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卓然處世的品德

  

   處世需要大智慧,但只有具備高尚的品德才具有真正的大智慧。所以,要想讓孩子能夠自如地處世,一定要培養孩子處世的品德。試想如果孩子自私自利,一心爲己,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會換位思考,沒有仁愛之心的話,他的人生之路能走得很順暢嗎?當然不能,因爲孩子沒有卓然處世的資本。所以,父母要給孩子這個資本,也就是處世的道德。

  

尊重他人:孩子給他人尊重就是給自己尊重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中國)《孟子》

  仁者必敬人。

  ——(中國)《荀子》

  9歲的胡曉所在班級剛剛轉來一名叫張月的新同學,張月的家在山區,說話時口音較重。第一天報到,老師讓張月上臺做自我介紹,他說:“大家好,俺叫張月。俺是新來的,很高興認識大家,希望以後咱們能成爲好朋友。”

  下課後,胡曉還發現張月的腿似乎有點殘疾,走路時總是一瘸一拐。媽媽來接胡曉放學時,看見胡曉正和張月開玩笑,他模仿張月走路的樣子,並學着張月的口音說:“俺是新來的,俺爲甚麼這樣走路呢?因爲有人把俺忽悠瘸了。”

  胡曉的行爲引來周圍同學的鬨笑,張月的臉通紅,急得說不出話來。媽媽見狀立即上前去,把胡曉拉到張月面前說:“胡曉,你爲甚麼要取笑同學?你必須要給這位同學道歉,否則我們今天就不回家!”

  胡曉沒想到媽媽會這麼生氣,無奈之下就給張月道歉,並說:“張月對不起,我不該學你。”

  回到家媽媽問:“兒子,知道媽媽今天爲甚麼會對你發火嗎?”胡曉一臉不高興地說:“媽媽脾氣真大。”

  媽媽說:“其實媽媽也不想對你發火,可是你不應該取笑別人的短處。你在這麼多同學面前學人家說話,還學人家走路,這樣會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你要懂得尊重同學,不要爲了自己的快樂而去取笑他人,一個好孩子是不會這樣做的。”

  胡曉點點頭說:“媽媽我知道錯了,我以後不再嘲笑同學了好嗎?”媽媽說:“嗯,這就對了。”

  孩子在玩耍時,取笑他人並以此爲樂,是很常見的事情。有的父母認爲這是小事,但孩子的習慣正是從生活的點滴小事中培養出來的。常常取笑他人,就會有損於自己的恭敬心,孩子會因此意識不到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也是一個人不自重的表現。

  父母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社會就是由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組成的,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等於教他學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知道如何與人和諧相處。法國思想家盧梭說:“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最初是由別人對我們的態度所決定的。”由此可見,尊重他人,也會受到他人的尊重。

  父母要告訴孩子,對方無論是長輩還是同輩,是朋友還是對手,都應該得到尊重。不同的人只是生活在不同的層次上,但尊嚴都是一樣的。作爲一個人,必須要自重而尊他,因爲一句不經意的話也許就會讓別人的自尊受到傷害,所以,即使是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也不可以口無遮攔地隨意去傷害他人。

培養建議

建議一:教孩子時刻記得孝親尊師

  要讓孩子尊重他人,首先要讓他從尊重自己的父母開始做起。讓孩子尊敬父母,並不是滿足父母的利己主義,而是因爲孩子能夠尊敬自己的父母,是他做人的基礎。試想,一個孩子如果連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卻會尊重老師、同學,這種尊重會是發自內心的嗎?

  7歲的真真很喜歡喫桃子,這天媽媽給她買了桃子回來,真真洗完桃子就要喫。媽媽說:“真真,外婆也喜歡喫桃子,可是她總想把好喫的留給你喫。你說,是不是該先拿給外婆喫呢?”真真聽了,立即高興地把洗好的桃子拿去給外婆。

  後來,每遇到真真愛喫的食物時,媽媽都不忘提醒真真把食物先拿給長輩喫,讓真真養成了好東西要先拿去孝敬長輩的習慣。

  當然,讓孩子尊重父母,可能父母會不好意思和孩子說:“你是我養育的,你必須尊重我。”但是,可以讓孩子尊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樣,孩子自然就會懂得尊重長輩。

  同時父母也要告訴孩子,一定要尊重自己的老師。古人說:“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尊師重道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孩子只有對自己的老師有恭敬心和信心,纔會樂於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孩子對老師的尊重,就不會有理想的教育。

   也許有的父母會說:“老師就總是對的嗎?”“錯了不能說嗎?”其實父母要明白,讓孩子尊重老師,最終受益的還是孩子,因爲老師的對錯只是一時,而孩子對老師的態度卻會影響他的一生,尊重師長是每個人爲人處世中最重要的一課。

   父母如果幫着孩子說老師的過錯,就會影響老師在他心中的威信,並增長孩子的傲慢心。一個求學時不尊重老師的人,走向社會後也往往不服從領導的安排。他會認爲這個世界就他自己厲害,這樣不妥協、不合作的態度必然無法與人協作,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

建議三:讓孩子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常有父母抱怨說,自己好不容易收拾乾淨的房間,孩子一會兒就又弄亂了。這是因爲他不知道勞動的辛苦,所以纔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媽媽剛打掃完衛生,7歲的冬晴就拿起一袋瓜子嗑起來,邊嗑邊看電視,不一會兒就把瓜子皮丟得到處都是。媽媽看了,不禁搖頭嘆氣,又要幫冬晴打掃爛攤子。

   週末,媽媽打掃衛生時,就叫冬晴來幫忙。

   “冬晴,擦一下桌子。”“冬晴,把地掃了。”“把抹布洗一下吧。”……在媽媽的指揮下,冬晴做了這件做那件,忙得不亦樂乎。打掃完衛生後,媽媽拿起一袋花生正要喫,冬晴立即說:“媽媽,小心花生皮不要掉地上,打掃衛生好累啊!”

   媽媽笑笑說:“這下知道打掃衛生辛苦了吧,你以後也要好好保持衛生啊!”冬晴連連點頭說:“當然了。”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不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還總是添亂,可以適當地讓他幫自己做一些家務勞動,體會勞動的辛苦,而不要一邊抱怨孩子,一邊再去打掃乾淨。只有讓他親身體驗,他纔會懂得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不再隨意破壞家庭環境衛生。

建議四:培養孩子的恭敬心

  由於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孩子都被寵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被家人衆星捧月般地疼愛着。古人教育孩子要“父母呼,應勿緩”,現在幾乎顛倒爲“子女呼,應勿緩”。

  爸爸媽媽對7歲的西美寵愛有加,但西美卻從不知關心父母。

  每天,爸爸託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裏,西美還要嚷着讓爸爸陪她玩“騎大馬”,邊玩還邊催促媽媽做晚飯。

  這樣的溺愛,會讓孩子不懂得尊重長輩,不知道長幼有別,並逐漸養成自私傲慢的性格,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發展。教孩子尊重他人,並不是讓他在形式上會禮讓與人,而是要讓他從內心裏對他人有恭敬之心。

  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恭敬心呢?儒家經典《弟子規》中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就是從生活中的一行一動培養孩子的恭敬心,讓孩子對長者心存敬畏。《弟子規》中還說“兄道友,弟道恭”,也就是說還要教孩子與同學朋友之間也要互相尊敬、和睦相處,因爲這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是恭敬孝順父母的延伸。

建議五:告訴孩子做人要“和而不同”

  《論語》中說:“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說,一個有修養的人可以與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待任何事情卻都必須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並不人云亦云。

  父母在教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告訴孩子:尊重他人,並不等於盲目符合;如果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爲了與別人一致而不講求原則,是十分不理智的,這是“諂媚”,並不是真正的尊重。

金玉良言

一個受人尊重的人,一定也非常尊重他人,因爲尊重是相互的,不是單方面的。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一定要讓他從尊重自己的父母開始做起,進而尊敬師長、同學,直至尊敬每一個人、每一種動物、每一件物品,也就是說,要擴展到對萬事萬物的尊重。

忍耐心強:孩子忍得了,纔不會亂大謀

  

  小不忍則亂大謀。

  ——(中國)《論語》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中國)《增廣賢文》

  

  10歲的東東去學游泳,由於他是游泳班的插班生,所以在基礎和技術上都要比其他孩子差一些。

  週末,媽媽又陪東東來到游泳館,教練要求孩子們抻筋、壓腿,其他孩子的動作都很到位,只有東東因爲學得晚,需要教練幫他糾正。爲了讓東東將動作做標準,教練用手抓住東東的腳,從背後壓他的身體,東東的身體幾乎要貼在了地面上,他哭喊着:“教練,別壓我了,我自己做好嗎?”

  游泳館裏充斥着東東的哭喊聲,好像他在受酷刑,媽媽的心也跟着揪起來。做完基礎動作,東東又在教練的指揮下跳進水裏遊了起來,看着他瘦小的肩膀媽媽感到很心疼。

  訓練結束後,東東見到媽媽就委屈地哭起來,媽媽緊緊地抱着他,並在他耳邊說:“兒子,你要學會忍耐!我知道你很難過,但是有些事情必須你自己去面對,因爲這是你人生的一部分。”

  面對經受磨練的東東,媽媽也像其他父母一樣爲之心疼,但理智的她卻沒有讓兒子就此放棄學習游泳,而是鼓勵他要學會忍耐,並堅持下去。媽媽清楚地知道,父母不能呵護孩子一生,但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讓必須讓他學會獨自面對困難,並能忍受痛苦和挫折。

  自古以來,能成大事者皆能忍耐。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踐,忍小而成大事,最終滅吳;西漢的開國功臣韓信堪受胯下之辱,後來成爲大將軍;西漢史學家司馬遷,飽受宮刑後仍忍辱負重,最終寫成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凡是有所建樹者,都擁有超強的忍耐力,要能夠忍的住痛苦、磨難,耐得住寂寞,纔能有所成就。

  雖說現在物質生活豐富,讓孩子喫苦的機會並不多,在順境中長大的孩子卻更容易心理脆弱,所以父母有必要爲他創造一些經受磨練的機會,鍛鍊他的耐力,讓他能夠正確對待人生中的困難、挫折、失敗,或是體驗一下沮喪的情緒對他也是有益的。

培養建議

建議一:在生活中鍛鍊孩子的耐力

  面前的食物還沒喫完,孩子便嚷着要喫另外的食物;在遊樂場玩滑梯時,無視前面正在排隊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就爬上去;剛剛說餓了,飯還沒有熟,就已經等不急,要喫零食來充飢……如此種種,都是孩子缺乏耐性的表現。

  在哈佛女孩劉亦婷10歲時的一天,爸爸從冰箱取出一塊比一號電池還大的冰塊,說:“婷婷,你若是能把這塊冰握15分鐘,我就送你一本書。”

  劉亦婷說:“沒問題,爸爸可要說話算數哦。”爸爸說:“當然!”爸爸拿起秒錶,喊了一聲“開始!”她就把冰往手裏一放,開始握冰了。

  開始,她覺得還可以接受,但是隨着時間變長,她的手心開始感覺到刺骨的疼痛,但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轉移注意力,儘量不去想。

  堅持了好久,終於爸爸說:“15分鐘了。”劉亦婷高興地歡呼起來:“我贏了!我贏了!爸爸你一定要給我買書。”爸爸也很高興地說:“沒問題,一定買!”

  培養孩子的耐力,需要父母有意識地爲他創造時機,進行考驗和鍛鍊。據兒童教育專家提示,孩子的耐力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幼兒至小學階段,是培養耐力的關鍵階段,在此時期內如果孩子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教育,長大後可能會比較浮躁,很難耐心做事。

建議二:父母做事一定要有耐心

   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最多,所以要想培養出有忍耐力的孩子,父母自己做事首先要有耐心。如果父母做事情常常浮躁、不耐煩,孩子也會因此而變得焦躁,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每個人都會容易發火。這樣不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也不利於家庭的和諧。

   10歲的楚楚每當在學習中遇到難題都會跑去問爸爸,但遇到爸爸心煩的時候,他就會說:“自己想想,沒見我忙着嗎?”有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楚楚就會問:“爸爸,這是甚麼字?”爸爸說:“自己不會查字典嗎?”久而久之,楚楚和爸爸就漸漸疏遠了。

   而且爸爸還發現,楚楚的耐性越來越差,常常會因爲某件事做的不及時或達不到預期效果而急躁、發脾氣。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情緒和習慣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父母在生活中無論做甚麼事情都要一步一步來,包括做洗衣、掃地、和孩子交往,並且要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的耐心就是爲培養孩子的忍耐打基礎。

建議三:教孩子學會“退一步”

   古人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半步海闊天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挫折、失敗,甚至是不公平的待遇。這時如果父母一味地批評他,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而過度認可孩子的痛苦,則會讓他更加覺得自己很不幸。這時,需要父母教孩子退一步來考慮問題。

   因爲讓孩子學會忍耐,並不是要他強忍,而是要學會轉變思想、換種角度去思考,退一步,孩子也許會有更爲廣闊的天地,這時他就會發現本來很難忍耐的事情隨着觀念的轉變而豁然開朗了。

建議四:增加孩子的自控能力

  所謂自控能力,就是指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的能力。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弱,比如媽媽會告訴他不讓飯前喫巧克力,雖然他知道,但當看到香濃的巧克力時,還是會禁不住美味的誘惑,偷偷去喫。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不能消極地等待它“樹大自然直”,而需要父母悉心培養,增加他的自我約束力。

  12歲的米超因病要做一次手術,術前他非常緊張,一度落淚問媽媽:“媽媽,我可不可以不做手術?”

  媽媽平靜地告訴米超說:“手術是必須做的,而且手術後有幾天你會比較痛苦。媽媽如果能代替你受苦,一定會這樣做,但是誰也不能代替你,所以你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值得注意的是,哭泣和喊叫並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因情緒激動引起頭痛,所以你應該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平靜去面對。”

  聽了媽媽的話,米超點點頭。他明白沒有其他選擇,然後就勇敢地進了手術室。手術後,他並沒有哭,而是勇敢地接受了這一切,這讓醫生感到十分驚奇,並誇他是一個勇敢的孩子!

  當孩子受到磨難時,父母不要過分強調他的痛苦,而是應該讓他平靜地接受,避免引起他過大的情緒波動。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衝動或絕望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在遇到困難時,要冷靜下來,不要被情緒左右,要忍得住衝動,征服自己才能戰勝任何困難。

建議五:讓孩子學會等待

  《易經》中說:“君子藏器與身,待時而動。”意思是一個人即使有超人的才智,也不要到處炫耀,而要等待適當的時機把才能施展出來。父母要告訴孩子,即使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但在機遇尚未成熟時,也要學會停下來等一等,這樣既能平復一下自己焦躁的心情,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去理清思路。

  要知道,人生從來都不是徑直到達成功,而是曲線進步,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學會等待,等在恰當的時機、等待轉折的路口。這樣,孩子就會明白,成功不是隻需要衝鋒陷陣的勇氣,還需要進退有方的冷靜和智謀。

金玉良言

人生只要有進展就會有困難,在不斷解決問題和突破困難的過程中,心靈會備受考驗,這時最理智的選擇就是忍耐。讓孩子學會忍耐,父母一定要先有耐心,因爲教育孩子本身就需要極大的耐心;其次還可以通過不同方式鍛鍊孩子的耐力,讓他在不知不覺中擁有強大的忍耐心。

與人分享:孩子互惠互利的雙贏智慧

  

  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中國)《論語》

  悲傷可以自行料理;而歡樂的滋味如果要充分體會,你就必須有人分享纔行。

  ——(美國)馬克·吐溫

   李凱剛滿6歲,長得虎頭虎腦,非常可愛,大家都很疼他。可能是小時候被慣壞了,他的東西別人都不可以碰,否則他就哭鬧不停。

   有一天,小姨去他家串門,帶了他最喜歡喫的櫻桃。他看到後可高興了,媽媽剛洗好,他就大喫起來。媽媽想拿幾個給小姨喫,但是央求了半天,方凱就是不肯拿出一個櫻桃來。當看到他喫飽出去了,媽媽就趁機拿了幾個給小姨。當方凱進來看到小姨和媽媽正在喫櫻桃,馬上大哭起來,還拿着剩下的櫻桃砸向媽媽。

  現在,由於父母過度的呵護和溺愛,使孩子長期處於特殊的環境內,其自私的心理和獨享意識不斷滋長,很多孩子都喜歡以自我爲中心,“與人分享”的現狀不容樂觀。

  孩子懂得謙讓和分享,就會受到長輩和同齡人的喜愛,而不懂得與人分享的孩子在日後的社會生活中往往很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父母要知道,分享並不是一種失去,而是一種互利,一種獲得,分享觀念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分享也不僅僅是指物質方面的,還包括精神方面的,能分享快樂,也能分擔憂愁。懂得分享的孩子才能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更好地與人相處和交流。

培養建議

建議一:父母要學會與孩子分享

  很多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寧可自己多喫苦,也不願意讓孩子喫苦,凡是好喫的、好玩的都要給孩子。即使孩子誠心誠意地邀請父母一起喫東西,有的父母也會堅決推辭,說:“你喫,媽媽不喫!”孩子與人分享的好意如果經常被父母拒絕,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沒有了與人分享的美德。所以說,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分享,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和父母分享。

  上小學2年級的偉哲非常喜歡喫橙子。有一天,媽媽的朋友送來一籃橙子。按照媽媽平時的習慣,媽媽每次都會拿出3個橙子,讓偉哲分。偉哲每次都會拿一個給自己,另外兩個給父母。

  有一天,只有一個橙子,偉哲把它拿出來,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眼睛似乎在說“就這一個了,沒法再分了。”但是,還沒有等偉哲說,媽媽馬上就說:“你能不能把橙子分成兩半,一半給爸爸,一半給媽媽呢?”偉哲一聽,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但還是把橙子分成了兩半,給了父母。父母接過來,毫不猶豫地吃了下去。

  如果父母能夠坦然地與孩子分享,成爲孩子分享的對象,讓孩子在家裏分水果,並教育他先分給長輩,然後分給自己。在這種分東西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能夠學會與人分享,而且還學會尊重長輩和關心他人。

建議二:用交換的方式讓孩子學會分享

  很多孩子在學校或者其他公共場合和別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總希望自己能獨霸所有的東西。事實上,這種自私和佔有的心理,是很不利於孩子成長的。但是,父母若是因此而一味地去批評孩子,反而會起到反作用。父母可以採取交換的方式讓孩子試着與人分享。

  8歲的小蕊是家裏的獨生女,但爸爸媽媽卻不希望她自私。每次媽媽給小蕊買了她喜歡的玩具或者圖書,都會鼓勵小蕊把它們帶到學校裏去,讓她和同學們彼此交換圖書。

  開始,小蕊也很不情願,覺得新買來的自己都還沒有看夠,就要拿去給別人。這時媽媽就會說:“小蕊,如果你把書借給別的同學,這樣你也可以向別的同學借你喜歡的書來看。這樣,我們就可以花很少的錢,看到很多的書。”

  小蕊明白了。於是,她總能拿僅有的東西與別人分享,並獲得別人的信任。同時媽媽還教育她,要注意保護別人的東西,不能損壞。要像愛惜自己的物品一樣愛惜借來的物品。

  如果孩子一開始不習慣與人分享,可以讓孩子用交換的方式來與其他人分享。這樣,孩子認識到與人分享的好處,就不會再拒絕與人分享。

建議三:善於用智慧引導孩子去分享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要讓他學着與別人分享東西。當他漸漸長大的時候,就應該讓他在餐桌上學着給長輩夾菜。鼓勵他爲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從中品嚐到做有益於他人的事而帶來的喜悅。

  一天,媽媽帶着8歲的兒子去廣場,到廣場後,媽媽拿出從家裏帶來的酸奶給兒子喝。這時,媽媽注意到旁邊有一個更小的孩子,正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自己兒子手中的酸奶。

  媽媽就對兒子說:“你給這位小弟弟一瓶酸奶好嗎?”兒子很不情願地說:“媽媽,我們又不認識他。爲甚麼要給他喝?”媽媽耐心地說:“要是這位小弟弟在喝酸奶,你卻沒有酸奶,那你想不想喝呢?”兒子毫不猶豫地說:“想喝。”

  媽媽說:“這就對了,現在你拿一瓶酸奶給這位小弟弟喝。以後也會有其他的小朋友把好喫的東西給你呢?”兒子看了看媽媽,終於拿了一瓶酸奶給小男孩。

  很多孩子都不願意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但是卻希望能夠分享他人的東西。父母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徵,善於運用智慧去引導孩子,從而讓他學着與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建議四:不要縱容孩子的自私行爲

  每個孩子都有希望把好東西自己獨享的慾望,然而父母若是不加以引導,還寵溺他,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

  上小學2年級的淼淼有“收藏”東西的嗜好。有一次,媽媽買了一隻顏色鮮豔的雨傘回來,淼淼一看,非常高興,並把雨傘拿到了她的房間。又一次,爸爸買了兩隻水杯,淼淼很喜歡,又把水杯放在了自己的櫥櫃裏。更有甚者,她有一次看上了媽媽的髮夾,硬是要了過來,據爲己有。時間久了,淼淼房間裏的東西越來越多,不但裝滿了書架和衣櫃,就連桌子上,牀下也塞得滿滿的。各種日用品堆積在淼淼的房間裏,像一個小“倉庫”。

  而淼淼的“倉庫”卻只進不出。甚至媽媽買回來的新的不鏽鋼小勺也被淼淼藏在“倉庫”裏不準家人使用。有時家裏來客人了,媽媽想拿來用一下,淼淼就會擋在門口不準進去。

  媽媽漸漸意識到了淼淼愛“收藏”的壞毛病,想從根本上改變淼淼的觀念。於是,爸爸媽媽商量,多爲淼淼準備一些家庭活動。比如,讓她爲家人盛飯、分發點心,並且還告訴她,每個人都會有一份,淼淼也不可以特殊。然後,媽媽選擇了一些對淼淼吸引力不大的物品先作爲索要對象,慢慢地淼淼“倉庫”內的東西就越來越少。父母會對淼淼的每一個小進步都給予表揚。漸漸地,淼淼主動地把東西拿了出來。.

  孩子在家庭中由於受到過度疼愛,容易產生一種“以自我爲中心”的意識,認爲一切都是我的,這樣他就會變得自私。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糾正,這種壞毛病就會妨害孩子的成長。

  被父母過度遷就的孩子不但不能與人分享,還會養成自大和冷漠的性格,一切都爲自己。對於已經形成毛病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諄諄善誘,創造機會和環境讓他擺脫以自我中心的心理,學會把美好的事物與人共享。

金玉良言

現在,獨生子女不願意與人分享,就會妨礙他情商的發展,所以父母必須意識到孩子的小毛病中可能會蘊藏着大問題,要及時地幫助孩子糾正自私的行爲,引導孩子學會與人分享。要多創造孩子與人相處的機會。讓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分享與謙讓。

仁厚待人:孩子與人交往的“通行證”

  

  太陽能比風更快地脫掉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變別人的心意。

                            ——(美國)戴爾·卡耐基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中國)《論語·里仁》

  謝安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他被後人視爲良相的代表、高潔的典範。而他的好品德與他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自他小時候起,家人就非常注重培養他仁厚待人的品德。

  謝安七八歲的時候,他的哥哥謝奕已在朝爲官。謝奕經常帶着謝安一起進入公堂,讓他增長見識。有一次,謝奕要處罰一個因酒後亂事的老翁。但他並沒有將老翁收監,也沒有打板子懲罰他,而是罰他喝酒。那老翁開始還樂得“領罪”,一壺接一壺地喝了下去,不一會兒,老翁有些不勝酒力,但謝奕卻如沒有看見一樣,並沒有停止處罰,依然讓老翁繼續喝。

  這時候,坐在謝奕腿上的謝安於心不忍了,他就勸告說:“哥哥,老人家多麼可憐,你怎麼可以做這樣的事!”謝奕一聽,臉色立刻緩和了下來,他問謝安:“你是要放過他嗎?”謝安點了點頭,謝奕微微一笑:“好啊,那就聽你的吧。”

  後來,這件事被人不經意地傳開了,京城中的人都知道謝安自小就宅心仁厚,並肯定他將來一定可以成就大事。

  謝奕對老翁看似無意的懲罰,也許就是在等謝安的“於心不忍”,他這樣的做法,正是在培養謝安仁厚待人的性格。而謝安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長大後成爲一代良相也就不足爲奇了。所以,父母也應該讓孩子從生活的小事中逐漸培養起仁厚待人的品德。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爲一個擁有仁厚慈愛之心的好人,但現在許多孩子的表現卻並未如父母所願。有的孩子會自私地將東西據爲己有,甚至會爲了自己的利益與人拳腳相加、惡語相向;有的孩子還會欺負弱小,與人斤斤計較,一點也不豁達,等等。孩子的這些表現,都與“仁厚”二字相去甚遠。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難免向自己的父母“開刀”。

  所以,這就需要父母增強意識,要讓孩子明白,仁厚待人是他與人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最爲需要的一種態度。一個人只有能仁厚待人,他才能更好地與人共事,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

培養建議

建議一:要孩子明白待人仁厚的真正意義

  父母要告誡孩子,待人仁厚的人,將會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對他人仁厚,自己也會具有穩定的情緒,能夠正確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情。而且,待人仁厚的人還可以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就。對於孩子來說,仁厚待人將會是他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好品德。

  另外,父母也要格外提醒孩子注意的是,待人仁厚也不能姑息錯誤,對於某些人錯誤的言行,也要用恰當的方式指出,決不能不分好壞一律“仁厚”對待。否則就是對他人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建議二:提醒孩子要多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仁厚源於對他人的尊重,父母要讓孩子始終抱有“人人平等”的信念,讓他多多考慮別人的感受。要提醒他,別的孩子和他一樣,都需要幫助與被幫助,所以一定要仁厚待人。

   暑假裏的一天,5歲的表弟到7歲的柳君家玩。但柳君總是不讓表弟碰他的玩具,而且還將自己的零食藏了起來。於是,媽媽將柳君叫到一旁,說:“你有那麼多玩具,也有那麼多好喫的,爲甚麼不給表弟呢?你想,他沒有玩具也沒有糖果會開心嗎?表弟是來找你玩的,他不開心,你們還怎麼一起玩呢?若是換成你,你又怎麼想呢?”

   柳君聽了媽媽的話後沒有說話,但卻偷偷地看了看錶弟,只見表弟正羨慕地看着他那一堆玩具。柳君很不好意思,他連忙跑過去把玩具和零食都翻了出來,招呼着表弟:“來呀,我們一起玩。”表弟高興地跑了過來,和柳君玩得不亦樂乎。

   讓年齡尚幼的孩子知道分享不很容易,很多孩子就和柳君一樣喜歡獨佔。這時父母就要提醒孩子多多考慮別人的感受,讓孩子也做一個換位思考,從而及時改變,做到仁厚待人。

建議三:及時讚揚孩子的仁厚行爲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孩子內心的仁厚也總是會不經意間表現出來。所以,當他主動做一些善待他人的事情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以示鼓勵。而得到父母稱讚的孩子,也就會明白他的這種行爲是正確的,這種精神是值得發揚的,他就會自覺地將這一美德保持下去。

  一天放學後,8歲的女兒邀請同學到家裏玩。同學不小心撕破了女兒最喜歡的童話書,她很生氣,剛想要衝同學發火,卻看見媽媽正站在同學身後衝她搖頭。

  女兒猛然想起媽媽曾經對她說過要寬厚待人。於是,她只說了一句“沒關係”,接着自己找來膠帶紙粘起書來。那位同學一看,也連忙過來幫忙,並且不停地道歉。

  同學走後,媽媽笑着誇獎女兒說:“表現不錯啊!你要記住,你用仁厚之心去好好對待別人,別人也一定會這樣對待你的,這將會是一個良性循環,對你的未來將會大有好處哦!”

  當然,父母對孩子的讚揚也要注意方式,要就事論事。同時,父母也要提醒孩子擺正心態,仁厚要發自內心,不能抱有其他目的,更不能爲了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表揚纔去仁厚。

建議四:告訴孩子善待他人與自己的利益不衝突

   孩子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自己寬厚待人了,那我的利益是不是也會隨之減少呢?比如我寬厚地把本屬於我的糖果分給了別人,但我卻沒有糖果了,那我的這種善待是不是就等於“虧待”了自己呢?父母此時應該幫助孩子解開這個心結,要讓他知道,他不會因爲善待別人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損,反而會讓自己受到很多益處。

   爸爸曾經教育10歲的蔣堯,要他學會仁厚待人。但蔣堯卻說:“我仁厚了,他們得利,我不就喫虧了嗎?”爸爸覺得非常有必要幫蔣堯改變這種想法。

   一天晚飯後,爸爸指着蔣堯課本里的范仲淹說:“這位大詩人的兒子範純仁曾經在一個小縣城當縣令,一年天災,老百姓沒有飯喫。範純仁當時只想救活百姓,便果斷開倉放糧。後來,得知消息的皇帝便派人調查範純仁是不是私自開倉。”

   蔣堯聽到這裏瞪大眼睛說:“那他不是傻了嗎?他一定會被砍頭的。”爸爸笑了笑,繼續說:“但這個消息卻先於調查的官員傳到了縣裏,全縣的百姓拿出自己家中的糧食又堆回到倉庫中,糧食不但沒少,反而多了許多。你看,範純仁一顆仁愛之心拯救百姓,百姓也一樣用感激之情回報他。你說他的利益有沒有受損呢?”

   蔣堯聽完故事,默默地思考着,最後他對爸爸說:“我明白了,其實仁厚待人,就等於善待自己。我以後也會善待他人,就像範純仁那樣。”爸爸聽後讚許地笑了。

   蔣堯的爸爸很聰明,他用一個故事改變了蔣堯只顧自己利益的想法。正如這位父親所說,仁厚待人,就等於是善待自己。仁厚這一美德是不會傷害個人利益的,反而會使人得到更多。

金玉良言

其實,教孩子仁厚待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則,千萬不能強迫孩子。因爲仁厚待人也是需要孩子發自內心纔有意義的。而對於孩子來說,仁厚待人的好品德將幫助他建立起自信心,使他能夠更好地與人交往,同時也鍛鍊了他待人處事的能力。

樂於助人:讓孩子人生路越來越寬廣

  

  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裏拿取。

                               ——(蘇聯)高爾基

  我活在人間只有一次,所以只要能爲任何人做好事或能表示仁愛之心,我會即刻去做。

                              ——(德國)格雷利希

  網絡上有這樣一條報道,說是2008年的高考,一名女生的考試成績並不理想,按照分數線她只能上一個獨立學院。一天,她去參加一場招生諮詢會,但因爲天降暴雨,她到達諮詢會現場的時候,招生人員已經在撤展了。當時,這名女生看見一位矮個子老師正在費力地整理雨篷,她馬上走過去幫助老師整理了起來。但就是她的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引起了一旁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老師的注意。後來這位老師邀請這名女生參加新加坡一所大學的面試,那所大學最終錄取了她,並且給了她20萬元的獎學金。

  看完這則報道之後,一位母親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有一個剛剛7歲的女兒,才上小學1年級。母親叫過女兒,將報道當作故事講給她聽,並對她說:“這位姐姐因爲助人爲樂而獲得了繼續求學的機會,你看助人爲樂是不是很重要呢?既能幫助別人,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你說,這位姐姐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

  女兒笑着點頭說:“媽媽,我也要助人爲樂!我一定會向這位姐姐學習的!”

  母親也笑了,她知道女兒儘管並不一定能透徹理解助人爲樂的真正意義,但只要能從她小的時候開始就進行培養,她一定能夠養成這一好品德,並能由此受益終生。

  這位母親用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爲範例,讓女兒以此爲榜樣。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女兒也一定會讓助人爲樂這一品德在自己的心底生根發芽,她也一定能將這一好品德保持下去。

  誰都有遇到難處的時候,只要有人能伸出援手拉一把,也許被幫助的人就能很快渡過難關。而受到幫助的人懷着感恩的心,又會在其他的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同樣給予愛心,這樣將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社會就會變成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對於所有人來說,樂於助人是大家都應該具備的品德。

  有句俗語叫“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試想自己都不願意伸手去幫助別人,別人又怎麼能幫助你呢?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好品德,讓孩子從“幫助別人”這一行爲中收穫快樂,也收穫未來的希望。助人爲樂這一美好品德,將能使孩子的人生道路越來越寬廣。

培養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遠離自私自利

   一個擁有愛心的人,往往能更容易爲他人着想,也就能更自然地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而且,他還會因爲幫助了別人而得到快樂。這樣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受人歡迎、受人尊重、受人愛戴。

   而私心很重,只爲個人利益打算的人,這樣的人總是惦記着自己的利益有沒有受到損失,也就永遠不可能體會到幫助他人的快樂。《弟子規》中說:“己有能,勿自私。”是說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不要自私,要懂得幫助人。否則,有能力卻不及時給予他人幫助,只顧着自己的利益是否有失,這樣的人也體會不到生活的快樂,還會失去真正的朋友。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從小要遠離自私自利。

建議二:提醒孩子“勿以善小而不爲”

  助人爲樂的事情應該是不分大小的,無論多小的事情,人都應該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幫助。“勿以善小而不爲”,意思是說,不要以爲是很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一些舉手之勞、點滴小事,卻恰恰反映出來一個人的善心。

  放暑假的時候,老師讓同學們寫一篇自己助人爲樂的文章。9歲的賀楚從放假一開始,就經常站在家門口等着做好事。但是眼看着暑假就要結束了,賀楚的文章依然沒有完成。

  一天晚飯的時候,他對爸爸抱怨說:“想做好事都沒得做。”爸爸笑着搖頭:“好事有許多,可是你都錯過了啊!”賀楚很疑惑。爸爸說:“小朋友摔倒了,你沒去扶她;老奶奶東西掉了,你沒有幫忙撿;鄰居家的叔叔讓你幫着拿東西,你說自己沒空;媽媽讓你幫着一起打掃樓道,你也搖頭拒絕……你一定想說,這些都是小事吧?可是,勿以善小而不爲,小事做好了,你才能算是一個有助人爲樂精神的好孩子啊!老師是要你培養好品德,可不是讓你爲了做好事而去等好事。”

  賀楚恍然大悟,他再也不去“等”了。後來的幾天,他積極地幫助生活小區中需要幫助的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他也終於寫出了一篇內容豐富、情感真實的文章。

  孩子一看到“助人爲樂”幾個字,往往都會有這樣的認知:小事不算是做好事。父母要及時糾正他的這種想法,無論多小的事,只有真誠地伸手幫忙去做了,一個人才能算是擁有好品德,“等好事”的行爲絕不是助人爲樂。

建議三:教育孩子,不能有目的地助人

  助人爲樂所反映的是一個人的高尚品德,但若是出於某種目的而去幫助別人,那樣這種品德就變了味道,也就不能算作是高尚的品德了。

  一天,7歲的夏寧攙扶一位老奶奶過馬路,他的行爲得到了老奶奶和周圍行人的誇獎。從那以後,夏寧開始積極地做好事,因爲做了好事他能得到表揚。但有一天,他幫助一位阿姨搬東西,阿姨最後也沒說聲“謝謝”就走了,沒有得到表揚的夏寧很是不開心。

  瞭解情況後,媽媽說:“你幫助別人這沒錯,但是,幫助別人可不是爲了要別人表揚你呀!你若是帶着這種目的去助人,你又怎麼能得到快樂呢?你要記住,我們幫助別人應該是無私的。”夏寧想了一會兒,他決定按照媽媽說的去做,要做一個真正擁有良好品德的人。

  有目的的助人,這卻恰恰反映出人的自私。所以,夏寧的媽媽對孩子及時進行教育是正確的。她讓孩子丟掉了不正確的想法,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無私精神與良好品德。

建議四:幫助孩子學會理智地付出愛心

   向處於困難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這是一個人表達愛心的方式。但是,愛心的表達也是需要有原則的,它也需要與正義聯繫在一起。若是明知道對方要做的事情是錯誤的,卻還要伸出“援助之手”,這樣也同樣不是助人爲樂,而等於是“助紂爲虐”了。

   上小學3年級的兒子一天放學回家後告訴爸爸,說老師批評他了,因爲他和外班同學打架。爸爸聽後,忍了忍怒氣問道:“你爲甚麼要去打架?”兒子小聲說:“同桌說他受了外班人的欺負,我不能看着朋友受委屈,所以我就幫他去打那個同學。我以爲我是在助人爲樂,但老師卻說我這樣做不對。”

   爸爸想了想,說:“老師批評得對,你這樣做的確有錯,怎麼可以隨便就去打人呢?你幫助別人的精神是好的,但也要看情況,看對方到底需要怎樣的幫助,只有好的、正確的事情你才能去幫,記住了嗎?”兒子沉默了一陣後,點了點頭。

   孩子有時候也會分不清他“助人”這件事是否真的是在幫助別人,他的判斷能力不強,所以他很容易就會幫錯忙。所以,父母也要積極培養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並讓他學會分析,要能理智地付出愛心、給予幫助,以防止孩子陷入是非不明的困擾之中。

建議五:告誡孩子,樂於助人也要注意安全自護

  樂於助人與安全自護,看起來本是不相關的事情。但現在的社會環境十分複雜,媒體上也經常報道,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孩子的單純善良樂於助人的性格,對其實施一些不道德甚至違法犯罪的事情。因此,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提醒他在做善事的時候也要注意保持機智、講究策略。要告誡他,即使是樂於助人也不能忘記安全自護。

金玉良言

父母可以利用榜樣的力量,來讓孩子受到薰陶。無論是父母自身,還是名人的故事,孩子通過對榜樣的學習,就可以對助人爲樂有更爲具體、真實、理智的認知。總之,孩子應該具備助人爲樂的好品德,因爲這可以支持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寬。

真誠利他:一分真誠,讓孩子得一分受用

  

  一個人要表現最高的真誠,就必須做到無事不可對人言。

                               ——(印度)泰戈爾

  真誠纔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國)喬叟

  雖然才上小學4年級,但嚴瑞卻很喜歡看《三國演義》。當他看到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的時候,就對爸爸感慨道:“劉備真有耐心啊!第一次去,諸葛亮不在;第二次去又冒着大雪,諸葛亮還不在;第三次去,諸葛亮在睡覺,可劉備居然一直站在一邊等。要是換做我,我可能也會像關羽張飛那樣,想要直接綁了諸葛亮的。”

  爸爸笑笑說:“這就是劉備的一大長處:真誠!諸葛亮之所以答應劉備出山,也是因爲劉備的真誠打動了他。所以,真誠的力量是無窮的。你看故事,也不能只帶着娛樂的心去看,你也要能看出來這裏的道理。劉備的真誠,正是你應該學習的好品德啊!”

  嚴瑞翻着書,仔細思考着爸爸的話,在筆記本上鄭重地寫下了“真誠”兩個字,並對爸爸說:“我也要加強學習,爭取也要具備真誠這一好品德!”

  爸爸藉故事對嚴瑞開展教育,既迎合了孩子的興趣,又讓孩子受到了教育,讓他有所收穫,這種教育方式值得父母學習。無論怎樣,父母都應該要讓孩子明白真誠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要讓孩子能從小就學會真誠待人。

  所謂真誠,就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真實和誠懇。無論是話語還是行動,只要真誠地表露,都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正如《莊子·漁父》中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意思是說,一個人若是不真誠,就不可能打動別人。這句話就是在告誡人們,一定要真誠待人,要表裏如一,不可虛僞處事。若是陽奉陰違,表面一套背後一套,遲早會露出馬腳,併爲人所唾棄。無論是甚麼樣的情感,都應該要發自內心,絕對不能勉強做出樣子給人看。真誠表露才能更好地與人交往,才能更好地處事。

  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真誠這一態度,將會關乎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人只有用真誠的態度去面對一切,那麼無論他的生活、學習還是事業,就都能夠成功且美滿。

培養建議

建議一:教孩子要能放得下面子

   面子的存在,多是怕人瞧不起自己,所以給自己扣上一個面具。或者是用以掩飾自己的不足,掩飾自己不想給人知道的缺陷;或者是要做給人看,換來別人的稱讚。但是,有掩飾就勢必會有虛假,一旦有虛假存在,就很難再保持真誠了。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要想表現真誠,就要能放下面子,不再追求虛榮。

   一名9歲的男孩,家境並不算富裕,但他看其他同學都穿得好,自己若是穿普通衣服,面子上掛不住。於是他不停地向家裏要錢擺闊,對人總是吹噓自己家裏多麼有錢。

   後來,家裏漸漸不能滿足他的時候,他開始去偷。而同學們也發現了他在撒謊,於是逐漸疏遠了他。最後,這個男孩進了少管所接受勞教。

   追求表面的榮耀、心理的光彩,這就是虛榮心,而面子高於一切就是虛榮的“最高境界”。這名男孩就是因爲變得虛榮而失去了真誠的心,人生才走上了岔路。所以,父母要教孩子能放得下面子,要丟棄虛榮心,也不要自己小瞧自己,要心懷坦蕩,這纔是真誠的表現。

建議二:讓孩子將真誠融入到各個方面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真誠都應該是自然流露的。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表現真誠不是在做選擇題,不能選一個“正確”的方面去表現。真誠應該是融入到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它是一種態度,可以體現在人的任何言行舉止之中。

  爸爸媽媽經常教育7歲的田超待人要真誠,田超也很聽話,見人就打招呼,待人有禮貌。有一天,爸爸媽媽不在家,幾個小夥伴到田超家裏去玩,後來大家吵了起來,不歡而散。

  媽媽回來後,田超委屈地向媽媽“告狀”,說別人如何如何不對。媽媽聽後卻說:“你自己是不是也有錯呢?你該真誠對待他們呀!”田超說:“我都讓他們來家裏玩了,那還不真誠嗎?”媽媽搖搖頭:“真誠不只要你對人打招呼、邀請他們來玩這麼簡單啊!它還表現在你生活的各個方面,做任何事情都要真誠,當然也包括友好相處,包括認錯道歉。”田超不情願地看着媽媽,媽媽笑笑說:“也許那件事不一定就是你的錯,但你要是先真誠地去反省,做一下彌補,道個歉也沒甚麼,大家還是好朋友!”

  後來,田超去跟夥伴們道歉,大家也都覺得不好意思,他們“一笑泯恩仇”,又如以前一樣親密無間了。從那以後,田超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保持真誠,他的朋友也越來越多。

  孩子有時候因爲想得很簡單,做得也就不到位。正如田超的媽媽所說,真誠是需要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孝心、問候、道歉、幫忙、寬容……等等,父母要讓孩子將真誠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讓他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將真誠地、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來。

建議三:告誡孩子,真誠付出應當不求回報

  孩子有時候會覺得:我對人真誠,那麼他人是不是也該對我的付出做一個等價交換呢?父母要幫助孩子扭轉這種思想,要讓他知道,付出真誠需要一顆真心,而且真誠的付出也應當是不求回報的。

  10歲的郭燕轉學到了一所新學校,第一週的學習很快過去了。週末的時候郭燕對媽媽說:“我覺得班裏有幾個同學很排斥我,老師也很嚴肅,我覺得好難融進去。”

  媽媽卻勸她說:“不用總想着別人是不是喜歡你,只要你能真誠對待你的同學就好,不要在心裏與別人對立。你想,若是你總覺得大家不喜歡你,那麼你也就不會去喜歡大家,時間長了,對你也沒有好處,而且你自己也會很累啊!所以,真誠對待所有人就好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郭燕覺得媽媽說得很有道理,後來她在媽媽的鼓勵下,用真誠的態度去對待所有的同學。慢慢地,她和許多都學都成爲了很要好的朋友。

  其實,很多時候,許多人都會像郭燕這樣,由自己的內心而起,作出“別人不喜歡自己”的判斷。儘管這種心理表面看來是在保護自己,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渴望對方回報的不真誠的表現。所以,父母要告誡孩子,真誠付出應該是不求回報的。只要用真誠的態度去對待,生活就會變得非常輕鬆愉快。

建議四:提醒孩子,真誠也不是討好

   真誠待人與刻意討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是發自內心地與人交好,真誠換來的將是高尚的友誼,以及美好的生活與人際交往;而後者,則是一種帶有不良目的的媚態,討好別人的行爲,是在貶低自己,這樣得來的絕不是友誼,也許還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傷害。

   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對人真誠是好事,但絕對不能破壞原則。無原則地去討好他人,也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現。真誠,既要放下面子,也要顧及到“面子”,絕不能丟棄自尊,應該自愛自重。

金玉良言

環境的薰陶也是最能改變人的,接受不同的環境薰陶的人,要麼爲人喜歡,要麼爲人厭惡。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與真誠的人做朋友,大家都真誠起來,孩子自然也就能培養出這一好品德。總之,培養孩子真誠待人,對他當前和未來的生活與事業都是大有好處的。

敢於道歉:表達歉意,孩子才能進步更多

  

  人要學會反思,如果是自己錯了,應當主動道歉,如果是別人錯了,應當學會包容,這纔是朋友相處之道。

  ——(中國)孫雲曉

  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有時不能忍,猝然發雷霆;繼思不太妥,道歉親上門;於是又合作,相諒心氣平。

  ——(中國)陳毅

  邁克小的時候就非常勤勞懂事,12歲時他就在上學之餘給附近的鄰居送報紙,以賺取零用錢。在他送報紙的客戶中有位慈祥的老婦人,現在他已經不記得那位老婦人的名字,但她曾給他上了一堂有價值的人生課,讓邁克記憶猶新。

  某日午後,邁克和小夥伴在那位老婦人的房後玩耍,他們向她的房頂上丟石頭玩,看着石頭像流星一樣從房頂滑落,他們覺得很有趣。邁克也撿起一塊石頭丟上去,也許是因爲那塊石頭太滑,在丟出去的時候石頭偏了方向,一下飛到了老婦人房子的後窗上,只聽“譁”的一聲,窗玻璃被打碎了,孩子們慌忙逃走了。

  當晚,邁克一夜沒睡,一想到老婦人家破碎的後窗,他就十分不安,擔心會被老婦人抓住。但邁克依然每天要去給老婦人送報紙,而老婦人也仍然微笑着和他打招呼,可邁克內心的負罪感卻與日俱增。

  經過考慮,邁克決定將送報紙的錢攢下來給老婦人修窗戶。三週後,他攢了7美元,這些錢正好可以買一塊後窗的玻璃。於是,他寫了一張便條,在上面向老婦人解釋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表達了自己的歉意,並希望能得到她的諒解。然後,他把錢和便條裝在一個信封內,天黑後悄悄投進了她家門口的信箱。邁克深深地鬆了一口氣,他感到一種贖罪後的解脫。

  第二天,他又去給老婦人送報紙,他坦然地對老婦人說:“您好!夫人!”老婦人很高興地說謝謝,然後遞給邁克一樣東西,說:“這是我送你的禮物!”原來,是一袋餅乾,在邁克吃了很多塊餅乾後,突然發現裏面有一個信封,信封裏有7美元和一張信箋。信箋上寫着一行大大的字:“誠實的孩子,我爲你感到驕傲!”

  邁克是一個善良而質樸孩子,在闖禍之後由於不能無視自己內心的愧疚和不安而去承認錯誤,並勇於去道歉,承擔責任,最終被老婦人原諒,還得到了她的讚賞和獎勵。

  做錯了事情是遺憾的,但如果做錯了事還要加以掩蓋,挖空心思去躲避譴責,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遺憾。因爲人們往往能夠原諒一個做錯事的人,但不會原諒一個掩飾錯誤的人,這是因爲做錯事可能是無意的,而回避譴責卻一定是有意的。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犯錯,教孩子正視問題、敢於道歉,是讓他學會一種坦誠做人的態度。父母首先要讓孩子樹立誠實勇敢、有錯就改的觀念,更重要的是對於孩子道歉後的良好表現,父母也要及時發現和表揚,讓他明白只要敢於承認錯誤、自覺改正,就是一個好孩子。

培養建議

建議一:教孩子真誠道歉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說“對不起”,但這樣的道歉卻又時常讓受委屈的孩子不滿。因爲說“對不起”的孩子以爲這樣就可以了事,父母問起時就可以說自己已經道過歉了。

可是,一句敷衍的“對不起”並不能讓受委屈的孩子的感情得到較好的修復。常常是犯錯的孩子已經說過“對不起”了,而另一個孩子還是會悶悶不樂地坐在一旁。

  7歲的簫簫和6歲的若若一起玩滑梯,若若還沒有滑下去,簫簫就迫不及待地從上面溜了下來,把若若撞到了地上。若若大哭起來,簫簫的媽媽跑過來,抱起若若說:“簫簫,你把妹妹撞哭了,還不道歉?”

  簫簫扮了鬼臉說:“若若真不禁撞,對不起!”說完又去玩滑梯了。若若聽了,又哭起來,媽媽說:“簫簫,道歉是向別人承認自己做的不對,所以一定要出於真誠之心,而不是隨便說句對不起就完了,這樣會讓別人覺得你根本不想道歉。”簫簫走過來,向若若鞠了個躬,說:“若若,對不起!我撞疼你了吧?是我不好。”若若這才抽泣着說:“簫簫,我不疼了。”

  父母在教孩子向別人道歉時,首先要讓他去試着瞭解對方的感受,然後可以讓他去抱抱受委屈的小朋友,說“是我不好,我不再這樣做了。”“你原諒我了嗎?”讓孩子懂得真誠地道歉,才能真正地化解矛盾,發自內心說聲“對不起”,才能消除對方的悲傷。

建議二:父母做錯事,也應該向孩子道歉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敢於道歉,但有些時候父母自己做錯事時卻礙於面子,不習慣明明白白地向孩子道歉,而是用其他形式含蓄地彌補一下自己的過錯。但是年齡小的孩子不容易理解這種道歉方式,只記得自己莫名其妙地受了委屈,所以會在心理上留下陰影。

   要想孩子敢於道歉,父母首先要爲孩子做出表率,自己做錯事時也要明確地向孩子道歉。這並不是說父母向孩子說一句“對不起”就可以了,而是要讓他感受到父母道歉的誠意,更重要的是,讓他體會到父母內疚的心情,瞭解到父母的歉意是由心而發的,這樣孩子纔會瞭解到道歉的真正含義,並從內心真正地原諒父母的過錯。

   父母不要認爲向孩子道歉是一件有失大體的事,坦然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表示歉意,不但不會使自己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讓他更加尊敬父母,並以父母爲自己的榜樣。明確而真誠地道歉,才能讓孩子更相信父母能給自己一個安全而公平的家。

建議三:讓孩子學會懺悔

   讓孩子敢於道歉,需要父母培養孩子學會懺悔,這樣當他有了過錯時,不經父母批評就會自責,會因爲犯錯而產生不安的情緒,自然而然就會對受害的一方產生歉意。

   爸爸帶13歲的貝貝回老家,貝貝做了一隻彈弓,並在村外的樹林裏打死了一隻麻雀。這一幕正好被爸爸看到,他沒有立即責怪貝貝,而是把他帶到了一個雀巢旁,巢內有幾隻嗷嗷待哺的雛雀。

   爸爸說:“它們失去了媽媽,現在沒有人能喂活他們了。”看到這種情形,貝貝難過地流下了眼淚,說:“爸爸,我錯了。我害了小麻雀,還害了它們的媽媽。”當晚,貝貝難過得沒有喫晚飯。

   有許多事,在做錯後也許已經不能彌補,道歉對對方也已經起不到安撫的作用,但是讓孩子生起懺悔之心,卻能讓他從心底深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懺悔是孩子對自己心靈的清洗,並能使提醒他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建議四:不要隨意懲罰犯錯的孩子

  很多孩子在做錯事後,由於心理上感到害怕,本能的反應促使他只想把事情隱瞞起來,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防衛,但同時也反映了父母對待孩子犯錯的態度。

  當孩子做錯事時,如果父母對其進行責罵、訓斥,就會使孩子害怕犯錯,並在心中形成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儘量去隱瞞事實的真相。

  7歲的珠珠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她對媽媽撒謊說是小貓打碎的。媽媽問:“哦,是嗎?真的是小貓打碎的嗎?”珠珠支吾地說:“嗯……是的。”媽媽並沒有因爲女兒撒謊而懲罰她。

  過了幾天珠珠主動和媽媽說:“媽媽,對不起。那天的花瓶是我不小心打碎的。”媽媽撫摸着珠珠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好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就好,以後不要撒謊了!花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有好品德。”

  有句話說:“小孩子犯錯,上帝也能原諒。”這是因爲幾乎沒有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會犯錯,但並不是說,孩子犯錯就可以聽之任之。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事不要緊,關鍵是要敢於承認錯誤,勇於道歉。父母也不要僅僅是原諒孩子的過錯,還要告訴他錯在哪裏,應該如何改正,這樣纔是真正的“原諒”。

金玉良言

讓孩子敢於道歉,並不僅僅是教給他一種禮貌行爲,還能讓他通過自己所犯的錯誤對自己有一次更爲清醒的認知。孩子在向他人道歉的同時,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逐步對自己加以完善,從而不斷進步,提升自己。

換位思考:教孩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中國)《增廣賢文》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中國)《弟子規》

  一天,14歲的張峯對媽媽說:“媽媽,給我200塊錢吧,我想買個新的MP3。”媽媽說:“原來的沒壞,爲甚麼要買新的?”張峯說:“那個都已經落伍了……”媽媽說:“這不能成爲理由,不準買。”

  “那給我30塊錢好嗎?我零花錢不夠了。”張峯又說。媽媽說:“我考慮考慮吧。”

  張峯馬上不高興了,說:“30塊錢還要考慮考慮啊?”

  “當然了,你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媽媽說道。

  過了幾天,媽媽和爸爸都要出差,臨走前對他說:“爸爸媽媽這周都要出差,給你150元錢,你是小小的男子漢,要負責照顧好你和妹妹的生活。”張峯說:“好的,放心吧。”

  媽媽出差回來後,他就訴苦:“媽媽,這幾天我太辛苦了,不僅要安排我們倆的生活,妹妹還總是向我要零花錢。不給她,她就哭,最後把錢都花沒了,妹妹還和我賭氣。”

  媽媽笑着說:“是嗎?那你不也和妹妹一樣,給你零花錢少的時候,你不也不高興嗎?”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說:“媽媽,真對不起,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那樣了。原來管理一個家這麼不容易啊!”

智慧點撥

  張峯在照管妹妹的過程中,懂得了一個愛花錢、又不體諒人的孩子是不受歡迎的,聯想到自己平時的行爲,他知道如果自己不作出改變,也會像妹妹一樣,讓媽媽感到煩惱。張峯的變化,是因爲媽媽給了他體驗生活的機會,讓他了解到管理一個家的辛苦和操勞,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親子之間也需要良好的溝通,而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存在種種的誤會和不愉快,就是因爲人們往往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只爲自己考慮就會與他人產生衝突。雖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但沒有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體貼懂事,這就需要父母教孩子從小學會換位思考。

  《論語》中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勉強他人去做。父母要告訴孩子,在要求別人爲自己做甚麼時,應該想想自己是否樂於這樣做。如果自己都不願意,爲甚麼還去要求別人這樣做呢?

培養建議

建議一:教孩子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人

   父母不但要讓孩子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還要讓他知道,己所欲,也要緩施於人。因爲自己想做的,別人未必也想做,所以也不能強加給別人。

   媽媽給8歲的美美買了她愛喫的草莓,美美非常高興,並把自己心愛也小貓抱來,叫它一起喫,小貓不肯喫,美美就說:“你快點喫呀,特別好喫!”然後,還把草莓放在小貓嘴邊。

   媽媽見了,就對美美說:“美美,不要強迫小貓喫草莓。就如每個人愛喫的食物都不同是一樣的道理,雖然你很喜歡小貓,但是卻不能要求它也愛喫草莓。”

   父母要告訴孩子,每個人乃至於動物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他(它),這樣不是對對方好,還會因此引起對方的煩感。

建議二:讓孩子體驗他人的感受

   由於思維方式的侷限性,孩子最初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他一般不善於體會別人的感受,也不知道遇到事情別人是怎麼想的。

   有一天,媽媽去接7歲的李新放學,剛走到學校門口,正好看見李新在和其他小朋友打鬧,並把別人推倒在地上。

   回家的路上,李新扯着媽媽的衣角跟着媽媽走,媽媽突然回頭推了李新一把,他一下坐在了地上,說:“哎呀!媽媽你幹嘛!”媽媽問李新:“我推你,你怕不怕?”李新嘟起小嘴說:“怕,媽媽嚇我一跳。”

   媽媽說:“我推你,你就會害怕。那你在學校推別的小朋友呢?別人怕不怕?”李新說:“怕。”

   “突然推別人危不危險?”媽媽又問。

   “危險。”李新回答。

   “記住了嗎?以後不要突然跑去推別人。”媽媽說。

   李新點點頭。

   讓孩子體驗自己的行爲帶給別人的感受,就是引導他進行換位思考。孩子做錯事,或傷害、妨礙到別人,並堅持己見不肯改正,往往就是因爲沒有機會去體驗他人的感受。父母要讓他切實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爲所產生的不良後果,他纔會摒棄自我中心,並學會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建議三: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

   常常有父母抱怨說,自己將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但忙累時孩子卻好像得了“感情淡漠症”一樣,對父母連句最基本的關心問候都沒有,還向父母要這要那,得不到滿足還會鬧情緒。

   晚飯後,媽媽發現14歲的明順悶悶不樂,就問:“孩子,最近有甚麼心事,能和媽媽說嗎?”明順說:“媽媽,爲甚麼別的同學有好多零花錢,我卻只有這麼少……”

   媽媽這才知道,原來明順不高興是因爲嫌零花錢少,經過思考,媽媽決定讓明順體驗一下掙錢的辛苦。週末,媽媽一大早就把明順叫醒了:“明順,媽媽今天身體不舒服,咱家的超市今天就交給你打理了。”明順說:“好吧,媽媽。”

   晚上,明順從超市回到家,說:“媽媽,我好累啊!我既要清理衛生,又要照顧生意,還要算賬。”這時,媽媽說:“明順辛苦了,明天媽媽有事要做,你還得替媽媽一天。”明順顯然很失望,但媽媽沒有理會他的情緒。

   第二天,明順回來後問:“媽媽,你平時每天都要做這些工作嗎?”媽媽說:“你說呢?”明順說:“媽媽,你太辛苦了,掙錢真難啊!”

   從此,明順花錢越來越節省了,也很少向媽媽要錢了。

   讓孩子與父母換位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讓他思考的層面上,還要付諸於行動,讓他親自體驗父母是如何辛苦工作和照顧家庭的。這樣孩子就會了解到父母的辛苦和勞累,並因此變得更加勤快、懂事、孝順。

建議四:父母也要與孩子換位思考

  父母雖然是長輩,但這並不意味着孩子就要絕對服從於父母,過於強硬的教育不但不會讓孩子變乖,反而容易激起他的叛逆心理。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這樣才能瞭解孩子的心理。

  6歲的婷婷過生日,媽媽給她買了一個小丑玩偶作爲禮物。婷婷打開盒子,看到裏面的小丑卻一臉的不高興,媽媽說:“婷婷不喜歡這個玩偶嗎?多滑稽啊?”

  婷婷說:“媽媽,它長得好嚇人。白白的臉,大窟窿眼睛,像個鬼。”

  “像個鬼?”媽媽不解地問。

  “嗯。我覺得它很恐怖……”婷婷悶悶不樂地說。

  與孩子換位思考,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喜好,而不要一廂情願地認爲自己喜歡的孩子也一定會喜歡。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與成人想當然的認識不同,許多孩子不僅不喜歡小丑,還覺得小丑很可怕。

  有的父母把換位思考簡單化,認爲把自己和孩子的位置交換一下,就是換位思考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父母若想真正瞭解他,就要與孩子多進行溝通,並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金玉良言

父母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的同時,也能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因爲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就是讓他剋制自己的慾望,瞭解別人的需求。這樣,孩子會越來越理性,並懂得體貼他人、理解他人,也會因此受到他人的歡迎。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