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智慧做事的能力

   做事能力是成就孩子自身的關鍵能力,無論是對孩子當前的生活、學習,還是對他未來的工作、事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毋庸置疑,孩子的做事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未來事業的大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有一份題爲《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把學會做事列爲21世紀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今天這個知識經濟的社會,對人做事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爲有心的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應對社會變化的做事能力。

熱愛勞動:孩子雙手勤勞做事會更順利

  

  正是勞動本身構成了你追求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獲得的享受,很快就會變得枯燥無聊,索然無味。

——(英國)休謨

  兒童高尚的心靈是在勞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關鍵是要使孩子從小就參加勞動,使勞動成爲人的天性和習慣。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7歲的林夕文喜歡做家務活兒,每次晚飯後,林夕文都和媽媽爭着洗碗。

   一次晚飯後,林夕文對爸爸媽媽說:“今天的碗我來搞定。”媽媽剛要說話,卻被爸爸搶了先,說:“好,今天的碗就交給你了。”說完,林夕文抱着碗歡快地走向了廚房。這時,媽媽小聲對爸爸小聲說:“下次別讓孩子洗了,每次都洗不乾淨,我還得重新洗一次。”爸爸說:“不能打消孩子的積極性,看我的。”

   說完,爸爸故意抬高聲音,說:“我最喜歡讓咱們文文洗碗了,每次都洗得特別乾淨,不僅裏面沒有殘留的油點、米粒,連外面也沒有,都光溜溜的。”這時,林夕文聽到爸爸的表揚,洗得更認真了,把碗的背面也洗了又洗,擦了又擦。

   一會兒,爸爸走進了廚房,對女兒說:“來,讓爸爸看看,洗得多幹淨。”爸爸看了後,果然洗得乾淨了很多,接着豎起了大拇指。

  當林夕文的碗洗得不乾淨時,爸爸沒有直接指出來,因爲有時候放大孩子的缺點可能打消她勞動的積極性。而爸爸採取“正話反說”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乾淨的標準是:碗上面沒有污漬,沒有飯粒,裏面和外面都要乾淨。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做到,必要時,父母還可以對孩子進行指導。所以,父母一定要採用支持與鼓勵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積極參加勞動。

  愛勞動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愛勞動的孩子和不愛勞動的孩子相比,失業率是1:15,犯罪率是1:10。這說明,一個愛勞動的孩子往往在未來的生活技能上和道德品質方面要遠遠超過不愛勞動的孩子。

  不可否認,適量的勞動還可以使孩子快樂。那些童年時參加過勞動,甚至做過簡單家務的人,要比那些小時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因爲孩子在勞動中不僅獲得了才幹,還意識到了自己的價值。而且,勞動可以使孩子獲得更多的直接經驗,使孩子學會協作,培養他處理事情的能力,所以對孩子勞動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點燃孩子的勞動熱情,讓孩子積極地投入到勞動中呢?

培養建議

建議一:父母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在我們身邊,很多孩子都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不會開煤氣,甚至不會自己整理書包,彷彿一切事情都是父母負責的,與孩子無關。

  事實上,造成孩子懶惰、動手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父母不能單方面指責孩子覺悟差,而應該思索我們的家庭教育觀念是否發生了偏差。有些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就不好好學習吧!長大了就是掃馬路、當工人的料。”於是,在孩子心中,體力勞動、幹活就成了低人一等的事情,使得他越來越輕視體力勞動和社會實踐。

  所以,從現在起,父母要摒棄這種錯誤的、陳舊的觀念,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到勞動中去,通過勞動把孩子塑造成一個不僅“心靈”而且“手巧”的人。

建議二:鼓勵孩子參加家務勞動

  有些父母的口頭禪是:“你就好好學習吧,家裏甚麼事情都不用你操心。”在他們看來 ,只有好好學習纔是成才唯一的條件。事實上,家務活兒全由父母包了,只會讓孩子會理所當然地認爲幹活兒是父母的事情。

  實際上,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參加家務勞動,這是讓孩子明白,幹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是每個人的義務。

  一位母親曾說:“我的孩子從5歲開始就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每次喫完東西,桌面和地面的果皮和瓜子殼都由她收拾;做飯時,他會幫着擇菜;喫飯時,他會幫着盛飯、盛菜;飯後,他會幫助收拾碗筷。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需要她來分擔家務,而是要培養她的參加家務勞動的能力。”

  每位父母都應該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些家務勞動,平時,鼓勵孩子自己疊被子、穿鞋子、洗洗自己的小件物品,等等,這都會鍛鍊孩子的勞動能力。

  在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時,父母要把握好“度”,並不是非要讓做到甚麼“量”纔算幹活,而是培養他的勞動觀念。對孩子來說,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最好的勞動習慣。

建議三:鼓勵孩子參加學校勞動

在學校,每個孩子都會有衛生值日安排,而有些孩子因爲怕髒、怕累、怕苦,想方設法逃避學校的勞動。

  渝凡上初中1年級,這週末學校組織大家一起去植樹。

  週六早上,媽媽爲她做了豐盛的早餐,鼓勵她去植樹。可是渝凡起牀後,說:“媽媽,天氣預報說下午要颳大風,肯定有很多沙土,今天我不想去種樹了。”媽媽感到很驚訝,說:“學校組織的勞動一定要參加啊!”渝凡說:“也不少我種的那幾棵樹!”媽媽說:“那如果大家都這麼想,就沒人去種樹了。”

  氣氛一下沉默了,然後,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媽媽覺得種樹還是很有意義的,明年這個時候可能就因爲你們種的那些樹,就沒有這麼大的沙塵了。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希望你能去,你再考慮考慮吧!”說完,走回了廚房。

  一會兒,渝凡吃了早餐,對媽媽說了一聲:“媽媽,我植樹去了啊!”說完,轉身出了門。

  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渝凡的情況,可能孩子還沒有打消種樹的念頭,父母可能就因爲心疼孩子不讓他去了。而渝凡的媽媽沒有這樣做,而是給孩子闡明植樹的意義,然後表達自己的想法,最終把決定權留給她,真正做到尊重她。這樣往往更能激勵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

建議四:積極鼓勵,適度讚美

  孩子在小時候可能是出於好奇心,都是喜歡勞動的。但是,當他的嘗試引來父母的賞識時,好奇心就會促使他變成一種習慣。孩子勞動的積極性一般都是在父母的鼓勵聲和讚美聲中激發出來的,所以,父母要適度表揚孩子的勞動行爲。

  面對孩子親手疊的卻並不整齊的被子:

  一位母親氣沖沖地對孩子喊:“我說你不會,你偏要逞能,躲開!看着我是怎麼疊的。”說完,這位母親拆開被子重新疊了起來。

  另一位母親卻歡喜地讚賞孩子:“是你自己疊的嗎?真能幹。來,讓媽媽瞧瞧!嗯,不錯,有模有樣的,如果這個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說完給孩子一個微笑,指給孩子看。

  看到孩子同樣的行爲,兩位母親的反應卻截然相反。相信第一個孩子在短時間內再也不願意疊被子了,因爲他擔心媽媽的責罵;而第二個孩子,相信他下次一定能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其實,差別就在父母的態度上,父母只要給孩子一個鼓勵的話、手勢就可以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珍惜孩子的勞動成果,重視孩子的每次嘗試,以鼓勵表揚爲主。如,孩子參加勞動了,不管結果如何,父母要給他一個微笑,擁抱一下或說聲“幹得不錯”,這些簡單的肯定都可以使孩子感到高興和自豪,體驗到勞動的愉快;當他做得不好時,父母也要善意地指正他的行爲,並鼓勵他“沒關係,下次再來”。

建議五:別把勞動作爲懲罰孩子的一種手段

  把家務勞動作爲懲罰孩子的一種手段,可能當時父母消氣了,但是隻會引發教育孩子的新問題,會讓孩子對勞動產生反感和牴觸情緒。

  藍藍今年5歲,喫飯的時候總是弄得滿桌、滿地都是飯粒。每當這時,媽媽都會氣憤地說:“如果下次再這樣,就罰你擦桌子、擦地板。”可是,藍藍的這個毛病依舊沒有改。

  一次,媽媽終於忍不住了,懲罰女兒擦桌子,而藍藍吞吞吐吐地對媽媽說:“媽媽,你是不是每天都犯錯?”媽媽很驚訝,問:“爲甚麼?”女兒回答:“因爲你每天都擦地、擦桌子!”藍藍的話頓時讓媽媽不知所措。

  藍藍幼稚的話不得不引起每位父母的深思,這樣真能讓孩子不再掉飯嗎?媽媽懲罰藍藍收拾飯桌,目的是爲糾正她的壞習慣嗎?還是因爲自己嫌麻煩,嫌棄孩子給自己帶來麻煩?

  很多父母喜歡用洗碗、掃地來懲罰孩子,而父母應該認真反省:勞動懲罰真的能讓孩子勤勞起來嗎?能真正解決孩子懶惰的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勞動。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儘量不要以勞動懲罰孩子。

建議六:不要用金錢促使孩子勞動

  用金錢促使孩子勞動,會加強孩子的金錢意識,削弱孩子的勞動觀念,所以切忌用金錢刺激孩子勞動。

  10歲的莉莉平時很懶惰,喫完飯經常是抬起身就走人,根本沒有收拾餐桌的習慣。而莉莉的媽媽爲了使莉莉變得勤勞起來,媽媽採用了一個“非常”方法,媽媽制訂了一張勞動——工資對照表,上面清楚的標明每項勞動會賺取多少錢。原來,媽媽是想讓孩子通過勞動賺取零花錢,激起孩子的勞動意識。而莉莉對這個政策也是積極響應。

  方法實施的前幾天,效果很明顯,莉莉搶着幹家裏的活,恐怕家務活被爸爸媽媽搶沒了。媽媽也是看在眼裏,美在心裏,爲這個“偉大”的計劃感到自豪。

  一天,媽媽發燒了,拖着疲憊的身體下班回到家,看見女兒正在玩電腦遊戲,於是,對她說:“莉莉,媽媽今天不舒服,能幫我燒點開水嗎?”沒想到女兒卻說:“不行,媽媽,我在玩遊戲呢?”媽媽繼續說:“難道今天不想賺錢了嗎?”女兒笑了笑,說:“今天我累了,不想賺了。”聽了女兒的話,媽媽欲哭無淚。

  可見,用金錢刺激孩子勞動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短期內讓孩子勞動了,可是勞動的真正動力是甚麼呢?是錢。而有些父母認爲:“勞動換取金錢,金錢要通過勞動來獲得”是很現實的真理啊!可是父母要注意,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不能以大人的做事方法要求孩子。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片面地認爲我的付出是要有金錢作爲回報的,並逐漸形成這種狹隘的金錢觀。

  而且家庭是講愛、講付出不是講回報的地方,用金錢刺激孩子勞動,會讓孩子變得冷漠,目光只停留在錢上,其結果只能是像莉莉那樣,體察不到媽媽身體不適,只要自己不想再賺了,就不做了。最後,傷心的只能是父母自己。因此,父母不能用金錢刺激孩子勞動。

金玉良言

對於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父母一定要記住讓孩子參加勞動的目的是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切忌簡單地把孩子當勞動力來使喚,或把勞動當成懲罰孩子的手段,更不能以金錢和物質對孩子的勞動進行獎懲。當孩子勞動有失誤時,父母也不能訓斥和責備。此外,父母要重視勞動過程的具體指導,多給予鼓勵,讓孩子感受到勞動帶來的成就感。

注重細節:細節決定孩子做事成敗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中國)老子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美國)戴維·帕卡德

   

   1826年,法國青年化學家巴拉爾研究從海藻中提取出碘。他把海藻燒成灰,經熱水浸取後,向浸取液中通入氯氣,最終得到紫黑色的碘的結晶體。巴拉爾又發現,在他每次提取碘後的母液底部,總會有一層深褐色的液體,而且還具有刺激性臭味。他經過仔細研究後,終於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溴,並將這一新發現寫成了論文《海藻中的新元素》。

   而就在這篇論文發表後不久,德國化學家李比希讀到了它,他懊悔不已——因爲他在幾年前也做過與巴拉爾相似的實驗,並且看到過類似的現象。但當時的他並沒有仔細觀察與研究,而是按照自己的經驗斷定,那些褐色的液體不過就是氯化碘,因此他給那個裝了褐色液體的瓶子貼了張“氯化碘”的標籤,就是這一舉動,讓他錯過了發現新元素的機會。

   後來,李比希將那張標籤取下來掛在了牀頭,以此作爲一個教訓,提醒自己要時刻注意細節。從那以後,他在科學研究中變得格外的嚴肅認真,並在化學領域作出了卓越貢獻。

  一個小小的細節,使一個新元素的誕生被推遲了幾年的時間,大化學家李比希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父母要能從這個故事中得到啓示,要教育孩子也應該時刻注意細節。俗話說:“細微之處見端倪。”細節向來與人各方面的發展息息相關,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從細節處看出個究竟來。

  而一些看來很平常、很不起眼的小事,又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性格和處世爲人的原則。同時,個人細節也是一個人被他人認識、瞭解的一個重要途徑。若是一個人能注重各種細節,就能使自己各方面表現得更爲出色,這也是能得到他人認可的一大關鍵。對細節的注重不僅對個人的成長有幫助,對個人事業的發展與成功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生往往是由許許多多也許美好、也許煩惱的事件組合而成的。而細節對於每一個事件而言,又都意味着關鍵,正是這些細節決定了事情的成敗,甚至決定了人的一生。所以每一個人,包括孩子,都應該牢記,一切要從細節入手,切不可因小失大,功虧一簣。

  未來社會飛速發展,這也就要求個人必須提高綜合素質能力。同樣的,注重細節的能力也不能被忽視。孩子若是能從小就開始培養這種能力,那麼他就能以飽滿的熱情去完善自我,他在人生道路上將能夠很好地迎接與應對各方面的挑戰。父母培養孩子注重細節的能力,也是在爲他未來的進步與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培養建議

建議一:培養孩子嚴謹的生活態度

  只有生活嚴謹的人,纔有可能注意到自身周圍的細節問題。對於那些本就生活態度懶散的人,自然不會細心注意那些所謂的小事。因此,父母要從日常點滴開始,培養孩子嚴謹的生活態度,讓他認真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

  7歲的曉利是個很活潑的孩子,但是周圍的人包括他的老師同學卻不大喜歡他,因爲他經常穿着不怎麼幹淨的衣服去上學,說話也經常不注意場合,而且嗓門也很大,對老師也沒有禮貌。老師家訪的時候婉轉地向曉利的父母提到這個情況,曉利的父母聽了有些臉紅,因爲他們一直認爲,男孩子隨便點更好,不用注意那些細節。

  後來,父母開始糾正曉利散漫的生活態度,讓他注意講究衛生,同時也注意糾正他的言談舉止。一個月後,曉利雖然還做不到十分彬彬有禮,但周圍的人已經感覺到他有了巨大的變化:他的衣服乾淨了許多,見到長輩也有了禮貌。

  又過了兩個月,曉利真的變成了一個有形象懂禮節的孩子。

  曉利不過是注意了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他人對他的態度就發生瞭如此大的轉變。由此可見,細節對一個人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身邊細節無處不在,從自身形象的好壞,到談吐語言的禮貌,再到接人待事的態度等方面,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修養。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就能有一個嚴謹不散漫的生活態度,使他具備註重細節的能力。

建議二:讓孩子養成規範做事的習慣

  “規範做事”就是說,孩子做事情應該一步接一步地來,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瞎忙,否則不但完成不了任務,反而還有可能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父母要指導孩子,使他對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儘量做到按部就班,完成一步才能繼續下一步,在完成的過程中儘量完善所有細節,這樣才能大大提高辦事的效率。

  10歲的錢林十分喜歡做航模。但這天他在組裝一架新的飛機模型的時候卻總是失敗,他十分沮喪。爸爸走過來站在他身邊看了一會兒,開口說道:“你是按照說明書組裝的嗎?”

  錢林搖搖頭:“我都組裝了那麼多模型了,哪裏還用看那個?我想怎麼裝就怎麼裝。可是這一隻模型卻怎麼裝都有問題。”

   爸爸想了想說:“你看,組裝模型,需要按照說明要求一步一步地完成,纔不會缺少零件缺少步驟。像你這樣只憑自己判斷,當然會失敗,所以要注意每一個細節問題,只有完成一步再進行下一步,及時檢查修補漏洞,你才能最終成功啊!”

  錢林聽了爸爸的話,將所有零件全部拆卸下來,重新按照說明一步一步地來,果然,沒費多少工夫,模型就組裝好了。

  爸爸拍拍錢林的肩膀說:“其實,生活和學習也需要像這樣去注意一些細節問題,一步一步不能着急,只有這樣,你才能保證你的辦事效率。”

  錢林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要想規範做事,只有一步一步地踏實進行,纔會注意到每一步的細節,進而完善細節,將事情做成功。就如錢林做模型,不按照說明要求和遵照說明要求兩種做法,結果就完全不同。父親通過做模型的事情教育錢林,讓他了解到細節的重要性,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他一定會抓住身邊細節,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與生活的。

建議三:鼓勵孩子從身邊細微之處做起

  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之所以能在衆多參訓的預選宇航員中被選中,成爲人類首位登上月球的人,就是因爲一個小小的細節:訓練官發現,每次進入試驗艙訓練,只有他不厭其煩地脫下鞋進艙。可見,細微之處,不僅可以反映一個人很多方面的素質,同時也隱藏着巨大的機會。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從身邊的細微之處做起,讓他逐漸學會注重細節。

  5年級的陳辰放學回家後一直悶悶不樂,媽媽問他原因,他苦着臉掏出一張作文紙說:“我的作文,沒寫名字。老師沒給我成績。”

  媽媽聽後問他:“這樣的問題你應該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吧?”

  陳辰吐吐舌頭,在他的記憶裏,因爲不寫名字而被老師訓斥的事情似乎發生過好幾回了。

  媽媽又繼續說:“你看,你總是粗心大意,不注意這些小事情,老師不給你成績也是在給你個教訓,爲了讓你記住。咱們來假設下,如果你將來參加高考,依然忘記寫名字,那你答題答得再好也不會有成績的。那樣你十幾年的學習不就白費了嗎?所以,這些小細節馬虎不得,作業上一定要寫清楚自己的名字、班級。你以後一定要記住!”

  陳辰聽後,使勁地點了點頭。

  凡事都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而從這一點一滴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和品德。故事中陳辰忘記寫名字的錯誤,可能有許多孩子都遇到過。在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像陳辰的媽媽那樣通過適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知道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點一滴的細節,對一個人將會有很大的影響。父母要幫助孩子瞭解,想成大事,必須先從身邊小事做起。父母要多對孩子加以提醒與指導,幫助他認識到從細微之處做起必不可少,多注意細節很重要。

建議四:讓孩子每天進步一點點

  在跑步比賽的時候,大家經常會看到類似的情況:冠軍只比亞軍快那麼一點點。但就是這一點點,卻會讓一個運動員訓練一年甚至幾年。也許可以這樣說,冠軍與亞軍相比,可能就是在某一細節上強了那麼一點點。

  比如,上課聽講,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坐不住、走神。父母可以通過日常訓練,鍛鍊他聽人說話的注意力,讓他學會傾聽與思考;寫作業的時候,父母要督促他保持端正的坐姿,看準了再動筆,儘量不用橡皮擦,要專心致志,還要愛惜紙筆;朗讀的時候,父母要讓他集中注意力,大聲且認真地將文章讀出來;還有衣物整齊、保持個人衛生,等等。

  這些生活、學習上的小事情,如果父母能讓孩子每天都堅持做下來,那麼他每一天都會在進步。而每天進步一點點,也代表着一個人的自控能力、自我完善的能力和自我認知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因此,父母不要忽視孩子某一細節上的進步,積少成多,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哪怕每天只前進1%,日積月累那也將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父母要提醒孩子認真對待學習和生活上的每一個小細節,爲他的成長與發展積累更多的資本。

金玉良言

  細節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細節也有可能會改變人生的方向。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以,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父母都要時刻提醒孩子多注重細節,讓他從身邊一點一滴做起,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有責任心:孩子做事成功的有力保證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中國)梁啓超

  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成功和失敗。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某電視臺曾播出過一個訪談節目。節目中的嘉賓講述了一個令人感慨的故事。有一次,他到瑞士訪問。在一個洗手間裏,他聽到隔壁小間裏一直有一種奇特的聲響。由於這聲響時間過長,而且也過於奇特,因此不覺中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於是,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通過小門的縫隙向裏探望。然而,就是這一看讓他驚歎不已。原來,小間裏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馬桶的沖刷機構。他向前一問才知道,是這個小男孩上完廁所以後,因爲沖刷設備出了問題,他沒有把髒東西衝下去,因此他就一個人蹲在那裏,千方百計地想修復那個沖刷設備。而他的父母、老師當時並不在他的身邊。

   這件事令這位嘉賓非常感慨: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強烈的負責精神,可以說這種負責精神已經滲透到了小男孩全身的每個細胞。

  每個人都無法逃避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人從一出生就和父母建立了關係,就有了照顧父母、奉養父母的責任;等長大結了婚,對自己的家庭和另一半也有了不可推卸的責任;待到自己成爲父母,對孩子有養育和教育的責任;同時,作爲爲社會創造價值的一份子,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也有該擔負的職責;而作爲一個公民,同樣也有自己要負的責任……

  有句話說:“社會的每一個成員在其職業、文化、社交和消費活動中,每天都應承擔自己對他人的責任。”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會盡心盡力扮演好自己的每一個角色,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無論在扮演的角色中,遇到了多麼困難的境遇,都會勇猛承擔,絕不推卸和逃避責任。

  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重要標準,一個有責任心的母親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才,一個有責任心的丈夫能經營出幸福的家庭,一位有責任心的醫生會義無反顧地救死扶傷,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不輕易放棄每一個學生……

  而有責任心的人也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他會努力去做好該做的事情,在工作中不斷地“做好”,成功就會越來越近,在生活中不疲不厭地“做好”,幸福就在眼前。然而,責任心是一個人習慣性的行爲,是一種內在的潛質,父母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的責任意識。培養建議

建議一:要學做盡職盡責的父母

  父母的責任意識對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若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孩子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學業和事業;父母如果爲了家庭的興旺,而不斷努力付出,孩子也知道該如何經營自己的家庭。因爲,父母總是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位父親特別有責任心,幹任何事情都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平時,不在家的情況下,他總是會和妻子、孩子保持密切的聯繫;家裏的甚麼東西壞了,他總是第一時間就修補好;答應朋友的事情,總是及時去幫忙……

  父親的行爲都被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看在眼裏。兒子在班裏學習好、人緣好,被老師和同學選爲班長,班裏的事情他都會認真操心處理。每天放學後,當同學們陸續走出教室,他總是留下來檢查窗戶有沒有關好,垃圾有沒有倒掉,黑板有沒有擦乾淨等等。他就像老師的左右手,像同學們的長兄,深受老師的喜歡和同學的愛戴。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責任心就是對任何事盡心盡力的心。只要父母在生活中不斷提升和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纔有敏感度去引導孩子。而且,父母平時少說推卸責任的話,特別是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阻礙時,要少說責備和抱怨的語言,這種語言本身就是在推卸責任,在暗示“我是對的,他們都是錯的”。父母如果是這樣,當孩子遇到不順心時,也會習慣性地把責任推給別人,所以父母的言行不容忽視。

建議二:把適當的任務分配給孩子

  孩子責任心的建立不是通過口頭教育完成的,而是孩子在動手去做的過程中逐漸體會責任的重要。其實,不只是孩子,當一個人的肩上被賦予一份重任的時候,都會因自己被重視而高興,同時也會努力去完成這項任務。

  在平時生活中,父母要懂得給孩子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任務,比如:把一間房屋的衛生交給孩子,或者把洗碗的任務交給他,或者讓孩子自己去買菜等。當然,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賦予孩子100%的信任,即使孩子做的不好,也不要打擊,而是教給他更好的方法,鼓勵孩子再接再厲。

  一位勤勞能幹的女人,家裏家外的任何事情只有自己做了、自己參與了才放心。兒子的衣服從來都是她給洗,兒子要是自己洗不乾淨,她就會重新洗。丈夫除了工作以外,想做點甚麼,她一定要干涉。但丈夫和她的思維方式不同,總是達不成一致,最終她的強勢都會使丈夫敗下陣來。

  幾十年過去了,兒子大學畢業後,自己在外地工作,一有閒暇就帶着照相機到處攝影,很少回家,而且無論她怎樣催促兒子該考慮婚姻問題,兒子都保持“獨行俠”的風範。而丈夫除了一點退休工資外,沒有甚麼大的作爲,家中的大小事情一概不管。

  在所有人眼裏,她依然勤勞但是很辛苦,她也埋怨丈夫的懦弱和兒子的叛逆,她認爲這兩個男人都沒有責任心,都不知道幫她分擔,反而還要讓她操心。

  其實,不是兒子和丈夫沒有責任心,而是女主人奪走了他們負責的機會。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懂得放手。因爲適當的放手是對孩子的信任,大包大攬的父母只能教育出懦夫或者叛逆者,而怯懦或叛逆的孩子都會顯得不負責任。實際上,不是孩子不願負責,而是父母不讓孩子負責。

  總之,父母要放下心來讓孩子去做事,不怕孩子做錯,就怕孩子不做,孩子只有在做事的過程才能激發責任心。當然,孩子做錯之後,父母一定不能埋怨又指責,只有父母平靜地引導和鼓勵,才能讓孩子進一步地負起責任來。

建議三:讓孩子知道負責任的好處

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因爲負責而得到認可的例子,讓孩子知道只有負責的人生纔是輕鬆和自由的人生。

  一位公司老闆在應聘一個年輕人的時候,經過交談,發現這個年輕人並不適合他們公司的工作。於是,老闆很客氣地和年輕人道別。當年輕人從椅子上站起來,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來的釘子劃了一下。年輕人順手拿起老闆桌子上的鎮紙,把跳出來的釘子砸了進去,之後和老闆道別。

  就在這一刻,老闆突然改變了主意,他留下了年輕人。事後,老闆說:“我知道在業務上他也許未必適合本公司,但他的責任心的確令我欣賞。我相信把公司交給這樣的人我會很放心。”

  諸如這樣的故事,父母可以多講給孩子聽,孩子就會知道責任可以創造機遇,責任是人生最安全的保障。孩子的心很純,接受這樣的故事多了,自然就知道甚麼是責任,如何做纔是負責。

建議四:讓孩子學會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一個人的責任心不僅表現在做好自己分內的事,而更要表現在做錯事時是否能勇敢的承擔後果和責任。比如,孩子不小心損壞了公共物品,父母是否鼓勵孩子一定要道歉和賠償。當然,道歉和賠償是孩子應該負的責任,而父母千萬不要因孩子的小過錯就打罵孩子,這隻能導致孩子以後再做錯事後以逃避的態度來對待。

  一位母親對女兒責任心的培養很重視。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時,有一天一家人正在喫晚飯,女兒突然想起來,今天在學校借了同學的筆記,但是忘記還給同學了。母親知道後,就趕快讓女兒給同學打電話,看甚麼時候方便給對方把筆記送過去。母親告訴女兒:“不能因爲自己的過失影響同學溫習功課,這既是對同學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女兒後來說到:“這件事對我以後責任心的培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確,孩子在成長的時候,沒有一件事情是小事,父母一定要要有教育敏感度。比如,孩子們在相處時出現的不愉快,父母引導他們各自反省,反省本身就是讓孩子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又如,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破了誰家的玻璃,父母不要責備,讓孩子詳細描述事情的經過,幫助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並且一定要讓孩子給對方道歉並賠償物品。這樣,孩子漸漸就會形成負責任的習慣。

建議五:不要一味地遷就孩子

  父母可能因爲太愛孩子,而忽略孩子的細小的行爲習慣,同時,對孩子的小錯誤也就一味遷就。但是,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孩子責任心的建立,因爲孩子沒有辦法從自己的行爲中體會甚麼是責任。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說:“必須讓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很有責任感。”

  一次,她的兒子從學校回家比平常晚了半小時,茨格拉夫人對此表示理解,但她也明確地告訴兒子:“你玩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半個小時,這個時間我們可要遵守。”這樣,就讓兒子意識到了自己晚回家的後果,他就可能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茨格拉夫人認爲:“有時候,做父母的內心也會在愛與公平之間搖擺猶豫,但是不能因爲孩子的藉口而一味地遷就他的喜好,讓他逃避責任。孩子如果沒有按規定整理好他的書櫃,那麼面對他喜愛的電視節目,我們也只能做出很‘遺憾’的決定。”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時就像一種合作。父母可能會給孩子立定一些規矩,或者大家會提前說好要做一件甚麼事情,當孩子沒有遵守的時候,父母是會讓孩子以一定的形式爲此事負責,還是算了不計較了?父母的態度和行爲會極大地影響孩子責任心的建立。所以,父母在孩子該做的事情,不要輕易遷就,讓孩子負責纔是真正對孩子的愛。

建議六:幫孩子養成做事善始善終的習慣

  孩子做事虎頭蛇尾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父母對此,不能置之不理,因爲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沒有責任心。父母要幫助孩子養成善始善終的好習慣,因爲讓事情圓滿地結束其實就是責任心的表現。

  小剛的母親要求家人洗澡後把換下的衣服放進洗衣機,可8歲的小剛經常忘記。母親並沒有責怪他,而是想着如何幫助小剛養成良好的習慣。於是,媽媽就讓小剛在本子上記下洗澡後該做甚麼事,提醒他不要忘記。從此以後,小剛再也沒有忘記把髒衣服放進洗衣機,他爲自己的進步感到高興。

  孩子的好習慣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做事善始善終是一種習慣,而這個習慣會讓孩子做任何一件決定的時候,都想到要爲後果負責。孩子只有學會了對自己的事情負責,才能逐步地發展爲對家庭、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負責。

金玉良言

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父母自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對生活、工作有責任感的父母不但可以讓孩子耳濡目染,特別是當孩子沒有擔負起責任的時候,父母有能力察覺。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如果父母責任心不強,就不會認爲不負責任是甚麼嚴重的事情,自然無法提醒和幫助孩子建立責任心。

事先計劃:孩子“預則立,不預則廢”

  

  計劃的制定比計劃本身更爲重要。

  ——(美國)戴爾·麥康基

  

  做一件事,說一句話,無論事情的大小,說話的多少,你都得自己先有了計劃,先問問自己做這件事、說這句話,有沒有意義?你能這樣做,就是奮鬥基礎的開始奠定。?

  ——(美國)戴爾·卡耐基

   

   初中2年級的蔣威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次野營活動,地點就在離城市不遠的山中,爲期兩天。蔣威在家準備野營用品的時候,爸爸對他說:“東西可要帶全了,不要落下。”

   蔣威自信滿滿地拍着胸脯說:“沒問題!我完全能照顧我自己。”

   然而爸爸檢查他的裝備的時候卻發現,他的衣服帶少了,因爲山裏尤其到了夜裏會比平時冷許多,而且他也沒帶手電筒等照明工具。爸爸想了想,並沒有提醒蔣威。

   兩天後,蔣威回來了,與臨走時的興高采烈不同,他看起來有些垂頭喪氣。

   爸爸問他:“野營過得怎麼樣?”

   蔣威擺擺手說:“別提了!我沒想到山上那麼冷,結果沒帶衣服,凍得我甚麼都沒心思看。而且我也忘記帶手電筒了,晚上還得跟別人藉手電筒。我自己也沒甚麼安排,老師讓自由活動的時候,我都不知道幹甚麼,唉!”

   爸爸笑笑說:“你看,事前的周密計劃與準備是多麼重要。你只顧着興奮,完全沒有好好計劃,喫虧了吧?”

   蔣威點點頭,他對爸爸說:“下次,我一定要列一個詳細的行動計劃,爸爸你也要幫我多想想,爭取不再出這類因爲計劃不周而導致的低級錯誤。”

   爸爸讚許地笑了,他知道兒子已經通過這次親身經歷體會到了制定周密計劃的重要性

  有人曾經把“做事沒有條理”列爲許多公司經營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做事沒有計劃、沒有條理的人,無論從事哪一行都不可能有成績。計劃,是一個人圍繞目標對自己即將要做的事情所做的預先的安排。做事有計劃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更是一種做事態度。合理的計劃是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父母要注意的是,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做事有計劃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就如蔣威,僅僅是一次小小的野營,也會因爲計劃不周而導致他活動的不順利。而爸爸讓蔣威通過親身經歷來記住這個教訓,也是在培養孩子做事前要學會制定計劃的好習慣。

  許多時候,父母會發現孩子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丟三落四的毛病,會有做事前松後緊的不合理安排,這些都是孩子做事缺乏計劃性和合理性的表現,若是父母不加以指正和引導,孩子養不成良好的做事習慣,這有可能也會影響他今後的人生。

  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在做事之前制定好合理的計劃,這對於讓孩子有條不紊地處理生活和學習上的大小事情十分有幫助,同時也是爲他今後的事業發展打好基礎。

培養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懂得事先計劃的重要性

  對於孩子來說,若是他的學習與生活沒有計劃,那麼他的未來就有可能會變得混亂不堪。因此,父母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來讓孩子懂得事先制定計劃的重要性。

  明天就要開學了,可上小學2年級的周雪卻犯了愁,因爲她的寒假作業還沒有寫完。媽媽看着女兒從一早爬起來就在補作業,連中午飯也沒好好喫,儘管有些心疼,但媽媽也知道,這都是周雪事先沒有計劃好的結果。

  其實在寒假一開始,媽媽就提醒周雪,要安排好時間,制定好計劃,讓寒假過得輕鬆又有意義。但周雪畢竟只是個10歲的孩子,放假玩樂是她最想做的事情。因此,她只是口頭答應了並沒有真的去做。媽媽決定不提醒她,讓她記住這個教訓,從而認識到計劃的重要。

  晚上,終於寫完作業的周雪疲憊地爬上了牀,媽媽走進女兒的小房間,意外地在書桌上看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着:“媽媽,下次我一定要訂個計劃!”媽媽看了,欣慰地笑了。

  很多時候,和孩子講道理或者強迫他去做,可能都會使他產生逆反的心理。而周雪的媽媽這樣的做法卻使孩子通過親身經歷,最終體會到了制定計劃的重要性。當然,讓孩子懂得制定計劃的重要性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用名人事例來作榜樣,或者父母親身作出榜樣,等等。總之,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制定計劃對於他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當孩子有了這個認知以後,父母就可以自然地鼓勵和引導孩子制定出合理的計劃了。

建議二:讓孩子做事有條理

  有些人做事向來沒有甚麼條理,東一腳西一腳,看似很忙,但其實他又甚麼都沒有做,也甚麼都做不好。這就是典型的做事沒有條理的表現,這樣的人終將一事無成。所以,父母要在生活中引導孩子,使他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譚寧上小學3年級了,他在家有一個特點,經常會問爸爸或媽媽“我接下來幹甚麼”,要是父母當時沒空回應他,他就會乾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一看好久,完全不知道他其實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爸爸有些頭疼,他和譚寧進行了幾次溝通,讓他了解了沒有條理的生活對一個人的害處。聽從了爸爸教導的譚寧開始反思,並開始爲自己的學習生活制定起計劃來。隨着時間的推移,譚寧不斷完善他的計劃,每天的學習、休息、鍛鍊、家務的時間,終於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條。

  參照這樣的一份計劃表,譚寧在爸爸的監督下認真堅持了下來。後來,他的生活逐漸變得按部就班,而且這份條理性也延伸到了他的學習上,學習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譚寧的爸爸及時發現了孩子做事沒有條理的毛病,並通過制定合理計劃來幫助他改正,相信譚寧一定可以成長爲一個做事真正有條理的人。父母要知道,隨着孩子的慢慢長大,他需要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除了學習與玩耍,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也將納入他的人生軌道。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條理處理所有事情,讓他免於在今後的日子裏遇事手忙腳亂,影響自己的事業甚至人生。

建議三:與孩子一起做計劃

  在孩子最初開始學習有條理地做事的時候,父母可以與他一起制定計劃。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商量討論,瞭解他的行動目的與行動過程,通過幫助與指導,使他能自主地對自己的學習生活作安排,讓他逐步養成做事情之前制定計劃的好習慣。

  11歲的安琳最喜歡去遊樂園,幾乎每個週末都想去,但她每個週末的下午都要去少年宮參加舞蹈興趣班,可讓人驚訝的是,她自己的時間安排卻讓她兩不耽誤。

  原來,起先,安琳玩的時候怕學舞蹈會遲到,而跳舞的時候又想着還沒玩夠,這樣玩耍和學舞蹈哪個都不能盡興。於是,爸爸和她商量着制定了一個週末計劃——喫早飯,接着遊樂園活動,然後回來喫午飯,午飯後小睡,下午一點去少年宮學舞蹈,下午3:00至晚飯前自由活動,晚上對第二天的學習做準備工作。

  安琳有了這個計劃,生活規律了許多。而在以後的日子裏,她又根據自己的生活與學習安排,逐步改進與完善了計劃,使自己學得更加盡興,玩得也更加開心。

  孩子對於不能好好安排的事情總是會顯露出煩躁、焦急,甚至失去耐性,最終導致甚麼事都無法順利完成。在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據他的個性與活動安排,幫他制定一個合適的計劃,讓他將不同的活動時間區分開來,使他能專心於做每一件事情。

  另外,父母也可以將自己的生活學習計劃示範給孩子看,讓他了解大致的計劃模式;也可以徵求孩子對計劃的意見,讓他對計劃的安排多思考,使之最終學會自己定製計劃。

建議四:督促孩子完成計劃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計劃定出來,就要照做。而且,父母還要告訴孩子,完成已經制定好的計劃要循序漸進,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延遲拖沓,只有按照計劃認真地去做了,計劃的制定纔是有效並有意義的。

  孩子的自控能力會相對比較差一些,有時候他並不能很好地執行自己的計劃。這就要求父母要隨時督促孩子,並與孩子一起檢查計劃的完成質量。

  上小學4年級的鄭航,最初一直都讓媽媽和老師頭疼,因爲他不是忘記帶課本就是忘記拿作業,定了學習與休息的計劃也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於是,爸爸決定幫他改掉這個毛病。

  每天,爸爸都會幫助鄭航一起制定當日的學習計劃,在孩子學習的時間裏,爸爸還會不時地來提醒孩子讓他專心完成。而到了休息時間,爸爸又與鄭航一起下棋、看電視。一段時間以後,鄭航慢慢地改掉了做作業不專心的毛病。而且,每天和爸爸一起檢查自己的計劃完成情況,也增進了父子間的感情。

  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面對孩子不能很好地執行計劃的情況,父母不能過於急躁,更不能用訓斥責罵的方式來提醒孩子,而是要像鄭航的爸爸那樣,通過耐心指導來幫助他完成計劃,逐步讓他養成按照合理計劃完成任務的好習慣。

  有了計劃就去認真按照計劃執行,養成善始善終的好習慣,這對於孩子未來的生活、學習、成長,以及步入社會後的發展都十分重要。父母在督促他完成計劃的過程中,可以培養他積極的心態,使他不斷積累自信心,同時還能激發他學習的潛能。

金玉良言

對於孩子來說,做事前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是十分必要的,這可以幫助他有條不紊地處理所有的事情,幫助他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更幫助他很好地學習,從而健康成長。因此,父母要通過引導與幫助,讓孩子學會事先制定計劃。

積極主動:永遠讓孩子快人一步

  

  我一生所主張的,就是生活,對人們必須抱持積極的態度。

                      ——(蘇聯)高爾基

  我爲甚麼每天都有收穫,每天都有新的發展?這是緣於積極向上的精神態度。

  ——(美國)克萊門提·史東

   6歲的雪燕細心、愛思考。一天,全家人在一起聊天,突然講到了積極主動,雪燕插話問:“媽媽,積極主動是甚麼呀?”

   媽媽說:“積極主動就是:有一件好事,別人希望你去做,但是卻沒叫你去做,你就默默地把這件事做好了。”雪燕一副迷茫的樣子,媽媽繼續說:“比如,你每週一、三晚上都要練習書法,每次都是媽媽一遍遍地在後面催你:‘雪燕,要寫書法了。’而積極主動的孩子不會媽媽催,自己就開開心心地走向書房了。如果你能做到這樣就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孩子,而且老師、叔叔阿姨最喜歡這樣的孩子。”

   這下,雨燕明白了很多,說:“哦,這就是主動啊!”媽媽又繼續說:“主動的孩子和被動的孩子有很大的區別: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你把手舉得高高的,那你就是個積極主動學習的孩子;喫飯的時候,不用媽媽催好多遍,自己就下來喫飯了,那你就是個主動喫飯的孩子。你想做一個積極主動的孩子嗎?”

   雨燕毫不猶豫地說:“要!”媽媽笑了笑,說:“好,媽媽相信你,也支持你,你一定會成爲一個積極主動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對積極主動沒有一個概念,總是習慣於被動地接受父母強加在身上的一些想法,長期生活在這種模式下的孩子會逐漸養成對父母的依賴,久而久之成爲一種習慣,做甚麼事情都要在父母的監督下完成。父母也可以像雨燕的媽媽那樣,告訴孩子一個積極主動的孩子的表現應該是甚麼樣子的,讓他分清楚好壞,慢慢讓他學會依靠自己的力量主動做事。

   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積極的人能爲自己創造有利的環境,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自己總有選擇的權利。而消極被動的人總是認爲自己受環境和他人的左右,如果別人不指點,環境不改變,自己就只能消極地生活下去。

   積極主動是一個人從小養成的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做事的能力。積極主動的孩子會樂觀面對生活,對不好的環境不抱怨,而是積極地尋求解決方法;而消極被動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總是想通過向別人求助來解決問題,而不會獨立思考,當出現不好的結果時,只會怨天尤人,將責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

   每位父母都不喜歡做事拖拖拉拉、只會抱怨的孩子。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做事的能力呢?

培養建議

建議一:用近期目標培養孩子的上進心

  孩子一般都會有上進心,但是上進心不容易保持,很可能因爲某些原因就動搖了,比如受過某些挫折,上進心銳減,最後導致萎靡不振。爲此,父母要爲孩子樹立合理的目標,當他取得一點進步的時候,要適時地鼓勵他。

  靜文上小學1年級,開學第一天,媽媽就告訴她:“孩子,你現在就是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如果你能認真學習,每個方面表現良好的話,就可以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樣戴上鮮豔的紅領巾,成爲一名少先隊員。”靜文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媽媽的話對靜文似乎有一種強大的動力,所以靜文學習非常認真,每天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積極參加班級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一學期下來,靜文經常得到老師的讚賞,不僅如願以償地戴上了紅領巾,還成功地當選爲班長。

  有些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就好好學習,將來考大學。”那個目標往往離孩子太遙遠,使他找不到可實行的方法或者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因此,父母要讓孩子有一個遠大目標,但也要爲孩子設定一些階段性目標,就像靜文的媽媽那樣,讓孩子有一個近期可以奮鬥的方向,當孩子達到目標後,體會到成就感,也就多了一分前進的信心。

建議二:找出孩子的興趣所在

  俗話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不用父母的逼迫,他也會積極主動地做這件事,所以父母要找出孩子的興趣所在,並尊重他的興趣。

  有一位母親在經濟上入不敷出,孩子患有嚴重的哮喘,可是他卻渴望參加學校的籃球隊。這位母親不僅沒有因爲家庭狀況和孩子身體的原因讓他放棄打球的念頭,而是鼓勵他堅持下去,自己還節衣縮食爲孩子購置球衣。

  這位母親說:“如果孩子對某項活動真的感興趣,我會想盡辦法,讓他如願以償。因爲只有孩子感興趣的事,他纔會主動地去做,也纔有信心把他做好。現在孩子已經上高中了,哮喘病好了,而且成了球隊的主力。”

  當孩子對某一方面感興趣,父母要儘量支持孩子的興趣。因爲有時孩子的自覺性是靠興趣培養出來的,所以父母平時要經常表揚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從而激發他的興趣。

建議三:給孩子選擇權和決定權

  現在父母只想着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而忽略了給孩子選擇的權利,甚至人生道路都已經給孩子鋪設好,他只要照着父母的意願行事就好了。這種現象導致孩子獨立意識慢慢變弱,遇到問題和困難,缺乏思考的能力,不會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而只會想着向別人求助。

  曾有一名大學生寫道:“小的時候,我的目標是長大;讀小學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是考初中;上初中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是考上高中;考上高中了,父母給我的目標是上大學;現在大學畢業了,要找工作了,父母不再給我意見,我卻迷茫了……多少年來,我生活在這種被動的生活模式中,從今天開始,我是不是應該積極主動地爲自己而活了呢?”

   聽到這名學生的自白,不禁爲他終於有選擇的權利而感到歡欣鼓舞。但是,現在不知有多少年輕人依然在被動的道路上迷茫地活着,不知道方向在哪裏?而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告訴我,我該怎麼做。”而這些孩子從小到大,都是以父母的目標爲自己前進的方向,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當父母放手的那一刻,孩子卻不知道怎麼辦了。

   父母一定要從小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不要怕錯,錯了可以改正,因爲偉人就是在無數的犯錯誤之後發現真理的,科學家就是在無數錯誤的實驗中發現科學真相的……所以當孩子作出一項合理決定時,父母應該爲孩子的勇氣感到自豪,要支持他。

建議四:訓練孩子積極的講話方式

  語言表明一個人的心態,而態度直接影響人的行爲模式。父母應該教孩子摒棄消極的語言模式,用積極的語言表達想法。

  13歲的文明因爲要隨學校籃球隊去外地比賽,所以他向老師請假。

  老師問他:“你是自願去的,還是不得不去?”

  文明無奈地回答:“老師我是真的沒辦法不去。”

  “不去會有甚麼後果?”

  “校隊會把我開除。”

  “你不希望有這種結果,是嗎?”

  “是的,不希望。”

  “那你是爲了留在校隊所以請假了?可是缺了我的課,會有甚麼結果呢?”

  “不知道。”

  “仔細想一想,缺課的自然後果是甚麼?”

  “您不會開除我吧?”

  “那是人爲的結果,如果不能加入籃球隊就不能打籃球,那是自然後果。缺課呢?”

  “大概是失去學習的機會。”

  “不錯,你必須二者權衡一下,作個決定。我知道,換了我也會選擇籃球隊,但請不要說你是被迫這麼做的。”

  最後,文明還是選擇了打籃球,但是這個決定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己主動做出的選擇。

  老師知道學生會參加比賽,他爲甚麼要故意糾正他的說法,絕不是挑刺,而是要學生明白他的選擇絕對不是被誰強迫,而是自己主觀意願選擇的,只有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決定。

  在生活中,孩子容易出現一些消極語言,而父母要教孩子將這些消極語言轉化成積極的方式表達出來,如“我也沒辦法了”變成“我再試試有沒有其他方法”,“我是被迫的”變成“我能做出恰當的選擇”,“我不能”變成“我再試試”,“如果”變成“我打算”,“我不得”變成“我願意”……父母可以通過這種減少孩子消極的語言,來逐漸削弱孩子的消極情緒,讓他變得積極起來。

建議五:讓孩子減少被動的活動

  被動的活動是指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這類活動會減少孩子思考的機會,同時也會縮短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上初中2年級的姚騰飛說:“這段時間我感覺週末很充實,因爲家裏的電腦壞了。所以,我只能選擇學習。以前的週末時間我都用來玩遊戲、上網了,玩兒的時候很過癮,但是玩完了覺得很空虛。希望我們家的電腦就一直壞着吧。”

  聽聽這個孩子的心聲,他並非真想玩電腦。其實,每個孩子都不願意墮落,而有時這個大環境就是這樣的,他身不由已,或者已經成爲一種習慣,不能自已。

  父母往往容易陷入一個誤區,當孩子吵鬧、無聊時,父母就會給孩子找點事幹,讓孩子看電視、電影,從中尋找樂趣,而這隻會讓孩子更加依賴電視來解悶兒。其實孩子正處在對甚麼事情都感興趣的年齡,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尋找有趣的活動。比如,試着讀讀中華傳統經典,像《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弟子規》《三字經》等,讀經典是不會累的,而且這樣還能讓他有一個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

金玉良言

孩子喜歡依賴於父母,習慣於接受父母的想法,習慣於父母幫忙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孩子會逐漸失去積極主動去動手的能力,孩子在做事情中體會不到成就感,也就沒有一個主動的態度。所以,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鼓勵孩子不會的自己學,能幹的自己幹,讓他逐漸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把握機遇:促使孩子早日成功的利器

  一個明智的人總是抓住機遇,把它變成美好的未來。

  ——(英國)託·富勒

  好花盛開,就該儘先摘,慎莫帶美景難在,否則一瞬間,它就要凋零萎謝,落在塵埃。?

  ——(英國)莎士比亞

   

   有一個孩子,從小他就立志要成爲一名斯巴達鬥士,於是他進入了鬥士學校,每天都刻苦練習擊劍。但每次回家,他都垂頭喪氣。細心的母親發現了他的情緒,這一天,她叫過自己13歲的兒子,問他:“你爲甚麼總是悶悶不樂?”

   兒子沮喪地說:“我的劍太短了。”

   “爲甚麼這樣說呢?”

   “因爲每次當我揮劍,我都還沒刺到對方身上,他的劍已經扎到我了。”

   母親笑了,她拍拍兒子的肩說:“不,兒子,你前進一步,你的劍不就長了嗎?”

   孩子茅塞頓開,從那以後,他遵循母親的教誨,每次擊劍,都會搶先前進一步佔得先機,擊敗對手。

   多年以後,這個孩子成爲了一位著名的斯巴達鬥士,他作戰勇猛,無所畏懼,爲衆人所稱讚和敬仰。而在別人詢問他一生中最讓他受益匪淺和難忘的人和事是甚麼時,他總是回答:“是我母親的一句話,它讓我受用終生。”

  有人曾這樣說:“不要怨天尤人,命運其實就在你手中。”是啊,只有把握機遇,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像故事中的那個孩子,正是母親對他的點撥,才讓他最終成功。而他也只不過向前邁一步,就擁有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

  機遇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問題,關鍵是一個人面對機遇能不能真正把握住。對於能夠把握機遇並利用機遇的人來說,機會隨時都存在,一切皆有可能;而對於不會好好把握機遇的人來說,就算機會擺在眼前,他也看不見,一任好機會白白流走,而他反而還會抱怨連連。

  一個人要抓住機遇,也要認識到機遇對於他的成長、事業以及人生的重要性,要善於觀察與分析,積極地追求與爭取,避免在機遇來的時候,行動遲緩、疏於決斷,從而造成一時甚至一生的遺憾。

  因此,父母要教導孩子學會把握機遇,讓他爲自己未來的成長與成功創造條件,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併爲之努力奮鬥。那麼,父母應該怎樣教孩子把握機遇呢?

培養建議

建議一: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個性

  孩子天生都有個性,而不同個性的孩子,對未來機遇的把握能力與駕馭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機遇千變萬化,抓住也不容易,儘管有些孩子能抓住機遇,但那個機遇也並不一定就符合他的個性發展。

  12歲的許林天生好奇心強烈,他十分喜歡科技製作。一天,他在學校裏看見了一則招生啓事,是說一位國際著名畫家要招收少年弟子,僅限15人,這位畫家享譽海內外,只要在他手下學習,沒有不成功的。於是,許林興沖沖地趕緊去報了名。

  哪知道,許林在學習的過程中漸漸發現,自己根本不是繪畫的材料。別的不說,單就讓他老老實實地坐在桌子前一筆一筆地畫線就讓他覺得時間難熬。但是要放棄學習,他又捨不得,因爲這是難得的機會。

  許林的煩惱被爸爸看在了眼裏,爸爸勸他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適合自己的才能讓自己成功。”

  許林聽了爸爸的話,經過幾天的思考,決定不再學畫,轉而專心自己的科技製作。不久,他在市裏舉行的科技競賽中拿到了一等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喜好,儘管有些機會很好,但若是與自己的個性喜好不相符合,也會像故事裏的許林那樣陷入煩惱。這樣一來,就有可能會埋沒真正成功的機會。因此,父母只有在對孩子的個性、喜好有大致的瞭解以後,才能引導他向着適合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只有適合孩子自身發展的機遇,才能讓他最終取得成功。

  父母不要只看到某個機遇很好,而忽略了孩子的個性。若是這個機遇與孩子的個性相悖,那麼他就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不僅不會有所收穫,反而可能會錯過尋找合適機遇的機會。

建議二:鼓勵孩子勇敢展示自己

  當機會出現的時候,要抓住時機展示自己,因爲每一個機會都有可能轉瞬即逝。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多給自己一些自信,勇敢地展示自身的才華。就像花朵,若是它一直都不肯將美麗綻放出來,又怎能被世人欣賞並稱贊呢?

  一位電影導演想要尋找一名13歲的小演員,幾經篩選,他最終挑到了一名中國孩子和一名美國孩子。導演問中國孩子:“你都會甚麼?”中國孩子靦腆地小聲回答:“我會的不太多。”導演想了想,轉頭又問美國孩子:“那你呢?”美國孩子大聲地炫耀道:“我會彈吉他,唱歌也不錯,還會溜冰、游泳。哦,對了,我還會做木工活兒,我家的小木凳就是我做的。”

  最終,導演選擇了美國孩子,拍出來的電影很賣座。

  一年後,導演無意間看了一場鋼琴比賽,他發現那個中國孩子也參加了,而且彈得如此之好,旋律讓人陶醉。導演很是愕然,爲甚麼當初他不表現自己呢?

  有一些人很推崇“含蓄”的性格,當然在某些時候的確是要求人要含蓄。但是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中,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求人們不要那麼含蓄。在面對機會的時候,必須要能勇敢地說“我可以”,而且,還要大膽地將自己優秀的方面展示出來。否則,就會錯失良機。

  而在鼓勵孩子方面,父母也可以爲他創造機會讓他盡情表現,使他得到鍛鍊。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與讚揚,當孩子通過自我表現得到讚美,體會到被肯定的喜悅的時候,他的自信心便會促使他更加勇敢地表現自己。這樣,孩子在遇到合適機會的時候就會“盡情綻放”。

建議三:教孩子學會適當地等待

  雖然機遇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而且還飄忽不定,但是它也不是完全無法捉摸和預料的。聰明的人總是在不放棄已經抓住的機遇同時,還注意捕捉可以使自己取得突破或更大成功的時機。當時機尚未成熟的時候,他會積蓄力量或者尋找其他出路,而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立刻順應形勢或潮流,努力取得成功。

  只要有積極的心態,不屈不撓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適合於自己的機會總會到來。因此,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等待,既不要傻傻地等待,讓各種各樣的機會溜走;也不要急於求成地見一個追一個,抓住很多但卻沒有一個能真正做好,這等於一個也沒抓到。等待機遇也是一個提高自己、鍛造自己、昇華自己的過程,它需要人有一個冷靜的頭腦,同時還要付出更爲艱辛的努力,纔不至於與機遇擦肩而過。

  機遇不是路標,會靜靜地站在路邊等人看見;機遇也不是天上掉餡餅,隨便就掉在任何一個人頭上。父母要教會孩子蓄積自己的力量,主動追求卻也不漫無目的,耐心等待卻也不毫無鬥志。孩子只有擁有穩重的性格和敏銳的觀察力,才能抓住適合自己發展與成功的機遇。

建議四:引導孩子自己創造機遇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爲自己創造機遇。而要創造機遇,就要具備超前意識和遠見卓識。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經常充實自己,而且還要善於觀察與發現。

  1973年,15歲的格林伍德收到了一份聖誕禮物——一雙冰鞋。他高興地換上冰鞋,跑到自家附近結冰的河面上去溜冰。可是當他開始快速移動的時候,忽然感覺十分冷。於是他用皮帽子把頭和腮幫子捂得嚴嚴實實,但不一會兒卻又覺得非常悶熱。

  林格伍德就想,應該能做出一種可以捂住耳朵的東西。於是他描述出大概的樣子,讓母親幫助他做了一副耳套。當他戴着這樣的耳套出門的時候,夥伴們都很羨慕,並向他索要。

  林格伍德和母親一起商量修改,使做出的耳套更加美觀實用。之後,他去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並且在未來的日子裏,他不但成爲了製作耳套的工廠的總裁,也因爲這項專利而成爲了千萬富翁。

  生活中機遇廣泛存在,父母應該教育孩子要像林格伍德那樣,善於發現機遇,並最終走向成功。另外,對於引導孩子創造機遇,父母也要注意提醒他儘管要對機會的出現保持敏感,但也不能只跟着感覺走,創造機會也是需要合適的條件的。同時,父母還要提醒孩子不能盲目淺見,也不能見利忘義,更不能損人利己。

金玉良言

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曾經說過:“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又往往需要機遇的垂青。抓住機遇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挑戰。父母要教導孩子,讓他拿出拼搏與應戰的勇氣,相信自己,轉變觀念,端正態度,努力學習,把握機遇,用好機遇,爲自己未來的成功而奮鬥。

與人合作:讓孩子更快地實現目標

  

  不管一個人多麼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

  ——(俄羅斯)奧斯特洛夫斯基

  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

  ——(美國)韋伯斯特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有8個兒子。他們從小就打打鬧鬧,這讓農夫費了不少心思。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農夫越來越老,兒子們也漸漸長大,可是,他們仍然不知道互相謙讓,爲此,農夫很着急。

   一天,農夫去請教一個智者,希望他能幫自己解決問題。於是,智者把他的兒子們召集到一起,取出8雙筷子,分別分發給他們每一個人,說:“你們使勁地把筷子折斷吧!”孩子們都很不懈,說:“折斷這麼細的筷子需要使勁嗎?”說着,每個人都很輕鬆地把筷子折斷了。

   一會兒,智者又拿出8雙筷子,把他們綁在一起,然後對孩子們說:“現在,你們還有誰願意試試,把它折斷?”老大毫不猶豫衝上前去,使盡了全身力氣,憋紅了臉,最終筷子紋絲不動。接着,幾個弟弟不服氣,都分別試了試,筷子依然沒有被折斷。

   這時,父親說:“孩子們,你們明白了嗎?你們每天爭吵不休,都只顧自己,就像一雙筷子那樣,很容易就折斷了。但如果你們像這8雙筷子捆綁在一起那樣,團結起來,那樣的力量將是無窮的。”

   幾個兒子頓時羞愧地低下了頭,終於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也明白團結的力量是堅不可摧的。最後,他們互相道歉,攙扶着父親回家了。

  正如智者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家團結在一起的力量是無窮的,集體的力量總是大於單個人的力量。曾有人說過:一個人有一個蘋果,兩個人交換後,還是一個蘋果;但是一個人有一種思想,兩個人交換後就是兩種思想,因而隨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合作,越來越需要富有合作精神的人。

  合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際交往,而是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結成互助互利的雙贏關係,是今天這個時代的人必備的做事能力。一個人的力量僅是滄海一粟,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有自己的特長。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今天,與他人合作的這一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爲重要。

  與人合作的本質在於尊重差異、接受差異、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弱點。一個人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才華,才能創造出人生的輝煌。

  隨着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與他人合作,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善於合作,才能贏得明天。與人合作能力必須從小加以培養。那麼,父母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做呢?

培養建議

建議一、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合作對象,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參加勞動,讓自己成爲孩子的合作者,進而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週末的時候,父母可以列出一張家務清單,給孩子分配勞動任務,全家人一起合作完成這些家務。父母還可以找一些很有趣的工作,全家人一起完成,比如拼圖、包餃子等,讓孩子感受到分工的樂趣。

建議二:引導孩子欣賞別人的優點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但同時也有缺點。而善於發現優點的人總是比看到缺點的人更快樂。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接受同伴間的差異,包括個性、能力、興趣、愛好等,讓孩子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小潔上初中1年級,開學剛一個星期,她對新環境很不適應,對新老師和新同學都很不滿意,有了換班的想法。

  一天放學回家,小潔向媽媽抱怨:“班裏的同學太差勁,上課有人喫東西,入學考試有人作弊,學習風氣太差。”媽媽理解地說:“這樣啊!”女兒說:“是呀!我都想換班了!”

  媽媽繼續說:“你先彆着急下結論,既然你觀察得這麼仔細,媽媽交給你一個任務,你現在換個角度看問題,把你們班上課“最”的人給我挑出來,比如,最積極回答問題的人,上課紀律最好的人,人緣最好的人,受老師表揚最多的人……一個星期後告訴我,如果那個時候你還是覺得這個班不好,媽媽再給你想其他的辦法。”

  就這樣,媽媽列舉了20多項“最”讓女兒去挑選。小潔最後照做了。幾天後,她不好意思地對媽媽說:“媽媽,其實我們班也挺好的,感覺大家都很熱心,很團結。每個人都有優點,我不能只看他們的缺點。”

  懂得欣賞別人,是和別人友好合作的前提,如果只知道挑別人毛病,那麼恐怕很難與他人保持好的合作關係。當孩子抱怨環境、某某人不好時,父母不能只聽孩子片面的言語就下結論,應該引導和鼓勵孩子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讓他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

建議三:讓孩子懂得尊重別人的意見

  一個團隊合作裏面很容易出現意見分歧,當別人發表觀點時,孩子只有耐心地傾聽,纔有機會真正瞭解別人的意見,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接受差異性,尊重別人的意見。

  13歲的正林是班長,每次聽到同學的意見和自己相左時,就很憤怒。但是有時冷靜下來後,發現別人的意見也不是沒有道理。爲此,媽媽和正林一起定了3條規則:

  第一,不正面反對任何人的意見,當和別人意見不和時,仔細思考後再作決定;

  第二,凡帶有肯定含義的字句,像“當然”“無疑”等話,都改用“我推斷”“我揣測”,或者是“我想象”等話來代替;

  第三,當別人肯定地指出錯誤時,放棄立刻就反駁的意念,而是先思考,然後婉轉解答。

  後來,正林自己說:“不久,我就感覺到因爲我的態度的改變,和同學們討論時更加輕鬆、愉快了。”

  父母要改變孩子說話的語氣和用詞,就像媽媽和正林定的幾條規則那樣,這樣能讓孩子有一個謙虛的態度,進而能聽進別人的建議,尊重別人。

  另一條讓孩子懂得尊重別人的黃金法則就是教孩子不要打斷別人的話,學會傾聽,有效地回答別人的話,而不是自己想自己的,這是尊重別人的基本原則。

建議四:引導孩子在集體活動中給他人機會

  很多孩子好勝心強,總希望超過別人,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父母要端正孩子的心理,教他把不可一味地把他人當成競爭對手和敵人,更不能不顧一切地與他人對立。

  12歲的黎偉要參加學校的辯論比賽,他準備了很多發言稿,對此滿懷信心。比賽前,他對爸爸承諾,他一定要拿個最佳辯手回來。可是比賽後,他不僅沒拿到最佳辯手,而且整個小組也輸掉了那場比賽。

  他想不明白,問爸爸:“爸爸,我敢保證自由辯論環節,我肯定是發言最多的,怎麼最後我們就輸了呢?”爸爸說:“辯論比賽只有一個人突出是不行的,只有一起合作才能成功。因爲一個人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其他人的觀點會補充你的漏洞,讓你們小組的論點論據都更充分。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突出,其他伴都沒有發言權,你說得不對了,夥伴們都沒機會糾正你,辯論當然就不能贏了。”

  聽了爸爸的話,黎偉點了點頭,說:“哦,我只想着要表現自己,卻忘記給其他同學發言的機會了。”

  合作是一個互補的過程,父母要教孩子考慮集體的利益,學會在關鍵時刻約束個人的行爲,要給合作者機會。就像足球比賽一樣,如果球員只想表現自己,縱使他的能力再強,整個球隊也很難贏得比賽。所以,如果孩子缺乏這種意識或者精神,只想着打敗別人,自己佔上風。那麼,與他人合作是不可能成功的。

建議五:讓孩子懂得原諒和鼓勵

  寬容他人的過失,不僅可以讓孩子避免潛在的紛爭,還可以讓他獲得良好的人緣,從而增加他成功的籌碼。

  11歲的欣雲擅長短跑,這次學校運動會她報名參加4×100米接力賽跑。她滿懷信心,希望能跑第一名。可是,最後因爲其他同學的失誤,她們沒能取得名次。

  回家後,欣雲抱怨說:“媽媽,我跑完第一棒是第一名的,可是後來朱華傳棒時傳掉了,才導致我們落後的。”媽媽說:“先消消氣,比賽就是這樣,有贏就會有輸,不必太在意結果。接力比賽只有大家合作好了才能贏,朱華失誤了,導致你們沒去的名次,她肯定很自責吧?”欣雲點點頭,說:“嗯,她跑完了就哭了,一直和我們說‘對不起’。”媽媽說:“你有沒有原諒人家,安慰人家啊?”欣雲說:“有,我跟她說‘沒事,下次繼續努力’。”

  父母要告訴孩子人人都可能犯錯,重要是要原諒別人的失誤和過錯,及時鼓勵對方,而不要抓住別人的錯誤不放。平時,父母也要鼓勵孩子多說:“你有困難嗎?我來幫你。”“沒關係,我們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可以互相幫助。”“我們一起玩兒吧!”這樣,孩子的合作能力就會慢慢形成。

建議六、不要把孩子培養成“小霸王”

  現在父母不允許孩子受一點委屈,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喫虧,爲此,有些父母鼓勵孩子用武力解決問題。

  曾有一位父親自豪地說:“以前我的兒子懦弱,在學校總被同學欺負,我就生氣地對他說:‘以後受欺負了別來找我,你可以打他,哪怕打壞了我給他出醫藥費。但是,你要是向我哭訴,我不僅不會給你出氣,反而要再打你一頓。’現在我的兒子在他們班是個‘小霸王’,全班同學都怕他,沒人再敢欺負他了。”

  其實,害怕並不意味着尊重,順從也並不意味着接納。如果孩子長期保持這種性格,會導致孩子不合羣,狹隘自私,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形成陰暗的心理,這對他一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孩子應該懂得自我保護,但也不要主動攻擊別人。

金玉良言

  善於合作,能與人和諧相處、共事,是今天社會所需人才重要的條件之一。離開這一條不可能成爲社會有用的人,更無法立足社會,無法生存發展。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合作,讓他早日受益。一旦學會合作,孩子就會在學習和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順利。

有意志力:成就孩子一生事業的基石

  

  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志,不管環境換到甚麼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最後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美國)愛迪生

  對於意志堅定者,不管決定多麼嚴峻,他都不會考慮自己的命運,只會要求自己有堅定地、不折不扣地執行決定的勇氣。

  ——(法國)司湯達

   王獻之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七八歲的時候,他開始跟着父親學習書法。他十分羨慕父親那瀟灑飄逸的好字,於是下定決心,有朝一日一定要趕上父親。

   開始的時候,王獻之熱情高漲,勁頭十足。但時間長了,他天天坐在書桌前與筆墨打交道,不但手臂和腰腿勞累痠痛,而且也日漸乏味。他想,父親書法那麼好,一定有甚麼竅門。而當他向父親詢問的時候,父親王羲之指着院子中的18口大水缸說:“書法的祕訣就在這些水缸裏面。只要將這18口水缸裏的水寫完,你自會明白。”

   父親的話讓王獻之很是好奇,他一定要看看這水缸中到底藏了甚麼祕密。於是他開始面對幾口大缸蘸水磨墨,揮筆臨帖。經過5年的努力,他終於寫完了3缸水。可是當他把自己寫好的字拿給母親看的時候,母親卻在端詳許久後才指着一個“太”字下的一點對他說:“你練盡了3缸水,卻只有這一點寫得像你父親的筆法。”王獻之聽後十分泄氣,因爲那一點還是父親在指導他寫字的時候添上去的。如此說來,豈不是練了這麼久,卻一點進步也沒有?

   王羲之見兒子垂頭喪氣,便鼓勵他道:“學書法沒有祕訣,全在‘功夫’二字。功夫是練出來的,而不是找竅門找出來的。只要憑你的意志力將功夫真正練到了家,字就一定能練成。而且,除了練字以外,還要認真讀書,加強道德修養,修身養性,這些都是練習書法必不可少的。”

   從那以後,王獻之在母親的督促和父親的教導之下,勤學苦練,持之以恆,他的書法水平突飛猛進。後來,王獻之的字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逐漸與父親王羲之的書法齊名,世人將他和他的父親一起稱爲“二王”。

  意志力是指一個人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困難,從而實現目的的品質。它需要通過一個人的決心或行動的力度和持久性體現出來。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王羲之用18口大缸的水來激勵兒子,使他終於練成一筆令世人讚歎的好書法,他也正是通過鍛鍊兒子的意志力,才讓兒子最終事業有成。

  一個人成才的條件是多方面的,除了需要靈活的大腦、健康的體魄,還需要有優秀的品質,更需要堅毅的精神,這些都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而良好的意志力,則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意志力堅強的人,面對困難不會退縮,反而更加奮發圖強,努力在困難的環境中做出一番成績來;而意志力薄弱的人,往往無法堅持完成自己的目標,更不要說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努力去渡過。

  對於孩子來說,意志力對他的智力、興趣、愛好的發展都有着直接的影響。意志堅強的孩子,學習自覺性強,並能獨立克服困難;反之,若是孩子的意志力薄弱,則會影響他學業成就的提高。可以說,意志力的強弱與否,會對孩子的的成長與發展起到導向與推動的作用。

培養建議

建議一:從孩子實際出發找準弱點

  父母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應該因人而異,要從孩子的具體實際出發,找準他的弱點,針對孩子的特點來培養。

  比如,有的孩子做事情虎頭蛇尾,一開始幹勁滿滿,也能堅持,但越到後面,幹勁越不足,甚至有的孩子還可能會半途而廢。這樣孩子的優點在於能確定目標、確定行動,但他的缺點就在於不能堅持,也缺乏自制力。對待這樣的孩子,父母要在他確定目標行動起來以後不斷提醒他,鼓勵他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尤其在接近事情完成的時候,更要讓孩子堅持下去。

  再比如,有的孩子準備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猶豫不決難下決心,而幹起來之後卻能夠較好地堅持。這樣孩子的優勢在於執行計劃,而他作決定的能力比較薄弱,各種因素的干擾使他難以果斷作出選擇。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就應該在一個行動的起始階段,幫助他分析利弊因素,使他儘快確定目標,通過培養他的果斷性來培養他的意志力。

  當然,孩子還有其他的一些特點,這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觀察,從而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訓練,以增強他的意志力。

建議二:讓孩子確立努力的目標

  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意志力的堅持性,而這就需要父母提醒孩子,讓他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在不同的階段訂立出不同的目標和計劃,同時父母也要督促孩子按照計劃向着目標執行。

  對於孩子來說,只有具體、可行的目標,才能促使他主動、自覺地去努力實現。制定目標時父母要讓他明白,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要把如何克服困難的措施制定在實施計劃中,這樣孩子就有目標可奔、有計劃可循,就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辦法。

  10歲的韓娜看見鄰居家的孩子買了一個悠悠球,於是她也向爸爸要求買了一個。可哪知道,買回來沒幾天,韓娜就對它失了興趣——因爲她不會玩。爸爸發現後,立刻從音像店裏買回了關於悠悠球的VCD。

  通過光碟,韓娜瞭解到玩悠悠球還能參加比賽,她一下子又來了勁頭。爸爸趁勢鼓勵她:“只要你以冠軍爲目標,你也有機會拿到冠軍。”從那以後,韓娜的課餘時間都用來練習悠悠球,一段時間過去,她已經是花樣翻飛,小有所成。她對爸爸說:“我一定會好好練習,我也要參加比賽拿冠軍!”

  無論是哪一方面,孩子一旦有了目標,他纔會積極地去努力,就像故事裏的韓娜,悠悠球冠軍就是她的目標,再加上爸爸的鼓勵,她的意志力在不知不覺中就得到了鍛鍊。

  因此,父母應當根據孩子自身的真實情況與年齡性格特點,來幫助孩子確立合適的目標。當孩子完成一個目標後,成功的喜悅會強化孩子的進取精神,激起他確定下一個目標的熱忱,在這個過程中,意志力的培養也是很自然的。

  父母還要注意,這個目標須是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就能達到的,切忌過高或過低。過高的目標會讓孩子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反而磨掉他的耐性。而過低的目標又因爲過於容易就得到,起不到鍛鍊孩子意志力的作用。

建議三:儘量讓孩子獨立活動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指出:“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長輩們對他的疼愛容易讓他產生依賴性,而這種依賴性對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是一個阻礙。因此,父母要儘量放開手,對孩子的態度應該是幫助而不是“包辦”,要讓他獨立活動,讓他自己完成一件事情,從而有效培養他的意志力。

  陸路上小學1年級,但他十分愛睡懶覺。每天早上媽媽叫他多少遍他都不起,可一旦他遲到了,卻又會埋怨媽媽。

  這一天,媽媽鄭重地對陸路說:“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別的小朋友能做到的,你也應該能做到。從明天起,你自己睡前上好鬧鐘,如果鬧鐘響了你還賴牀,我也不再叫你,遲到了挨批評你自己擔着!”陸路一看,媽媽對他動了真格的,而他要是遲到了,老師同學那裏也會丟面子。於是,第二天,鬧鐘剛一響,陸路立刻就起來了。從那以後,他再也沒遲到過。

  這位母親是明智的,她認識到,讓孩子不依賴自己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父母應該儘可能地讓孩子獨立活動,讓他自主地學習生活。同時,還要鼓勵孩子,要堅強勇敢地面對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儘量獨立克服,從而使意志力得到鍛鍊。

建議四:捨得讓孩子喫點苦

  現在不少孩子變得非常害怕喫苦,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都十分恐懼,這樣的孩子很難把一件事情堅持下去。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說過:“你想成爲幸福的人嗎?那你首先要學會喫苦。”意志力是從累和苦中磨練出來的。因此,父母要注意,無論生活條件優劣與否,都必須讓孩子學會喫苦,通過各種方法來鍛鍊他的意志,以應對未來越發激烈的各種競爭。當然,任何辦法都不是立竿見影的,貴在長期堅持,天天訓練。

  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被稱爲“宋氏三姐妹”,她們都爲推動中國婦女解放運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父親宋耀如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就十分注重對他們意志力的培養。他認爲,每個人都必須學會自制、忍耐,養成不畏艱險的堅韌品格。

  初春時候的上海依然寒冷,尤其在下雨的時候更甚。但宋耀如卻帶着還是孩子的宋藹玲一起淋雨,鍛鍊她的意志力和忍耐力。當時年僅4歲的宋慶齡也對此頗感興趣,父親尊重她的意願,也讓她加入到淋雨的行列。另外,宋耀如還經常帶領孩子們野外徒步旅行,和她們一起禁食,抵擋食物的誘惑,讓孩子們在學會忍飢挨餓的同時也鍛鍊了意志力。

  一個人的成長必須經歷各種挫折和磨難,而越是困難的環境越能鍛鍊人的意志力。父母應該有意識地爲孩子提供克服困難的機會,從而提高他應對困難的能力。當然,也不一定非要讓孩子像宋氏三姐妹那樣去淋雨和節食,父母還可以爲孩子提供其他鍛鍊的機會。另外,父母不要全盤包攬,把孩子的前進道路都清掃乾淨,否則就會失去讓孩子鍛鍊和培養意志力的機會。

金玉良言

良好的意志力往往可以成就一個人。在當今優勝劣汰充滿競爭的時代裏,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使之不怕困難,有勇氣、有毅力地去戰勝困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必要的。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