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也是這個家族的遺產。

  美第奇家族修建教堂及公共設施、獎勵提拔以及網羅並資助藝術家、收藏圖書和手稿並對公衆開放,他們對藝術的贊助廣泛涉及詩歌、繪畫、雕刻、建築、音樂、歷史、哲學、政治理論等各個領域。可以這樣說,沒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藝復興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面貌與規模。

18.赫爾辛基

名城概覽

  赫爾辛基,芬蘭首都,它瀕臨波羅的海,在大海的襯托下,夏日海碧天藍,冬季流冰遍浮,是一座古典美與現代文明溶爲一體的都市,所以被世人讚美爲“波羅的海的女兒”。

  赫爾辛基的市內建築融貫了傳統的民族浪漫主義風格與現代流行趨勢。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不僅可以欣賞到“新古典派”和“新藝術派”的傑作,也能夠觀覽到富有北歐情趣的雕塑和街景,體現出歐洲古城的浪漫情調和充滿國際化大都市的韻味,使人感受到一種超凡脫俗的寧靜美。

奇境珍藏

【赫爾辛基大教堂】

  赫爾辛基大教堂位於議會廣場,是一座路德派教堂。其宏偉的氣勢和精美的結構是芬蘭建築史上的經典,也是赫爾辛基的地標性建築。

  該教堂建於1852年,建築由希臘神殿式的白色廊柱和頂端淡綠色的圓拱鐘樓組成,整座建築高出海平面80多米,使得身處市區的各個角落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建築內部有很多精美的壁畫和雕塑,每當教堂鐘聲響起,整個廣場都一片肅靜,可以靜靜感受這種宗教信仰帶來的心靈的寧靜。每週日晚上,這裏都會舉行管風琴獨奏會和音樂會。

【芬蘭堡】

  芬蘭堡位於赫爾辛基外海上的一串小島上,建於250多年前,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海防軍事要塞之一。1991年,芬蘭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芬蘭堡佔地面積約爲80萬平方米,其中保存有8千米的城牆、105門大炮、290 座機房和數十座知名的博物館。除此之外,芬蘭城堡還有教堂、軍營、城門等名勝古蹟,都是沙皇統治時期的著名建築。

【岩石教堂】

  岩石教堂又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因建在岩石中而得名。該教堂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坦佩利岩石廣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岩石中的教堂。

  該建築建於1969年,教堂入口走廊爲隧道狀,外部牆壁以銅片鑲飾,內壁則完全保持了天然的花崗岩石壁紋理,保留了原始的岩石風味。教堂的屋頂由100條放射狀的樑柱支撐,同時鑲嵌透明玻璃,在中心區域有一個聖壇,與玻璃屋頂所射下的自然光芒相互輝映,盡顯聖壇的神聖。整座教堂如同神祕的飛碟一般,降落在岩石之中,充分體現了芬蘭人崇尚自然古樸的審美情感。

【阿曼達雕像】

  阿曼達雕像是赫爾辛基“波羅的海的女兒”的象徵,位於市中心南碼頭廣場上,是一尊矗立在圓形噴池中央的裸體少女青銅塑像。少女面向大海,一手托腮,靜靜地凝望着芬蘭灣,被人們譽爲“大海女神”。阿曼達是20世紀初芬蘭著名雕塑家維萊?瓦爾格倫在巴黎創作的。如今這座銅像已成了赫爾辛基的象徵,不論春夏秋冬,到這裏觀光的遊客都要與她合影留念。

⊙尋幽探祕:

   1.阿曼達雕像爲甚麼面向大海,凝望着芬蘭灣?

  1877年,22歲的設計者瓦爾格倫赴巴黎深造,並在那裏生活了36年。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對祖國一往情深,雕像阿曼達面向大海,凝望芬蘭灣,流露出設計者對祖國深深的思念,也表現出赫爾辛基作爲“波羅的海的女兒”對大海母親的依戀之情。

典故傳說

【戴帽節】

  相傳在20世紀末,一個“五一”節的前夕,一羣大學生在阿曼達塑像附近飯店聚餐並徹夜狂歡。歡慶之餘,他們突然想到矗立在寒夜中孤獨的阿曼達,於是立即從飯店買來一塊檯布披在阿曼達身上。一位小夥子靈機一動,從頭上摘下大學生特有的白色帽子,戴在了阿曼達頭上。從此之後,每年“五一”前夕深夜裏,總有大學生給阿曼達戴白帽子。久而久之,便成了赫爾辛基每年一度的固定節日。

  後來爲了維持社會治安,在芬蘭警方的建議下,戴帽活動改在每年4月30日的下午進行。屆時,赫爾辛基中心南碼頭廣場上會聚集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幾乎都是大學生。當大學生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將象徵大學生的白帽子戴在阿曼達少女青銅塑像上的時候,聚集在廣場和附近街道上成千上萬的大學生不約而同地戴上白帽子,並打開早已準備好的香檳酒,舉杯歡慶自己的節日。

知識百科

【簡·西貝柳斯】

  簡·西貝柳斯(1865—1957),芬蘭著名音樂家,古典音樂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他才華橫溢,以其傑出的成就成爲20世紀最偉大的交響樂和交響詩作曲家之一,享有“芬蘭音樂之父”的盛譽。

  西貝柳斯一生作過7首交響樂和交響詩、1部歌劇和許多小型作品,他所有的作品都凝聚着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操和濃厚的民族特色,因而獲得了世界的公認。1899年,他創作出民族主義音樂作品《芬蘭頌》,在歐美國家引起轟動,對芬蘭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自1950年起,赫爾辛基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音樂節——西貝柳斯音樂周,以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西貝柳斯和他的不朽作品將永遠是芬蘭的驕傲和象徵。

19.哥本哈根

名城概覽

  哥本哈根是丹麥的首都,也是丹麥最大的城市及最大的港口,坐落於丹麥西蘭島東部。

  哥本哈根歷史悠久,12世紀時便已有人在此建立城市,它的英語名稱來自於德國方言低地德語“Kopenhagen”,現在所說的“哥本哈根”便是由此音譯而來。

  特殊的歷史與社會發展,使得哥本哈根的城市既具有現代化的氣息,又具有古色古香的特色。城市內以古老宮堡爲代表的古建築比比皆是,博物館和美術館更是能令人感受到濃郁的歷史氛圍。而且,這裏四季溫和,風景秀麗。

  在2008年,國際知名雜誌《單眼鏡》將哥本哈根選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並給予“最佳設計城市”的評價。

  

奇境珍藏

【克倫堡宮】

  克倫堡,是丹麥著名的旅遊勝地,位於哥本哈根北部30多千米,是一個小半島。而克倫堡宮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城堡之一,也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1564—1616)的名劇《哈姆雷特》最早最著名的背景地。

  克倫堡宮修建於1574年,是丹麥最負盛名的宮廷建築之一,也是丹麥人民重要的民族象徵,俗語“駛向克倫堡”的意思就是返回丹麥祖國。宮殿內陳放着大量的古式傢俱、油畫、掛毯、木雕。二層的國王居室裏有一幅英國國王查爾斯一世的畫像,是著名荷蘭畫家蓋拉得的傑作。

  

【小美人魚銅像】

  小美人魚銅像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這是一座舉世聞名的銅像。這座銅像也是哥本哈根的標誌性雕像,它取材於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的故事。雕像完成於1913年,由丹麥雕塑家愛德華·埃裏克森設計雕刻,而它的出資建造人則是嘉士伯啤酒的創始人雅格布森。

⊙尋幽探祕:

   1.《海的女兒》講了一個甚麼樣的故事?

  故事描寫的是,海王最小的女兒小美人魚愛上了人世間的一位王子,爲了能與王子相愛並結爲終身伴侶,她以自己優美動聽的聲音爲代價,在巫師的幫助下離開了家庭和親人。而且,每天除了不能說話,她還要忍受由魚尾變成腿的疼痛。

  可是王子最終卻未能和她結婚,因爲國王爲王子選擇了鄰國的公主作爲妻子。沒有得到人間愛情的小美人魚,在王子成親的第二天,隨着太陽的升起而成了泡沫,離開了世界。

  

【市政廳廣場】

  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是哥本哈根的心臟所在,也是丹麥全國的神經中樞,網狀的公路從廣場通向丹麥的四面八方。廣場上有0千米的起點,表示所有距哥本哈根的距離都從這裏開始測量。

  現在的市政廳建於1905年,是古代丹麥建築風格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相結合的傑作。富麗堂皇的市政廳大廳面積爲1500平方米,主要用於結婚典禮和官方接待。

  在市政廳還有一個110米高的鐘樓,在鐘樓門的上方,有一個由丹麥鎖匠延斯奧爾森設計的“世界鍾”,這座鐘之所以著名,是因爲它不僅有13套機機械裝置同時運行時間極其準確,而且還能計算出太空星球的位置以及各種天文時。市政廳正門上方還有哥本哈根的奠基人阿布薩隆大主教的鍍金塑像。

  

【阿瑪林堡宮】

  阿瑪林堡宮由環繞阿瑪林堡廣場的四座相同樣式的建築組成,現在是丹麥王宮的所在地。最早這裏是四個貴族的府邸,在皇宮克里斯蒂安堡1794年被大火摧毀後,丹麥皇室遷到了這裏,於是就變成了皇室的正式官邸。阿瑪林堡宮其中的一個部分被開闢爲博物館,作爲玫瑰堡皇家博物館的一部分對外開放。

  

典故傳說

【西蘭島的形成】

  神農噴泉雕塑(又稱吉菲昂噴泉),位於哥本哈根港口的長堤公園內,這座雕塑是丹麥傳統文化的傑作。雕像上是一位美麗的姑娘,左手扶犁,右手揮鞭,趕着4頭神牛在奮力耕作,水從牛鼻和犁鏵間噴射而出。這座雕像還有一個動聽的故事。

  傳說,女神吉菲昂得到瑞典國王戈爾弗的許可,可以在他的地盤上挖一塊地佔爲己有,但是國王只給了她一天一夜的時間,挖多少算多少。於是,女神就將4個兒子變爲4頭神牛,在瑞典國土上挖出一塊土地填進海里。從此,瑞典的國土上留下了一個維納恩湖,而挖出來的土地就是現在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

  因此,有人將吉菲昂女神視爲丹麥的創世紀女神。

  

知識百科

【安徒生】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被尊爲“現代童話之父”,他是世界童話的創始人。安徒生從小貧困,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在少年時代,他曾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他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可惜的是,不久後他就因爲嗓子不好而被解僱。

   安徒生的文學生涯開始於1822年。他早期主要撰寫詩歌和劇本。在經人資助進入大學後,他的創作才日趨成熟。在那時候他曾發表過遊記和歌舞喜劇,同時也出版詩集和詩劇。而他的故事之所以有着強烈吸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同情不幸者和流浪者。

   安徒生的著作有《醜小鴨》、《海的女兒》、《夜鶯》等。直到他去世的前三年,他一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

20.劍橋

名城概覽

  劍橋市是英國劍橋郡的首府、國際著名的大學城。它位於英國倫敦的北部,卡姆河的東岸。

  劍橋市內的房屋和教堂多爲古典式建築,街道狹窄而幽雅。這裏環境優美,綠草如茵,有名爲“耶穌”、“馬克斯”和“綿羊”的多塊草坪,幽幽的綠草像絨毯一樣鋪在地上,映着劍河的水,景色格外動人。

  自13世紀,劍橋大學創辦了第一所學院——彼得學院起,劍橋作爲一座大學城存在至今。劍橋大學有聖約翰學院、三一學院、國王學院、馬格達倫學院等幾十所著名學院。劍橋的魅力不只在於這裏的動人風景,還在於那份濃郁的學術氣息和學者們的學風與智慧。

⊙尋幽探祕:

   1.中國詩人徐志摩曾寫下了著名的詩歌《再別康橋》,以抒發自己對劍橋的留戀,詩文裏的康橋指的是現在的劍橋嗎?

  1921年,徐志摩赴英國留學,在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他在劍橋的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康橋是劍橋的舊稱,徐志摩在詩文裏提到的康橋並非特指劍河上的一座橋,而是指劍橋的全部。

奇境珍藏

【劍橋大學】

  劍橋大學成立於1209年,位於劍橋市,是世界上的十大著名學府之一。劍橋大學共有31個學院,其中有3個女子學院和兩個專門的研究生院。800多年來,這裏孕育出了73位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藝術家、詩人以及著名的學者不計其數。

  實際上,劍橋大學只是一個學院的聯合體,各個學院的歷史背景不同並且高度自治,但是又都遵守着統一的劍橋大學章程。各學院經濟上自負盈虧,並且都有着各自的校紀和校規。

  劍橋大學的許多地方尚且保留着中世紀的風貌,許多校舍的門廊和牆壁上裝飾有古樸莊嚴的塑像和印章,隨處可見幾百年來不斷按照原樣維修的古老建築。

【劍河】

  劍河位於劍橋大學,它被看作是劍橋大學的象徵。歷史上,劍橋市曾是一個渡口,公元初年,羅馬人入侵不列顛時曾在劍河兩岸安營紮寨,並築路修橋,這裏逐漸繁榮起來。

  劍河上游河流曲折,兩岸風景清麗動人;至下游河面較爲寬闊,水流平緩,岸邊是劍橋大學校園的美麗建築,撐篙漂流於劍河之上,可以飽覽兩岸美麗風光。

【數學橋】

  數學橋位於劍橋的女王學院,這座古老的木橋橫跨於劍河之上,又被叫做牛頓橋。佇立橋頭,看着數學橋倒映在清澈如鏡的劍河水中,有着不規則的三角形、長方形、菱形等幾何圖案。

  有人說,這座橋是劍橋治學精神的象徵,無論誰來到這裏,都會被科學王國的神奇魅力所吸引,對劍橋人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執着而感到由衷地欽佩。

⊙尋幽探祕:

   2.數學橋爲甚麼又叫牛頓橋?它和牛頓有甚麼關係嗎?

  相傳,數學橋是科學家牛頓在劍橋任教時設計建造的,整個橋沒有用一根釘子和螺絲來固定。後來,女王學院的學生爲探究這座橋的奧祕,曾把它拆開來研究,但卻無法復原,只好用釘子將它重新固定成現在的樣子。

  也有人說,這座橋是英國的橋樑大師威廉姆·埃斯里奇(William Etheridge)在皇后學院讀書時的傑作,並且是他受到中國橋樑的啓發而設計的。

  據考證,這座橋不可能是牛頓建造的。因爲數學橋建與1749年,而牛頓逝世於1727年。只能說,劍橋人對牛頓太過鍾愛,總是把很多的傳說與他聯繫到一起。

典故傳說

【亨利八世的雕像】

  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是由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國王亨利八世在1546年創建的。三一學院的大門入口處有亨利八世的雕像,不過令人捧腹的是,威嚴的國王左手持有象徵王位的金色圓球,右手卻舉着一根椅子腿。

  據說,原來亨利八世的右手中握的是象徵着無上王權的金色權杖,然而就在雕像剛剛落成不久時,不知是哪個惡作劇的學生,悄悄爬上去把權杖抽了出來,用一根椅子腿取而代之。

  更爲奇怪的是,數百年來沒有任何人去管它。劍橋人不僅任其自然,還津津樂道地向學校的新生和前來參觀的遊人講述這個“精彩”的故事。

  這一獨特的景觀成爲了三一學院自由、幽默和富有挑戰精神的代表。

知識百科

【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於1546年由國王亨利八世創立,無論是學術成就、學院規模還是財力,它都在劍橋大學的31個學院中名列前茅。同時,這裏還是科學家牛頓、哲學家培根、查爾王子、六位英國首相以及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母校。

  學院有寬敞的中庭、古老的建築和精美的校舍,中庭裏有一座伊麗莎白時代修建的噴泉。學校大門入口處有亨利八世的雕像,右側的草坪中間種着一顆不起眼的蘋果樹。據說,就是這棵樹上的蘋果落在了牛頓的頭上,啓發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是,這棵樹枝幹細弱,不僅令人懷疑它是否有那麼長的樹齡。

21.萊比錫

名城概覽

  萊比錫是德國薩克森州最大的城市,位於薩克森州萊比錫盆地中心,在魏塞埃爾斯特河與普萊塞河的交匯處,面積141平方千米,也是德國東部的第二大城市。

  萊比錫歷史悠久,1160年就已經建立城市,中世紀起即成爲商業中心,18世紀到19世紀成爲文學藝術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重要中心,20世紀初又成爲國際貿易中心。城內的名勝古蹟也很多,如古皇宮、戰勝拿破崙紀念碑、巴赫紀念館、列寧舊居、季米特洛夫博物館等。

  “萊比錫”一詞在古斯拉夫語中,意思是“種有菩提樹的地方”,因此市區、郊外處處可見菩提樹。

  圖書出版業是萊比錫最著名的行業,人們稱萊比錫爲“書城”。

  同時,這裏還是著名的音樂之城,是德國音樂會的發源地,1743年就建立了德國最早的大型音樂廳。偉大的作曲家巴赫就曾在市內的托馬斯教堂工作。

  

奇境珍藏

【萊比錫老市政廳】

  萊比錫老市政廳位於市中心的市場廣場邊上,最初建於1556年,現存的市政廳是二戰後的重建建築。現在,市政廳的內部作爲萊比錫歷史博物館對公衆開放。

  市政廳大樓共分三層,最下面是棕紅色石材砌築的拱廊,中間是黃色牆身,最上面是紅瓦斜坡屋頂。在大樓的屋頂上還建有6座造型優美的高閣樓,閣樓中間還有一座高聳的鐘塔。這棟大樓以其優美的外觀而成爲德國最漂亮的文藝復興建築之一。

  

【尼古拉教堂】

  尼古拉教堂是萊比錫最大的教堂。初建於1165年,是羅馬式和後期哥特式的建築風格。這個教堂位於東西和南北兩個重要貿易路線的交匯處,它是爲了紀念中世紀批發商和貿易商的保護神尼古拉斯而建的。

  教堂內有椰樹狀的巨柱和天花板,在聖殿裏還有一個晚期羅馬式的木質十字架,是萊比錫最古老的藝術品。教堂的整個內部是德國傑出藝術和技術最好例證。

  

【托馬斯教堂】

  托馬斯教堂位於萊比錫市政廳廣場後面,教堂創建於13世紀,現在的托馬斯教堂是戰後重建的,該教堂以巴赫精心培養的托馬斯合唱團及巴赫的指揮而聞名。巴赫的遺骸就被安放在這裏,墓地就在教堂內主祭壇前面。

  教堂哥特式窗戶的彩色玻璃上描繪的是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德國著名音樂家巴赫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死難者。

  1723年到1750年巴赫擔任了這座教堂的管風琴師兼合唱團指揮,並且在這時誕生了《馬太受難曲》等許多名曲。托馬斯教堂就是以巴赫和托馬斯教堂合唱隊的演出而世界聞名。另外,成立於1212年的托馬斯教堂合唱隊,又是德國最古老的男童唱詩班。

  

【巴赫博物館】

  巴赫博物館位於原先聖托馬斯學校舊址附近。作爲托馬斯教堂的唱詩班領唱者、城市音樂主任的巴赫,對萊比錫的音樂有着重要的影響。

  博物館內收藏了作曲家巴赫在萊比錫音樂生涯中的作品及歷史資料。展館主要分4個主題,分別在4個房間:聖托馬斯學校合唱班、音樂的指導、巴赫的家庭、巴赫和他的影響力。

⊙尋幽探祕:

   1.巴赫在萊比錫如此著名,那麼他是一個甚麼樣的人呢?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國著名作曲家、管風琴家。他彙集了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將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溶爲一體。他一共譜寫出800多首嚴肅樂曲,其中《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是最有影響的作品。巴赫的作品充滿了18世紀上半葉德國現實生活的氣息,對後來將近300年的整個德國音樂文化,乃至世界音樂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典故傳說

【《馬太受難曲》的發現】

  《馬太受難曲》是巴赫的名作,但是最初這部作品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幸虧有19世紀的浪漫派音樂家門德爾松,這部湮沒一個世紀的名作才得以重見天日。

  據記載:門德爾松有一次去肉鋪買香腸,回家後無意中看到香腸上的包裝紙竟是舊樂譜手稿。門德爾松仔細讀了譜子的內容,發現那是一部非常不俗的作品。於是他連忙跑回肉店,向老闆娘詢問後,買下了全部的包裝紙,這就是遺失的《馬太受難曲》總譜。門德爾松仔細研究了曲譜,然後又指揮上演了這部作品。從此在音樂界掀起了演奏、研究巴赫的熱潮。

  不過,門德爾松指揮演出《馬太受難曲》的確是音樂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從肉鋪裏發現手稿”的情節純屬虛構,只是傳記作者用以增加戲劇性效果的。

  

知識百科

【萊比錫戰役】

  萊比錫戰役又稱萊比錫各民族大會戰,是拿破崙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發生在萊比錫城下。戰爭的一方是俄國、奧地利、普魯士、瑞典組成的聯軍約30萬人,另一方是拿破崙一世統帥的法軍及萊茵聯邦的軍隊約20萬人。

  1813年,爲阻止反法聯軍的會合,拿破崙一世(1769—1821)在萊比錫集結軍隊應敵。戰鬥中,拿破崙曾經建議談判,但遭到了聯軍的拒絕。後來經過艱苦巷戰,萊比錫最終落入反法聯盟手中。

  萊比錫戰役是拿破崙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戰鬥中反法聯盟損失了約5.4萬人,而法軍約死傷3.7萬人。會戰的直接結果是拿破崙一世在德意志的統治最終崩潰,萊茵聯邦解體。

22. 倫敦

名城概覽

  英國首都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千米,是英國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

  早在3000多年前,倫敦地區就是當時英國人居住的地方。公元前43年,羅馬人建立這座城市。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爲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政治、經濟、人文文化、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成爲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

  倫敦具有多元的種族、宗教和文化,是一座古代文明與現代化結合的大都市,擁有數量衆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2012年,倫敦將舉辦第三十屆奧運會。

   

奇境珍藏

【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坐落在西倫敦的中心區域,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國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

  它是一座四層正方體灰色建築物,正門懸掛着王室徽章,莊嚴而神聖,是英皇權力的中心地,宮殿前面的廣場有很多著名人物的雕像,其中有白金漢宮的第一位君主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宮殿內有宴會廳、典禮廳、音樂廳、畫廊、圖書館、皇家集郵室等600 多個廳室,收藏許多繪畫和傢俱,還有一座面積約40英畝(1英畝=4046.86平方米)的御花園。

⊙尋幽探祕:

   1.維多利亞女王雕像上的“金色天使”是甚麼意思?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間長達64年,是英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她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期間是英國最強盛的“日不落帝國”時期。而維多利亞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寓意英國皇室希望能再創造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建於175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

  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等館區。館內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衆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豐富、種類繁多,多達600多萬件。其中以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藏品最引人注目,其中收藏的古羅馬遺蹟、古希臘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聞名於世。

⊙尋幽探祕:

   2.世界著名三大博物館是哪幾個?

  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巴黎盧浮宮同列爲世界三大博物館。

【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又稱西敏寺,位於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區的議會廣場,毗鄰議會大廈和唐寧街首相官邸,是倫敦的國家級聖公會教堂。

  該教堂創建於8世紀,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兩大部分組成。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體部分長達156米,本堂寬僅11.6米,但上部拱頂高達31米,是英國哥特式建築最高的拱頂。整座建築頂部有數個由彩色玻璃鑲嵌的尖頂並列一起,美麗絕倫。這座教堂不僅是宗教勝地,還是英國王室的活動場所,忠實地紀錄了英國皇族每一頁興衰起落的歷史,更是英國曆史文物的集萃之地。

【倫敦眼】

  倫敦眼是世界上首座、也曾經是世界最大的觀景摩天輪,聳立於泰晤士河南畔的貝蘭斯區,面向威斯敏斯特宮與大本鐘。這座摩天輪高135米,是爲了慶祝2000年的到來而興建的,被譽爲數學上的奇蹟。坐在這個巨型摩天輪中,可將泰晤士河畔的美景盡收眼底。

典故傳說

【鑰匙典禮】

  位於倫敦城東南角的塔山上的倫敦塔曾是英國國王的主要宮殿之一,這裏每天晚上都要舉行古老的“鑰匙典禮”。

  晚上9:53,一位負責守衛的英王禁衛隊的隊長出場,他身披紅色外套,胳膊上佩戴金線條臂章,頭戴一頂高帽,將手裏的燭燈遞到衛兵手裏,然後喊着口號,列隊去給沿河的三道大門上鎖,並且在門前作一番舉槍致敬的演習。突然,一個執勤的哨兵端槍大喊:“站住。”整個衛隊停住腳步,哨兵問:“來者何人?”衛隊長答道:“鑰匙。”哨兵接着問:“誰的鑰匙?”衛隊長又答:“伊麗莎白女王的鑰匙。”然後哨兵才准許通過,這時衛隊長摘下帽子高呼:“上帝保佑伊麗莎白女王!”隊員們齊呼:“阿門!”於是,在號角聲中,衛隊長把鑰匙交給倫敦塔的總管。這樣倫敦塔就算度過了平安無事的一天。

  據說這項儀式已有600多年的傳統,沒有間斷過一天。整個過程持續7分鐘,到10:00時準時結束,算是對伊麗莎白女王的一種懷念和尊敬吧!

  

知識百科

【倫敦藝術場所】

  倫敦的藝術、娛樂形式極爲豐富,歌劇、音樂劇、古典音樂、搖滾、爵士樂、皇家芭蕾、踢踏舞應有盡有。倫敦市內有1000多個劇場,如最爲著名的國家劇院和皇家莎士比亞劇院,這裏大多上演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蕭伯納的作品。在小型劇院中也可以觀賞到一些初出茅廬的作家的創作,劇場氣氛輕鬆愉快。

23.羅馬

名城概覽

  羅馬位於臺伯河下游平原,是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羅馬歷史悠久,是古羅馬的發源地。大約公元前2000年初,羅馬人移居到這裏。公元前8到公元前4世紀,這裏逐步形成早期的羅馬城。756年到1870年爲教皇國的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爲意大利首都。

  羅馬分爲北部的古城與南部的新城兩部分。古城裏有帝國元老院、凱旋門、紀功柱、萬神殿和大競技場等世界聞名的古蹟,而且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精美建築和藝術精品。新城在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間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化城市。

⊙尋幽探祕: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名言是和羅馬有關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是一句著名的英國諺語,比喻可以採取多種方法或選擇餘地很多;“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也是一個英語典故,原意爲,羅馬不是在一個白天而是在一個晚上建成的,後演變成:成就是通過日積月累而的來的;“身在羅馬就做羅馬人”,意思是入鄉隨俗。

  

奇境珍藏

【許願池】

  許願池,原名是特雷維噴泉,傳說會帶來幸福,所以又稱幸福噴泉。

  這個噴泉是羅馬市內最大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噴泉,它於1762年建成,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也是羅馬的象徵之一。噴泉左右對稱,中央是駕駛戰車的海神波塞東,背景是海神宮,兩旁是水神,宮殿上方是代表四季的少女雕像。

  關於許願池有不少傳說。第一個傳說是說,只要背對許願池,右手拿硬幣越過左肩拋入池中,便可以重返羅馬;第二個傳說是用同樣動作拋三次硬幣,第一枚是代表找到戀人,第二枚代表彼此真心相愛,第三枚代表結婚,並且婚後一起重返羅馬。

  

【威尼斯廣場】

  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羅馬最大的廣場。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五條大街的匯合點。

  威尼斯廣場西面是威尼斯大廈,東邊是威尼斯保險總公司大樓。廣場南面,有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築,是卡皮託利諾山上的祖國祭壇,這是意大利獨立和統一的象徵。

  威尼斯廣場每年有幾次被海潮的潮水漫過的時候,這種水漫廣場的景緻十分壯觀。

  

【萬神殿】

  萬神殿位於羅馬的市中心,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築,始建於公元前27到公元前25年,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

  現今所見的萬神殿主體建築是亞德里亞諾大帝於120年到124年間所修建的,是一座43.4米高的圓形堂,它的底平面直徑也爲43.4米。萬神殿下半部爲空心圓柱形,上半部爲半球形的穹頂。穹頂內壁被整齊劃分爲5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鑿凹陷。萬神殿內寬廣空曠,無一根支柱,穹頂頂部開有直徑9米的圓洞,是整個萬神殿內唯一的光源來源。

  

【科洛塞競技場】

  科洛塞競技場,也稱作羅馬鬥獸場,建於72年至82年間,現在只留下遺蹟,位於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這個鬥獸場(專爲野蠻的奴隸主和流氓們看角鬥而造的場所)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也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

  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這座龐大的建築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可以容納近9萬人。圍牆共分4層,前3層均有柱式裝飾,依次爲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最高的第4層是頂閣。在第4層的房檐下面排列着240箇中空的突出部分,它們是用來安插木棍以支撐“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劇場的遮陽帆布,撐起它就可以幫助觀衆避暑、避雨和防寒。

  

典故傳說

【真理之口】

  在意大利羅馬的科斯美汀聖母教堂,有一塊雕刻着海神頭像的圓盤,這就是名揚世界的“真理之口”。

  真理之口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測謊器之一。據說說謊的人若將手放進“真理之口”,手就會被咬斷。另一說法是,只要將手放入“真理之口”,心中默唸愛人的名字7聲,如果手沒有被咬,就代表你對這一段愛情是真誠的。

知識百科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是古代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理論上是共和制,但實際上是一個專制的政體。羅馬帝國的正式名稱爲“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是蓋烏斯·屋大維(前63—14),他被尊稱爲“奧古斯都”。而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53—117)統治時期,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爲前期帝國(前27—192)和後期帝國(193—476)兩個階段。

  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達到鼎盛。這一階段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爲羅馬的黃金時期。

  後期帝國從3世紀危機開始,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裏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國,至狄奧多西一世。395年,羅馬帝國被正式分爲兩部分。西羅馬帝國在476年滅亡,而東部帝國直到1453年才滅亡,史學家多稱東羅馬帝國爲拜占庭帝國。

24.莫斯科

名城概覽

  莫斯科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部,是俄羅斯聯邦的首都,也是俄羅斯政治、經濟、以及文化藝術的中心。

  莫斯科是一座歷史悠久並具有光榮傳統的城市,它建於1147年,至今已有860多年的歷史,古時曾有“第三個羅馬”之稱,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城市。

  市內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名勝古蹟衆多,擁有11個自然森林區、98個公園和800多處街心花園。雕塑是莫斯科市別具風格的特色,市內多處屹立着用青銅或大理石雕成的塑像。

奇境珍藏

【紅場】

  紅場是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廣場,是國家舉行各種大型慶典和閱兵的地方。在俄語中“紅色的”含有“美麗”的意思,所以紅場的意思就是“美麗的廣場。”

  紅場原名爲“托爾塔”,意思爲“集市”。它曾是15世紀伊凡三世開拓的城外工商區,1517年時這裏發生大的火災,1662年改稱爲紅場。

  紅場長695米,寬130米,總面積達9萬多平方米,地面全由赭紅色的方形石塊鋪成,顯得古老而神聖。廣場兩邊略呈斜坡狀,遠遠看去整個紅場似乎有點微微的隆起。

  紅場西側爲克里姆林宮,北面是國立歷史博物館,東側是百貨大樓,南部是瓦西里布拉仁教堂。紅場是莫斯科歷史的見證,也是莫斯科人的驕傲。

【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是世界文明的建築羣,它位於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羅斯的標誌之一,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克林姆林宮的宮牆全長2235米,高5到19米不等,共有4座城門和19個塔樓。這裏曾是歷代沙皇的宮殿,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築羣。十月革命之後,克里姆林宮是蘇聯最高權力機關和政府的所在地。蘇聯解體後,這裏成爲俄羅斯的總統府。它與俄羅斯所有的重大政治事件有關,見證了俄羅斯從莫科斯大公國發展爲一個強大國家的全部歷史。

  宮內保存有俄國鑄造藝術的珍品,重達200噸的“鐘王”和重達40噸的“炮王”。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備受珍視的文化遺產。在俄羅斯有一個諺語這樣形容莊嚴雄偉的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地上,唯見克里姆林宮高聳;克里姆林宮上,唯見遙遙蒼穹。”

⊙尋幽探祕:

   1.莫斯科大公國指的是歷史上的甚麼時期?

  莫斯科大公國指的是歷史上15世紀到17世紀末的這段時期。

【莫斯科地鐵】

  莫斯科地鐵的結構爲中心向四周輻射狀,它全長277.9千米,有12條線路和71個車站。每個工作日的客流量約爲800—900萬人次,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軌道系統。

  莫斯科的每座地鐵站都有着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來自不同產地的大理石及各種礦石鋪滿了車站的大廳。車站內有精美的大理石藝術雕像、玻璃拼花和典雅的吊燈,站臺的頂部貼有馬賽克拼成的鑲嵌畫,整個車站彷彿一座華麗的藝術博物館。

  莫斯科地鐵不僅僅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之一,還被公認爲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鐵,並享有“地下藝術殿堂”的美稱。

【列寧墓】

  列寧墓坐落於紅場西側,克里姆林宮牆的正前方,採用黑色和紅色的兩色大理石和花崗石築成。

  陵墓的體積爲5800立方米,內部容積爲2400立方米,墓前有重達60噸的碑石,上刻有“列寧”字樣。墓頂是一個平臺,平臺的兩側是可容納萬人的觀禮臺。

  沿着黑色大理石的臺階而下,就進入了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廳。列寧安詳地躺在水晶棺裏,他身穿黃色上衣,胸前佩戴有紅旗勳章,身上覆蓋着蘇聯的國旗。

  距列寧墓不遠就是列寧博物館,館內珍藏有列寧的遺物和傳記。在列寧墓和克里姆林宮牆之間是前蘇聯政治家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等人的墓地。

典故傳說

【列寧理髮】

  一天,列寧去理髮店理髮。當時理髮店已經有很多人在等候,列寧一進門就問:“誰是排在最後的一位?”他是想按照先後的次序等候。

  等着理髮的人們都認識列寧,知道他日夜爲國家大事操勞,時間對他來說十分的寶貴。於是對他說:“誰是最後一位不要緊,現在有位置空出來,請您先理吧!”

  列寧說:“謝謝諸位同志。不過這樣是不可以的,我應該守秩序,我們自己制定的法律,應該在生活中去遵守它。”說着,列寧找了個椅子坐下來,並從衣袋裏掏出報紙看起來。人們見列寧態度很堅決,就沒再說甚麼,都以敬佩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革命領袖。

知識百科

【列寧】

  弗拉基米·伊里奇·列寧(1870—1924),生於伏爾加河畔辛比爾斯克(今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他是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馬克思和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締造。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這一偉大的勝利開闢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25.慕尼黑

名城概覽

  慕尼黑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也是德國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是德國僅次於柏林和漢堡的第三大城市。

  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因爲這裏保留着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

  慕尼黑是德國的著名古城。12世紀中葉,巴伐利亞國王獅子亨利(1129—1195)便在這裏建起了小鎮。作爲歷史文化名城,慕尼黑有許多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它們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典型代表。

  同時,這裏也是頗具現代氣息的城市,擁有寶馬大廈等現代化建築。而且,這裏的文化氛圍濃郁,是德國著名的博覽會城市,還曾是一些著名的國際展覽和會議的會址。另外,每年10月的慕尼黑啤酒節是世界上最盛大的民間節日。

⊙尋幽探祕:

   1.慕尼黑這個名字,聽來似乎和顏色有關係,那麼它有甚麼意義嗎?

  慕尼黑這個名稱的本義是“僧侶之地”,它的由來是:12世紀一些僧侶曾在這裏建過修道院。因此,該市的市徽上就是一個身穿僧袍、手持《聖經》的僧侶像,稱爲“慕尼黑之子”。於是,慕尼黑便成爲了城市的名字。

  

奇境珍藏

【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建於15世紀,是在大多數慕尼黑的明信片上展示的標誌性建築。教堂位於慕尼黑市中心聖母廣場1號,是這裏最大的教堂,也是天主教慕尼黑—弗賴辛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教堂高109 米,寬 40 米,有一對分別高99米和100米的有綠色圓頂的雙塔。雙塔特殊的圓頂被人們稱爲“羅曼國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就是“異國風味的”,或者也可以說是“意大利風味的”。在 1525建成後,這種圓頂風格成爲了後來巴伐利亞衆多教堂建築的典範。

  

【奧林匹克公園】

  奧林匹克公園是1972年慕尼黑第20屆夏季奧運會舉辦的場地。

  整個公園由33個體育場館組成,包括可容納80000名觀衆的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可容納9000名觀衆的游泳池、14000座席的綜合體育館等。

  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半邊,有一個靠50根吊柱吊起的幾張“漁網”組成的帳篷式屋頂,這些“漁網”全部是人造有機玻璃。7.5萬平方米的帳篷屋頂遮住半個體育場,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屋頂。

  公園內還有一座高290米的奧林匹克電視塔,它是慕尼黑最高的建築物,在它的中間有觀賞平臺和旋轉餐廳。

  

【寶馬大廈】

  寶馬大廈位於奧林匹克塔旁,是德國引以爲傲的汽車廠商BMW總公司所在地。大廈的外部造型酷似發動機。低層三樓是展廳,介紹創立於1916年的BMW發展過程。館內的參觀通路呈螺旋狀延伸,按照生產的年代陳列着從古到今的各種型號的寶馬汽車。大廈旁是寶馬博物館,館內從戰前的Dixi系列、Isetta系列直到賽車,所有寶馬公司投入市場的汽車一應俱全。另外,這裏還有各種各樣的發動機、渦輪機、飛機、摩托車和汽車。

  

【慕尼黑皇宮區】

  慕尼黑皇宮區位於慕尼黑市中心,慕尼黑從16世紀到19世紀的一些重要建築大部分都在這裏。慕尼黑皇宮區中有國王大樓、馬克西米里安皇宮、宴會廳大樓、巴伐利亞歌劇院、將軍紀念堂等多棟建築。這裏還有一座獅子雕像,據說摸摸獅子的鼻子就可以得到福佑。

  慕尼黑皇宮區緊鄰慕尼黑市區最大的公園英國花園。另外,皇宮區一旁還有奧丁廣場和慕尼黑市中心的標誌——瑪麗安廣場。

  

典故傳說

【魔鬼的腳印】

  在聖母教堂中,有一隻“魔鬼的腳印”,關於這隻腳印還有一個傳說。

  據說建造教堂之初,曾經有一個魔鬼對建築師說,他可以幫忙建造這座教堂,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這座教堂只允許有一個窗戶。建築師想了想同意了魔鬼的要求。

  但是當教堂蓋成之後,魔鬼卻發現建築師根本沒有按照約定辦事,教堂修了很多的大窗戶。魔鬼非常生氣,於是,他就向建築師興師問罪。

  而建築師卻帶着魔鬼來到教堂的前廳,讓他從這裏看過去。原來從前廳往教堂裏看,只能看到正對着大門的那扇窗戶,而兩側牆上的窗戶都被教堂內的大柱子擋住了根本看不見。也就是說從魔鬼所站的位置來看,教堂裏的確只有一個窗子。

  魔鬼發現自己被愚弄了以後氣憤不已,於是狠狠地在地面上跺了一腳,留下了一個腳印。從那以後,魔鬼再也沒有來過這個教堂。而魔鬼的腳印卻永遠留了下來。

  

知識百科

【慕尼黑啤酒節】

  慕尼黑的啤酒節,又稱“十月節”(Oktoberfest),是慕尼黑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每年9月末到10月初在慕尼黑舉行,一共舉行16天,到10月的第一個星期天爲止,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

  1810年10月12日,巴伐利亞的王儲盧德維希親王舉行盛大的婚禮。王儲的父親約瑟夫爲兒子的婚禮操辦了爲期兩天的慶祝活動。爲了表示國王對治下臣民的恩典,在這兩天的慶祝活動中,慕尼黑有4個地方向全體平民免費供應飯菜和飲料。由於那次慶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們建議在1811年再搞一次類似的全民性的活動。從那以後,這類活動就演變成了每年舉辦一次,這就是十月節的起源。

  啤酒節舉行的地點在勒基安維塞廣場。爲了這個活動,還要專門釀製一種草甸啤酒。活動現場搭建起可以容納3000到10000人的大帳篷,只有慕尼黑當地的酒商才被允許在裏邊提供這種酒。

  

26. 牛津

名城概覽

  牛津市是英國牛津郡的首府,也是郡內唯一的城市,位於英格蘭東南部、泰晤士河上游、倫敦以西約80千米。這裏是一片舒緩的丘陵地,泰晤士河與查韋爾河在此交匯,在典型的英國鄉村風光中,牛津城安然而臥。

  8世紀初,撒克遜女王弗萊德威德在此地修建了一座修道院,從而成爲牛津最早的建築。13世紀,衆多修道土聚集在牛津,自然而然地,逐漸形成了大學。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裏,擁有1500名學者的牛津大學便在全歐洲享有盛名。

  現在,牛津不僅是英國的學術中心,也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大學之一。

⊙尋幽探祕:

   1.牛津是甚麼意思?

  牛津來自其英文名“Oxford”的意譯,意爲“牛可涉水而過之地”,是對牛津原爲泰晤士河渡口的形象說明。

   

奇境珍藏

【卡爾法克斯塔】

  卡爾法克斯塔是牛津最繁華、最嘈雜的地方,它位於牛津的商業區和學院區之間分界線的邊界上,是牛津的地標性建築。該塔建於1032年,是宗教中心馬丁教堂唯一現存的建築物,塔內共有99級臺階,登塔可以俯瞰遠近各學院的建築和園林美景。此外,牆上的機械鐘每隔15分鐘會有人偶跳舞報時。

⊙尋幽探祕:

   2.卡爾法克斯塔名字的來由是甚麼?

  卡爾法克斯的英文“Carfax”由拉丁語“Quadrifurcus(四岔路口)”一詞演變而來。卡爾法克斯塔位於牛津的舊中心,四條主要的道路交匯於此,即:谷市街、高街、皇后街和聖阿爾代街。

【牛津大學】

  牛津大學建於12世紀末,是英語國家中最古老的大學。經過不斷的發展,牛津大學成爲世界上少有的明星大學之一,導師制是它在教育上的重大特點。牛津大學共有39個學院,104個圖書館,其中的博德利圖書館藏書600萬餘冊,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

  牛津大學歷史悠久,在英國社會和高等教育系統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許多著名的人物曾就讀於這裏,其中包括4位英國國王、4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5位英國首相、3位聖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紅衣主教。現如今,它成爲英國以及和世界很多學子的理想學校。

【克里斯特教堂】

  克里斯特教堂,始建於8世紀,教堂大廳內鮮豔華麗的拼彩玻璃和屋頂上精心描繪的花紋使得整座建築優美、典雅。大廳後面的一座廳堂內展有名人肖像,其中有一位是在此修道院內做過數學講師的查爾斯·道奇森,他曾爲校長的女兒寫了童話《愛麗絲漫遊仙境》。教堂前的尖塔是湯姆塔,塔中是一口重達6噸的大鐘。以前,牛津的所有學院全部根據該鐘的鳴響關閉校門,因爲學院設立之初有101名學生,所以每晚9:05,該鐘要連續不斷地鳴響101次。

【布萊尼姆宮】

  布萊尼姆宮位於格里姆河岸,是英國規模最大的建築之一,也是英國唯一一座既非王室所有、也非宗教建築,卻被稱爲宮殿的建築。歷史上最著名的首相之一溫斯頓·丘吉爾就出生在這裏。布萊尼姆宮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布萊尼姆宮主體建築由兩層主樓和兩翼的庭院組成。外觀混合了克林斯式的柱廊、巴洛克式的塔樓和高高隆起的三角壁,形成了錯落有致的正立面線條。廳內有沙龍、接待室、圖書室、客廳等,室內陳設着家族油畫、壁毯及各種裝飾擺件,每一件都出自名家之手。

  

典故傳說

【愛麗絲夢遊仙境】

  《愛麗絲夢遊仙境》是一部兒童作品,敘述一個名叫愛麗絲的女孩從兔子洞進入一處神奇國度的故事。

  一個晴朗的秋天,愛麗絲和姐姐一起坐在大樹下看書。這時,一隻兔子跑了過來,愛麗絲好奇,跟在兔子後面。慢慢地,兔子消失在一個兔子洞裏。她很想進去一探究竟,正當不知怎麼進去的候,她看到洞口放了一瓶果汁,上面寫着:“喝下它。”於是愛麗絲照做了,只見她越來越小,跟着掉進了洞內。通過朦朧的通道,她來到了一個圓形的大廳裏。在這裏,她見到了說話的小老鼠、貓各種小動物,還有和人一樣活動的紙牌小姐,開始了驚險的地下生活……最終,她找到了那個迷失的自我。

  最後,愛麗絲從夢中驚醒,原來這只是一個夢而已。

  

知識百科

【丘吉爾】

  溫斯頓·丘吉爾(1874—1965),於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間兩度任英國首相,曾帶領英國獲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被認爲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

  小時候的丘吉爾頑皮、成績不佳,1893年,他被父親送入軍校學習,畢業後,他被分配到第四鏢局兵團任中尉。1899年,他辭去軍職職位,以《晨郵報》記者的身份前往南非,採訪英布戰爭(英國人與荷蘭移民後裔布爾人之間的戰爭)。1900年10月,代表英國保守黨參選的丘吉爾順利當選議員,從此開始了長達61年的政治生涯。

27.日內瓦

名城概覽

  日內瓦是瑞士第三大城市(第一是蘇黎世,第二是巴塞爾),位於日內瓦湖的西南角。

  該城歷史悠久,城中有許多名勝古蹟及博物館。它是國際紅十字會的發源地,而且揭開了國際聯盟的歷史序幕,被稱爲秉承博愛主義傳統的和平之都。

  日內瓦以其深厚的人道主義傳統,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動、重大的會議和展覽會、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風景及衆多的遊覽項目和體育設施而著稱與世。日內瓦也是世界鐘錶之都,鐘錶業與銀行業成爲日內瓦的兩大精神支柱。

  日內瓦集藝術、歷史、文化、購物、美食、活動等於一體,充滿魅力。

  

奇境珍藏

【萬國宮】

  萬國宮位於日內瓦東北郊的日內瓦湖畔。萬國宮又名國聯大廈,是聯合國的前身“國際聯盟”的總部所在地,現爲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又稱聯合國歐洲總部。

  萬國宮由4座建築羣組成,中央是大會廳,北側是圖書館和新樓,南側是理事會廳。連同花園、庭院。萬國宮總佔地面積爲2.5 平方千米。整個建築共有50個門,大會廳共6層,有1800多個座位。萬國宮主樓前有一個大廣場,廣場中央屹立着一個巨型青銅渾天儀,上面刻有代表12宮的雕刻,渾天儀旋轉的角度和地球一致。

  

【日內瓦大噴泉】

  日內瓦大噴泉位於日內瓦港中心,高140米。大噴泉原先位於羅訥河下游,後來才被移到現在的位置。大噴泉的噴水量是500升,由130馬力的電力推動,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噴泉。現在這個噴泉從每年3月初到10月的第一個星期天爲止,除了陰雨天之外,每天都準時做“噴水錶演”。

⊙尋幽探祕:

   1.日內瓦這個大噴泉是怎麼來的?

  這個噴泉的來歷要追溯到?100年以前。因爲鐘錶技師在機牀上操作,水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當時日內瓦城內的鐘表工廠都分佈在羅訥河的左岸。水由水泵站壓上來後,通過水管送到各個工廠。工廠有休息時間,可水泵站沒有,它依舊日夜抽水工作。爲了不使水管爆裂,人們不得不將閥門打開。這樣,水就從閥門裏噴了出來,直衝天空。

  這一壯觀的景象漸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視線。當時擔任市政府參事的工程師多列尼由此產生了一個想法:何不將水引到市中心去?於是閥門經過搬遷,纔有了今天的日內瓦大噴泉。

  

【聖皮埃爾大教堂】

  聖皮埃爾大教堂,坐落在日內瓦市的市政廳街,建於1160年到1232年間。這個教堂也是市區的最高點。大教堂融會了羅馬式、哥特式、希臘—羅馬式等多種建築風格,教堂內有反映不同時期不同階級的鑲嵌圖畫。在大教堂的地下還有歐洲最大的考古學發掘展示處。登上大教堂北塔的塔頂,可以一覽日內瓦湖的全貌。

  

【鐘錶博物館】

  鐘錶博物館,位於日內瓦市瑪拉鈕大街15號。這裏陳列着記載着瑞士鐘錶製造業500多年曆史的鐘表珍品。

  博物館中有早期日內瓦本地設計的古董手錶、時鐘、珠寶,以及設計精巧的音樂鍾,收藏作品達9000多件,但展示的作品只選擇性的展示,其中有許多作品已不再生產。

  

典故傳說

【登城節的由來】

  日內瓦有一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登城節”,在每年的12月11日舉行。在節日裏,家家都要買一個“魯約姆媽媽鍋”,這是用巧克力做的,裏面裝着杏仁糖。由家裏最小的人把“鍋”砸碎,然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一位叫魯約姆的婦女。

  17世紀的時候,日內瓦還是個獨立弱小的共和國,經常受到鄰國薩活依公國(今法國境內)的侵略。1602年12月11日的夜晚,薩活依大公又派兵偷襲日內瓦城。

  住在城邊的魯約姆大媽,首先看到了有敵兵正在攀越城頭。她急中生智,將一鍋滾燙的洋蔥湯澆向敵兵,並隨即向城裏的人發出警報。一番苦戰後,敵兵傷亡慘重,最後不得不倉皇撤退,日內瓦人用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此後日內瓦人每年都要舉行登城節,一方面是感謝魯約姆大媽爲城市作出的貢獻,同時也是爲了紀念這次戰役的勝利。

  

知識百科

【日內瓦公約】

  《日內瓦公約》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內瓦締結的一系列國際公約的總稱,是關於保護平民和戰爭受難者的公約。

  1864年8月22日,瑞士、法國、比利時、荷蘭、葡萄牙等12國在日內瓦簽訂《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在1864年日內瓦公約基礎上,經過1906年、1929年和1949年先後幾次修訂和補充,發展爲1949年的日內瓦四公約,分別是:《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的日內瓦公約》、《改善海上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境遇的日內瓦公約》、《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關於戰時保護平民的日內瓦公約》。

  上述四公約於1949年8月12日由蘇聯、美國、英國、法國等61個國家在日內瓦簽訂,並於1950年10月21日生效。中國於1956年加入此公約。截至2007年,共有194個國家和地區以批准、加入或通知繼承等不同方式成爲日內瓦四公約的締約國。

28.聖彼得堡

名城概覽

  聖彼得堡舊稱列寧格勒,位於俄羅斯西北部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的三角洲地帶。它是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也是俄國的第二大城市。

  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1712年,聖彼得堡曾爲俄國的首都,之後它始終是俄國的中心城市。

  聖彼得堡是一座科學文化城,普希金、門捷列夫、羅蒙諾索夫、果戈裏等傑出的科學家、文學家都曾在這裏生活和工作過,城內擁有衆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博物館。

  同時,它還是世界上少數具有白夜的城市,每年的5月至8月,城市中幾乎沒有黑天,白夜時靜靜漫步在涅瓦河邊,遙望着天空的北極光,猶如在夢幻中一般。

奇境珍藏

【冬宮】

  冬宮坐落於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來是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改爲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

  冬宮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美麗建築,共有三層。建築高22米,長約230米,寬140米,佔地面積達9萬平方米。冬宮面向涅瓦河,宮殿有3道拱形的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羣像。宮內有各種質地的雕塑,並以各色的大理石、孔雀石、碧玉等鑲嵌裝飾,牆壁上有精美的壁畫,整座宮殿色彩繽紛,富麗堂皇。

  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裏,陳列着各類文物達270萬件。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與古羅馬文化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藝術、西歐藝術史、俄羅斯文化、工藝和錢幣7個部分,並按照不同的地域和年代順序分列在350多間展廳裏,展覽路線長達30千米,被稱爲“世界上最長的藝術長廊”。

【大理石宮】

  大理石宮建於18世紀,它位於涅瓦河畔戰神廣場的對面,建築共三層,外表爲銀灰色,莊嚴而宏偉。大理石宮高22米,上面的兩層由巨大的科林斯石柱連接起來,每根石柱高達12.5米。二樓有大理石宮的正房,它們以列廳的形式分佈。

  宮殿內最美麗的房間就是大理石廳,大理石廳的牆壁上鑲嵌了不同顏色的天然石頭,並裝飾有鍍金的銅飾和白色大理石的浮雕。

  讓人驚歎的不僅僅是它斑斕的色彩和華美的裝飾,更重要的是製作工藝和顏色搭配中的協調與完美的品位。

【基督復活教堂】

  基督復活教堂,又名“滴血教堂”,位於聖彼得的格里鮑耶陀夫運河旁。教堂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蔥頭頂,是典型的東正教教堂風格。整座建築輪廓優美,鑲嵌有顏色絢麗的圖案,與周圍古典式的建築成鮮明的對比。

  教堂內部貼有約7500平方米的馬賽克,這些馬賽克是由不同顏色的大理石和俄國寶石精加工而成的,整個宮殿雄偉宏大堪稱中世紀建築的經典。

⊙尋幽探祕:

   1.甚麼叫做東正教?

  東正教,又稱爲正教或東方正教,它是基督教的一個派別。主要指依循東羅馬帝國流傳下來的基督教的傳統教會。東正教是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

【伊薩基輔大教堂】

  伊薩基輔大教堂坐落於聖彼得堡市,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大教堂於1818年開始修建,前後共動用民工44萬,歷時整整40年於1858年建成。教堂高約102米,圓頂的直徑22.15米,面積爲42平方米,造型宏偉壯觀,可以同時容納1.4萬人。教堂四周豎有16根巨型花崗岩石柱,成雙地托起雕花的山牆。教堂有3扇巨大的門,每扇門重達20噸。

  大教堂內有許多大理石、青銅和鍍金的雕塑以及多幅精美的鑲嵌畫,還有用寶石和孔雀石、天青石製作的藝術品。整座宮殿金碧輝煌,流光溢彩,被視爲俄羅斯晚期古典主義建築的精華。

  從教堂內的鐵梯可以直達教堂頂部的平臺,在平臺上極目遠眺全城的美景一覽無餘。現在,伊薩基輔大教堂已改爲博物館,不再舉行宗教活動。

⊙尋幽探祕:

2. 伊薩基輔大教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那其他三座大教堂是甚麼?

  世界四大教堂的另外三座分別是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佛羅倫薩的花之聖母大教堂和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

典故傳說

【列寧格勒保衛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聖彼得堡叫做列寧格勒,這裏曾上演了一段最爲悲壯的歷史。

  德國法西斯軍隊將這座城市圍困了872天,希特勒揚言要讓這座城市從地球表面消失,俄羅斯人開始了艱難的列寧格勒保衛戰。城市裏的人們每天只能得到25克麪包,許多人因飢寒而死。但是蘇聯紅軍不屈不撓,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也付出了痛苦的代價,70萬人在圍困中死去,3000多幢建築物被摧毀,城市面目全非。

  戰後,人們重建家園,經過藝術家和工匠們的精心建造,這座城市又以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眼前。

知識百科

【白夜】

  白夜,指的是在緯度達到一定度數的地區,太陽落到地平線下只能達到一個非常小的角度。由於大氣的散射作用,天整夜都不會完全黑下來。由於地球偏斜和地球公轉與自轉的關係,高緯度地區有時會出現黃昏還沒過去就呈現出黎明的現象。出現白夜的地區從緯度66°34’起,緯度越高白夜的時間就會越長,天空會更亮。

29.斯德哥爾摩

名城概覽

  斯德哥爾摩,英語的意思爲“木頭島”。它是瑞典的首都,也是第一大城市,同時還是瑞典國家政府、國會以及皇室的官方宮殿所在地。

  斯德哥爾摩位於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處於梅拉倫湖的入海處。市區分佈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島嶼通過70餘座橋樑聯爲一體,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

  斯德哥爾摩歷史悠久,從13世紀起,這裏就已經成爲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同時,這裏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內有50多座博物館。另外,斯德哥爾摩還是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故鄉。

  自從1809年以來,瑞典一直沒有捲入各種戰爭之中,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瑞典宣佈爲中立國,斯德哥爾摩因此被人們稱爲“和平的城市”。

奇境珍藏

【市政廳】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位於市中心以西的國王島上,建於1911年,是瑞典建築中最重要的作品。這座棕紅色磚結構大樓是瑞典民族浪漫運動啓蒙大師R·奧斯特柏格(Ragnar Ostberg,1866—1945)所設計的,被認爲是北歐最美的建築物,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徵。

  市政廳有一個106米高的鐘樓,其頂上是金色的三王冠。市政廳內外,有大大小小數百個人物雕塑。一層的藍廳,是舉行諾貝爾晚宴的所在地。二層是斯德哥爾摩市議會大廳,大廳內船形的屋頂頗具特色,在大廳牆面還有1800萬多塊黃金和小塊玻璃拼成的馬賽克畫。

  

【斯康森民俗博物館】

  斯康森民俗博物館,是世界上同類博物館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這個博物館於1891年創建,迄今已100多年的歷史。這座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個露天博物館,它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尤爾格丹西邊的山丘地勢。

  “斯康森”是瑞典文“多角堡”的意思,斯康森博物館就是從多種角度向人們展示過去瑞典民俗生活的縮影。這座博物館佔地30餘公頃,博物館包括全國各地,各個時期,各種式樣的住宅約150座。有瑞典南方斯格耐地區的草頂木房或磚房,北部地區拉普族的圓錐形木屋,還有教堂的尖塔和鐘樓。此外,博物館中還展出有紡織品、瓷器以及其他各種手工藝品。這裏還演示麪包製作的過程,舉辦各種瑞典傳統活動,如仲夏節和聖誕節等。

  

【斯德哥爾摩王宮】

  斯德哥爾摩王宮建於17世紀,爲一座方形小城堡,這座王宮有600多個房間。

  這裏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王宮對外開放的部分包括:皇家寓所、古斯塔夫三世的珍藏博物館、珍寶館、三王冠博物館、皇家兵器館等。在宮內陳列着各種金銀珠寶、精美的器皿。另外,宮內還有精美的壁畫和浮雕。

  

【瓦薩沉船博物館】

  瓦薩沉船博物館位於斯徳哥爾摩動物園島上,是專爲展覽一艘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沉船而建的。因此,這個博物館在瑞典衆多的博物館中獨具特色。

  展覽的這艘沉船是一艘古戰船,名爲“瓦薩號”。這個博物館就建在當年建造瓦薩號的海軍碼頭旁,分爲地下層和地上層。博物館頂部呈深紅色,是一座桅杆狀裝飾的建築物。博物館入口的四樓,設有餐廳、紀念品店、電影廳、講課廳及展示區。

  

⊙尋幽探祕:

   1.瓦薩戰船是一艘甚麼樣的古船?

  瓦薩戰船是當時最大的戰艦,建於380多年前,以瓦薩王朝第一個國王的名字命名。但是由於構造上的問題,瓦薩號下水沒多久就沉沒了。這艘戰艦航行的歷史雖然很短,但瑞典人卻仍然將它視爲國寶。因爲瓦薩號不僅是世界上被打撈起來的最古老和保存最完整的戰艦,呈現了17世紀瑞典人造船的技術與藝術,同時也因船上精心雕刻的木製雕塑品而成爲一個巨大的藝術寶庫。

  

典故傳說

【木頭島的傳說】

  斯德哥爾摩被稱爲“木頭島”,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也有不少小傳說。

  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梅拉倫湖上漂浮着一根巨大的木頭,引導來自錫格蒂納(瑞典斯德哥爾摩省的一個自治市)的第一批移民到達這裏,建立了這座城市。

  還有一種說法是:13世紀時,當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盜的侵擾。於是,人們便在梅拉倫湖入海處的一個小島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並在水中設置許多木樁障礙,以抵禦海盜的入侵。因此,這個島便得名爲“木頭島”。

  另有這樣的傳說:以前這裏一片荒涼,海灘上堆滿了海浪衝來的遇難船隻的碎片,當地居民便用這些木片搭起房子。由於木片只是一些不規則的廢料,因此,房子便也不規則。後來,這種碎木房屋在小島上形成了一條街。外國船隻來到這裏,人們看見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樣,不禁隨口喊出“斯德哥爾摩”。“斯德哥”是木頭的意思,“爾摩”則是島的意思,合起來爲“木頭島”。

  

知識百科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Z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爲基金創立的。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Z藥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鉅額財富。諾貝爾逝世的前一年留下了遺囑,設立諾貝爾獎。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爲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後添加了經濟獎)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30. 威尼斯

名城概覽

  威尼斯是意大利東北部城市,也是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整座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意大利大陸半島連接,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所以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

  453年,農民和漁民爲逃避刀兵劫逃避到了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8世紀這裏是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10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是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1866年併入意大利。

  威尼斯整座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千米,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佈其間,小島和運河之間由400多座各式各樣的橋樑相連。所以有“水上都市”、“百島城”、“橋城”之稱。1987年,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的威尼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奇境珍藏

【威尼斯大運河】

  大運河是威尼斯主要水道,長約4千米、寬30—60米,號稱是“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大運河自聖馬可教堂至聖基亞拉教堂呈反S型,把該市分爲兩部分。

  大運河沿岸有近200棟宮殿、豪宅和7座教堂,大多建於14—16世紀,融合了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威尼斯式等多種風格。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一座水中藝術長廊。平日裏大運河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各種各樣的船隻穿梭其上,被譽爲威尼斯的水上“香榭麗舍”大道。

【嘆息橋】

  威尼斯城內有400多座橋,而嘆息橋不同於普通架在河面上的橋,它兩端連結着總督府(都卡雷宮)和威尼斯監獄,是古代由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因橋上死囚的嘆息聲而得名。嘆息橋建於17世紀初,是一座拱廊橋,造型屬於巴洛克式風格,橋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兩個小窗通向運河,在這裏曾留下無數再也沒有機會悔改的死囚的嘆息聲。

【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位於威尼斯的中心,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鐘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廣場四周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其中,位於廣場東側融合東西方的建築風格的聖馬可教堂,不只是一座教堂,更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值得一覽。

【布拉諾島】

  布拉諾島是漁村和編織花邊的村莊,離威尼斯本島約1個小時的船程,島上居民大多是漁民的後代,當地的手工蕾絲和抽紗織品是威尼斯的特色手工藝品。

  沿着潟湖乘船而下,運河兩岸排列着塗成五顏六色的房子,島上的女人忙於編制花邊,男人們則全身心地照料漁網,來到這個“彩色小城”如同來到一個童話般的威尼斯,置身其中,整個人都會更平靜、更快樂。

⊙尋幽探祕:

   2.爲甚麼布拉諾島上的房子要被漆成五顏六色的?

  布拉諾島是漁村和編織花邊的村莊,據說房屋色彩鮮豔是爲了幫助遠在海上捕魚的丈夫們能從船上辨認出自己的家。

典故傳說

【嘆息橋傳說】

  相傳,有個男人被判了刑,被押入地牢。當他走過這嘆息橋時,獄卒對他說:“看最後一眼吧!”於是男人在窗前停下,絕望地攀着窗欞俯視,遠處看見一條貢多拉(威尼斯一種船)正緩緩駛來,船上坐着一對接吻的男女。

  當船到橋下時,那人仔細一看,那女子竟是他心愛的女人。男人瘋狂地撞向窗戶,但於是無補,最後只留下一攤血和一具憤怒的屍體。血沒有滴下橋,吼聲也不曾傳出,那擁吻的女人也沒有聽見。

  隨着時間的推移,悲慘的故事早已被大多數人遺忘,而這座橋被人們披上了浪漫的色彩。相傳如果情侶能在橋下擁吻,愛情將會永恆。至今,有很多情侶慕名而來,在橋下接吻,讓這座橋見證自己永恆的愛情。

  

知識百科

【貢多拉】

  貢多拉是平底、兩頭尖的小船,首尾高翹,全身漆黑,窄而長,猶如一柄劍,是威尼斯最具古典風味的交通工具。這種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最初是皇室的遊船,故船身彩色瑰麗。但在14世紀時期,黑死病橫行,貢多拉變成運載死屍的交通工具,從此,華麗的船身變成黑色。後來,貢多拉一直是居住在潟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

  全盛時期貢多拉多達1萬多艘,現在保留下來的約400艘。據說這種船製作過程嚴格且講究,船身長11米,寬近1米半,以櫟木板爲材料,用黑漆塗抹7遍才做成。除了船身構造特殊以外,船伕也是一大特色,他們大多能哼上幾句歌,乘坐其中,一邊欣賞兩岸風景,一邊欣賞貢多拉之歌,愜意至極。

31.維也納

名城概覽

  維也納是奧地利共和國的首都,也是該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麓維也納盆地中。

  維也納歷史悠久,1世紀的時候,羅馬人就曾在此建立城堡。15世紀以後,這裏就成爲了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和歐洲的經濟中心。從18世紀起,隨着社會的發展,維也納逐漸成爲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這裏被稱爲“音樂之都”。獨特的歷史發展,在維也納城內留下了大量的各種風格的古建築。

  在維也納城中,有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着維也納森林,自然環境優美,因此這裏還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

  維也納是歐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和旅遊城市之一。

⊙尋幽探祕:

   1.維也納爲甚麼被稱爲“音樂之都”?

  維也納是孕育出莫扎特、貝多芬等衆多音樂大師的聖地。這裏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其悠久的音樂遺產延續至今。音樂在維也納無處不在,甚至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議事時,會前會後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慣例。綜上種種,維也納不愧爲“音樂之都”。

  

奇境珍藏

【史蒂芬大教堂】

  史蒂芬大教堂於1304年始建,坐落於維也納市中心,是維也納市的標誌,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大教堂由1座主體樓和3座樓塔組成,以南塔最爲壯觀。南塔塔高138米,成錐體形直入雲天,這座尖塔是僅次於德國科隆大教堂的世界第二高的教堂尖塔。在教堂頂蓋外面,繪有大面積的色彩繽紛的圖案紋,有“維也納的精魂”之稱。

  

【美泉宮】

  美泉宮,又音譯作申布倫宮,位於維也納西南部,是一座巴洛克(17世紀歐洲流行的一種重視雕琢的建築風格)風格的藝術建築,總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於法國的凡爾賽宮。1996年,美泉宮及其花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的美泉宮共有1441間房間,其中45間對外開放。整個宮殿是巴洛克風格的,但是其中有44個房間是洛可可(18世紀歐洲流行的一種纖巧華美的建築風格)風格的,其宮殿背面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皇家花園。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坐落在維也納市中心的格林大道上,於1863年至1869年間落成。這個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徵,素有“世界歌劇中心”的美稱。

  歌劇院是羅馬式的宏偉建築,整個劇院的面積有9000 平方米。正面的門樓有5個拱形大門,樓上有5個拱形窗戶,窗口上立着5尊歌劇女神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歌劇中的英雄主義、戲劇、想象、藝術和愛情。在門樓頂上,兩個騎在天馬上的戲劇之神的青銅塑像在兩邊矗立。門樓內的牆壁上畫的是莫扎特的歌劇《魔笛》中的精彩場面。前廳和側廳都用大理石砌成,內部繪有精美壁畫,牆上也掛有大音樂家和名演員的照片。觀衆席共有6層,可容納觀衆2000多人。

  

【霍夫堡皇宮】

  霍夫堡皇宮位於維也納的市中心,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歐洲歷史上最爲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奧匈帝國皇帝的冬宮(夏宮是美泉宮)。現在的霍夫堡皇宮是奧地利的總統官邸所在地。霍夫堡皇宮的佔地面積達24萬平方米,有18棟樓房、54個出口、19座庭院和2900間房間,素有“城中之城”的美名。宮中還珍藏着中世紀到現代的繪畫和雕塑名作。皇宮還與奧地利國立圖書館相連。

  

典故傳說

【僕人聖母】

  在史蒂芬大教堂的正殿左側,有一座名爲“僕人聖母”的雕像。之所以叫它“僕人聖母”,這裏還有一個古老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維也納有一位伯爵夫人,儘管她每天都到教堂禱告,還在家中供奉聖母像,但她卻有一顆妄自尊大虛榮冷酷的心。

  有一天,伯爵夫人發現少了一串珍珠項鍊,她認爲這一定是她的貼身女僕偷的。於是,伯爵夫人便對這位女僕惡語相加,百般羞辱。可憐的姑娘有口難辯,只得跪在家中聖母像的面前祈禱,希望聖母能夠創造奇蹟來證明自己的清白無辜。

  後來,珍珠項鍊居然在馬房夥計的箱子中找到了。夥計因爲偷盜而被趕出了家門,那位女僕也離開了伯爵夫人重新換了一位善良的主人。伯爵夫人供奉的聖母成了她錯誤判斷的見證,她再也不願看見這尊雕像,便將它丟了出去。

  被扔掉的聖母像後來被人送到了史蒂芬大教堂。那位女僕知道救助她的聖母進了教堂,立即前去參拜。人們很快也知道了教堂中這個聖母雕像的來歷,於是這尊“僕人聖母”成了保佑普通百姓平安幸福的神靈。

  

知識百科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在每年的維也納當地時間1月1日上午(北京時間1月1日18:00),維也納的金色大廳都會舉行全球矚目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音樂會演出的曲目是被稱爲“圓舞曲之王”的維也納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及其家族的音樂作品,由世界歷史最悠久、素質最高超的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

  1847年12月31日,小約翰·施特勞斯的父親老約翰,組織了一個小規模的樂隊在露天郊外舉行了一場音樂會,這次音樂會一直進行到1848年新年的鐘聲響時,這便是第一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從那以後,舉行新年音樂會成爲了維也納的傳統。而每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是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樂盛會,全球絕大部分電視臺和電臺都進行現場直播。中國中央電視臺於1996年以後一直派專題攝製組去維也納現場直播,使國人對維也納和新年音樂會有了更多的瞭解。

  新年音樂會展示的是人類最文明、最歡快、最明亮的側面。高雅、輕鬆、豪華、熱烈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最大特點。

32.雅典

名城概覽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南端,它是歐洲的第八大城市,也是希臘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有記載的歷史就長達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希臘是哲學的發源地,蘇格拉底、希羅多德、阿里斯托芬、伯利克利等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都在雅典居住或生活過,雅典被稱爲是“民主的起源地”和“西方文明的搖籃”。這裏至今保留着衆多的歷史遺蹟和大量的藝術作品,最著名的雅典衛城和帕提農神廟被看作是西方文化的象徵。

  雅典還是奧運會起源的地方,古奧運會起源於雅典的奧林匹亞,1896年現代第一屆奧運會也在雅典舉行。

⊙尋幽探祕:

   1.雅典城是因何而得名的?

  據說,雅典最初由一個腓尼基(古代地中海沿岸的一個民族)人建成,海神波塞冬和女神雅典娜爲爭奪這座城的命名權而爭鬥,最後雅典娜得勝。因此,雅典就以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爲雅典。

奇境珍藏

【雅典衛城】

  雅典衛城位於今雅典城的西南方,建造在一個石灰岩的山岡上。衛城修建於公元前5世紀,是奴隸主民主政治時期國家宗教活動的中心,也是祭祀守護神雅典娜的神聖之地。每逢宗教節日或者國家慶典,人們都會列隊到山上進行祭祀活動。

  整座衛城集古希臘建築和雕刻藝術之大成,其中的帕提農神廟是衛城中的主要建築物,神廟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砌成,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雅典衛城達到了古希臘建築羣、廟宇和雕刻的最高水平,這些典雅的古建築堪稱人類遺產和建築精品,它集中展示了希臘的古文明,並且在建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哈德良拱門】

  哈德良拱門位於雅典衛城的東南方,與宙斯神廟隔路相望,是羅馬時代的凱旋門。它於131年由哈德良皇帝建造,這是一座主要用於區分城市界限的建築。

  當時拱門將市區分成新區和舊區。拱門以東是哈德良皇帝擴建的新市區,在面向雅典衛城的一面牆上刻有“此爲雅典,即提修斯古城”的文字;以西則是舊市區,拱門面向宙斯神廟的一面刻有“此爲哈德良城,非即提修斯古城”的文字,這些文字清晰標示了當時城市界限。現在,哈德良拱門仍是進入雅典大門的象徵。

【宙斯神廟】

  宙斯神廟是古希臘的宗教中心,它位於希臘雅典衛城東南面的奧林匹亞村,是爲了祭祀“衆神之父”宙斯而建的。

  宙斯神廟始建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456年竣工。神廟殿頂由大理石建造,其餘部分以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岩築成。整座建築長107.75米,寬41米,共有104根科林斯石柱。每根石柱高達17.25米,直徑約爲1.3米,共用大理石1.55噸。

  宙斯神廟以象牙和黃金的塑像而聞名於世,然而和古希臘的衆多神廟一樣,宙斯神廟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104根大理石柱中現在僅存13根。我們已經無法看到宙斯神廟的原始形態,只能通過斷壁殘垣來回憶當時的輝煌畫面。

【奧林匹克競技場】

  奧林匹克競技場是第一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會址。17世紀末,雅典的扎巴和阿韋諾夫出資,仿照古希臘競技場的格局興建了現在的競技場。

  競技場呈馬蹄形,門口的牆壁上鑲嵌着五色環。座位全部由白色的大理石堆砌而成,可同時容納萬名觀衆。競技場內是細煤渣跑道,臺階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精美的雕工和素色的座椅,彷彿這不是激烈的競技場,而是一件精緻的工藝品。

典故傳說

【古奧運會的起源】

  古希臘是個充滿着神話和民間傳說的王國,關於古奧運會的起源有着許多曲折離奇的故事,其中流傳最廣的是佩洛普斯娶親的故事。

  相傳,古希臘的伊利斯國王爲給女兒選一個好駙馬,要求應選者必須和自己比賽戰車。比賽中,有13個青年先後喪生於國王的長矛之下,第14個青年是宙斯的孫子佩洛普斯。在愛情的鼓舞下,佩洛普斯接受了國王的挑戰並最終智勝國王。

  佩洛普斯如願地娶到了公主,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並在婚禮上安排了戰車、角鬥等比賽,這是最初的古奧運會,佩洛普斯就成了傳說中古奧運會的創始人。

  當然,神話並非歷史。古奧運會的出現,是由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多種歷史文化因素而產生的一個客觀歷史現象。

知識百科

【雅典娜】

  雅典娜是希臘奧林匹斯的十二主神之一,是掌管智慧與正義戰爭的女神。據說雅典娜的能力超過了當地所有的神,是智慧與力量的完美結合,也是雅典的守護神。

  相傳,她是宙斯與聰慧女神墨提斯所生,因爲有預言說墨提斯生的兒女會推翻宙斯,所以宙斯將她整個吞入了自己的腹中。從此,宙斯的了頭痛症,而且找不到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宙斯只好要求火神赫菲斯托斯打開他的頭顱,令諸神驚訝的是一位體態婀娜的女神從宙斯裂開的頭顱中跳了出來,她就是雅典娜。

33.伊斯坦布爾

名城概覽

  伊斯坦布爾位於巴爾幹半島的東端,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省的首府和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同時跨越歐、亞兩大洲的名城。

  伊斯坦布爾有2600多年曆史,自古以來即爲交通、軍事、商業和宗教的重地,並曾爲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的首都。

  今天的伊斯坦布爾留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蹟。市內有許多博物館、教堂、宮殿、清真寺,還有多達1000餘座造型各異的宣禮塔,所以城市也有“宣禮塔城”之稱。

⊙尋幽探祕:

   1.伊斯坦布爾爲何別名叫做“七座山丘的城市”?

  伊斯坦布爾舊稱君士坦丁堡。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把都城建在七座山丘之上,以與羅馬的七座山丘相映襯。如今,伊斯坦布爾的市徽中間有七個三角形,它象徵着伊斯坦布爾市建在七座山上。因此,伊斯坦布爾有“七座山丘的城市”的別名之說。

奇境珍藏

【聖索非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於537年,是拜占庭帝國時期建造的一座羅馬紀念館,與藍色清真寺隔街相望。“聖索菲亞”在基督教裏的意思是“上帝的智慧”。

  大教堂是建築風格是集中式的,主體爲長方形,東西長77米,南北長71米。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平面採用了希臘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間上,則創造了巨型的圓頂,而且在室內沒有用到柱子來支撐。

  教堂內部空間既集中,又曲折多變。教堂的穹頂下空間與南北兩側是明確隔開的,然而東西兩側又是統一的。這樣設計能引起人們對空間的無限幻覺。而且,教堂內部的裝飾也與衆不同,除了各種華麗精緻的雕刻之外,還有許多用有色大理石鑲成的馬賽克拼圖。

  聖索非亞大教堂恢宏無比,充分體現出了卓越的建築藝術,從而也成爲了後來伊斯蘭清真寺的設計模板。如今,聖索非亞大教堂屬於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個宗教博物館。

【託普卡普宮殿】

  託普卡普宮殿坐落於伊斯坦布爾的金角海灣南岸一個叫“皇宮鼻”的山頂上。它是15世紀到19世紀奧斯曼帝國的中心,是當年奧斯曼的統治者辦公的地方。

  宮殿依山傍海而建,外圍有很高的城牆,建於15世紀,佔地700公頃。它的外觀造型和內部設計都滲透着濃厚的伊斯蘭教文化,有圓頂清真寺之類的建築,也有尖頂碑狀之類的建築。

  宮殿內部裝飾不僅極其豪華,而且藏品也相當豐富,有帝國時代水晶製品、銀器和中國陶磁器以及價值連城的中世紀撰本繪畫書籍。並且還設有圖書館、服裝展示館、珠寶館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的遺物室。宮殿的中央是聖遺物室,陳列着屬於先知穆罕默德的寶物。

  如今,託普卡普宮殿被改建成爲一所博物館。該宮殿的許多建築都成爲建築學上的傑出藝術瑰寶。

【藍色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建於17世紀,位於伊斯坦布爾舊市街的中心,它真正的名稱應該是素檀何密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由於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Iznik)磁磚裝飾,透過彩色玻璃射入的光線,反射在藍色的瓷磚之上,放出奇幻迷離的色彩,於是人們叫它“藍色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建於17世紀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最強盛時期。它的外觀是一大奇景,寺的頂端有一個大圓頂,周圍環繞着四個較小的圓頂,它的下方還有30個更小的圓頂。層次分明,大小不一的圓頂非常好看。此外,寺院的四周有六根尖塔,這是是世界上回教國家中獨一無二的設計。

⊙尋幽探祕:

   2.藍色清真寺周圍有六根尖塔,爲甚麼比別的清真寺多一根尖塔呢?

  ?據說,藍色清真寺在興建時,建築師聽到素檀何密一世“黃金的”的命令,沒想到“黃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結果藍色清真寺就超越規定有了六根尖塔。

典故傳說

【博斯普魯斯海峽與“牛的通道”】

  博斯普魯斯海峽從伊斯坦布爾的城中穿過,將這個古老的歷史名城一分爲二。那麼,“博斯普魯斯”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在古希臘語裏,“博斯”意爲“牛”,“普魯斯”意爲“通道”,二者合一就是“牛的通道”的意思。爲何叫“牛的通道”?

  傳說,古希臘主神宙斯爲了保護自己喜歡的人伊娥,用魔法把她變成一頭雪白的小母牛。化身爲牛的伊娥離開希臘,一路漂泊,並渡過了這道海峽,由此得名“博斯普魯斯”。

知識百科

【土耳其習俗禁忌】

  土耳其人喜愛綠色、白色和緋紅色。禁忌紫色和黃色,因爲黃色標誌着死亡。在佈置房間、客廳時,絕對禁忌用花色,因爲民間一向認爲花色是凶兆,是禁色。

  在土耳其,各種商務活動均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女性忌穿無袖的衣服。在土耳其拜訪,要儘量提前預約,要準時赴約。在談話中,忌談及當地政治,及土耳其與希臘的紛爭。

  由於土耳其人信仰伊斯蘭教,禁忌喫豬肉,及用豬、貓、熊貓作圖案。但他們喜歡喫牛、羊肉,喜歡駱駝,特別喜歡鬥駱駝。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