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效學習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埃得加·富爾指出:“21世紀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習一種能力。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識,也不是考多高的分數,而是讓自己具備強大的學習能力。要知道,學習力就是競爭力。作爲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終身學習,讓他具備立足社會而不敗的持久高效的學習能力。

有效閱讀:讓讀書成爲孩子進步的階梯

  

  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情況下,彷彿烤在火上一樣,漸漸融化。

  —— (法國)雨果

  每當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

——(法國)伏爾泰

   

  8歲的柳可喜歡讀書,每天晚飯後都吵着媽媽陪自己去書店看書,媽媽看到女兒看書的積極性這麼高,就欣然同意女兒的請求。

  一天,柳可和媽媽從書店回來,爸爸問柳可:“今天去書店看甚麼書了?”柳可說:“人體的。”爸爸問:“那上面都講甚麼了?”柳可想了想:“忘了。”爸爸很驚奇:“都忘了呀?”這時候,媽媽在一旁辯解道:“也沒看多長時間。”

  爸爸繼續說:“可可,爸爸教給你在短時間內讀書的好方法。”說着,帶女兒走到書櫃前,拿起一本書,說:“下次,你看書的時候,一定要先看書的名字,看看他是不是你想看的,比如這本《動物世界》,你想看,好,拿起他,但不要急於翻閱內容,要先看書的目錄。”

  說着,爸爸翻開書的目錄:“看到了嗎?這就是目錄,目錄裏有大象,螞蟻等等。看過之後,我們對這本書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了,如果時間允許,我們可以從頭看;如果時間短,就挑我們喜歡的章節來看。懂了嗎?”

  女兒點點頭,指着書裏其中一節說:“這本書,我就可以直接翻到‘企鵝’這兒了嗎?”爸爸說:“對,翻到第48頁。”女兒高興地說:“爸爸,我懂了。”

  父母要教孩子適宜的閱讀方法,如柳可的爸爸那樣,沒有把一句“時間太短了”當成女兒看書效率低的藉口,而是把握住機會,教她如何利用最短的時間掌握一本新書的大概內容,然後從目錄中迅速找到所需的知識點,相信這也是最簡潔最有效的方法了。

  讀書可以豐富一個人的思想,提高他對生活的認識。曾有一項調查表明:喜歡讀書的人,心胸一般比較開闊,對現實問題往往有一個比較理性的認識,也能增強對生活的信心。

  喜歡讀書的孩子,思維一般比較流暢,表達能力、認知能力也要強於不愛讀書的孩子。當遇到挫折後,孩子都會抑鬱,但不愛讀書的孩子表現得更強烈些,而且不容易從失敗中走出來;而愛讀書的孩子會通過看書轉移注意力,或者在書中尋找一些答案,通常情況下,抑鬱情緒會自動排解。

  可見,閱讀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是有好處的。但是,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堅持、潛移默化的過程。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培養建議

建議一:教孩子正確的閱讀方法

  讀書講求方法,好的讀書方法可以讓孩子節省時間,加深孩子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一般來說,閱讀方法分爲泛讀、精讀、通讀、跳讀和速讀5種。泛讀要求孩子各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涉獵,讓孩子具備全面的知識基礎;精讀適用於一些經典,只有精心研究,反覆咀嚼才能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通讀是大概的瀏覽,適用於書報雜誌的閱讀;跳讀和速讀在於讓孩子迅速掌握書的筋骨和脈絡,適用於考試。父母要把這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孩子,讓他在不同的情境下學會不同的閱讀方法。

建議二:鼓勵孩子做讀書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筆記是幫助孩子消化,促進吸收的一個過程。所以,父母可以培養孩子邊讀書邊做筆記的習慣。

  張健喜歡讀書,可是自從上了小學4年級後,讀書興趣沒有以前那麼濃了。

  一天晚飯後,媽媽催促張健,說:“趕緊把桌上那篇文章讀完,老師不是讓寫觀後感嗎?”張健看了看桌子上的書,無精打采地說:“哦!”爸爸看着兒子沒了精神,問:“兒子,怎麼了?最近怎麼不愛看書了?”兒子皺着眉說:“本來挺喜歡看的,可是每次都要寫觀後感,弄得看書跟任務似的。”

  爸爸說:“你只要把看完的想法寫出來就行啊!”兒子辯解道:“可是,爸爸,我沒有想法啊!”爸爸點了點頭,說:“爸爸能理解,如果實在沒有想法,那你就摘錄一句你最喜歡的話,寫在觀後感上面,如果覺得實在沒有甚麼喜歡的話,那就把文章的標題寫上去。你看行嗎?”這下,兒子來了精神,跑到桌子前認真地看起了書。

  父母要鼓勵孩子讀書時手要勤,做讀書筆記,但筆記的內容不是隻限於寫觀後感,可以使一句話,一個觀點,關鍵是要讓孩子慢慢養成這個習慣。

  所以,剛開始培養孩子寫觀後感時,孩子筆記的“質”不在高,“量”也不在多,可以像張健的父親要求的那樣,也不失是一個做筆記的好方法。

  當然,如果孩子不願意寫筆記,父母也不能強迫。因爲對於孩子來說,閱讀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如果父母硬是讓孩子寫讀書感想,閱讀可能會成爲一個很痛苦的事情,進而打消他讀書的積極性。

建議三:晚睡前讓孩子看半小時課外書

  父母要成爲孩子的讀書夥伴,做他的閱讀榜樣。同時,父母要鼓勵孩子看一些適合他年齡的課外讀物,豐富孩子的課餘知識。

  程揚今年10歲,媽媽一直希望她能博覽全書,多看一些課外書。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媽媽都會陪着她一起看書。媽媽拿着書,程揚則靠在媽媽的肩膀上。看書前,媽媽會微笑着對她說:“媽媽會看慢點,等着你,咱倆一起看。”程揚點點頭。

  讀完書後,媽媽還鼓勵程揚積極思考一些問題,比如“你覺得某某怎麼樣?”“那你覺得他這樣做對嗎?”“如果是你的話,你怎麼辦?”……

  久而久之,程揚不在媽媽的陪讀下,也能自己讀書,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

  有些父母禁止孩子讀課外書,認爲孩子讀課外書會讀“野”了思想,影響他讀教科書,從而影響學習成績。實際不然,多讀課外書不但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語文水平,而且還可以讓她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父母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他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進而把想法和觀點表達出來,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像媽媽引導程揚那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會更加濃厚,這種方法值得借鑑。

建議四:教孩子閱讀要有選擇性

  現在的書店裏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讓人眼花繚亂。但是,書籍也有好壞之分,好的書籍可以淨化孩子的心靈,而一本低級趣味的書會染污孩子的心靈,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讀好書。

  在地鐵上,有一個六七歲的男孩坐在媽媽的腿上,手裏抱了一大摞武俠小說連環畫。他看書看得很投入,但是,表情一直皺着眉頭,嘴裏還時不時地發出一些聲音,好像在爲裏面的打鬥人物配音,還時不時地把手攥成小拳頭在空中比劃幾下。顯然,他已經被書中故事情節吸引了。

  而媽媽很氣憤,看到兒子坐在自己腿上不老實,不管三七二十一,拍打孩子幾下,不時再捏捏孩子大腿,氣憤地說:“老實點兒。”

  看到孩子皺眉、攥拳的那一幕,不禁感嘆,孩子的辨別好與壞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小時候他就經常看一些打鬥的場景,孩子長大後勢必會形成急躁的性格,甚至有暴力傾向。有智慧的父母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閱讀的內容,像一些有打鬥情節的、思想不健康的動漫書,還有現在流行一種方便攜帶的“校園口袋書”,內容都不利於孩子的心理發展。父母要禁止孩子看這些書。

  還有些父母買書追求時尚,甚麼書熱買甚麼。但是,書不是茶,有冷有熱;書更不是蔬菜,一定要讀個新鮮。有時,讓孩子讀一讀經典更可以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弟子規》,這些書都可以激勵孩子奮發向上,幫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總之,父母要讓孩子讀思想內容積極向上的書,多讀一些修身養性的書。

建議五、鼓勵孩子自主閱讀

  小孩子都習慣於父母給自己講故事,那是因爲孩子的識字能力有限。當孩子長大些的時候,父母要試着讓孩子自己去看,自己去理解,注意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

  9歲的伊清喜歡聽媽媽講故事。可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媽媽覺得伊清可以自己讀書了。一天,媽媽對她說:“你自己看書,行嗎?”伊清撒嬌道:“不嘛!我喜歡媽媽給我講。”媽媽說:“你都長大了!可以自己讀書了。”伊清說:“可是,我懶得自己看。”

  第二天晚飯後,伊清跑到媽媽房間要求講故事。媽媽沒有理睬她,只見桌子上有一張字條,寫着:“今天你可以自己讀書。”字條旁邊還放着一本兒童讀物。女兒看了看媽媽,然後坐在她旁邊,拿起書讀了起來。

  父母給孩子講的過程中,容易加入一些主觀因素,而且孩子聽父母講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往往記憶沒有那麼深刻。孩子只有自己看到的生動的文字、圖片,然後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印象會更深刻,也才能提高閱讀水平和理解力。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自主閱讀。

金玉良言

  孩子的閱讀興趣很重要,父母在爲孩子選擇讀物的時候,不能只提倡廣泛閱讀,也要尊重孩子的讀書興趣,進而爲他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而且,閱讀的形式不只限於書本,還包括報紙,雜誌,電子書,這些都是孩子閱讀的媒介,但是,父母一定要對內容把好關,防止不良內容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另外,還要讓孩子學會在讀書的時候進行思考,思考書上的內容是否合理,只有經過思考,纔會把所讀的合理的內容變成自己的思想,讓自己受益。

獨立思考:孩子“有思”學習纔有效率

  

  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一項必備才能。在歷史上任何一個較重要的科學上的創造和發明,都是和創造發明者的獨立地深入地看問題的方法分不開的。

  ——(中國)華羅庚

  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

  ——(德國)布萊希特

   

   在全世界IBM管理人員的桌子上,都擺放着一塊小小的金屬板,上面無一例外地都寫着“Think”(想)。這一塊金屬板的創意來源於IBM創始人華森特,正是他提出了這個“Think”的觀點。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天,天氣潮溼而陰冷,華森特一大早就主持召開了IBM的一次銷售會議。這個冗長的會議一直持續到下午,但是會議的氣氛卻無比沉悶,甚至無一人發言,所有人只是聽着華森特在那裏發號施令。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沉悶的氣氛漸漸地讓大家開始感到煩躁不安。

   忽然,華森特轉身在身後用來展示材料的黑板上寫了個大大的“Think”,然後他大聲而肯定地對大家說:“我們共同缺少的是,對每一個問題充分地去思考。別忘了,我們都是靠腦筋賺得薪水的!”

   從那以後,“Think”成爲了華森特和公司的座右銘。並且在這一座右銘的指引下,公司上下都勤于思考,並最終使公司的經營大獲成功。

  思考是一種技能,它可以通過後天的培訓來得到鍛鍊,但是如果一個人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開發,那麼他思考的萌芽就會枯萎。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往往是懶於思考的,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奮鬥目標往往都抱有一種很無所謂的態度。

  就如IBM公司那個盡人皆知的座右銘,其實,“Think”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東西。就像要想使身體變得強壯,需要通過多方面的訓練來達到目的一樣,一個人要想使自己的思維能力發達,就必須多多用腦、勤于思考。

孩子要走的道路還很長,他要能夠生存,要能掌握一些技能,他需要學習、需要進步。孩子的未來若是想要靠個人的努力來取得成功,就必須要善於思索、勤于思考。因爲,只有善於思索,才能生疑解惑,而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將問題考慮得透徹明悟,這樣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在今天,我們已經處在“信息時代”,處在“知識爆炸”的年代,這就從客觀上對每一個人的思考能力都提出了挑戰。愈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慾望就愈強,學習的能力就愈強,創造力就愈強。這種能力,使他能夠與時俱進,使他能夠不斷進步。

  因此,父母要抓住時機,多注意對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鍛鍊他的靈活思考能力,爲他未來的個人成長與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培養建議

建議一:豐富孩子的知識,讓他開闊眼界

  豐富的知識才是思考的源泉,沒有了知識,思考就變成了空穴來風。而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知識,思想纔會變得深刻。孩子的知識和經驗越豐富,他的聯想就越廣泛,他的思維也就越敏捷靈活。

  父母在督促孩子完成學校課業的同時,還要鼓勵孩子通過郊遊、參觀展覽館、動手鍛鍊等各種途徑儘可能多地獲得知識,讓他從各種活動中體驗生活、學會思考、發展智力。另外,父母還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及他自身的性格特點,去引導他多看多想,在他提問題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讓他掌握更豐富的知識。

建議二:多向孩子提出有助於思考的問題

  要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父母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提出有助於他思考的問題。所謂有助於思考,並不是那些簡單的“甚麼是甚麼”的問題,不是隻要求一個確定答案的問題,而是要孩子能夠由一個問題去聯想開來,進而引發出多個問題的思考。

  媽媽給上小學2年級的孟欣買來一對小兔子,孟欣十分喜歡它們,總是拿家裏的胡蘿蔔掰成小塊兒餵給它們喫。

  這一天,孟欣看到冰箱裏沒有胡蘿蔔了,於是她十分着急地對媽媽說:“沒有胡蘿蔔小兔子會餓死的!”

  媽媽說:“難道小兔子只能喫胡蘿蔔嗎?”

  孟欣回答:“我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說過了啊!小兔子愛喫胡蘿蔔。”

  “對啊!”媽媽笑笑說,“小兔子只是愛喫而已,那你想想它們還能喫別的東西嗎?”

  孟欣平靜了下來,仔細想了想,說:“家裏的白菜,小兔子喫嗎?”看見媽媽鼓勵的眼神,孟欣從廚房拿來做菜剩下的白菜葉,餵給了小兔子。她驚喜地發現,小兔子居然也喫得津津有味。

  媽媽趁勢又說:“那麼若是家裏也沒有白菜了,小兔子還能喫甚麼呢?”

  孟欣想了想卻又沒想出來,於是她翻書上網,開始認真查了起來。媽媽一旁看着,讚許地笑了。當然,最後孟欣還是知道了,其實小兔子除了蘿蔔白菜,還是有許多東西可以喫的,她再也不用爲小兔子沒有食物喫而擔心了。

  其實,有不少知識就像“兔子愛喫胡蘿蔔”,都會在孩子腦中先入爲主,而這些知識也並不一定全面。在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多向孩子提出有助於他思考的問題,讓他自己動腦筋來完善相關知識。

  孩子通過請教他人、查閱資料、反覆思考而最終獲得的圓滿答案,才能讓他真正獲得知識。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思維也最能得到鍛鍊。如果有可能,當父母遇到一些小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向孩子詢問,這樣對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建議三:讓孩子從多角度去考慮問題

  一個事物都會包含許多方面的內容和深意,每一個問題都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多角度地去看問題,也是一個人思維活躍的表現。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從多角度去考慮問題,善於發現問題的不同觀點,以達到鍛鍊思維能力的目的。

  5年級的高南最近聽老師一直教育他們不要沉迷於網絡。這天,高南迴家問爸爸:“老師網絡上的遊戲不適合青少年,同時網絡上還有很多的不良信息。網絡真有那麼壞嗎?”

  爸爸想了想,問高南:“你覺得網絡都能幹甚麼呢?如果讓你用,你又想幹甚麼呢?”

  “聊天、玩遊戲,也可以瀏覽新聞、查資料。”高南數着手指頭說,“爸爸還能用它寫文章。要是我的話……除了查資料外,我也許會玩遊戲吧。”

  爸爸笑了:“你看,你也會想玩遊戲,所以,老師纔會這樣總跟你們重申這個問題。他是在告訴你們,要合理利用網絡,不能沉迷於其中,否則最後會丟掉學業。”

  高南聽了認真地思考了起來。

  爸爸趁勢又繼續問他:“那你認爲,網絡有它不利的方面,就該完全不理會它嗎?”

  “不應該吧?”高南皺了皺眉,“畢竟它還有有利的方面啊!很多信息與新聞都能通過網絡來獲得的。”

  “可見,我們應該合理利用網絡,讓它多爲我們的成長與進步多做貢獻。你覺得呢?”

  聽了爸爸的話,高南點了點頭。

  有些問題就如網絡的問題一樣,利弊兼有。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多思考,充分了解事物的多面性。要指導孩子對於事物的各個方面,都儘量考慮周全。而且,父母也要讓孩子把這類事物和其他類似事物進行充分比較,在比較過程中來思考其可取性與價值性。

  父母要通過引導孩子多角度考慮問題,使他能夠靈活運用思維。並且,要讓他通過對問題的思考,來得到相關的知識,並能讓他在思考中得到成長。

建議四:讓孩子學會歸納,舉一反三

  孩子的學習能力有時候只限於接受新鮮事物,而對已經學過的東西卻並不一定懂得重溫。因此,父母要通過適當的方式教導孩子,讓他在學習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將以前所學的相關的知識梳理出來,然後進行歸納與總結。要讓孩子嘗試着在這些知識中找出規律,然後再讓他用所學的知識去聯想現實中相關的事物,以及對這個事物的道理或原理進行分析與再聯想,做到舉一反三。父母可以經常通過這樣的活動,來鍛鍊孩子歸納與舉一反三的能力,讓他經常思考,使他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鍛鍊。

建議五:啓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正處於探索未知世界的階段,所以他就會提很多的問題。父母這時可以先不給出答案,要讓他學會自己思考,啓發他自己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使他的思維能力得到鍛鍊,同時也使他的獨立能力得到發展。父母也可以向孩子給出提示或者指導,讓他能沿着正確的方向找對問題的答案。

  上小學4年級的楊樂是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但每次她向爸爸提出的問題,爸爸給她的回答卻都是“問號”。也就是說,楊樂的問題,全都被爸爸又轉換成了新的問題被問了回來。

  而爸爸這樣的做法,不但沒讓楊樂感覺困惑,反而是激發了她更大的好奇心,她對爸爸的問題總是要反覆思考,之後還要查閱書籍資料。而且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她又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經過這樣反覆的提問與思考,她才能最終得到答案。儘管看上去這個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很是複雜,但這樣一來,楊樂不僅最初的問題得到了解答,還經常會學到許多額外的知識。

  正是因爲爸爸引導楊樂自己思考問題,才使得楊樂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孩子掌握的知識越多,思維就越靈活。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對於孩子遇到的問題,父母應該通過啓發引導,讓他自己尋找答案,這樣不僅鍛鍊了他動手動腦的能力,更有助於他思維的靈活運用。畢竟,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得來的知識,要遠比被直接灌輸的知識記得牢固得多。

金玉良言

古語云:“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後人將這句話簡言爲成語“心之官則思”,意思是腦筋的作用就是思維。而會思考的人才能更好地生存與生活,因此,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鍛鍊對於孩子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

善於想象:給孩子插上一對騰飛的翅膀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

  ——(美國)愛因斯坦

  想象就是深度。沒有一種精神機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對象,這是偉大的潛水者。科學到了最後階段,便遇上了想象。

  ——(法國)雨果

   

  一個晚上,有位年輕的母親正在廚房做家務,5歲的兒子獨自在陽臺玩耍,兒子一邊蹦蹦跳跳,一邊對着陽臺吵吵嚷嚷。

  媽媽感到意外,對兒子大聲說:“兒子,你幹嗎呢?”兒子自豪地回答:“媽媽,我要飛到月球上去,我正在努力。”這位媽媽聽到後,對兒子說:“好,不過記得一定要飛回來啊!”

  許多年過去了,這個男孩長大了,果然“飛”到了月球上,他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16日,他成功登上月球。

  想象力是人類進行創造活動的本源之一,在生活中,許多人常會陷入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中。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小學3年級至初中2年級(8~14歲)這一年齡段想象力呈現明顯的發展趨勢,而在14歲之後,則呈現出停滯狀態。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學校密集型的考試外,和孩子經常看電視、經常玩電腦都有一定的關係。

  事實上,一個真正的人才不是那些墨守成規的人,而是那些有求異思維、富有想象力的人。諾貝爾將獲得者的共同特徵就包括:從小具有一種自發的探索精神和強烈的想象力,以及高度的創新性、獨立性和求異性。所以,父母要善於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鼓勵他大膽想象、大膽創新。

  那麼,生活中,父母應該怎麼激勵孩子,爲他插上想象的翅膀呢?

培養建議

建議一、擴大孩子的知識面,開闊孩子的眼界

  豐富的想象力是以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爲前提的,同時一切科學的創造、技術上的革新以及藝術上的創作,都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而通過創造性想象而取得成功的。可見,一個人知識和經驗的多少,眼界的開闊程度,對於想象的廣度和深度都有着重要的影響。

  孩子頭腦中的信息儲備越高,想象就越開闊、深刻,想象力就越強。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廣泛閱讀、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興趣小組,也可以多帶孩子親近自然,啓發孩子養成多觀察、多記憶形象、具體的事物的好習慣。

  如帶孩子到公園、動物園、兒童YL城或參加節日盛會時,引導他觀察動物植物的不同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或節日盛會的場景佈置、人們的服飾、表情等;帶孩子走出戶外,從大自然的絢麗景色中尋找創作的素材。這樣,既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又能使孩子開闊眼界,從而豐富他的信息儲備。

建議二:引導孩子用發散的思維思考問題

  教育孩子應該用引導的方式,鼓勵孩子拓寬思維也是如此,所以,父母要適時引導孩子用發散的思維思考問題,而不在於說出問題的標準答案。

  7歲的薄文在做作業的時候,被一道填詞題難住了,於是請教媽媽:“媽媽,應該是甚麼的陽光啊?”媽媽想了想,指着外面的太陽說:“你看看,陽光是甚麼樣的?有甚麼特點?”薄文看了看窗外,搖了搖頭。媽媽繼續說:“那陽光是甚麼顏色的?”這時,薄文睜大了眼睛說:“金色的。”媽媽繼續鼓勵道:“嗯,還有呢?照在身上會怎麼樣?”薄文回答:“暖暖的。”……就這樣,在媽媽的引導下,薄文最終想出了好幾個形容陽光的詞。

  有時候,孩子遇到問題喜歡向父母求助,其實這些時候正是父母引導孩子思考問題、發揮想象力的好時機。尤其當面對孩子異想天開和充滿靈氣的回答時,父母需要放下自己所謂的“標準答案”,鼓勵孩子展開想象。

建議三:鼓勵孩子編故事、續講故事

  講故事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續編故事不失是一個鍛鍊孩子想象力的好機會。

  張晨今年8歲,每次她的作文都受到老師的表揚,原來媽媽有一套訓練她的特殊方法,那就是經常和她玩故事接龍的遊戲。

  開始時,媽媽會用一句簡短的語言說一個故事的開頭,然後孩子會順着這個開頭編下去。如,媽媽說:“有隻小隻螞蟻,路上遇到了大象伯伯。”張晨就會接過來:“大象伯伯哼着歌曲,站在河裏洗澡。”媽媽繼續說:“螞蟻請求大象伯伯馱它過河。”……

  漸漸地,媽媽在給她講故事時,經常講到一半,讓她自己接着媽媽的故事去想、去編。就這樣,張晨的表達和邏輯的能力越來越強了。

  有些父母在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時候,不妨採用這種故事接龍法,和孩子編故事。像張晨媽媽那樣,說一兩句,讓孩子接一兩句,如此循環。不管故事編得好不好,編到哪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接上,邏輯上沒有大錯誤就可以。漸漸地,父母還可以放一些寬度,提高難度,讓孩子感覺到挑戰性的同時,又不失樂趣。

建議四:不要嘲笑孩子的幼稚與簡單

  孩子的想象力是豐富的,但有時也是脆弱的。所以,父母要善於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不嘲笑他。

  一次,7歲的金然和媽媽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邊有一隻被拋棄的胡蘿蔔,上面長滿了綠色的毛。金然瞪大了眼睛,指着長了綠毛的胡蘿蔔,驚奇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看,胡蘿蔔戴綠帽子了。”

  媽媽大概聽到“綠帽子”不是甚麼好詞,望了望周圍的人,然後瞪了孩子一眼:“別瞎說,甚麼綠帽子?以後不許說這句話了啊!”金然一下顯露出失望的神情,再也不說話了。

  其實,孩子就是這樣,他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當看到感興趣的東西時,他喜歡將它和已經熟知的事物聯繫起來,而且他對這些事物並沒有好壞之分。而父母總喜歡帶着成人的評價和感情色彩看待孩子的這一行爲,這樣無疑會讓他失去一次甚至很多次表達機會。

  所以,當孩子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願望,或者不切實際的想法時,父母不要嘲笑他的幼稚,也不必禁止孩子再次說出同樣的話。其實,仔細去品味,長毛的胡蘿蔔被比喻成“戴着綠顏色的帽子”是多麼有創意的想法。父母千萬不要讓嘲笑聲、責斥聲斷了孩子想象的翅膀。

建議五:幫助孩子結合現實的事物去想象

  孩子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面對一些抽象的東西,這時需要父母把抽象的事物簡單化,幫助孩子理解。

  14的興雲學習一直很努力,但成績一直不理想,所以媽媽希望她能重拾鋼琴,成爲一名藝術特長生,這樣對考學一定會有很大幫助。

  媽媽先是帶興雲請教鋼琴家:“甚麼樣的鋼琴樂曲纔是好聽的,動人的?”鋼琴家對她說:“大珠小珠落玉盤。”爲了幫助孩子聯想,媽媽親自扯斷自己的珍珠項鍊,然後把珠子灑在一個瓷盤子裏,讓女兒聽這個聲音,女兒漸漸有所領悟。

  過一段時間,女兒問媽媽:“媽媽,今天老師讓我們彈一首曲子,要我們彈出春天的感覺,春天的感覺應該是甚麼樣的?”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春天應該是活潑的,生機勃勃的。”說着,將手中的一根黃瓜掰斷,說:“看到這根嫩綠的黃瓜了嗎?上面還泛着晶瑩的水珠,你的樂曲就應該是這樣的,晶瑩剔透的。”

  就這樣,媽媽一直通過形象的比喻方法讓孩子領悟鋼琴的彈法,興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有很大進步。4年後,興雲以鋼琴特長生的身份考入了一所有名的音樂學院。同時,自己也是唯一一名從14歲開始學習的鋼琴特長生。

  現在有很多家長,希望讓孩子學一門樂器、書法等,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可是,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拼命地讓孩子反覆練習、考級,大把大把的時間都耗費在這上面,可是孩子長大後很少能在這些方面有所發展。

  其實,父母除了要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外,還要善於幫助孩子聯想,尤其是藝術特長,更是需要孩子通過看到現實的東西,去理解、內化。而循規蹈矩的訓練方式,只會讓孩子的藝術作品都缺乏一定的想象力。

建議六:鼓勵孩子從小就畫畫

  畫畫可以讓孩子擺脫語言的侷限性,在作品中反映自己真實的想法和豐富的生活。所以,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從小畫畫。

  父母可以讓孩子根據故事的內容畫出某一情節,也可以讓孩子模仿現實畫出一幅作品,但要注意鼓勵孩子的創造性想象,比如給孩子出一個題目“飛向太空”、“20年後的地球”等,讓孩子不受空間、時間限制,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發揮、自由想象。

  除了讓孩子單獨畫畫外,父母還可以陪孩子一起完成一幅作品,來增加親子關係。此外,父母要注意幫助孩子擴大知識面,積累想象與創造的材料。

金玉良言

  父母在和孩子互動的時候,儘量不要提出只有一種答案的問題,要善於提出答案豐富的問題讓孩子去尋找。當他不能浮想聯翩時,要讓他善於結合實際去聯想。同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在閱讀、畫畫、甚至生活中學會觀察,多接觸一些未知的領域,豐富他的知識和見識。此外,父母在孩子勇敢表達看法時,要真誠地鼓勵他,增加他的自信心,切忌恥笑、否定甚至斥責他幼稚的行爲。

   細緻觀察:教孩子學會用眼睛捕捉信息

  

  如果不隨時注意觀察,隨時記下來,哪怕你走遍天下,還是甚麼也記不真確,甚麼東西也寫不出。

  ——(中國)老舍

  從觀察中不僅可以汲取知識,而且知識在觀察中可以活躍起來,知識藉助觀察而“進入週轉”,像工具在勞動中得到運用一樣。如果說複習是學習之母,那麼觀察就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一個有觀察力的學生,絕不會是學業成績落後或者文理不通的學生。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一位父親喜好養鴿子,他11歲的兒子一有空就到鴿子棚看鴿子。有一天,他問兒子:“你這麼喜歡看鴿子,看出甚麼來了?”

  “沒看出甚麼。”孩子靦腆地回答。

  父親想通過孩子對鴿子的喜好培養他的觀察能力,於是,就根據兒子的年齡特徵,特意編排了一份《養鴿子記錄》。當兒子再次觀察鴿子的時候,他對孩子說:“你這麼喜歡鴿子,你願不願意幫助爸爸完成這個記錄?”

  男孩打開記錄,上面有一些小問題,諸如:雌鴿子與雄鴿子在外表上有甚麼不同?雌鴿子每隔多少時間產一次卵?每次產幾個卵等問題。男孩非常高興地接受了任務。

  3個月後,他把填寫好的記錄交給父親,父親隨機挑了幾個問題問男孩,男孩都一一準確回答了。看來的確是長期認真觀察的結果。

  當男孩進一步提出請父親給他《養鴿子記錄》時,父親說:“你自己可以編排同樣的記錄,可以把你所有對鴿子習性的疑問,通過觀察和記錄方式解決,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可以幫助你!”

  從此,男孩更加感興趣地開始觀察鴿子,並把這種敏銳地觀察能力自然地應用在生活與學習中。

  孩子的觀察能力很多時候是在父母和老師的指引下提升的。就像這個小男孩,在父親給他任務之前,他只是喜歡看鴿子,卻不知道該看些甚麼,通過觀察獲得些甚麼。而父親的引導,明確了孩子觀察的方向,孩子從“盲目地看”逐步提升爲有“目的地看”,這樣的鍛鍊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觀察力。

  正如一位科學家說:“一個觀察力強的人步行2千米所看到的事物,比一個粗枝大葉、走馬看花的人乘火車旅行2000千米所看到的東西要多。”的確,如果那位父親沒有想辦法幫助孩子,那麼,孩子即使對鴿子觀察3年恐怕都達不到觀察3個月的效果。

  而一個孩子學習能力的高低和他觀察能力有着密切的關係。正如,同樣一本書,觀察力強的孩子在書中吸收的知識一定比走馬觀花的孩子吸收的多。而觀察之後自然而然的行爲就是思考,孩子吸收知識多,思考的範圍就大,學習效率自然提高。因此,父母若希望孩子能夠高效率地學習,就一定要從孩子小的時候用心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培養建議

建議一:把“善於觀察”融入孩子的生活中

  善於觀察,一方面和自身性格有關,但更多的是後天培養的結果。觀察力是對周圍事物變化的敏銳反應,因此,父母不用等到孩子開始學習文化知識時才培養他的觀察能力。而在生活中,父母應該把“善於觀察”培養成孩子的習慣。

  父親在小敏3歲時就開始隨時隨地地培養她的觀察能力。比如,一走出家門,父親就開始問女兒:“這是樹還是花?”“這顆樹高還是那棵樹高?”“這種花有5個花瓣,那種花有幾個花瓣?”父親經常利用大自然的變化來幫助孩子觀察周圍的萬物。

  一次,小敏和父母外出散步是,對面有兩隻小狗走過來,父親就問:“小敏,這兩隻狗長得一樣嗎?

  “不一樣。”小敏回答。

  “怎麼不一樣?是顏色不一樣,還是大小不一樣?”父親進一步問道。

  “顏色和大小都不一樣,一個是白色,一個是黃色,白色的是小狗,黑色的是大狗。”

  ……

  在諸如此類的對話中,小敏從小就養成了善於觀察、善於對比的習慣。小敏入學後,學習能力也很強。隨着年齡的增長,她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越發表現出優勢,這和她父親對她的培養是分不開的。

  因此,作爲父母一定要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當孩子具備某種能力時,會把這種能力應用到任何地方,如學習、工作、與人交往中,等等。所以,只有父母和孩子一同把“善於觀察”變成一種習慣,就等於是給孩子爲學習知識的路打好了基礎。

建議二:在觀察活動中對孩子提出明確且細緻的問題

  在父母培養孩子觀察能力的時候,一定要把對孩子的提問問得準確而細緻。父母問得越深入,孩子觀察得就越到位。如果父母只是粗枝大葉地提問,孩子也不知從哪裏觀察,更談不上細緻的觀察。

  比如,父母帶孩子去公園觀察湖泊,如果父母只是說“你好好觀察一下這個湖泊”,那孩子恐怕根本不知道具體觀察甚麼,如果父母說:“你看看湖泊由淺到深顏色有甚麼不同?”或“當風吹過湖面,湖水和平靜時有甚麼不一樣?”或“湖周圍樹木的樹葉是甚麼顏色?下次來時,看看有沒有不同?”當父母提出如此細緻的問題,孩子的觀察就有了方向,他就明白要從顏色、方位、動靜上去觀察。

  因此,只有父母的引導準確而到位,孩子就能夠得到有效的觀察訓練,從而更快地掌握觀察的角度和要素。

建議三:通過特定的活動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

  孩子都喜歡做遊戲,特別對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就更願意接觸。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的事物,幫助他提升觀察能力。例如,針對喜歡花花草草的孩子,父母可以讓他自己種一盆花或其他植物,每天觀察其變化,並寫觀察日記,父母也可以給予指導。這樣,孩子因對花草的興趣,自然可以觀察到豐富的內容。

  10歲的王磊特別喜歡坦克,一看到關於坦克的圖片和模型就愛不釋手。一開始,父親並沒有把他帶到軍事博物館裏觀察實物,而是給他買了一副坦克拼圖。

  一用空,父子倆就一起拼圖,在拼圖的過程中,王磊不得不耐心去觀察每一個小拼圖的不同,從而找到準確的位置。這個拼圖活動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王磊的耐心和觀察力。

  完成拼圖的第二天,父親就帶着他去參觀真正的坦克,王磊還特意準備了一個本子,去觀察和記錄不同型號的坦克在外表上有甚麼不同的特徵。

  王磊的父親通過遊戲、活動來培養孩子觀察能力,而且,這個過程不可忽視的環節就是陪伴。一個10歲的孩子很難有耐心和毅力完成一副完整的拼圖,但是有了父親的陪伴和激勵,孩子的觀察訓練就會順利進行。因此,父母要適當選擇一些特定的活動陪孩子一起成長。

建議四:有意識地開拓孩子的視野

  一個孩子觀察能力的強弱有時與這個孩子視野的寬廣有一定關係。當孩子的生活過於侷限,實踐機會又不多時,孩子的觀察能力必然受到影響。同樣一個現象,有的孩子能從中看到很多問題,有的孩子卻看不出甚麼。這就與孩子知識面的寬窄和眼界的開闊度分不開了。

  因此,父母讓孩子學好學校知識的同時,要儘量創造機會開拓孩子的視野,比如,多帶孩子去參觀名勝古蹟和名山大川。孩子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和感受自然、感受生活,他就會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自然提升觀察能力。

建議五:幫助孩子把觀察與思考相結合

  父母要明白觀察力是感知與思考的結合,沒有思考的觀察就等於是徒勞的觀察。

  丹麥天文學家第谷花了30年的時間來觀察行星,他的觀察非常精確。但是由於思考能力不佳,他沒有從大量的觀察材料中得出科學的結論。後來,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做了第谷的助手,他經過嚴密的思考,從大量的觀察資料中發現了行星運行的橢圓形軌跡。

  因此,父母在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的同時,要更進一步地幫助孩子深入思考。因爲觀察的目的就是在思考中得出想要的答案,如果沒有思考,觀察也是空洞的。

建議六:提醒孩子做觀察記錄並提供給孩子觀察的方法

  當孩子進行一些觀察活動時,父母可以專門給孩子準備一個記錄本,教給孩子觀察和記錄的方法。比如,一種花卉,可以以季節爲前提,讓孩子定期觀察花卉的形狀、顏色、枝幹的變化等等,並把這些觀察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孩子會從這些變化中找出哪些景色是春天到來的象徵,哪些景色是寒冬來臨的預兆。

  另外還有一些觀察方法值得父母借鑑:

  1.綜合觀察法。就是讓孩子從先局部後整體,或先整體後局部的觀察方法,以達到對觀察對象全面正確的認識。

  2.動靜觀察法。動態觀察是指讓孩子按先後順序或方向位置觀察物體的變化;靜態觀察指按物體的顏色、形狀等進行觀察。

  父母要在實踐中把多種觀察法融入到對孩子的指導中,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學會應用,這對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很有好處。

金玉良言

孩子一出生就會用眼睛看世界,那麼,孩子是夠能從看到的事物中找到有效的信息,那就要看父母是否重視對孩子的觀察能力的培養。父母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就是培養孩子的敏銳度和條理性。一個觀察能力強的孩子,會敏銳地從書本中看到有價值的文字,並把它自然轉換成需要的知識;而觀察能力欠佳的孩子,其學習效率必然不如洞察力好的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創作有利的條件,積極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高效記憶:讓孩子的學習變得不再困難

  

  應當用不斷的複習來防止遺忘,而不是等到記憶以後再重新去記。

  ——(俄國)烏申斯基

  記得越多,記憶力就越強,你越相信自己的記憶力,它就越可靠。

  ——(英國)德·昆西

   

  李佳上小學3年級,學校正式開了英語課。在這之前,她接觸過一點英語知識,但從來沒有過“背單詞”的經歷。最近,老師經常會佈置背單詞作業,雖然只有10個簡單的單詞,但李佳好像顯得力不從心。媽媽發現李佳每天反饋回來的單詞聽寫本上,都會有三四個錯誤單詞,而且李佳好像對背單詞越來越沒有信心了。

  原來,班級裏很多同學都能全部寫對,有的同學也只錯一兩個單詞,而李佳在這種對比中越加自卑,也找不到改觀的方法。於是,媽媽決定幫助她走出困境。

  懂點英文的媽媽先參考了一些關於記憶的書籍,發現記憶力提升的辦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頻繁的重複。於是,她每天晚上和李佳一起讀單詞,讀到滾瓜爛熟之後,李佳對熟悉的單詞很容易記住。媽媽並沒有鬆懈,而是在李佳睡覺之前,在陪她把記住的單詞複習一遍。第二天早晨,洗漱之後,母女倆又鞏固一次。結果,當天的單詞測驗,李佳只錯了1個單詞。

  用這種簡單的方法持續了一段時間後,李佳記憶單詞的能力明顯提高了,完全從以前的困境中走了出來,並且進入了喜歡背單詞的良性循環中。不久,李佳還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了全班同學。

  李佳的媽媽是冷靜而又有頭腦,面對李佳的困境,她不是盲目地說:“多背幾遍就記住了。”她雖然是略懂英文,但並沒有草率地按自己的經驗去解決李佳的問題,而是先通過參考相關科學的書籍,從而尋找有效的措施和解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這位媽媽並不是把方法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摸索,而是用時間和精力陪伴女兒一同提升。

  李佳的例子告訴我們:記憶力是訓練出來的。因爲,記憶是人的大腦對經驗過的事物進行貯存和再現的能力。孩子是否能夠把經驗過的事物完好地儲存,雖然和孩子天生的資質有一定關係,但是,更多地是要靠後天訓練才能達到。

  而據美國科學家研究,如果一個人始終好學不倦,他的大腦所能儲存的各種知識,將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量的50倍。而美國國會的藏書有1000多萬冊。這就表明一個人的記憶潛力是非常大的。

  因此,父母如果希望孩子用強大的記憶裏去攻克學習中的重重阻礙的話,就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記憶能力,讓他掌握記憶規律和記憶方法,真正啓用自己大腦的強大功能。

培養建議

建議一:從科學的角度瞭解“記憶”和“遺忘”

  父母在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之前,首先要科學地認識“記憶”和“遺忘”。當父母對一個人記憶與遺忘的規律有了一定了解後,就不會盲目地因爲孩子“記不住”而生氣,更不會採取極端而無效的措施。

  每一個人都知道,記憶是人們對經驗的識記、保持和應用過程,是對信息的選擇、編碼、儲存和提取過程。而人們通常不可能把所有經歷的事物都儲存於大腦。這就是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的遺忘規律。即:記憶之後的遺忘是有規律的、不均衡的。一般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隨着複習的深入,遺忘就逐漸減慢了,再堅持複習一段時間後,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說明遺忘的發展規律是:先快後慢。

  依照艾賓浩斯的發現,一位中學老師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兩個班的學生學習同一段課文。學習之後,他組織1班的學生進行一次複習,而2班不予複習。

  第二天,他對兩個班的進行測驗,結果,1班有90%以上的同學記住了那段課文,而2班保持率是50%;3天后,又同樣在1班複習一次。一週之後,1班依然有80%的同學熟悉那段課文,而2班能記住課文的同學只佔全班的30%。

  因此,父母要知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注重當時的記憶效果,而應該讓孩子及時複習、經常回憶,這樣才能強化記憶痕跡,避免遺忘。

建議二:爲孩子營造輕鬆、愉悅、有序的生活環境

  有效的記憶是需要有良好的環境和輕鬆的心情做基礎的。如果孩子的身心常常處於緊張狀態、身體經常生病、家裏陳設凌亂不堪的話,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孩子沒有一個平和的情緒,就不可能進入有效記憶的學習狀態。因此,父母要在孩子的飲食、起居、生活習慣上爲孩子創造高效學習的條件。

  在飲食方面,讓孩子多喫五穀雜糧、水果蔬菜,比如:小米、玉米、花生、菠蘿、菠菜……這些食物能延緩腦功能衰退,爲大腦增加營養,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力。

  在起居方面,父母應該選擇藍色、灰色等色調來佈置孩子的房間,這樣可以讓孩子的情緒趨於相對穩定的狀態,能夠集中注意力去記憶事物。而早睡眠是使大腦恢復肌能最有效手段,因此,父母自身要用良好的作息習慣去影響孩子。而父母特別要注意家庭的陳設要乾乾淨淨、井井有條,因爲雜亂無章容易干擾孩子的視線,影響記憶。

建議三:讓孩子科學利用最佳記憶時間

  父母要知道,一個人大腦一般有四個記憶高潮:第一個高潮是早晨起牀後。此時,由於大腦經過一夜休息,會對學習的知識印象清晰;第二個高潮是上午8:00—10:00。這時,人的精力最旺盛,學習知識容易理解和消化。第三個高潮是18:00—20:00。第四個高潮是睡前1小時。此時,記憶會使知識進一步鞏固。

  根據這一規律,父母最好和孩子在早晨起牀後,一同進入短時間的學習階段,比如,讀10分鐘英語,或者把昨天學過的化學公式再記一遍。這種練習雖然時間短,但一旦成爲每天起牀後的習慣,對孩子而言,記憶功效不可限量。而晚上則適合學習需要長期記憶的內容。總之,父母和孩子掌握好記憶最佳時間很重要,要真正利用這個時限去提升記憶力。

建議四:培養孩子主動記憶的習慣

  孩子記憶力的提升儘管可以在短期內通過有效的方法做到,但是讓孩子把主動記憶變成一種習慣,卻不是一天兩天能達到的。而恰恰是好習慣才能夠真正幫孩子在學習中游刃有餘。

  爸爸在郝鵬上2年級時就對其開始了長期記憶習慣的培養。他採取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每天早晚各用大概20分鐘的時間和兒子一同讀一遍童蒙經典——《朱子治家格言》。他從來不要求兒子背會,只是每天用心、認真地讀誦而已。郝鵬也從來沒有“一定要背會”的壓力,但是,半個月之後,郝鵬自己就熟讀成誦了。只要一起頭,他不需要思考,自然而然背下來。

  後來,用同樣的方法,父子倆又讀誦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郝鵬也嚐到了這種讀誦的好處,並把這種方法應用到英語的學習中,其記憶效果非常明顯。

  其實,任何一個人的能力都是鍛煉出來的,而郝鵬父親的方法就是潛移默化地開啓着兒子的大腦。正如一句話說:“鏡子越擦越亮,腦子越用越靈。”每個孩子一開始都不喜歡記憶,但是記多了,自然記憶能力就增強了。因此,父母最好在培養孩子能力的最初,能夠陪孩子一同成長。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會很容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建議五:提供給孩子一些常用的記憶方法

  父母除了培養孩子的習慣以外,適當地也可以教孩子掌握一些正確有效的記憶方法。

  1.歸類記憶法

  歸類記憶法就是讓孩子通過對事物特徵的認識,把同類的事物歸爲一類。這也是一個理解的過程,本身就具有記憶的功能。

  2.協同記憶法

  協同記憶法就是讓孩子在記憶某種東西時,讓多種感官參與到其中來,比如:在看單詞的同時,讀出聲來,手底下再比劃着,這樣有利於增強記憶效果。因爲科學研究表明:僅用視覺去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由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若把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住65%。所以,“讀書”可能比“看書”更容易記住。

  3.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是讓孩子在記憶時,發揮想象力。比如:記憶10個單詞時,可以有意識把原本不相干的單詞組成一個小故事,這樣就把單詞聯繫在一起。只要想起1個單詞,其他9個也就自然浮現在腦海了。

  4.開頭結尾記憶法

  從心理學來說,每個人對開頭有一種好奇感,對結尾有一種結束感,而對中間最容易出現鬆弛麻木的狀態。因此,父母可以讓孩子有意識地記憶事物的開頭和結尾,同時注重兩者之間的連接,把要記的東西連成一個整體。如果要記憶一整篇材料,可以先分割成若干部分,然後再運用開頭結尾記憶法。

  5.歌訣記憶法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用諧音、詩歌、口訣等形式來加強記憶。比如:把圓周率π=3.141592653589793284626用與數字發音相近的諧音字,編成一首歌謠:山頂一寺一壺酒,你樂,苦煞我,把酒喫,酒S你,不死,樂而樂。

  其實,很多記憶方法,可以讓孩子在記憶的過程中總結出來。但是,好方法始終是以大量的實踐爲前提。因此,父母還是要把重點放在培養孩子的記憶習慣上。

金玉良言

  孩子記憶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習能力的高低,儘管我們知道只有大量的記憶訓練才能培養高超的記憶力,只有掌握了記憶方法和記憶規律纔會讓學習更加輕鬆。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把訓練落到實處,否則,知道再好的記憶方法也等於零。因此,請父母不要坐在沙發上對孩子說:“去!背單詞去!”而應該起身,對孩子說:“走,咱們一起去背單詞!”父母如果真願意這樣做,孩子就不會讓您失望。

  

專心致志:孩子集中注意力學習才輕鬆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喫驚的成績來。

  ——(美國)馬克·吐溫

  登高必自卑,自視太高不能達到成功,因而成功者必須培養泰然心態,凡事專注,這纔是成功的要點。

  ——(美國)愛迪生

   

   一位研究考古的專家想要從他的學生中挑選一名助手,跟着他一起到深山中進行一項考古遺址的發掘。這是一個絕好的學習與實踐的機會,學生們都想去,於是專家決定通過考試來決定人選。

   考試當天,專家拿了一些資料,發給在場的每一位學生,並讓他們一直大聲且不出錯地朗讀下去,直到他喊“停”。大家都覺得這太簡單了,紛紛大聲讀了起來。

   就在這時候,專家放出了幾隻小貓,才幾個月大的小貓在學生們的腳邊跑着,可愛的樣子立刻吸引了不少學生的目光。而這些學生眼睛剛一離開資料,立刻就讀錯了。專家搖搖頭,把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出錯的幾個學生請了回去。

   最後,只留下了一位學生,他一直都在大聲讀着。專家讓他停了下來,並問道:“你難道沒注意到小貓嗎?”

   “是的,老師,我沒注意到。”

   “但是你知道它們的存在,是嗎?”

   “是,老師。”

   “那你爲甚麼不看它們一眼呢?”

   “因爲我在專心做我該做的事情,完成我的考試。”

   專家讚許地點了點頭。當然,這位學生成爲了他的助手,隨他進入了遺址……最終,這位學生也成爲了著名的考古學家。

  所謂“專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專心致志。而一個專注的人,往往能夠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乾的事情上。就如故事中那位學生,他一直都專心於自己的朗讀考試,他的確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爲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他最後被專家選中也是理所當然,他的專注爲他贏得了機會與成功。

  曾經有一部叫《阿甘正傳》的美國大片,片中的主人公阿甘是一個智商有些低的人,在一些人口中,他就是個傻子。但就是這個傻子,無論做甚麼都非常成功。也許有人會說,阿甘這個傻子的運氣真好啊!可實際卻並非如此,阿甘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有水滴石穿的耐力,是因爲他有經得住誘惑的定力,更是因爲他對所有事情的專注與堅持。

  而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阿甘的做事精神正是他所需要的。父母要培養他專心致志做事的能力與精神,要讓孩子將專注作爲一種習慣,這樣他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培養建議

建議一: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習慣

  一般來說,孩子在處於成長期的時候,自制力是比較差的。他有可能會因爲貪玩而忘記學習,也有可能會因爲懶惰而不去整理房間,這些都是他不能堅持的表現。因此,父母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培養他堅持不懈的好習慣。

  潘理上小學3年級了。一次,老師家訪的時候告訴潘理的爸爸,說他上課聽講不專心,也缺乏耐性。老師走後,爸爸仔細想了想,發現潘理的確有這個毛病,他決定幫他改正。

  於是,第二天,爸爸買回來一盒多米諾骨牌,並招呼潘理過來一起玩。首先,爸爸用骨牌擺好了一個圖案,當骨牌一塊接一塊地倒下的時候,爸爸和潘理兩個人看得都很興奮。

  然後,爸爸讓潘理自己去擺。因爲多米諾骨牌的擺放是連續的,一塊倒塌後,所有的都會跟着一起倒塌,所以擺出一個完整的圖案是一件耗時間的事情。看到爸爸只用了1個多小時就擺好了圖案,潘理說:“沒準我用的時間比爸爸還短呢!”一開始潘理總是在失敗,但是他很想超越爸爸,於是這種信念便一直鼓舞着他。

  每天放學做完作業後,潘理都會拿出骨牌聚精會神地在地上擺着圖案。幾天後,爸爸問他:“超過我了嗎?”潘理搖搖頭說:“還差一點了。不過我努力了啊!”

  爸爸笑笑說:“沒錯!雖然你現在還沒有成功,但你的專注力卻是值得表揚的。你看,你在擺多米諾骨牌上都能這樣堅持不懈,說明你上課聽講、課後完成作業等等事情,也能一樣堅持做好,不是嗎?”

  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與鍛鍊,潘理終於養成了做任何事都堅持不懈的好習慣,而他的學習成績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堅持不懈,是能夠專注於一件事,並最終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因此,父母要讓孩子逐漸養成堅持不懈的習慣。而要讓缺乏長性的孩子能堅持到底,父母的言辭說教有的時候不一定起到大作用。所以父母應該向潘理爸爸學習,適當地運用適合孩子的方法,讓他經過鍛鍊,自己養成好習慣,爲自己的成長打好基礎。

建議二:讓孩子樹立正確的目標

  動物界中,獵豹雖然跑得最快但卻缺乏耐力,它必須在短距離內捕捉到獵物。在追擊獵物之前,獵豹會先瞄準獵物羣中的老弱病殘幼,一旦啓動追逐,它就會全心全意盯住一個目標,直到抓到獵物。正是它的專注,才使得它在大部分狩獵時間裏,都能滿載而歸。

  其實,人與獵豹是一樣的,只有先樹立正確目標,後面的鍥而不捨纔算是有意義,否則,就只是疲於奔命,最終反而毫無結果。

  上小學4年級的曹勤,的確很“勤快”。看到同桌學畫畫他也學;看到鄰居家的孩子學游泳,他也去;沒過兩天,他又跟着同學參加了學校的足球隊。

  而這些事情,曹勤卻一件都沒做到底,更別提做好了。因爲他畫畫的時候想游泳,游泳的時候又覺得踢足球更有意思;到了踢足球的時候,他的思想又飛了。

  這些舉動都被爸爸看在眼裏,爸爸知道,這一切都是曹勤對一項事物不專注的後果。於是,爸爸與曹勤做了一次長談,他要讓孩子瞭解自己真正的想法。

  後來,在爸爸的幫助下,曹勤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目標——他要踏踏實實地學書法,以後要做一名書法家。而確定了目標的曹勤,終於能夠專心於一件事情了,開小差、虎頭蛇尾的現象再也沒在他的身上出現過。

  有了目標,纔能有奮鬥與努力的方向。就如曹勤,不確定目標的時候,就像無頭蒼蠅亂撞,反而一事無成。確定正確的奮鬥目標,才能讓孩子的專注能力得到鍛鍊與發展。當然,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可行的目標,若是孩子定的目標過於龐大或遙遠,一番努力後卻看不到甚麼成果,孩子也一樣會因爲倦怠而無法專注於這個目標。

建議三:培養孩子堅定的信念

  要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父母要培養孩子堅定的信念。當孩子確立下奮鬥目標之後,就要讓他不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擾,堅定自己完成目標的信念,要爲自己的成功而努力。

  孩子身處今天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裏,更是需要有堅定的信念來使他能夠專心向自己的目標去努力。所以,父母要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孩子抵禦外界的一些誘惑,要時時用目標激勵他,用成功推動他,讓他能做到堅持不懈。

建議四: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失敗、懈怠,都是孩子在前進與成長道路上會遇到的問題。有的時候,孩子會悲觀,甚至會選擇放棄;而有的時候,孩子又會顯得過於無所謂,對一切都不上心。但成功、喜悅,也會讓孩子沾沾自喜,甚至驕傲自大。另外,有時候爲了成功,孩子也許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這樣他就有可能會有牴觸甚至抱怨的情緒。這些行爲表現對於孩子的未來成長都是不利的。

  父母要讓孩子學會保持一顆平常心。面對挫折與失敗,不灰心氣餒、悲觀放棄;面對成功與進步,不自滿自大。父母要告訴孩子,成就自己的事業將會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暫時的成功與失敗都不算甚麼;而要成大事,也必須捨棄一些無所謂的東西,踢掉路上的絆腳石。父母要讓孩子逐漸鍛煉出一顆平常心,爲自己未來的成長走好堅實的每一步。

建議五:孩子專注的對象要有利於他的成長

  專注固然是好,專注也的確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父母也要注意,孩子專注的對象,必須是有助於他成長與進步的,必須是對孩子有益的。

  剛進入初中1年級的耿齊,自從家裏新買了電腦、裝好了寬帶以後,就迷上了網絡遊戲,而且幾乎不能自拔。每當他玩遊戲的時候,他的“專注”讓爸爸媽媽都十分喫驚,比如喊他喫飯,無論多少遍他都聽不見;讓他按時睡覺,不管媽媽說多少次,他也都充耳不聞。

  最初,父母以爲孩子只是好奇,一段時間後就厭倦了,所以也未多加阻攔。可哪裏知道,耿齊早已經被網絡遊戲套了個嚴嚴實實。父母的說教也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效用。

  後來,爸爸一氣之下,斷掉了電腦的電源。可早已對網絡遊戲“專注”到一定程度的耿齊,卻乾脆就跑到外面的網吧,沒白天帶黑夜地玩了起來。父母被兒子這扭曲的“專注”傷透了心,打罵用盡也無濟於事。他們只盼有朝一日,耿齊能夠“回心轉意”,能夠重新回到學業上來。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讓我們周遭的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一些好的壞的事物充斥着社會的各個角落。在面對花花綠綠的世界的時候,父母應該讓孩子能明辨是非、分清利弊,從而讓他專注於有益的愛好與目標,遠離不良事物。不要像故事中的耿齊的父母,直到孩子已經“專注”到無法自拔,纔開始悔恨,那就太晚了。

金玉良言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句話,說得正是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專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專心致志地對待對自己成長有利的事情,讓他爲自己的未來負起責任。

大膽質疑:鍛造孩子與衆不同的思維品質

  

  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我們大部分偉大發現應歸功於爲甚麼,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爲甚麼。

  ——(法國)巴爾扎克

  我沒有甚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美國)愛因斯坦

   

  在一個4年級的語文課上,老師正在和學生一起學習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麻雀》裏有一段老麻雀保護小麻雀的場景。當講到這一段的時候,老師問:“同學們,這隻老麻雀的行爲表現了甚麼精神?”

  學生們七嘴八舌地開始回答,接着,老師用標準答案引導說:“是不是表現了偉大的母愛呢?”

  學生們一口同聲說:“是!”

  正在這時,一位男同學舉起了手:“老師,我不同意這個答案!”

  老師問:“爲甚麼?”

  男同學說:“怎麼知道這隻老麻雀是母麻雀呢?這篇課文我從頭看到尾,沒有一個地方說明它是一隻母麻雀,怎麼能說這是表現了母愛而不是父愛呢?”

  對於小男孩提出的問題,老師斟酌了一下,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表揚道:“對,你提出的問題很好,那麼,這篇課文應該表現了偉大的親子之愛,包括母愛與父愛。”

   小男孩的這次舉動帶動了班級裏提問的熱潮,很多同學逐漸敢於把自己發現的問題在課堂上或課後向老師請教。一段時間,班級學習氣氛濃烈起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多了起來,很多同學都對語文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孩子在學習方面,很多時候是通過“質疑—解決質疑—再質疑”的過程,逐漸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的。在這堂語文課上,如果那位男孩沒有提出麻雀是母麻雀還是公麻雀的話,每個人都默認了課文表現的是“偉大的母愛”。

  當然,課文本身表達的內涵對全班同學而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男孩的質疑帶動了班級學習的氣氛。男孩的提問讓每一位同學都體會到:標準答案不一定完全正確,而能夠提出自己的獨特而合理的想法纔是重要的。同時,這位老師的做法值得父母借鑑,如果老師當時沒有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男孩的問題,而是努力強調標準答案的正確的話,不但打擊了小男孩學習的積極性,班級也不可能呈現出如火如荼的學習場面。

  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曾說過:“‘學問’這兩個字中,第一個字‘學’和第二個字‘問’,意思就是一定要學着怎樣去問問題,這纔是真正的學問。”而作爲一個學習中的孩子而言,首先要能發現問題,其次是要敢於提出質疑。

  孩子提出了質疑,纔會有意願主動找答案。而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可能又會提出新的質疑,此時,孩子的思維能力不但得到鍛鍊,自己的知識儲備也得到了充實,學習能力也會提高。因此,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大膽質疑的能力,這對孩子的學習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培養建議

建議一:做善於質疑的父母

  孩子是否在學習中有能力質疑,很多因素取決於父母是否在生活中願意問“爲甚麼”。因爲,“質疑”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而孩子這種思維習慣的養成,很大程度上要靠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之間經常性地討論問題,特別某一方還常常提出自己標新立異的想法,孩子會大受影響。而父母對待生活和工作總是得過且過,從來沒有甚麼疑問,自然就不會表露在孩子面前,孩子也會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學習。

  李先生有時回到家,會坐在沙發上發呆,兒子看到後不免會問:“爸爸,您怎麼了?”他總是輕聲說:“今天工作上,總覺得有些問題,讓我想想到底有甚麼問題。”像是在回答孩子的問題,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有時,他還會和妻子邊喫飯、邊討論,妻子總是提示他說:“想想看,問題的原因在哪裏,找到原因就找到答案了!”

  一次,李先生下班回來,看到兒子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天花板,就問到:“兒子,你沒事吧?”兒子回應:“沒事,今天數學課上有一道題,怎麼都算不出來,問題到底出在哪呢?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李先生對工作的態度總是嚴謹認真,常常能發現其他同事發現不了的問題。而他的兒子在班級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老師也誇他是勤學好問的好學生。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如果在自己的工作、生活、與人相處中總是能提出自己的疑問,並努力找到癥結,孩子自然也會把這種態度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因爲,他受到了父母思維方式的影響。

建議二:常常提問自己的孩子

父母自身在工作生活中善於提問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把這種方式運用在與孩子的交往中。如果父母能夠常常用提問啓發孩子的思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主動思考的習慣。這樣,孩子一旦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物,就會提出質疑並想辦法解決問題。

  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布朗曾說:“我的祖父常常問我,爲甚麼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總是讓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出理由,然後讓我自己知道爲甚麼。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一切都求之於理。”

  所以,父母如果常常向孩子提出問題,就等於把“善於提問”表演給孩子,孩子就會從父母的提問方式中學會向他人發問。當然,父母提出的問題,內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和知識範圍,難易還要適度,否則會挫傷孩子思考的積極性,孩子會對回答父母的問題失去興趣,也會厭煩“提問”這種交流方式。

建議三:讓孩子知道“質疑”的好處

  父母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知道質疑的好處。父母可以給孩子舉一些科學家如何通過質疑而獲得成功的例子,讓孩子體會善於質疑的意義。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瑞利是個善於提出疑問的人。有一天,家裏來了客人。母親端茶出來的時候,由於碟子光滑,茶碗在茶碟上面滑動了一下,結果茶潑出來一點在碟子上之後,茶碗就不再打滑了。這件小事引起了瑞利的思考:爲甚麼在光滑的碟子上茶碗很容易滑動,當母親灑了點熱茶在碟子上後,茶碗紋絲不動了呢?

  瑞利想:這太有意思了,我一定要弄清楚這是爲甚麼。於是,瑞利進行了反覆的試驗和分析,最後,他得出這樣的結論:茶碗和碟子表面總有一些油膩,使它們之間的摩擦減少,所以容易滑動。等灑上熱茶後,油膩溶解了,摩擦加大,所以不容易滑了。接着,他又開始研究油在固體物摩擦中的作用,提出了潤滑油減少摩擦力的理論。後來,潤滑油被廣泛應用,瑞利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諸如此類的例子,父母可以多蒐集一些,常常講給孩子聽。孩子會從這些名人的真實經歷中獲得養分,從而激勵自己做一個善於提問、敢於質疑的孩子。

建議四:培養孩子質疑的膽量

  孩子是否能提出問題,能否質疑,不僅僅要靠孩子發現問題,同時也要有膽量提出問題。特別是在學習中,孩子一旦對某些知識產生質疑,但是自己的能力又解決不了,這就需要向老師、同學求助,那麼在大家的討論下,也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是,如果孩子發現問題後,沒有膽量向老師、同學提出質疑的話,問題本身的價值也就體現不出來,孩子也不會在其中有所成長。

  因此,父母平時儘可能地爲孩子營造寬鬆和諧的家庭環境。當孩子提出問題時,不要輕易阻止,即使孩子的問題很荒唐、很冒失,或者不夠得體,父母也不要大聲呵斥孩子。父母如果總是以激烈的態度對待孩子因提問而產生的過失時,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敢再提出問題。父母的行爲就阻礙了孩子質疑能力的發揮,這對孩子一生來說都是悲哀的。

  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膽量,首先要讓孩子體會到放鬆。父母言語的和藹,無形中就是在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孩子的內心沒有被束縛,就會在家中養成敢於質疑的習慣。那麼,孩子在學校或社會中,提出質疑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建議五:善待孩子提出的質疑

每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會毫無顧及地提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好奇。那麼,孩子這個天生質疑的能力是否能夠保留下來,就看父母用甚麼樣的態度對待了。如果父母總是很耐心地聆聽孩子的問題,並且還能肯定孩子提出的質疑有價值,孩子自然就會願意提出質疑。孩子不但在不斷地提出質疑中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更會把“有疑就問”應用在生活的每一處。

  何苗的爸爸是個極有耐心的人,何苗小時候總是會纏着爸爸問這問那,爸爸也會耐心地解答。等到何苗漸漸長大,提出的問題大都與科學知識有關,而爸爸也是很認真地、實事求是地對待。爸爸知道的答案就認認真真地告訴何苗,不知道的就老老實實說:“這個問題爸爸也不知道,看來我們需要查一查資料了!”

  有時,何苗提出的問題很令爸爸意外,爸爸就會說:“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意思啊!”或者會說:“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在爸爸的影響下,何苗一旦發現問題,就會積極主動地提出來。而且,因爲常常和爸爸交流,所以她的表達能力很強,總是用簡短地語言就能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質疑。因此,何苗在學校常常和老師、同學在學習上切磋琢磨,遇到疑問從來不搪塞、掩飾,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何苗其實是進入了一個語言提問的良性循環,因爲自己表達得清楚,總會引起對方準確的回應,這本身就增強了再次提問的信心。而一個孩子的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僅僅要靠詞彙的積累,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實踐的平臺,而這個平臺是靠父母耐心的態度成就的。因此,父母耐心對待孩子的質疑,就是在培養和提升孩子的能力。

金玉良言

孩子的學習是與質疑能力是緊密相聯的,正如“勤學”和“好問”常常放在一起來形容一個人學習好。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好問”的能力。而培養孩子的前提是,父母首先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常常能提出質疑,並願意主動尋找答案,父母的工作態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因此,父母還是要用自身的感染力去影響孩子。

探索未知: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沒有不可認識的東西,我們只能說還有尚未被認識的東西。

  ——(蘇聯)高爾基

  我從來不記在辭典上已經印有的東西,我的記憶力是運用來記憶書本上還沒有的東西。

  ——(美國)愛因斯坦

   

  塔特姆的父親是美國一位藥理學教授,在塔特姆小的時候,父親再忙也會騰出時間來陪他。塔特姆總喜歡撲在爸爸的懷裏問問題,比如小鳥爲甚麼會飛?汽車爲甚麼能跑?桌子爲甚麼不做成椅子形狀的呢?……父親每次都耐心回答,並利用這種機會啓發他思考更多的問題。當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父親會主動和兒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久而久之,塔特姆養成了思考問題、自主尋求答案的好習慣。成年後,塔特姆喜歡觀察周圍的一切,探索各種事物的奧祕。最終,他成爲一位著名的生理學家,發現基因對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起調節作用而創立了生物遺傳學,並於195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

  不可否認,塔特姆的這些成就離不開父親的陪伴和啓發。科學家之所以能夠突破以前的理論,在科學領域有新發現,因爲他們都具有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與積極探索的好習慣。探索精神可以使人類在每一次突破中進步,也可以讓人對未知事物充滿興趣和憧憬。

  對於孩子來說,他獲取知識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模仿他人、成人的強化訓練、自主探究等。但是,探索精神纔是求知的根源,也是陪伴孩子一生,促使他求知的動力。

  ?傳統觀點認爲,孩子只要掌握好基礎知識,學習成績優異就可以了。其實孩子的大腦充滿着對世界未知領域的好奇和探求,豐富的想象力和四溢的激情使他們總保持着對事物的新鮮感和探索欲。而在擁有一定知識的基礎上,也許有一天,他們大腦中迸發出的精神火花就是某個發明的雛形。

  所以,父母要善於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爲他創造一個求知的環境,激發他的探索精神。

培養建議

建議一: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自主探索是以好奇心爲驅動,孩子在探索中會自覺地產生很多問題,並主動想辦法解決,這對他以後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是很重要的。

  一天,8歲的陳玲問媽媽:“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呢?”媽媽回答:“你是從媽媽肚子裏出來的。”陳玲繼續問:“那我在裏面呆了多久呢?”媽媽說:“你足足待了10個月呢!”陳玲問:“那我都在裏面喫甚麼呢?”媽媽依然耐心地解釋道:“咱們倆之間通過一根臍帶連接,然後我把營養輸送到你的體內,你就慢慢長大了。”

  陳玲繼續問媽媽:“那我是怎麼跑進媽媽肚子裏的呢?”聽了孩子這麼多問題,媽媽顯得有些不耐煩了,說:“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陳玲聽了,有點失望。

  這時,爸爸走過來,耐心地給女兒解釋道:“爸爸愛媽媽,所以在媽媽的肚子裏放了一粒種子,種子在媽媽肚子裏生根發芽,長大了就變成了你。”陳玲睜大了眼睛,還不時發出不可思議的聲音。之後,她又問了一連串的問題,爸爸都耐心地解答。

  孩子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有去探索的慾望,尤其是關於他是怎麼來的,他期望能從父母那裏得到答案。而許多父母都不喜歡孩子問這個問題,因爲有的問題實在是很幼稚,又很難以用語言去解釋。所以,對孩子問問題的行爲採取漠視、迴避的方式,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壓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面對孩子的提問,父母一定要保持耐心解釋給孩子聽,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起他的探索精神。必要的時候,父母可以提問孩子,讓他主動思考,並傾聽他的想法。

建議二:讓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適時地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謙遜,比如說:“我想,這個問題你是瞭解的,請你談一談你的看法。”這樣一來,由於他的自尊心得到愛護,他就會盡力探索問題,對甚麼問題都有求解的決心。

  同時,父母在和孩子討論問題時切忌急躁,不要急於求成。父母更不要隨意說“說得好”或“很好”,因爲過快或過早的讚揚會傳遞一種討論到此爲止的信息,或者讓孩子產生滿足的心理。父母應該說“真有趣”、“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等等,讓孩子有繼續往下說的慾望,進而使他的探索精神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此外,父母不要催促孩子去“想”,催促只能使孩子爲了急於表現,而去揣測大人希望的答案,並不是自己的真實想法。

建議三、和孩子做一些實驗活動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實驗活動,這有助於促使孩子智力的鍛鍊和發展,也能幫助他增加和鞏固知識,更能培養孩子探索的興趣,激發他的求知慾。

  晨晨今年8歲,一天晚上,爸爸神祕對晨晨說:“晨晨,牙籤和你一樣愛喫糖,你信嗎?”晨晨搖了搖頭,爸爸繼續說道:“走,爸爸證明給你看。”說着帶着女兒來到了洗手間。

  爸爸先是拿出一個盆來,接了半盆水,又準備了一塊肥皂、一顆糖和幾根牙籤,接着遞了一根牙籤,說:“來,把它放在水裏。”晨晨照做了。接着,爸爸輕輕地把放糖放在了離牙籤較遠的地方,然後,神祕兮兮地對晨晨說:“見證的時刻到了。”只見牙籤緩緩地向糖漂去,最後貼在了一起。隨後爸爸又將糖移動了一個位置,牙籤最終還是朝着糖的方向游去,晨晨驚奇地說不出話來。

  爸爸又對晨晨說:“牙籤不喜歡喝肥皂水,你信嗎?”接着又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籤較近的地方。可牙籤就像磁鐵異性相吸的原理似的,馬上逃得遠遠的,等肥皂一靠近,牙籤又逃得遠遠的。晨晨急忙問爸爸爲甚麼,可爸爸卻笑而不答,只給了晨晨一本書,讓她自己去尋求答案。

  後來,晨晨在作文中寫道:“……最終,我終於找到答案,原來糖放入水中後,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糖的方向流,而牙籤也跟着水流移動,就像牙籤喜愛‘喫’糖一樣。但是,當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會把牙籤向外拉,所以看起來就像牙籤會逃跑一樣。我很感嘆:原來用身邊的材料也可以做出這麼有意思的實驗!科學實驗真是奇妙無比!”

  引導孩子做實驗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但一定要激發孩子的實驗興趣,比如像晨晨的爸爸那樣,用“愛喫糖的牙籤”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父母也要爲孩子創造一些簡單而必要的實驗條件,併爲孩子講解與實驗有關的知識,讓孩子通過實驗去驗證。

  但是,父母一定要扮演好配角的角色,不要把一切都給孩子做好了,也不要一切原理都講解給孩子聽,可以適當地設置懸念,讓他自己去探求結果。

建議四、多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大自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父母不妨擠出時間來,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讓孩子感覺大自然的美,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兩對父母帶孩子去爬山,第一對父母急匆匆地催孩子:“快點,馬上就到頂了,加油……”偶爾停下來歇息一下,然後又匆忙上路。當這一家人下山時,看到另一家人剛爬到半山腰。

  第二家的孩子指着地上的蝗蟲殼說:“媽媽,看這個。”於是全家人蹲下來看孩子的新發現,還不時地聽見這一家人的歡聲笑語。

  第一對父母看了,不禁感嘆:“這樣爬得甚麼時候才能到達終點啊?”

  有些父母經常帶孩子走進自然,但是如果像第一對父母帶孩子去爬山是爲了健身和休閒,以“到達終點”爲目的的話,孩子在沿途中會錯過許多新發現。第二對父母的態度是,到達不了終點不要緊,重要的是要玩得盡興,還可以停下來欣賞沿途的風景。相信孩子在第二種情況下可以學到更多自然知識,也會培養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帶孩子親近自然不一定要帶他去很遠的郊外,樓下的花園、綠草地等都是“走進自然”的好地方。父母還可以買一些關於自然的書籍給孩子看,讓孩子在瞭解自然的過程中,善於觀察、思考和提問。

建議五:教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時,父母會認爲問題很容易,沒必要探索,直接給孩子提供答案就好了,而忽略爲孩子爲提供探索的環境和材料。長久下去,孩子就會養成思維惰性,凡事依賴大人給出現成答案,主動探索的興趣也就會越來越弱。

  其實,主動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要比結果重要得多,因此,父母要教孩子查字典、書籍以及網絡等工具,讓孩子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父母還可以指導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需要,在網絡上查閱相關的信息,並注意加以分析、思考、提問和探討。

金玉良言

  父母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觀點,要用鼓勵和表揚的方式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對待孩子的刨根問底,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回答,對於拿不準的問題,父母不能逞強給孩子作出不準確或模棱兩可的回答,應該激勵或陪同孩子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

   應對考試:讓孩子在“戰場”上成長

  

  考試是你平常的能力、基礎知識、學習素質的全面檢驗,平常學得不好,別指望大考時超水平發揮。如果你自信,平常學得還不錯,就不要擔心考試時會考不好。

  ——(中國)王金戰

  正因爲我特別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績,我才絕不向她要分數。

  ——(中國)尹建莉

   

  高女士是一名小學教師,她有一個很聰明的兒子。爲讓孩子從小就有一個好成績,她特意把孩子送到一所寄宿小學。這個學校的學生從1年級起,每週都有考試。高女士認爲,孩子從小就接受考試訓練,以後應試能力一定很強。

  當她每週末接兒子時,總是先問孩子的考試成績,問語文考了多少分,數學考了多少,班裏有多少同學考了100分。孩子雖然學習也不錯,但沒有一次獲得過100分。

  她也總是安慰孩子說:“沒事,90多分也很好,爭取下次考100。”緊接着的一次小測驗,孩子的數學終於考了100分,高女士特別高興。回家後,馬上給孩子的爸爸、姥姥、奶奶、姑姑等親人挨個打電話,彙報考試成績,大家也都使勁誇孩子不錯。

  不僅如此,沉浸在愉快中的親人們紛紛許諾說:“如果再考了100分,就給你獎勵。”後來的一次期中考試,高女士一再叮囑兒子考試要認真,爭取考100分。考試後當天,孩子見到母親後就放聲大哭,說:“媽媽,我這次考不了100分了。”高女士一邊安慰孩子,一邊掩飾不住地流露出一絲失望。

  考試的確是孩子平時學習成績的檢測,而孩子是否有能力應付考試,不僅與孩子平時學習狀況有很大關係,也和孩子的心態緊密相聯。因爲,只有輕鬆,才能自如應戰。而這位母親的錯誤是把孩子學習目標和應試結果定位在滿分上,這不僅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而且也忽視了對孩子本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孩子對知識的真實把握上。

  當父母和孩子把注意力一旦轉移到應試之後的結果——分數上的時候,真正的學習目標就迷失了,應試的準備、過程和目的都會隨之變得畸形。

  不可否認的是,在教育家、父母、學生紛紛聲討“應試”的同時,依然沒有辦法迴避應試。因此,改變不了大環境,就一定要試圖改變自己的心態。特別是父母,不要把孩子的考試看得特別重,也不需在孩子面前批評考試製度的缺陷。父母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藉助考試來認識自己、展現自己。考試只是一個手段,如果孩子有好的心態和方法去應對,就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自由地發揮。

  所以,如果孩子考試前能夠得到父母的幫助,可能會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應試能力,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誤。

培養建議

建議一:幫助孩子在應試前保持平靜心情

  有的孩子有考前恐懼症,這種對考試害怕的心理,要麼是因爲自己壓力太大,要麼是父母的表現使孩子的心不平靜。而過重的心理負擔不但不會讓孩子在考試時發揮出正常水平,反而孩子會因過度緊張而考試失利。此時,父母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情。

  父母要清楚地知道,考試是測驗孩子對知識的掌握,不是一次審判。如果越希望孩子能夠發揮出正常水平,就越要表現出常態,只有自然,才能呈現真實。

  李偉是初中2年級的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錯。一次,他從同學那裏得知了自己原本不知道的學習方法,就試着應用在學習中。期末考試之前,李偉總是擔心自己會不會因改變方法,而影響考試成績。考試前幾天總是憂心忡忡。

  母親看到李偉這樣,就開導說:“小偉,你到底害怕甚麼?害怕考試成績不如以前?如果真的不如以前,而且原因是因爲方法不當的話,正好說明你以前的方法很適合你。如果成績不錯,那你豈不是擁有了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嗎?無論成績好壞,你都沒有損失啊!”

  李偉聽了媽媽的話,鎖緊的眉頭舒展了一些。母親接着說:“何況,方法得不得當你自己在應用時就有感受,還用等到讓考試去檢測嗎?不用擔心,也不用害怕考不好。好了,早點睡覺,輕鬆考試!”

  母親的輕鬆感給兒子卸下了不小的心理包袱。其實,父母是孩子的主心骨,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心態。父母要明確的是,考試就如同檢查身體,會把身體的狀況真實地再現出來。如果檢查結果不盡人意,那正好是提醒當事人要抓緊治療,如果結果沒問題,也說明當事人應該繼續保持。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應該感謝考試,是考試讓孩子更瞭解自己。面對這樣一個該感謝的事情,又有甚麼可害怕的呢?

建議二:關注孩子平時的學習狀態,提醒他做好考前準備

  父母在乎孩子的考試成績,不是等到孩子要應試了纔給予特別的關注。就像病患的身體即使在檢查前一天給予最好的保健,也不會改變檢查的結果。而健康的身體,如果在前一天過於傷害,一定會影響檢查的結果。

  因此,作爲父母,不僅要在孩子平日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考試前也要提醒孩子做必要的準備,比如,準備好准考證和文具,不要讓小疏忽影響大結果。

  一位經常監考的老師這樣說:“我見過許多考生來到考試地點,纔想起沒帶准考證,這是最致命的。就算你急急忙忙回家去取,趕得上考試,也會大大影響心情。更何況一般重要的考試(如高考)時,交通是出奇的擁堵,能趕上考試已經謝天謝地了,因心情影響決定命運的考試很不值得。”

  另外,孩子在考試之前的文具準備也很重要,有些學科是需要準備特殊的文具的。孩子如果沒有準備好,到了需要時,就會很無助,情緒和考試狀態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提醒孩子別因小失大。

建議三:孩子的考前飲食調整要慎重

希望孩子能在重要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是父母的正常心理,但是,有的父母會在孩子考試之前在飲食方面給予不同尋常的調整,這種調整對於孩子而言不一定是有利的。

  孟翔是來自農村的高三學生。在高考前一天,他的父親特地從農村跑到縣城來看他,還給他買了一隻燒雞補身體。因爲,孟翔平時不常喫燒雞,就狼吞虎嚥地把燒雞吃了。結果,當天晚上,其他同學都安心睡覺,他卻因爲鬧肚子而去了五六趟衛生間。

  老師得知後,半夜陪他去醫院打點滴。一直到第二天進考場之前,他的病情纔得到控制。但是,由於他經過一晚上的折騰,情緒受到了影響,當年的高考沒有發揮好。

  這個例子提醒父母:在孩子大考之前,應該補充一些營養性的食品,但是,孩子平時不常喫的東西,最好不要嘗試。因爲這很容易引起孩子腸胃不適應,從而進一步影響考試狀態。另外,父母給孩子的食物一定要注意清淡和衛生,不要讓能避免的細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

建議四:讓知道孩子:作弊會喫大虧

  當今很多考試中都有作弊的不良風氣。作弊的考生以爲“小抄”會幫助自己,但是,結果往往不盡人意。父母要特別提醒孩子,不要讓作弊侮辱了自己的人格,又影響了考試成績。

  作弊本身是一種可恥的行爲,就和小偷一樣,在考場上偷偷摸摸、唯唯諾諾,一旦被老師抓住現行,更是臉面掃地、羞愧難當。就算不被老師抓住,想作弊的心理,會讓孩子無法平靜地審題、做題,因爲孩子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作弊”上,即使會做的題,都因爲緊張而答不出來。如此一來,一定會影響考試成績。

  因此,作爲父母,首先自己不要在所面臨的考試中,給孩子一個“做小抄”的榜樣。其次,如果孩子被社會的陰暗逐漸染污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考試觀。要讓孩子明確,作弊一定是喫大虧的事情。君子以光明磊落而行事,小人則以偷偷摸摸而生存。

建議五:不要給孩子強調考試的後果

  父母如果提前給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後果,孩子會有恐懼和壓抑。孩子只有在考試前心情愉快輕鬆、複習紮實努力,成功纔會勢在必得。

  20世紀50年代,美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雜技演員叫瓦侖達,他是一個成功的走鋼絲表演者。數次的成功經歷幫他積累了豐富的走鋼絲經驗,但是,他卻在最後一次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事後,他的妻子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爲,他在出場前就不斷的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着走好鋼絲本身,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後來,人們就把專心去做某事,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這種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孩子的考試也是一個道理,只要孩子平時努力、認真面對,結果不會不好。而父母刻意強調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父母應該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語和表情,不要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金玉良言

應試是每一個學生和父母必然面對的問題。專家、學者、老師、父母都在不斷地尋找更好的應試技巧和方法。當然,考試是有一定方法,但根源還是在於孩子平時對知識的掌握。與其臨時抱佛腳,不如佛前常獻花。作爲父母,應以身作則地給孩子提供“愛好學習”的家庭氛圍,在心態上把考試當作鍛鍊孩子的機會。唯有父母心態和行爲的改變,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平和麪對應試,理智面對成績。

  

自主創新:孩子學習進步的不竭動力

  

  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

                                ——(德國)歌德

  天才的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獨創性或獨立性……天才永遠以其創造開拓新的、聞所未聞或無人逆料的現實世界。

                              ——(俄國)別林斯基

   

  愛因斯坦在瑞士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讀書時,他的導師是著名數學家明可夫斯基。愛因斯坦因爲肯動腦、愛思考,贏得了導師的賞識。於是,師徒二人經常坐在一起探討科學、哲學和人生。

  有一次,愛因斯坦在和導師一起討論科學問題時突發奇想,他就問明可夫斯基:“一個人,比如我吧,究竟怎樣才能在科學領域留下自己的閃光足跡,做出傑出貢獻呢?”

  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這次被學生問住了,他思考了很久都沒有回答上來。第四天,明可夫斯基興沖沖地找到愛因斯坦,非常興奮地說:“你那天提的問題,我現在有了答案!”?

  “老師,您快告訴我是甚麼!”愛因斯坦迫不及待地說。明可夫斯基比較激動,怎麼也說不明白,還手腳並用比劃了一會兒。愛因斯坦也沒有聽明白。於是,明可夫斯基拉起愛因斯坦就朝一處建築工地奔去,徑直踏上了建築工人剛鋪平的水泥地面。

  受到建築工人呵斥的愛因斯坦一頭霧水,他不解地問明可夫斯基,“老師,您這不是領我誤入歧途嗎?”明可夫斯基卻非常專注地說:“對,就是‘歧途’!你看到了吧?只有這樣的‘歧途’,才能留下足跡!只有新的領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腳印。那些凝固很久的地面,那些被無數人、無數腳步涉足的地方,你別想再踩出腳印來……”

  聽到這裏,愛因斯坦沉思良久,非常感激地說:“老師,我明白了!”從此,一種非常強烈的創新意識開始主導着愛因斯坦的思維和行動。他曾經說:“我從來不記憶和思考詞典、手冊裏的東西,我的腦袋只用來記憶和思考那些還沒載入書本的東西。”

  愛因斯坦畢業後進入伯爾尼專利局做小職員,在這幾年中,愛因斯坦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科學研究。他在物理學3個未知領域齊頭並進,大膽而果斷地挑戰,最終突破了牛頓力學。26歲時,他就提出並建立了狹義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在科學史冊上留下了深深的閃光的足跡。

  後來,愛因斯坦回憶說:“正是那段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啓發了我的創新精神。”

  今天是科技飛速發展、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也是充滿競爭的時代,要想讓孩子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需要把他培養成爲基礎紮實、綜合素質高、勇於開拓創新的創造型人才。

  關於創新,有人做了這樣一個形象解釋:畫太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白紙上畫圓,這是太陽;二是用墨將白紙塗得只剩中間一個空白圓,這也是太陽。兩種畫法,後一種就是創新。

  可見,創新就是從普通平凡、隨處可見的事物中發現與衆不同的新奇或用途,並讓其展現出來。當然,這需要獨特的眼光和思維方法!創新並不神祕。但遺憾的是,很多孩子並不具備創新能力。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學生學習很刻苦,書面成績很好,但動手能力差,創新精神明顯不足,這是與美國學生的主要差距。”這是客觀事實,中國孩子同美國孩子比考試,中國孩子是第一,但要比創新,中國孩子明顯不如美國孩子。

  一個小小的創新,往往會引起意想不到的效果。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要敢於創新,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所以,想要創新,就一定不要被常識左右,因爲常識是經驗性的,而創新是嘗試性的。相對對於創新來說,常識常常是靠不住的。

  創新能夠產生巨大的價值。據統計,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物質財富,70%~80%來源於科技創新。舉例來說,互聯網就是創新的產物,它可能是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互聯網是賠錢的,因爲人們不知道怎樣從互聯網上賺錢。但有一個人卻用“塗黑留白”的方式在互聯網上畫了一個大“太陽”,他把書店開到了互聯網上,他就是傑夫·貝索斯,他的書店叫亞馬遜。很快,亞馬遜的市值超過了上百年的老牌報紙《紐約時報》,而當時,亞馬遜天天都在賠錢。1999年,貝索斯成爲《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對孩子來說,創新是人生馳騁的動力源,時代需要孩子具有創新能力。只有創新才能“救活”孩子的異常思維和才智,從而激活他全身的能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傑也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培養有能力創新的人,而不是重複前人所做的事情。”那麼,該怎樣教孩子創新呢?

培養建議

建議一: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獨立自主的創造,並運用新方式解決問題、探索未知活動的思維方式,新穎性、獨創性是創造性思維固有的特點。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張白紙上用墨水滴一個黑點,問成年人是甚麼?答案几乎一樣:黑點。問幼兒園的小朋友,有的說是一隻斷了尾巴的蝌蚪,有的說是一隻壓扁的臭蟲,有的說是一頂帽子,還有的說是一粒黑芝麻,答案五花八門。

  這說明,創造性思維是孩子的天性。遺憾的是,由於成人思維定勢的影響,孩子還沒長大這種天性就消失了。要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就要讓他多多留心身邊的一切。一些自然現象、日常用品等等,都有可能富有啓發性,成爲孩子開啓創新的源泉。

  父母可以有目的地給孩子創設一些思考機會。比如,外出購物或到某一個地方時,讓孩子試着設計一條最佳線路,並說出理由等,這都是提高孩子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啓發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用對稱、辨證、類比、極限、發散等方法啓迪孩子的思維。

建議二:鼓勵孩子要敢於破舊立新

  鼓勵孩子不要被傳統的觀念、理論以及表象所左右、迷惑,要敢於在思想觀念和行動上突破,要有勇氣去破舊立新,突破經驗、常識等的束縛。所謂“有突破纔有創新”。所以,父母平時一定注意鼓勵孩子敢於破舊立新。另外,當孩子有新發現時,也一定要鼓勵孩子,這樣他纔有被認可的感覺,也會有成就感,這種感覺有助於他進一步有創新發現。

建議三:常帶孩子接觸一些新鮮事物

   教育專家指出,如果孩子對外面的世界一點也不瞭解、不熟悉,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不會有很好的創新能力。所以,父母要利用節假日經常帶孩子接觸新鮮事物。比如,家住城市,父母可以帶孩子到農村走一走,看一看,讓他認識不同的農作物、家禽和家畜,欣賞一下無限美好的田園風光,也可以瞭解花草蟲鳥的生存環境和相關特性等;家住農村,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城市,讓他認識一下城市的建築、交通設施等。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認識的事物越多,思維的基礎就會越寬廣,就越有可能觸發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想法。那種只想把孩子關在家裏,只想讓孩子讀書、寫字、畫畫的做法,很難把孩子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建議四: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法國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曾說:“好奇心是人類第一美德。”愛因斯坦也曾說:“我沒有特別天賦,我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人皆有之,在孩子身上表現得尤爲突出,可以說,好奇心是孩子的特性。

  當孩子把手電筒、遙控器、玩具大卸八塊,弄得亂七八糟時,父母不要批評孩子,因爲那是孩子好奇心和創造欲的表現。其實,這正如牛頓攢零用錢買來錘子、鋸子、鉗子,整天敲敲打打一樣。如果想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就要注意引導和保護他的好奇心。

  愛迪生小時候好奇心特別強,凡事都想弄個明白。6歲時的一天,全家人突然發現他不見了,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找着。晚上,母親突然聽見車間傳來了一點聲音。於是,就走過去,她驚訝地發現,愛迪生像一隻母雞似地蹲坐在毛墊上,下面是一堆雞蛋。母親明白了,原來他想自己孵小雞。母親沒有責備他,她在等愛迪生自己發現結果。最後,愛迪生髮現:蛋殼破裂,蛋黃橫溢。雖然沒能孵出小雞,但因爲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刻苦鑽研,成了大發明家。

  好奇心是孩子主動觀察,反覆思考問題,開展創造性思維的強大動力,是創新能力的起點。父母要善於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並因勢利導,讓孩子學會向更高層次思考。當孩子開始充滿好奇地注視這個世界,試圖瞭解各種現象的因果聯繫時,正是父母培養他創新能力的好機會。然而,有的父母不知道這個道理,當孩子發問時常不耐煩地說“就你的話多”,或因在飯桌上回答不了孩子的問題便說“快點喫飯”,以此敷衍。

  在此提醒父母,不要因爲自己不知道而拒絕回答孩子或是用一兩句話搪塞過去,要認真回答。如果回不上來,應該同孩子一道去查資料,力求解決。否則,將會扼S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也會扼S孩子剛培養起來的那點兒創新意識。

建議五:擴大孩子的知識面

  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還應該注意擴大孩子的知識面。研究表明,孩子的知識面越寬,思維的土壤就越肥沃,創新的幼苗生長才會越旺。所以,除了讓孩子學好規定教材的內容,父母還要有意識地指導孩子閱讀與學科相關的科普書籍,如《十萬個爲甚麼》《少年百科全書》等,挑選有益的影視作品讓孩子觀賞,注意有選擇地讓孩子觀看科教電視節目,帶孩子參觀各種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展覽等。

  另外,父母也應該把自己積累的知識結合孩子的認知程度一點點地輸送給他,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這也是擴大孩子知識面的一個途徑。

建議六:鼓勵孩子勇敢嘗試

  嘗試與創新有着緊密的聯繫。不去嘗試,永遠也不會有創新,因爲創新是在不斷嘗試中獲得的。創新源自嘗試,又高於嘗試。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一個人創新能力的高低是由他大膽嘗試的程度所決定的。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敢於大膽嘗試。實踐出真知,讓孩子自己動手,大膽嘗試,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如果孩子不敢嘗試,就永遠也不會跳出條條框框的制約。讓孩子明白,要想有所發現,就需要大膽嘗試,雖然很多嘗試大多會以失敗告終,但只要不斷總結教訓,就會找到解決的方法,這就是創新。

  要注意,當孩子的嘗試失敗了,父母不要呵斥批評批評孩子,孩子需要的是鼓勵和對失敗原因的分析。這時,可以給孩子講名人面對失敗的故事,以激起孩子繼續前進的動力。告訴孩子,如果你有甚麼有創意的想法就去勇敢地嘗試吧!但有一點,嘗試應該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進行。

金玉良言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對孩子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父母必須關注的問題。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就是培養他強大的領悟能力。學習不但是繼承的過程,更是不斷創新的過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是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的最有利環境。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有利環境,積極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