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卡爾·威特之父老卡爾·威特:早期教育很重要

  雖然卡爾·威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鄉村牧師,但他在教育孩子的思想方法上卻有驚人的獨到見解。在他還沒有孩子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信念——孩子必須從嬰兒期開始教育。用他自己的話說,當嬰兒出現智力的曙光時,教育就應該開始了。他把兒子培養成了天才少年,而卡爾·威特的名字也成了早期教育的象徵。

  卡爾·威特(1800~1883),生於德國哈勒近郊的洛赫村,在父親的教育下,8歲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等6國語言,並通曉化學、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和數學。9歲考入萊比錫大學;10歲進入哥廷根大學。1812年發表了關於螺旋線的論文,13歲出版了《三角術》一書。1814年4月,14歲的他便被授予了哲學博士學位。16歲時又獲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爲柏林大學法學教授。23歲發表《但丁的誤解》,成爲研究但丁的權威。後任教於布賴斯芬大學、哈勒大學講學。晚年的他有感於父親對自己成功的教育,寫出了《卡爾·威特的教育》續篇,更翔實有力地爲其父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佐證。

  老卡爾·威特,鄉村教師,對教育富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爲孩子的教育必須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並用自己的理論實踐於自己的兒子,使之成爲傳奇般的天才。於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該書是世界上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他的教育理念被後人譽爲早期教育的楷模。

重視語言早教

  老威特認爲,要想盡早發揮孩子的潛能,就必須循序漸進,首先從語言教育開始,這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因爲語言是孩子接受知識的工具,沒有它,孩子就得不到任何知識。之所以人類能脫離傳統的動物界,就是因爲人類使用了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語言。

  基於這一事實,如果孩子不能儘早掌握語言,也就不可能很好地發揮其潛能。所以,儘早讓孩子們掌握語言工具是父母的第一要務。他認爲,對孩子的教育開始得多麼早也不爲過。在小威特剛學會辨別事物時,老威特就教他說話了。他在書中寫道:

  比如,我們在兒子眼前伸出指頭,兒子看到後就去抓它。剛開始由於看不準,所以總是抓不到。當他終於捉到了時,就顯得特別高興,把手指放到嘴裏吮吸起來。這時我就用溫和而清晰的語調反覆發出“手指、手指”的聲音。

  就這樣,在小威特剛有辨別能力時,老威特就拿各種各樣的東西給他看,同時用溫和而清晰的語調重複東西的名稱。不久,威特就能清楚說出這些東西名稱來了。

  在小威特稍大一點後,老威特就抱着他念餐桌上的餐具和食物的名稱,還有身體的各個 部位,衣服的各個部分,屋裏的各種物品,房子的部位,院子裏的草木及等等所有能引起威 特注意的東西的名稱,同時還教他動詞和形容詞,使他的語彙逐漸豐富起來。

  這樣的訓練需要反覆進行,只要老威特一有時間,或小威特玩得有興趣時候,他就儘可能多地重複前面所學的東西,直到小威特能跟着他毫不費力地說出來爲止。教孩子說話,確實不容易。如果不下功夫就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但老威特卻做得非常出色。

  在豐富孩子的詞彙方面,老威特反對一味採取填鴨式的硬塞,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在這方面,老威特做得很好,他通過與兒子談論飯桌上的器具、室內的擺設、院子裏的花鳥魚蟲等,巧妙地使他掌握新單詞的發音和詞義。當然,剛開始說的都是非常簡單的話,但卻每天堅持訓練,持之以恆,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當小威特稍微能聽懂大人說話時,老威特就天天給他講故事。對於幼兒來說,沒有比故事更爲有意思的了。孩子對世界還一無所知,所以父母應該儘早讓他了解這個世界,越早越好。讓孩子瞭解世界最好的途徑就是講故事了。講故事不僅能擴展孩子的知識面,同時也豐富了他的語彙。老威特不僅讓威特聽故事,而且還要他自己講。只有這樣,才能完全達到講故事的目的。

  經過這樣的教育,小威特在五六歲時就已經輕鬆地記住了3萬多個單詞,這個數字的確很驚人。日本的中學生學了5年英語,最優秀的學生也不過是記住了5000個單詞,普通學生是3000個左右。可見,早期教育的成效有多麼大。

  老威特的語言教育法,有一點值得父母注意,那就是他從不教孩子說半截話、方言和土 話。他認爲教孩子“手手”、“果果”那一類的話沒有一點意義。孩子到了兩歲左右,如果父母能緩慢而清晰地向孩子說某個詞,一般來說,孩子都可以學會正確的發音。當然,像“手手”、“果果”這樣的詞發音容易些。但是本來一教就能學會的東西,卻故意不教,豈不是很愚蠢嗎?

  所以,老威特教給孩子的話都是標準的。他清晰地把每一個音發給兒子聽,耐心地教他標準德語。如果兒子發音準確,老威特就摸着他的頭表揚說:“很好,說得對。”這樣一來,小威特就被激起了拼命學習的勁頭。結果, 他還在父母懷裏的時候,口齒就已經很清晰了。

  老威特不讓小威特停留在孩子式的表達方式上,而是教他逐步瞭解和使用複雜的詞語,並且力求準確生動,絕不使用曖昧詞語。他的信條是,要想頭腦變得清醒,就必須掌握清楚明瞭的詞彙。他認爲要做到這一點,他自己應該以身作則,力求發音標準,用詞規範。

  當然,老威特也要求妻子和僕人說標準德國話,嚴禁說方言。他認爲,讓威特學會方言是浪費時間。他只允許威特記標準的德語。因爲只要記住標準讀法,就可以讓他毫不費力氣地讀懂書上寫的東西。

  老威特的做法應該引起今天父母的深思,因爲忙於工作,很多父母只好把自己的孩子交 給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的保姆和長輩來看管,孩子整天生活在方言和土話中,在學語言的最佳時間沒有學到最佳語言,反而學了一些殘缺不全的隻言片語,從早期教育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孩子一開始就失敗了。

教子點睛:

  儘早教孩子學會說話,實際上是需要父母要及早與嬰兒說話,要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把語言交往與周圍事物的認識結合起來。因爲語言是人們接受知識的主要工具,學習語言能增強孩子的記憶,能鍛鍊發音器官。

不矇蔽孩子的理性

  老威特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一個特點,就是嚴格而不專制,從不強迫孩子服從他。老威特反對專制,無論在教育方法上還是在其他方面,他都很注意講道理,理性思考和處理問題。

  “不矇蔽孩子的理性,不擾亂孩子的判斷力。”這是老威特堅守的一個重要教育原則。所以,他批評孩子時,總是曉之以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爲甚麼捱了批評。要知道,沒有比父母在沒有搞清事實前就批評孩子更糟糕的事了。即使父母的責怪和禁令是正確的,也應該讓孩子明白其中的原因,否則孩子的心裏就會不服氣。

  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認識不到這一點,其實這就是專制,專制會矇蔽住孩子的理性,讓他的判斷力失常。

  爲了防止錯怪小威特,在責備或禁止他做某件事時,老威特總是盡力弄清楚事實,向他說明原因,讓他明白其中的道理。老威特認爲,這樣做就不會損害孩子的理性和判斷力。他說,孩子如果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力,他一生就不能正確判斷是非了。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的是非觀念被扭曲了,這是社會發展最大的障礙。他在書中這樣寫道:

  有一次,威特對人說了粗魯的話,我沒有馬上責備他,而是立即向人家道歉說:“我兒子是在鄉下長大的,所以才說出這種話來。請您別介意。”這時,威特就會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事後一定會和我談到這件事。

  這時候,我纔對他說:“你的話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其實我也那麼認爲。但是在當着別人的面說就不合適。因爲你說了那種話,N先生不是臊得臉都紅了嗎?N先生喜歡你,又礙於你爸爸的情面,所以沒有說甚麼。但他一定生氣了,他後來一直不說話,就是因爲你的那些話傷害了他。”我不贊成威特的粗魯,但又向他剖析了這件事的是非,因此他的判斷力也就不會受到損害了。

  爲了便於讀者理解,老威特又從另一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通過我的解釋和分析,威特基本上就會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了。爲了讓大家明白我的教育 方法,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假設威特說:“可我說的是事實呀。”那麼,我就會進一步開導他 :

  “是的,你說的是事實。但N先生可能有他自己的想法,才那麼做的。他可能會想,我有我的考慮,你這麼一個小孩懂甚麼。再說,即使你說的是事實,你也沒有理由非那麼說不可 。因爲那是人人皆知的事,別人不都沒有說話嗎?如果你以爲那事只有你一個人知道,那你就太傻了。

  “反過來,如果別人當着大家的面揭你的短,你會舒服嗎?其實揭你的短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因爲大人指出孩子的缺點是理所當然的,反正孩子難免有許多缺點,說出來也並不丟人。即使是這樣,大人們不是也沒有那樣做嗎?如果你認爲他們都不知道你的缺點,那你就錯了。他們知道你的缺點而不說是因爲考慮你的自尊心,不想讓你丟臉而已,現在你明白別人對你的好意了吧。而你應該怎麼做呢?也應該像他們一樣。聖經上不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所以當着大家的面,說出別人的過錯是很不合適。”  

  假如威特還是不理解,又提出:“那我不就成了撒謊了嗎?”(事實上,他絕不會這樣問)我就會繼續開導:“不,當然不能說謊,說謊的人是僞君子。你完全沒有必要說謊,只要保持沉默就行了。如果所有的人都互相攻擊,當衆宣揚別人的缺點,那這個世界不就整天吵鬧不休了嗎?這樣一來,我們也就不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

  我會用這種方式,一直到說到他想通了爲止。不過,對威特來說,我用不着說這麼多,幾句話就能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過錯,含着眼淚保證不再那樣做。

  這就是老威特的教育方法。因爲他的教育合情合理、絕不專制,所以小威特的理性和判斷力沒有受到傷害。另外,由於小威特掌握了豐富的詞彙,並通曉了詞義,所以一點就通,根本不必多說。

  對其他孩子來說,老威特的這種教育方法不一定合適,因爲不同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也不一樣,有的孩子甚至根本就沒有受過早期教育。

  表面上看,老威特的教育方法看似非常散亂,實際上,它們有着很強的系統性與連續性,所以,父母應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爲他制定合理的教育計劃。

教子點睛:

  現在,有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在某種場合的不良表現後,就當面訓斥,甚至還拳腳相加,怪孩子不懂規矩,沒有禮貌,其實,這樣的父母應該徹底檢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

鼓勵孩子的善行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點燃孩子的善心,鼓勵孩子的善行,讓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古往今來,凡是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有良知的人。

  老威特就特別注重鼓勵兒子的善行,從小就給他講歷史上各種從善的故事。只要小威特做了好事,老威特就表揚他:“好!做得對!”同時,他又很注意表揚的分寸,以免讓小威特有驕傲情緒。

  有時候,老威特也在朋友面前表揚他:“威特今天做了一件不錯的事。”但這隻限於少數了解他的教育方法的朋友。如果是不瞭解他的教育方法的人,就不會明白他的用心,還以爲他在隨便表揚。

  小威特剛學會識字的時候,老威特就教他背誦各種有關仁愛、友情、親情、勇氣等道德的詩,才幾歲的他很快都背了下來。老威特還爲他做了一個“行爲記錄本”。做了好事,就記下來,留作永久的紀念。有了這種鼓勵,小威特就會一輩子努力做好事。

  老威特最下功夫的是讓兒子把做好事當作一種樂趣,讓他體會到做了好事後的快樂。 讓孩子理解這種快樂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並非不可能。就像下圍棋或者象棋,打檯球、網球或者板球一樣,不學就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

  對於鼓勵孩子的善行,老威特這樣說:“學習能爲我們帶來今生的幸福,而善行則給我們帶來上帝的嘉獎。”所以,只要小威特學習好,老威特每天都給他一個戈比作爲獎勵。但如果學習好,而有過錯的行爲,那到獎勵就得不了。老威特在書中寫道:

  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兒子主動對我說:“爸爸,我今天犯了錯,錢就不要了。”這時,我由於欣喜甚至想給他加倍的獎勵。但爲兒子着想,我會抑制住激動的淚花,平靜地說:“是嗎?爸爸不知道,那麼你明天去做件好事吧。”

  實際上我心裏很難受。這時,我常常忍不住去親吻他。

  老威特是了不起的教育家,他用錢來鼓勵孩子學習,是爲了讓孩子懂得“學習能帶來今生的幸福”。他在書中寫道:“雖然有點難爲情,但只要兒子學習好,我就每天給他一個戈比。這樣做是爲了讓兒子知道要獲得一點報酬是多麼艱難。”

  對於給孩子的錢,老威特儘量讓孩子花得有價值,讓他明白,買零食是沒有意義的,而買書和工具卻可以永遠發揮作用。如果在聖誕節或其他節日給朋友和窮人家的孩子買點禮品,父子倆都會感到非常快樂。

  附近的人們一旦有了災難,老威特總要前去看望。這時,小威特也會拿出自己存的錢去慰問。於是父親就表揚他說:“威特,你做得對,雖然你的禮物很少,但卻很有價值。

  在小威特的心靈裏,積累了太多優美動聽的故事。引用各種傳說故事來教育孩子做好事,已經成了老威特的習慣。他從威特很小的時候起,就讓他記住了這些話。所以,每當他對兒子說“威特,某某人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做”時,小威特立即就能明白,不是努力做好事,就是停止做壞事。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法國大文學家雨果也說:“善良是歷史上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由此可見,善良的偉大意義。對於孩子來說,善良的品格必將締造出善良的行爲,作爲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成爲一個善良的人,當他做了好事,一定要鼓勵他。

教子點睛:

  可以說,善良是孩子的本性,同時,作爲一種美德,善良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如果一個孩子沒有一顆善良的心,那他就不會有善良的行爲。其實,這是孩子在道德上的一種缺陷,他的人生也很難有所作爲。

表揚要適度

  老威特說:“知識能博得人們的崇敬,善行只能得到上帝的讚譽。對兒子的善行,我會加以表揚。儘管如此,我仍然提醒那些善良的父親:不要對孩子過多地表揚。因爲一味表揚,表揚也就失去了作用。”

  在小威特成長的過程中,老威特自己從不過多地表揚他,同時他也不讓其他人表揚他,每當別人要表揚小威特時,老威特就會把他支出屋子,不讓他聽。對那些常常不聽忠告,仍一味誇讚孩子的人,就謝絕他們到家裏來。爲此,老威特甚至被人視爲一個頑固、不通人情的人。但爲了孩子,對別人的議論,他從不去計較。????

  對於表揚,老威特告訴兒子,喜歡聽表揚的人必然得忍受別人的中傷,僅僅因爲別人的評價而喜憂的人非常愚蠢。所以,老威特經常用各種方法來教育兒子,避免他驕傲自滿。

  老威特認爲,給孩子以適當的表揚是必要的,但一定不要過頭。如果孩子受到的表揚太多,心理就會膨脹,就會找不準自己的定位,從而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會道德規範,這樣的孩子在人格上往往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心理上也會十分脆弱,經不起生活中的風雨與挫折。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一些磨難,他只有經歷磨難,並且在磨難中成就剛強的性格,才能挑戰未來的人生。

  ?一味表揚孩子,就會模糊他對知識的理解和自我表現的認識。有些父母,錯誤地認爲,提倡表揚就等於不能否定孩子,所以不管孩子的言行對不對,都會含糊地肯定他:“你做得不錯”或“你說得有道理”,這樣會讓孩子摸不着頭腦,不知道自己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對錯的表揚,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只有適度表揚孩子,纔不至於造成他知識上的模糊和理解上的偏差。否則,過度表揚孩子,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閱歷的增長,就會造成孩子對自身認識上的錯位,會對他產生久遠的、難以改變的影響。也就是說,一味地表揚孩子就是在孩子健康成長道路上放置了一個一個的“糖衣炮彈”,就會阻礙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

  父母還要注意一點,就是各個方面表現都非常優異的“好孩子”,如果過度地表揚他,可能會給他帶來兩種不良影響:

  一是增加他的依賴性。因爲越是表揚,孩子就越依賴父母的選擇來決定是非對錯,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斷。

  二是會剝奪他的自豪感。雅典佐治亞大學兒童教育專家瑪莉琳·古特曼認爲,那些小時候經常受到父母過度表揚的孩子,在他們步入生活後很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失望。過分表揚孩子,會形成對孩子的溺愛,對他有害無益。

教子點睛:

  過分表揚容易讓孩子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當然,表揚過少也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所以,在表揚孩子這個問題上,父母應該把握表揚的“度”。但有一點需要父母明白,孩子的成長需要您的鼓勵和愛撫。

  

培養孩子全面發展

  老威特提倡,教育就是要造就身心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他特別重視孩子智力、品德和身體的全面發展。他不希望孩子變成溫室裏的花朵,經不住風吹雨打。所以,老威特父子二人經常一起到城市、鄉村和野外散步。小威特從小就是一個非常健康活潑的孩子,而且他一生都很健康。

  老威特並不滿足於培養孩子的智力、品德和身體素質,他還培養孩子廣泛的愛好。他首先從自己的住房開始做起。在家裏,絕不會有任何沒有情趣和不相協調的東西。牆上貼着讓人賞心悅目的牆紙,上面掛的畫都配上了精心挑選的畫框;室內的擺設都很有情趣,絕不擺設任何不雅的東西;如果別人贈送的禮物與家裏的陳設不協調,他絕不會擺出來;決不穿花裏胡哨的服裝,講究素雅和整齊,一家人穿戴得乾淨利索。老威特從小就按紳士的標準訓練孩子的品位與格調。

  在生活上,老威特也要求孩子要有情調。他還在住宅的周圍修上雅緻的花壇,栽上各種花卉,以保證一年四季常開放。同樣,花卉也是精心挑選的,他從不移植沒有情趣和不協調的花卉。

  爲了提高孩子的文學修養,老威特想盡了辦法,結果使小威特成了一個文學通,他幾乎背下了所有著名的詩篇。但小威特也有自己的愛好,他很早就會寫詩。小威特長大以後,既是一位法學教授,又是研究“但丁”的權威,而他最初得到博士學位是因爲他擅長數學。可見,他是一個具備多方面知識的人才。

  老威特還很重視培養兒子的同情心。

  小威特3歲時,有一天,家裏來了很多客人,他們和小威特愉快地聊着天。這時,他家的一條狗跑了進來,小威特像所有的孩子喜歡做的那樣,一把拽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身邊。

  老威特見了就伸手揪住威特的頭髮不放,一臉怒色。威特一驚之下,就把拽着狗尾巴的手鬆開了。這時父親也鬆開了手,他說:“威特,你喜歡被人揪住頭髮嗎?”小威特紅着臉說:“不喜歡。”“如果是這樣,那麼你也不應該那樣對待狗。”說完,老威特就讓他離開客廳。

  這一方面是對威特的處罰,同時也是怕客人袒護威特。

  由於老威特施行的這種教育,是讓小威特站在他人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所以小威特就成了一個心地善良、感情豐富的人。他不僅對人類懷有深情,就是對鳥獸等小動物也非常憐憫,有同情心。

  要培養孩子全面發展,根據他的性格,多方面讓他接觸各類事物,培養他各方面的興趣,參加各類的興趣活動,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引導和教育非常重要,因爲這時候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是父母引導他在上面畫出人生的第一筆。如果錯過這個時候,待孩子長大的時候,父母想引導或強迫他全面發展的話,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教子點睛:

在教育孩子上,那種認爲“樹大自然直”的觀念是錯誤的。所以,父母要在兒童期引導和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跟隨着孩子興趣的發展,爲他提供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讓他無拘無束地全面發揮自己。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