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行遠書評:土匪中的義匪,看《喋血瀟湘》

應作者潭城隱士之邀,這兩天拜讀了他的大作——《喋血瀟湘》。閱讀的章節不多,但此書的確是值得一看的好書,爲了讓各位讀者能及早享受閱讀盛宴,不才試評一下,以作推薦和宣傳。不足之處還望作者和各位看客海涵。

本書伊始,便以青龍古鎮這個頗有意思的地名開頭作爲整個故事的開篇,“紅纓會”也在第一章中揭開了面紗。故事的背景是1939年發生的第一次長沙會戰和第二次長沙會戰以及後面的戰爭,在書的前部分章節中,長沙會戰已經開戰,行文只是粗略交代了事件,並沒有過多戰爭場面的描寫,主要是爲後面的敘述做鋪墊。但日軍在我國已經露出猙獰的面孔,進行大規模侵略。

“紅纓會”作爲小說中的主要線索,在一開始就展示了自己本來面目。行事公平,在生意中講究誠信,官府也打點的周到,完全是一副俠盜的摸樣。而且還劫富濟貧,特別注意在鄉民中的影響,這樣的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組織出現在當時也不知道是百姓的悲哀還是幸福。他們坐鎮一方,收取“會稅”,保護本地的百姓不被土匪強盜騷擾,隱隱有點劃地爲王的意思。官府也是採取扶持的態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有這樣的一夥人出現證明了政府的無能,也看出當時的百姓也是受盡欺凌,設想如果遇上霸道蠻狠的山大王,又不知道要遭多少罪。正是這樣的一個開明的組織的領導者才調教除了我們的主人公——謝鴻儒。其實從起名這個事情就可以折射出謝印朝這個當爹的素質和層次。人如其名,謝鴻儒也不是飛揚跋扈的主。可以說算是中規中矩的,不胡攪蠻纏,也不稱霸一方。從一開始就搞離家出走的把戲,可謂是一心想爲國效力,迫切想上陣打日本人!作爲一個土匪能有如此的覺悟真是可贊。的確,在國破家亡之際能有這樣的志士是我們民族的驕傲,究竟謝鴻儒後面能在戰場上以甚麼樣的身份出現,能不能憑藉自己一身好功夫和滿腔熱血帶給讀者驚喜,還需看作者慢慢道來。

撇開“紅纓會”,再說謝鴻儒這一家子人,老頭子謝印朝雖爲一個山大王,但還算是通情達理,基本符合一個小組織領導者的要求,母親也是一貫的霸氣,愛犢情深卻不是溺愛和袒護。雖然作者沒有詳細的關於“紅纓會”如何發展的交代,但我們不難猜測,謝印朝是一個強硬派,當然他的師爺也是影響他決策的重要人物。那麼我們還需要認識認識謝鴻儒的舅舅,此人雖然在前面的章節中只有他的一封家信,但可以看出是一個仁人義士,在長沙會戰之初就踊躍參軍,上前線殺敵效力。作爲侄子的偶像,這個人物在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可以說謝鴻儒爲甚麼要執意參軍不顧家裏的阻撓和他有着直接的關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國家危難之際,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人影響者身邊的後輩和朋友,他們是無畏和高大的。在謝鴻儒的軟磨硬泡之下,家裏終於交給他一個重要的任務,因爲鄉公會爲衡山駐紮的國民軍第10軍預10師籌集了一批物資,需要有人沿途護送,謝老爺子把這個單子交給兒子去完成。

可以說,“運物勞軍”這一章是第一章中的重要轉折點,至此,小說的前面基本鋪墊已經完成。戰爭場面即將拉開序幕,主人公謝鴻儒也是通過此行結識了一批軍人而踏上自己的軍旅生涯的。作者對於條理把握的相當不錯,有略有詳,敘述的也很有邏輯,沒有讓人感到錯亂之感,平淡的文字中顯現出作者的文字底蘊和對小說的理解。值得一讚的是作者對於人物的描寫的確是妙筆,不同人物在作者筆下有不同的靈魂,刻畫非常之深刻!雖然前面缺乏激情,有點乏味之嫌,但這是非常必要的,我們期待已久的劇情即將發生,後面只會更精彩。

再看當時的局勢,透過謝鴻儒和張楚豪在第一章第十節中的這次見面,我領略了當時**的穿透力,雖然中國**是在南方起家,有一定的基礎,但是思想工作能做到這窮山僻壤的地方還是能力相當的強。張楚豪這一家已經是被滲透了紅色的思想在骨子裏了,不知道是女兒張詠蓮的灌輸,還是父親張楚豪的影響,他們信奉****是毋庸置疑的。而傻乎乎的謝鴻儒雖然功夫不錯,槍法也不可小覷,在政見方面仍然沒有擺脫老一套的封建思想,認爲**是搶了地主和富紳的財產,和國民政府對着幹的“造反派”。這是情有可原的。

不難想象,在當時,大部分的老百姓的思想一定是和謝鴻儒是一致的,飽受封建思想欺凌的窮苦百姓沒有文化也沒有一定的信息來源,思想仍然是傳統和腐朽的。這些新事物的傳播還是得靠張家父女這樣的“革命先驅”來完成,誠如謝印朝這樣的英雄豪傑也難擺脫幾千年來思想的束縛。不過有張詠蓮這樣的女中豪傑無聲息的潛移默化影響着我們的主人公謝鴻儒,我不妨來做一個大膽的猜測,謝鴻儒遲早得走上“紅色革命”的道路。至於猜測能否被印證,且看後文。

當時的政治背景也是相當的複雜,其中間雜着兩黨之間的各種小九九,對於抗日的態度國民黨在開始肯定是不會積極的。之前的戰略相持階段中國民黨和**爲了共御外敵,達成的合作沒有經過磨合,**一定必不可少。加上國民黨軍隊中的“黨派”分化,我們知道,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大致分爲三個派系:第一派:國民黨左派;第二派:地方派系:如川軍、湘軍等等;第三派:蔣介石一系(簡稱**軍)。三大派系,彼此掣肘,形成了大量的不必要的犧牲。在這樣的情況下,謝鴻儒這樣一個完全一片空白的“菜鳥”要抗日,面對的形勢不是一般的複雜。在這裏我們也只能祈禱他不會成爲內部鬥爭的犧牲品,而是放其發揮,上陣殺敵,爲國爭光。

那麼,讀到這裏,前面第一章已經過半,後面的劇情該向何方發展?作者在第一章中第十三節“祭出”薛嶽“神將”的“天爐”戰法,雖然次戰法是“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窮宇宙之奧祕,爲鬼神所驚泣,人事所難測”的利器,但打仗終究少不了流血犧牲。宏大的場面和劇情一步步揭開,主人公是否能夠應付自如,這幫“義匪”又如何能將《喋血瀟湘》演繹的淋漓盡致?好書需要分享,好書更需要讀者的大量評判和表揚,希望更多的讀者能去鐵血書庫閱讀和評論這部優秀的作品!

行遠

2011.9.27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