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歐洲文明奇蹟

17.古羅馬鬥獸場

奇蹟概覽

  古羅馬鬥獸場建於72年到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它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鬥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場。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爲提高自身在公衆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古羅馬當時爲取悅凱旋而歸的將領士兵,以及讚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而建造的。這個鬥獸場共用了10萬立方米的石材和300噸用於勾聯條石的鐵條,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角鬥是鬥獸場的主要節目,也是一天中娛樂的高峰。

  儘管現在的鬥獸場只存遺蹟,但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等各方面來看,古羅馬鬥獸場依然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尋幽探祕:

   1.曾經有一個關於古羅馬鬥獸場的預言,這個預言是甚麼樣的呢?

  古羅馬鬥獸場和古羅馬的歷史息息相關,它已經成爲了古羅馬的標誌。在8世紀的時候,有一位神父曾預言:“幾時有鬥獸場,幾時便有羅馬;鬥獸場倒塌之日,便是羅馬滅亡之時;羅馬滅亡了,世界也要滅亡。”

  1084年,日爾曼人(古代佔據中歐和東歐廣大地區的部族)打進了羅馬城,古羅馬城被洗劫一空,鬥獸場也被人遺棄。這也部分地應驗了那位神父的預言。只不過,世界並沒有滅亡,歷史依然在前進。

  

奇境珍藏

【鬥獸場的建築】

  古羅馬鬥獸場外觀呈正圓形,俯瞰則爲橢圓形。整座建築佔地面積爲20000平方米,大直徑爲188米,小直徑爲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位57米。整個鬥獸場的建築材料是用碎磚、小塊岩石、火山塵埃、石灰和水製成的混凝土。

  鬥獸場的圍牆分爲4層,前三層均有半露圓柱裝飾。每兩根半露圓柱之間有一個長方形的拱門,前三層共計有80個拱門。從最底層往上的立柱結構,依次採用了多立克柱式、艾奧尼柱式和科斯林柱式。第四層外牆表面的裝飾較爲簡單,由長方形半露方柱和長方形窗戶構成。在第四層的2/3高度處,設有等距離的支架,可以固定鬥獸場圓頂上方的天蓬。在鬥獸場的場中間爲角鬥臺,長86米,寬63米,仍爲橢圓形,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角鬥臺下是地窖,關押猛獸和角鬥士。

【鬥獸場的看臺】

  古羅馬鬥獸場的看臺爲階梯形,共分爲三個區:底層的第一區是皇室、貴族和騎士階層的座席,是用整塊大理石雕琢而成的。另外,在這個區還有爲元老院議員、法官、祭祀、貴賓以及主教設立的座位。第二層爲羅馬高階層市民席,第三層則爲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陽臺,一般觀衆只能在此處站着觀看錶演了。場內看臺共可容納觀衆5萬多人,底層地面有80個出入口。

【君士坦丁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位於鬥獸場西側,建於312年,是羅馬城現存的三座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也是古羅馬凱旋門中最大、最著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就是以它爲藍本加以設計、構建的。它是爲慶祝君士坦丁大帝於312年徹底戰勝他的強敵馬克森提,並統一帝國而建的。

  這是一座三個拱門的凱旋門,高21米,面闊25.7米,進深7.4米。它橫跨在道路中央,顯得形體巨大。凱旋門的裏裏外外充滿了各種浮雕,這座拱門上面的絕大多數裝飾品其實都是取自於以前的皇帝們所建造的各種建築物,它上面所保存的羅馬帝國各個重要時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動的羅馬雕刻史。

典故傳說

【斯巴達克起義】

  鬥獸場中,奴隸主們以觀看角鬥士的角鬥來取樂,他們的殘暴統治,迫使奴隸們不得不發動大規模武裝起義加以反抗。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爆發了。

  這次起義的發起人是斯巴達克,一個巴爾幹半島東北部的色雷斯人。羅馬進兵北希臘時,他在一次戰爭中被羅馬人俘虜,並被賣爲角鬥士奴隸,遭受非人待遇。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斯巴達克鼓動他的角鬥士夥伴們要反抗。於是,大家紛紛拿了廚房裏的刀和鐵叉,衝出了牢籠。他們先是奪取了裝運武器車子上的武器,接着跑到維蘇威火山上聚義。斯巴達克率領起義者在這裏安營紮寨,建立起一個鞏固的陣地。

  這支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壯大,由70餘名角鬥士很快發展爲約數萬人,並多次戰勝羅馬軍隊。但是後來由於起義隊伍內部出現分歧,在阿普里亞省南部的激戰中,斯巴達克軍隊被擊敗,6萬名起義者戰死,斯巴達克也陣亡了。轟轟烈烈的角鬥士起義宣告失敗。

知識百科

【角鬥士】

  角鬥士是一門職業,是經過訓練的職業S手,他們爲了取悅皇帝和當地的領主而搏S到死。對角鬥士的最早記載要追溯到公元前264年。

  早期的角鬥士來自奴隸、戰俘、罪犯,但後來有大量的自願者加入。而到了共和羅馬晚期,超過半數的角鬥士都是自願入行的。角鬥士要進行非常嚴酷的鍛鍊並接受嚴格的飲食控制,只能進食高熱量的食物。他們要學習使用各種武器,包括匕首、劍、網以及鎖鏈等。

  在一些重大的皇家慶典上,角鬥士們要兩人一組互相格鬥,平均算下來每場大概有100對角鬥士出場。失敗的角鬥士通常是被勝者用長劍直接刺咽喉而S死,以此來宣告勝者的勝利。這時,全場的觀衆呼喊沸騰,氣氛達到最高潮。

  這是一種血腥而殘忍的“娛樂”!

18.阿爾罕布拉宮

奇蹟概覽

  阿爾罕布拉宮是西班牙南部一座古代清真寺—宮殿—城堡的東正教建築羣,坐落於格拉納達城外西南方的山崗上,它是摩爾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蹟中的精華,所以有“宮殿之城”、“世界奇蹟”之稱。

  這座宮殿建於13世紀,是摩爾人在格拉納達的皇宮。1492年,摩爾人被逐出西班牙後,建築開始荒廢。1828年,該建築在西班牙波旁王朝斐迪南七世的資助下恢復原有風貌。

  阿爾罕拉宮是伊斯蘭教建築與造園技藝完美結合的建築名作,也是阿拉伯式宮殿庭院建築的優秀代表。宮中一共有4個主要中庭(內院),分別是:桃金娘中庭、獅庭、達拉哈中庭和雷哈中庭。環繞這些中庭的周邊建築的佈局都採用對稱結構,極具特色。

   1984年,阿爾罕布拉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奇境珍藏

【桃金娘中庭】

  桃金娘中庭是阿爾罕布拉宮最引人注目的大庭院,也是阿爾罕布拉宮最重要的羣體空間,這裏曾是外交和政治活動的中心。這個中庭由大理石列柱圍合而成,其間是一個淺而平的矩形反射水池,水池長34.7米,寬7.15米,兩側種滿了經過修剪的香桃木。水池中有高塔和許多長廊的倒影,水清影秀,美不勝收,使人恍如處於漂浮空靈的聖地之中。

  廳內是國王接見外國使節的場所,建築以刻有星狀彩色天花板和拱形窗戶著稱,整個廳呈正方形,每邊長約11米,四面牆壁全是金銀絲鑲嵌而成的幾何圖案,色彩豔麗,造型大方、美觀。

【獅庭】

  獅庭是一長方形宮院,長約35米,寬約20米,周圍環繞以124根大理石圓柱的俏巧遊廊,中間有模仿西妥教團淨手間形式的建築,輕靈的圓形屋頂飾有金銀絲鑲嵌細工的精美圖案。

  在穆罕默德五世宮殿中,獅庭堪稱是伊斯蘭建築的經典,庭院中心是一個由12只強勁有力的白色大理石獅托起的一個環狀噴泉,據說剛建成時12頭獅子中每隔1個小時就有一頭獅子噴水。噴泉中的獅子可謂是整座庭院的中心,是君權和勝利的象徵,所以整座建築命名爲獅庭。

  周圍是由124根棕櫚樹般的柱子架設而成的4條走廊,拱門及走廊頂棚上的拼花圖案尺度適宜,堪稱整座建築的重點。其拱門由石頭雕刻而成,做工精細、考究、錯綜複雜。同樣,走廊頂棚也表現出當時極其精湛的木工手藝,由於柱身較爲纖細,常常將四根立柱組合在一起,這樣,既滿足了支撐結構的需求,又增添了庭院建築的層次感,使空間更爲豐富、細膩。置身其中,彷彿來到了天堂一般神聖。

⊙尋幽探祕:

   1.獅庭中的4條走廊有甚麼含義?

  庭院中4條道路象徵天堂裏的4條路,在摩爾人宗教裏有象徵祥和、平衡、歲月流轉的意義。

典故傳說

【最後的嘆息】

  1491年春天,卡斯提爾國王菲迪南德統帥1萬人馬進入格拉納達平原,包圍了西班牙伊斯蘭教最後一個要塞阿爾罕布拉宮,目的是要穆斯林交出城堡投降。他們封鎖了這座城堡,最後使得圍困者彈盡糧絕,生活苦不堪言。

  經過幾個月的痛苦煎熬,守軍答應如果兩個月內得不到救援,願意按照下列條件投降:蘇丹和全體穆斯林宣誓臣服於卡斯提爾的君主,保證城堡中穆斯林的人身安全,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兩個月的期限很快到了,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土耳其人或者非洲的穆斯林會來援救他們。最後卡斯提爾人於1492年1月2日進入格拉納達,所有尖塔上的“新月被十字架所代替”。

  蘇丹(伊斯蘭國家的統治者)交出城堡,帶着他的眷屬,在一些隨員陪伴下傷心地離開了這座美麗的宮殿。當他騎馬離去的時候,站在那個磐石重疊的高地上,回首看了一眼即將離開的阿爾罕布拉宮,不禁嘆息,潸然淚下。直到現在那個高地還被叫做“摩爾人最後的嘆息。”如今,阿爾罕布拉宮成爲摩爾人在西班牙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建築。

知識百科

【摩爾人】

  摩爾人是中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歷史上,摩爾人主要指在歐洲的伊斯蘭征服者。摩爾人主要由埃塞俄比亞人、西非黑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組成。

  8世紀初,阿拉伯帝國伍麥葉王朝的軍隊自北非跨海進入西班牙,並用7年的時間征服了該地。756年,第一位摩爾國王阿夫德拉曼一世定都科爾瓦多,從此開始了摩爾人對西班牙長達近800年的統治。

  今天,“摩爾人”指以哈薩尼亞阿拉伯語(摩洛哥官方語言)爲母語的人。他們主要生活在西撒哈拉地區和毛里塔尼亞地區。

19.巨石陣

奇蹟概覽

  巨石陣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上,約建於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屬於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的建造物。它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

  這個巨大的石建築羣佔地大約11萬平方米,主要是由許多每塊重約50噸的整塊的藍砂岩組成。巨石陣分三期完成,爲圈環狀。

  巨石陣的建築形式顯示了古人對整體中各部分比例的透徹理解,同時還顯示了建築者非凡的數學才能和構造能力。因此,它在建築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另外,這個巨石陣在天文學上也同樣有着重大的意義: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時至今日,人們對這個巨石陣真正的作用仍抱有諸多的猜測,但它的神祕與神聖卻又讓人們對其趨之若鶩。1986年,“巨石陣、埃夫伯里和相關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尋幽探祕:

   1.巨石陣是分哪三期修建完成的呢?

  經考古學家研究證明,巨石陣的修建分爲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大約開始於公元前3100年。首先是修建環形的溝渠和土臺,由藍砂岩排列成兩個圓環,這是巨石陣的雛形。第二階段在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修建了通往中央的道路。同時又將巨石陣的規模繼續擴大,建成直徑30米左右的巨石搭建的圓環。而其後的500年間則爲第三階段,這些巨石的位置曾經被重新排列過,最終形成今天的格局。

   2.埃夫伯里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埃夫伯里是英國一個小村莊,它坐落在有5000多年曆史的巨石怪圈之中。埃夫伯里的巨石怪圈在巨石陣北30千米處,是一個深約9米的盆地,一側堤岸高出地面約4.6米。這裏共有98塊渾然天成、未經雕鑿的直立的石頭。它的存在也與巨石陣一樣,是一個解不開的謎團。這裏除了有巨石怪圈,還有神祕的麥田怪圈,也有人說看到了飛碟的痕跡。

  

奇境珍藏

【巨石陣主體】

  巨石陣的主體由幾十塊巨大的石柱組成,這些石柱排列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巨石陣的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溝與土崗,緊靠着土崗內側,是56個構成一個圓形的等距離的坑。由於這些坑是由英國考古學家約翰·奧布里發現的,因此又叫“奧布里”坑。

  巨石陣最不可思議的是石陣中心的巨石,這些巨石除了巨大沉重之外,還有不少巨石是橫架在兩根豎着的石柱上的。在當地出現的第一塊石頭是位於圓圈“洞口”位置上的“踵石”,在此石出現200年之後,若干石柱才從英格蘭西部的威爾士運來,矗立在中央形成同心圓。

【砂岩石圈】

  砂岩石圈是巨石陣遺址最顯著也是最壯觀的部分。這個石圈直徑約爲30米,是由30根約2米寬、4米高的巨石組成。這些巨石上都架着橫樑,形成一個封閉的圓圈。因此,在其最初建成時候,若從上俯瞰砂岩石陣,即可看到由30根石樑組成的巨大石環。但現在,這個石圈只殘留了一部分。

  在砂岩石圈裏面有5個三石結構(現在可看見3個完整的),高度在6米到7.5米之間,重量平均爲50噸。三石結構排列的形狀爲馬蹄鐵形,每根重達50噸的石柱兩根作爲“門框”,另一根約10噸重的石塊作爲橫樑嵌在石柱頂上,也稱之爲拱門。開口的一面朝着東北方向,它們包圍着一個很小的由藍砂岩構成的相同建築結構,在其中心位置有一根大石條,被稱作“祭壇石”。巨石圈的東北方向有一條通道,在通道的中軸線上則豎立着一塊完整的砂岩巨石。這塊巨石高4.5米,重約50噸,被稱爲“踵石”。

典故傳說

【巨石陣的傳說】

  相傳,在英國索爾茲伯里平原上原本住着一羣善良的巨人,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便是手牽手圍成圓圈唱歌跳舞。而他們的喜悅神情與滑稽動作,也給當地的人們帶來許多歡樂,巨人們也成爲當地人的開心果,大家相處得和睦而融洽。

  然而,在某一天,巨人們突然在一瞬間就被僵化變成大石。原因不明,而且巨人們也毫無防備。巨人們手舞足蹈的動作被凝固,就此成爲佇立於平原上的巨石羣。曾有一段時間,人們相當支持此一說法,因爲由某一角度觀看巨石羣,確實與牽着手的巨人形象頗爲吻合。

知識百科

【巨石陣的作用】

  關於這個巨石陣的作用,科學家們有許多猜測。

  有的科學家根據聲學試驗,發現組成巨石陣的石塊能精確放射巨石陣內的回聲,並將其集中於巨石陣的中心,形成共鳴效應,聽來十分震撼。因此推測,這個巨石陣可能是古代祭祀的場所。

  還有的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每當日落時分,在岩石和周圍的地面上都會產生出一些特殊的影子。而組成各個同心圓的拱門又全部都朝向太陽或星座。因此他們認爲,巨石陣最初很有可能是一個精密的天文觀象臺。

  另外,還有的科學家在巨石陣周圍發現了墓葬,墓葬用品散落在巨石陣及其岩石碎屑周圍,這些墓葬用品是一種避邪物,因此表明巨石陣在古代的作用可能是一處朝聖地。

  更有趣的是,有的人說曾在這裏看到過飛碟,因此推測它是外星人在地球的基地。

  總之,就如英國19世紀一位叫格萊頓的議員所說:“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蹟,它訴說着多少事情,同時又告訴人們,它隱藏着更多事情。”

20.雅典衛城

奇蹟概覽

  希臘的雅典衛城修建於公元前5世紀,位於今雅典城的西南,建造在海拔150米的石灰岩山岡上,是祭祀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的聖地。

  衛城的原意是奴隸主統治者的聖地,在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的時期,這裏是國家的宗教活動中心,同時又是城市防衛的要塞。自希臘在波希戰爭中勝利以來,衛城被視爲國家的象徵。

  衛城發展了民間自然神聖地的自由活潑的佈局方式,建築物均順應地勢而建。衛城的建築羣達到了廟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這裏的帕提農神廟、通廊、無翼勝利女神廟等被認爲是世界傳統觀念的象徵。這裏保存下來的大量的珍貴遺蹟,集中地展示了古希臘的文明,1987年,雅典衛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尋幽探祕:

   1.波希戰爭是一個怎樣的歷史事件?

  波希戰爭是公元前5世紀古代波斯帝國爲了擴張版圖而入侵希臘的戰爭,戰爭最終以希臘獲勝,波斯戰敗而告終。

奇境珍藏

【衛城山門】

  雅典衛城的山門,位於衛城西端的陡峭的山坡上,是衛城的入口。它建於公元前437年至公元前432年,主體建築爲多立克柱式,正面高18米,側面高13米,中間大門的跨度非常大,淨寬爲3.85米。

  由於地面傾斜,所以建築師因地制宜,將其做成了不對稱式,屋頂也因此而分兩段處理,以保持前後兩個立面的造型能夠一致。山門的外觀線條簡潔,樸素而莊重,內部採用了愛奧尼柱式,裝飾十分華麗。其北翼是展覽室,南翼是敞廊,兩翼的規模較小,使山門看起來更加雄偉壯觀。

  從山門口可以看到雅典衛城中心的雅典娜女神的銅質雕像。

【勝利女神廟】

  勝利女神廟在雅典衛城山門的右前方,建於公元前449年至公元前421年,整座建築由蓬泰利克大理石建成,神廟很小,臺基的面積約爲44平方米。

  勝利女神廟是波希戰爭後建造的建築物,它的命意、選址、設計和裝飾都是慶祝衛國勝利的主題。神廟分爲前廟、正廟和後廟,其東側有一個手執盾牌的雅典娜女神浮雕。神廟內由一個愛奧尼亞式的門廳和方形的內廟組成,一條26米長的中楣浮雕飾帶圍繞着建築物外部的巖壁。神廟前後的每根柱子都很粗壯,檐壁上的浮雕和基牆外側的浮雕題材都取自反波斯侵略戰爭的場面。

【帕提農神廟】

  帕提農神廟,又稱爲雅典娜神廟,它坐落山上的最高處,在城內的任何地方都可望見,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神廟的形制是希臘神廟中最典型的,即長方形平面的列柱圍廊式,它代表了古希臘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臘建築藝術的紀念碑,被譽爲“神廟中的神廟”。

  帕提農神廟始建於公元前447年,於公元前438年建成,並完成了聖堂中的雅典娜神像,公元前431年完成了建築的山花雕刻。

  整座建築呈長方形,除屋頂用了木材以外,其餘部分全部由晶瑩潔白的大理石砌成,並使用了大量的鍍金飾件裝飾。神廟基座長69.54米、寬30.89米,外部由46根10米多高、底徑爲1.905米的大理石柱環繞。其內部分成兩個大廳,正廳內有雙層疊柱式的三面迴廊,後面是國庫和檔案館。整座建築飽滿挺拔,各部分比例均稱,雕刻精美,被認爲是現存建築中最具均衡美感的偉大建築。

  在幾經戰火破壞和數千年的風雨侵蝕之後,現在的神廟遺址大多是斷壁殘垣,但大理石凹槽的質感仍然冰涼而高貴,弧形的圓柱顯得均衡而優美,歲月雖然令許多石柱倒塌,但那簡約而莊嚴的美卻依然如故,整座建築如此的殘缺卻又異常的華麗。

【伊瑞克提翁神廟】

  伊瑞克提翁神廟建於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5年,位於埃雷赫修神廟的南面,傳說這裏就是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爲爭做雅典城的保護神而鬥智的地方。整座建築設計十分精巧,是雅典衛城建築中愛奧尼亞樣式的典型代表。

  神廟東區是傳統的6柱門面,南端則用6根大理石雕琢成的少女像柱來代替石柱頂起石頂。少女長裙束胸,端莊秀麗,她們雖然頂着沉重的石頂,但表情神態依然輕鬆自如。由於石頂的分量很重,而6位少女爲了能夠頂起石頂,頸部必須設計得足夠粗才能承受這樣的重力,但這樣會影響到美觀。於是,建築師給每位少女的頸後留了濃厚的秀髮,再在頭頂加上花籃,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現在室外的爲複製品,真品已存於衛城的博物館內了。

典故傳說

【雅典娜與阿爾克墨涅】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個叫阿爾克墨涅的人間少女,她有着非凡的編制和刺繡本領,人們都說她是雅典娜親手教的,可是阿爾克墨涅予以否認,就是把她說成女神的學生,她還是覺得不能忍受,她說:“讓雅典娜來與我比試一下吧!”

  雅典娜知道後很不高興,她變成了老婆婆來向阿爾克墨涅提出友好的忠告,但阿爾克墨涅並不肯聽。於是,雅典娜就現出自己的身份,阿爾克墨涅不但不害怕,而且和雅典娜比試起來。最終,阿爾克墨涅因失敗而自S了。雅典娜將其靈魂轉生爲蜘蛛,她從此生活在一張巨大的網內,不停地織網。

知識百科

【海神波塞冬】

  波塞冬是希臘神話中的十二主神之一,是天神宙斯的哥哥。傳說他是掌管海洋的神,擁有強大的法力。他掌管着環繞大陸的所有水域,他的呼風之術能夠掀起大海的巨浪,也能平息狂暴的大海。波塞冬手持三叉戟,常常坐在銅蹄金髦馬駕的車裏掠過海洋,雖然他在衆神居住的奧林匹斯山裏有一席之地,但大部分時間他都住在大海深處的金碧輝煌的宮殿裏。

21.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

奇蹟概覽

  克里姆林宮位於俄羅斯的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羅斯的標誌之一。1156年,多爾戈魯基大公在波羅維茨低丘上修築了一個木結構的城堡——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就是從這個城堡逐步發展起來的。宮牆全長2235米,高5到19米不等,厚3.5至6.5米,共4座城門和19個尖聳的樓塔,它與周圍的紅場、教堂廣場等形成不等邊三角形的規模宏大、設計精美巧妙的建築羣。

  克里姆林宮以前是俄國曆代君王的皇宮,1917年十月革命後,這裏成爲蘇聯最高權力機關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羅斯的總統府(議會和政府現已遷出克里姆林宮)。可以說,從13世紀起,克里姆林宮就與俄羅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關,它見證了俄羅斯從一個莫斯科大公國發展至今日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國家的全部歷史。

奇境珍藏

【大克里姆林宮】

  大克里姆林宮是克里姆林宮中的主要建築之一。克里姆林宮牆內朝向莫斯科河有3列高窗的漂亮建築物就是大克里姆林宮。它是1839年至1849年在舊宮原址上建造,由古老的安德烈夫斯基大廳和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基大廳聯結而成。

  大克里姆林宮外觀是仿古典俄羅斯式樣式,內部呈長方形,樓上有露臺環繞的總面積達2 萬平方米的700 個廳室。宮殿的正中是飾有各種花紋圖案的閣樓,上有高出主建築物的紫銅圓頂,高達13 米,並立有旗杆,節假日則升國旗。

【伊凡大帝鐘樓】

  克里姆林宮的建築羣裏最高的建築就是白色金頂的伊凡大帝鐘樓。它建於1505—1508年,平面爲八角形,共 5層,高81米,裏面藏有50多口銅鐘,其中,大鐘22尊,小鐘30多尊小鐘。

  鐘樓外陳列着一口最大的鐘,高6.14米,直徑6.6米,重達200多噸,表面上刻有浮雕、人像和題詞,聲傳50千米,爲世界之“鐘王”。與鐘王相伴的是一尊5.34米長、口徑0.89米、40噸重的“炮王”,這座古式銅鑄大炮從1540年開始造起,一直到1586年完工,中間換了8個沙皇,至今尚未使用過,巨大的炮口內同時可爬進二三個人。若沿着伊凡大帝鐘塔樓的臺階而上,登入塔樓頂端,莫斯科全景一覽無餘。

⊙尋幽探祕:

   1. 被稱作“世界之王”的大鐘是甚麼時候鑄造的?質地中有甚麼特殊的成分?

  它是18世紀時由200多名俄國工匠費了2年時間鑄造成的。據說,當時爲了得到最佳音色,除用銅和錫外,還加了幾千克金和銀。它成爲俄國鑄造工藝的“紀念碑”。

【紅場】

  紅場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廣場,位於克里姆林宮東牆的一側。廣場總面積9 萬平方米,呈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窄。紅場的大規模建設是在1812年以後。拿破崙軍隊縱火焚燒了莫斯科,此後,城市重建,紅場被拓寬。1917 年,十月革命勝利後,莫斯科成爲首都,紅場成爲人民舉行慶祝活動、集會和閱兵的地方。

  紅場的地面很獨特,全部由條石鋪成,在紅場的西側是列寧墓和克里姆林宮的紅牆及三座高塔。1990年,莫斯科克裏姆林宮與紅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尋幽探祕:

   2. “紅場”因甚麼而命名? 有甚麼特殊的意思?

  15 世紀90 年代,莫斯科發生大火,火災後空曠之地成了廣場,故曾被稱爲“火燒場”。17 世紀中葉,稱其“紅場”。俄語中“紅色的”一詞還有“美麗的”之意,由於譯名時都只取了其中的第一釋義,即“紅色的”,久而久之,“紅場”的名稱就這樣沿用至今。

【教堂建築】

  這裏有一個教堂廣場,廣場四周圍繞着4座教堂:十二使徒教堂、聖母昇天教堂、天使報喜教堂和聖彌額爾教堂。但最美的教堂要數位於紅場上的有“用石頭描繪的童話”之稱的聖瓦西里大教堂。

  它是伊凡四世時所建,由9座參差不齊的高塔組成,中間最高的方形塔高達17 米。雖然這9座塔彼此的式樣色彩均不相同,但卻十分和諧。而且,它與克里姆林宮的大小宮殿遙相呼應,爲整個克里姆林宮增色不少。

典故傳說

【精心僞裝】

  二戰期間,克里姆林宮和紅場是蘇聯政府機關所在地,因此,成爲德國法西斯轟炸莫斯科時最主要的目標。但是,在執行轟炸任務時,大部分法西斯王牌飛行員不僅無法找到目標,甚至連克里姆林宮都發現不了。因此,克里姆林宮未受任何重大的損失。這是怎麼回事呢?

  俄羅斯國家檔案館裏保存了一份絕密文獻揭開了這一謎底。原來,根據當時蘇聯總統斯大林的授意,由“總魔術師”貝里亞具體負責執行,在戰爭開始後30天內,爲克里姆林宮大變魔術,進行精心僞裝。主要措施是藉助顏料和粉末,消除宮內各教堂金頂的閃光,在宮內及附近廣場上佈設各種各樣的模擬物,迷惑敵人。一系列的僞裝直到戰後才恢復原貌。

知識百科

【莫斯科】

  1156年,莫斯科奠基者——尤里·多爾戈魯基大公,在莫斯科修築泥木結構的克里姆林城堡。後來,在克里姆林城堡及其周圍逐漸形成若干商業、手工業和農業村落。13世紀初,這裏成爲莫斯科公國的都城。14世紀,俄國人以莫斯科爲中心,集合周圍力量進行反對蒙古貴族統治的鬥爭,從而統一了俄國,建立了一箇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1917年,莫斯科成爲蘇聯的首都。1991年12月21日,蘇聯解體,莫斯科成爲俄羅斯聯邦的首都。

22.倫敦塔

奇蹟概覽

   倫敦塔名爲“塔”,實際上是英國羅馬建築時期一座城堡式建築。它坐落於倫敦市金融區的東部邊緣,緊靠泰晤士河與塔橋,是一座具有900多年曆史的古建築。

   倫敦塔佔地180平方千米,是一個防衛森嚴的城堡和宮殿,也是英國曆代國王居住的行宮。同時,倫敦塔也是一座著名的監獄,英國曆史上很多王宮貴族和政界名人都曾被囚禁於此。此外,它還兼做皇家制幣廠、檔案館和皇家天文臺,並作爲一處重要的軍火庫。

   倫敦塔記錄了英國上千年的歷史,現在是英國著名博物館之一,館內陳列着英國和其他國家的古代兵器、王冠、王袍、盔甲等。

   1988年,倫敦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奇境珍藏

【白塔】

  白塔是位於倫敦塔要塞中心的諾曼底式三層建築,該建築於1078年開始建造,到1097年建成,是倫敦塔建築羣的主題,也是塔中最古老的建築。

  白塔東西長35.9米,南北寬32.6米,高27.4米,因亨利三世時塗成白色,故名白塔。整座建築宛如一座巨型堡壘,自1140年起該塔就成爲英國國王的重要宮殿之一。17世紀初,詹姆士一世是最後一位住在該處的國王。

  白塔四角建有塔樓,除東北角塔樓爲圓形外,其餘 3個均呈方形。白塔內的聖約翰教堂是倫敦現存最古老的教堂,佔據着二、三層的一部分,也屬諾曼底式建築。這裏不僅用來舉行宗教儀式,也供領主召開祕密會議之用。

  此外,白塔內保藏着歐洲最精緻的盔甲。一層陳列着馬上比武用的盔甲,二層陳列着文藝復興時期和中世紀的盔,頂層的都鐸式軍械庫陳列着亨利八世巨大的盔甲。

  白塔在左側是一片草地,稱格林塔。那裏按照維多利亞女王的命令立着一個標牌,指明斷頭臺的所在,那些覬覦王位的最高層人物曾在此被斬首。

【倫敦塔擴建工程】

  12—13世紀,倫敦塔進行擴建。擴建工程是以白塔爲中心向四周擴建,周圍建內外兩層城牆,設多座防禦性建築。內城牆內共有13座塔,主要以威克非塔、血塔、比徹姆塔最爲著名。其中血塔內曾發生過許多悲慘事件,故得名血塔。外城牆有中塔、井塔、聖托馬斯塔等 6座塔及兩座棱堡,建築大部分是圓筒形。此外,建築最外層建有護城壕。

【皇家珍寶館】

  倫敦塔古堡內除了有顯示古代刑法的地牢、寶劍、劊子手的斧鋮,還有英國最古老的建於11世紀的小教堂。它的圓頂地下室裏就是皇家珍寶館,主要展出17世紀以來君主的王冠、權杖及王室的珠寶,其中有維多利亞女王加冕時製作的鑲有3000多顆寶石的“帝國王冠”和嵌有 530克拉寶石的權杖等。

【“最後的囚徒”】

  渡鴉在英國是一種受保護的褐色食肉鳥類,目前,倫敦塔就飼養了7只渡鴉。因爲它們長期生活在倫敦塔內,所以被稱爲塔內“最後的囚徒”。事實上,它們是很受遊客歡迎的吉祥動物,並且塔內有一套專門餵養渡鴉的程序。

⊙尋幽探祕:

   1.倫敦塔內爲甚麼飼養渡鴉呢?

  渡鴉相當於倫敦塔的保護神。相傳,如果渡鴉離開倫敦塔,倫敦塔就會倒塌,王朝也將隨之滅亡。爲此,人們對塔內的渡鴉倍加愛護。同時,爲了防止渡鴉離開塔內,飼養員在專家指導下給每隻渡鴉修剪了翅膀,從而塔內的渡鴉失去了飛行能力,就永遠留在了塔內。

典故傳說

【塔內的鬼魂現象】

  倫敦塔內被宣判死刑的人不計其數,所以,這座古堡似乎至今還瀰漫着濃重的血腥氣,長久以來,一直有傳聞說這裏是鬼魂出沒的地方。

  倫敦塔內最有名的鬼魂,也是塔內第一個顯赫的受難者是王后安妮·博林——亨利八世的第二位妻子,1536年,她在被指控犯有叛國罪,在塔內的綠地上被斬首。臨死前她的丈夫英王亨利八世滿足了她最後的一個願望——用劍而不是斧頭行刑,爲此亨利八世還專門從法國加萊挑選了一名劍客充當劊子手。在她死後不久就有人聲稱看到她的鬼魂穿着白袍穿梭在塔內的綠地和迴廊上。

  後來有科學家驗證,鬼魂現象是磁場、寒冷的氣流、昏暗或變幻的光線等造成的。這種現象很容易激發起人們對幽閉環境的恐懼感,再加上數百年前塔內發生過的種種血腥事件,不得不讓人們聯想到這裏面存在鬼魂。

知識百科

【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倫敦塔橋外部的第一座橋,也是倫敦的象徵,它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所以有“倫敦正門”之稱。

  倫敦塔橋是一座擁有6條車道的水泥結構橋,橋基和兩岸用鋼纜吊橋相連。兩座橋基矗立水中,高7.6米,相距76米,橋基上建有兩座高聳的花崗岩和鋼鐵結構的5層方形塔。塔高40多米,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頂和5個小尖塔,遠看彷彿兩頂王冠。

  橋身分爲上下兩層,上層爲寬闊的懸空人行道,兩側裝有玻璃窗,行人從橋上通過時,可以飽覽泰晤士河兩岸的美麗風光;下層可供車輛通行,當泰晤士河上有萬噸船隻通過時,橋身可以自由升降。同時,橋塔內設有樓梯,內設博物館、展覽廳、商店、酒吧等。登塔遠眺,可以盡情欣賞泰晤士河的兩岸風光。

23.比薩大教堂與廣場

奇蹟概覽

  比薩大教堂與廣場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廣場的真正名字爲“主教堂廣場”,也稱爲奇蹟廣場。

  廣場中間是大片的草坪,散佈着一組宗教建築,每座建築相對獨立,這些建築以比薩大教堂爲主體,還包括斜塔(鐘樓)、洗禮堂和聖公墓。這些白色大理石建築有着精美的雕像裝飾,在滿是綠草的廣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顯眼而有魅力。這一建築羣可以說是整個比薩城藝術的精華所在。在廣場的周圍兩邊,還有設有小塔的中世紀圍牆,這段保存完好的圍牆是整座比薩城強盛時期的見證。

  1987年,整個奇蹟廣場連同廣場上的四座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奇境珍藏

【比薩大教堂】

  比薩大教堂位於奇蹟廣場中間,是意大利著名的宗教文化遺產,也是意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築的典型代表。

  大教堂正立面高約32米,底層入口處有三扇大銅門,門上有關於聖母和耶穌生平事蹟的各種雕像,大門上方是幾層連列券的柱廊。教堂外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

  教堂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長95米,有縱向4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縱深的中堂與寬闊的耳堂相交處,被一個橢圓形拱頂所覆蓋。中堂部分用輕巧的列柱支撐着木架結構的屋頂。教堂內部由石柱分隔成五殿式結構,兩側偏殿的天花板上裝飾有壁畫。在主殿中央的屋頂上吊着著名的“伽利略大吊燈”。

⊙尋幽探祕:

   1.“伽利略大吊燈”又是因爲甚麼而著名呢?

  傳說這座大吊燈曾經引起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1564—1642)的注意,並且將其作爲儀器進行實驗,從而得出一個“無論在擺幅如何變化的情況下,垂擺的振動都具有等時性”的結論。因此,它被稱爲“伽利略大吊燈”,並從此聞名於世。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聖壇東南20多米的地方,修建於1173年,由比薩著名的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斜塔造型古樸,看起來秀麗精巧,是羅馬建築的典範之作。這座建築之所以被稱爲“斜塔”,是因爲塔在砌到第三層的時候,就開始出現向東南傾斜。直到建成,它都保持這種傾斜的狀態。

  斜塔是作爲主教堂的鐘樓而設計的,爲一座8層圓柱形的建築。塔高54.5米,塔身牆壁底部厚約4米,頂部厚約2米,塔體總重量達1.42萬噸,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目前傾斜的角度約爲5.5度。塔身偏離地基外沿2.3米,頂層突出4.5米。

  斜塔的牆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淺兩種白色帶,斜塔的一系列建築構造通過陽光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蔭面的強烈反差,表現出鐘樓內的圓柱相當沉重的感覺。

⊙尋幽探祕:

   2.比薩斜塔爲甚麼會傾斜呢?

  比薩斜塔因斜而出名,關於斜的原因卻有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建築師忽略了當地地質特點。建塔的土層強度差,塔基的基礎深度只有3米,用大理石砌築的塔身非常重,塔身不均勻下沉從而導致傾斜。

  另一說法就是,原來負責設計鐘樓的建築師那諾·皮薩諾是個殘疾人,儘管他在比薩大學學習時成績十分優異,但卻因爲殘疾而經常遭到嘲笑和戲弄。因此皮薩諾故意設計了這樣一座斜塔以嘲笑世人。

【洗禮堂】

  洗禮堂就在比薩大教堂的前方約60米處,是一座宏偉的圓形建築。它是以洗禮者聖約翰的名字命名的。

  洗禮堂始建於12世紀,建築風格採用羅馬式與哥特式的混合。其直徑爲39米,總高爲54米,圓頂上立有3.3米高的洗禮者聖約翰的銅像。洗禮堂共有4座門,其中面向大教堂外牆的東門,裝飾着美麗的拜占庭風格的浮雕。在堂內安置着可以活動的佈道壇和施洗禮的聖水瓶。同時堂內還有許多表現基督生平的浮雕。

⊙尋幽探祕:

   3.甚麼叫做洗禮?洗禮者聖約翰又是甚麼人?

  洗禮是基督教的入教儀式。行禮時,主禮者口誦經文,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額上,或將受洗人的身體浸在水中,表示洗淨原有的罪惡。

  洗禮者聖約翰是耶穌基督的表兄,他在約旦河中爲人施洗禮,勸人悔改,併爲耶穌基督施洗。在耶穌基督開始傳福音之前,他在曠野向猶太人勸勉,是基督教的先行者。另外,他也是伊斯蘭教的先知。

【聖公墓】

  聖公墓位於奇蹟廣場一側,也是一座白色建築。建築呈回字形,長條狀的中庭被壁畫環繞。這裏共有600座設計精緻的墓碑。公墓有許多美麗的壁畫,這些壁畫中最著名的,是在北側房間內的《死的勝利》、《最後的審判》和《地獄》三幅壁畫。另外,這裏還有許多古典的題銘資料、碑版等。

  

典故傳說

【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

  提到奇蹟廣場上的比薩斜塔,就不能不說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

  傳說在1590年,出生在比薩城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上做自由落體實驗——將兩個重量不同的球體從相同的高度同時扔下,結果兩個鉛球幾乎同時落地。伽利略由此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推翻了此前亞里士多德認爲的“重的物體會先到達地面,落體的速度同它的質量成正比”的觀點。

  從此,比薩斜塔聞名於全球,成爲了比薩城的象徵,是比薩人的驕傲與光榮。

知識百科

【羅馬式建築】

  羅馬式建築興起於9世紀至15世紀,是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多見於修道院和教堂。羅馬式建築的特徵是:線條簡單、明快,造型厚重、敦實,其中部分建築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徵,是教會威力的化身。比薩奇蹟廣場上的建築羣就是典型的羅馬式建築。

24.凡爾賽宮及庭院

奇蹟概覽

  凡爾賽宮位於法國首都巴黎西南部18千米處的凡爾賽鎮,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的主要住處,也是歐洲最莊嚴、最宏大、最美麗的皇家宮苑。它佔地111萬平方米,其中園林面積1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廣義的凡爾賽宮分爲宮殿和園林兩部分。

  龐大而恢宏的宮苑以東西爲軸,南北對稱,中軸線兩側分佈着大小的建築、草坪、樹林、各式的花壇以及精美的雕塑。宮前的廣場上有兩個巨型的噴水池,池邊矗立着100尊女神的銅像,1650米的運河從塞納河引來大量河水,數百個噴頭同時噴水,在陽光下映射出美麗的七色彩虹。

  1837年,凡爾賽宮被闢爲國家歷史博物館,法國人說:“沒有參觀過凡爾賽宮,就不算真正地到過法國。”由此可見,凡爾賽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之高。1979年,凡爾賽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尋幽探祕:

   1.凡爾賽宮是誰建造的?

  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在凡爾賽鎮建造了一座狩獵莊,路易十三死後,他的兒子路易十四決定把它建成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宮殿從1661年動工,直到1689年才竣工,後來又經過200多年的擴建和重建,凡爾賽宮成爲了一座豪華非凡的宮殿。

奇境珍藏

【凡爾賽宮宮殿】

  凡賽爾宮宮殿建在山坡上,是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建築,建築左右對稱,佈局和諧,建築的造型輪廓整齊,具有着理性的美感。宮殿內部的裝潢以巴洛克風格爲主,少部分廳堂爲洛可可風格。

  宮殿的前面是一座法蘭西式的大花園,花園的設計獨具匠心,與中國古典園林不同的是,它完全由人工雕琢,是世界著名的園林之一。

  凡賽爾宮不但外觀宏偉壯麗,而且內部裝潢更富於藝術魅力,室內裝飾的豪華精美是凡賽爾宮的一大特色。宮內大殿小廳共有500多間,處處金碧輝煌,廳堂的外壁上端有許多大理石的人物雕像,內壁裝飾以巨幅油畫、雕刻和掛毯爲主,室內的傢俱造型精美、工藝精湛。樓梯的欄杆多爲金屬鑄造,有的金屬配件還鍍了金,並配以各色的大理石。天花板有平頂、半圓拱形,均用金漆彩繪,頂上裝飾有繪畫或浮雕,給人以富麗奇巧的美感。宮內陳列着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其中還有中國的瓷器。

  凡爾賽宮不僅僅是一座雍容華貴的宮殿,而且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凡爾賽宮花園】

  凡爾賽宮的花園由人工運河、大小特里亞農宮和瑞士湖組成,它是法國式園林的經典之作。園中有參天古樹、綠草如茵的草坪和碧波盪漾的湖水。各式各樣的花壇錯落有致,襯托着神聖的女神雕像,大小特里亞農宮精美別緻,是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築藝術的傑作。

  整座園林佔地100萬平方米,花園呈幾何形,其最顯著的特色就是園中的噴泉瀑布。每當國王來花園散步時,這裏的數百隻噴泉就會在奴僕們的操縱下噴水。路易十四國王死後,他的長孫路易十五進一步將凡爾賽宮擴建,並在此建造了一座精緻的小別墅,是他的王后瑪麗·安託王后的隱居之處。花園中所有的道路都呈嚴格的幾何形,而且分級對稱,這種嚴謹而理性的園林是一種園林藝術的新創意,使自然狀態的植物人爲地更具有審美的情趣,同時又體現了一種中規中矩的政治含義。

  凡爾賽花園被譽爲法國最美麗的花園,每當夏夜噴泉開放時,五顏六色的燈光和噴泉、水池遙相輝映,使花園呈現出一派輝煌壯觀的景象。

【鏡廳】

  鏡廳又稱爲鏡廊,它西臨花園,在戰爭廳的南面,是凡爾賽宮最輝煌的部分,也是凡爾賽宮著名的大廳。它長76米,寬10.5米,高13米,面向花園的西側有17扇巨大的拱形窗戶,與之相對的東牆上是17面大鏡子,每一面鏡子都由483塊鏡片組成,所以稱爲鏡廳。

  廳內的地板均爲細木雕花,牆壁用白色和淡黃色的大理石貼面,鏡板之間是科林斯式的綠色大理石壁柱,柱頭、柱腳和護壁爲黃銅鍍金,裝飾圖案是展開雙翼的太陽。鏡廳的天花板上有24個巨大的波西米亞水晶吊燈,並有歌頌太陽王功德的大型油畫。每當夜幕降臨,燈光搖曳,經鏡片反射後,整個大廳成爲一片金色的海洋。

典故傳說

【高跟鞋的發明】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身高僅有1.54米,所以他對自己的身高十分的不滿,認爲自己的身高和地位並不匹配。於是他叫做鞋的工匠在給他製作鞋子的時候,在鞋跟處墊上後跟,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雙高跟鞋。

  路易十四不僅喜歡穿高跟鞋,還喜歡戴蓬鬆的假髮。

知識百科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是是路易十三的長子,出生在法國聖日耳曼昂萊,他是法國波旁王朝著名的國王,自號太陽王,他的執政期爲1643年—1715年,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王之一。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以自己爲中心的、巴羅克式的專制王國,他發動戰爭並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慶祝,同時他也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爲自己增光。凡爾賽宮的建造就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利的策略之一。

25. 盧浮宮

奇蹟概覽

  盧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佔地(含草坪)約爲45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爲4.8公頃,全長680米。它始建於1190年,當時只是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的皇宮城堡。1200年,菲利普二世又將其進行了擴建,並把王室檔案和珍寶存放在盧浮宮。在之後的700多年的擴建重修中,盧浮宮逐漸從皇宮城堡演變成博物館。因此,盧浮宮是法國曆史上最悠久的王宮,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盧浮宮整體建築呈“U”形,分爲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盧浮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法國人將一些藝術珍品根據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6個大展館中展出。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萬件,從古代埃及、希臘、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寶以及繪畫精品等等。因此,盧浮宮被認爲是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尋幽探祕:

  1. 盧浮宮中有三件藏品被認爲是“世界三寶”,具體是哪三寶?

  藏品中有被譽爲世界三寶的分別是:《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

奇境珍藏

【東方藝術館】

  東方藝術館建於1881年,共有24個展廳,3500件展品。這些展品主要來自西亞和北非地區,很多展品歷史悠久,如公元前2500年的雕像、公元前2270年的石刻、公元前2000年燒製的泥像等。其中,以公元前8世紀的帶翅膀的牛身人面雕像最爲有名,它曾在杜爾·沙魯金(現爲伊拉克赫爾沙巴德)守衛過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的宮殿大門。這些巨大的牛身人面像來到法國經歷過一段曲折的歷史。

  1843年,法國人保羅·埃米爾·博塔發現了這些雕像,他冒着各種危險將它們運到巴黎。其中兩個雕像於1847年陳列在盧浮宮內;第三個雕像在淺鹽湖的船舶失事中倖免於難,於1856年運到巴黎;第四個雕像則沉入湖底,目前展出的是用石膏塑像替代的;第五個雕像是惟一的一頭頭部轉向參觀者的公牛。

【古埃及藝術館】

  古埃及藝術館建立於1826年,共有23個展廳,收藏珍貴文物達350件。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羅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飾、裝飾物、玩具、樂器等。這裏還有古埃及神廟的斷牆、基門、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頭塑像等。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大約在1800年向公衆展出,藏品大約有7000餘件。這裏的藏品以法國王室的收藏品爲主。而雕塑在該館內佔有主導的地位,雕塑品包括大理石、銅、象牙等。其中,“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和愛神“維納斯”兩座雕塑是備受世人關注的不朽作品。

⊙尋幽探祕:

  2. “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是一座甚麼樣的雕像?

  “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創作於公元前3世紀,1863年從薩姆特拉斯島的神廟廢墟中發掘出來,是高3.28米的一座無頭無手的女性雕像。該雕像儘管已失去了手和頭,但看得出她正迎風展翅,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場戰爭的勝利。

【繪畫館】

  繪畫館共有35個展廳,2200多件展品,其中2/3是法國畫家的作品,1/3的作品來自外國畫家。比較傑出的是:富凱的《查理七世像》(15世紀)、達·芬奇的《巖間聖母》(16世紀)、拉斐爾的《美麗的園丁》(16世紀)、勒南的《農家》(17世紀)等。

   但最受人矚目的還是達·芬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傑作《蒙娜麗莎》。《蒙娜麗莎》被置放在盧浮宮二樓中間的一個大廳中,外面做了一層玻璃似的保護罩。蒙娜麗莎以她永遠的微笑成爲鎮館之寶。總之,繪畫館所收藏的繪畫數量和珍貴程度是世界上各藝術館不能與之相比的。

【雕像館和珍寶館】

  雕像館成立於1817年,共有展廳27個,展品1000多件,多爲表現宗教題材的作品,部分爲表現人體和動物的作品。珍寶館原來是雕像館的一部分,後來由於珍藏品增多,1893年便獨立組成展館。最初,珍寶館的展品主要是王室的珍寶。後來,博物館組織人馬到處收購,加之有人捐贈,展品便大大豐富,現在有展品6000多件。其中,有重達137克拉的大鑽石,有鑲滿寶石的王冠,還有鍍金的聖母像、歷代王朝王室的傢俱、裝飾用具等。

典故傳說

【木乃伊的詛咒】

  埃及金字塔被認爲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當木乃伊被西方的探險家從金字塔移到了繁華的盧浮宮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木乃伊的詛咒。

  傳說,盧浮宮裏有一隻恐怖的魔鬼,他是古埃及國王木乃伊的化身,卻有着人類的身體和五官。他帶領着其他的木乃伊,在深夜的盧浮宮尋找當年打斷他們睡眠的入侵者。

  隨着探險家的逐個死亡,人們更是對木乃伊的詛咒深信不疑。

知識百科

【《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比倫,是一個以楔形文字刻在一塊高2.5米的黑色玄武岩上的古代法典。該法典除序言和結語外,共有282條條文,包括訴訟手續、損害賠償、租佃關係、債權債務、財產繼承、對奴隸的處罰等。除此之外,法典上部的人物像是坐着的司法之神向站着的漢謨拉比國王親授法律,國王則右手致答謝,以示對神授的法律表示尊敬。它被認爲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較系統的法典,現存於盧浮宮“東方古文博物館”第四廳。

26.巴黎聖母院

奇蹟概覽

   巴黎聖母院矗立在塞納河中西岱島的東南端,位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是一座哥特式風格的基督教堂,也是古老巴黎的象徵。它的歷史價值和地位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爲輝煌的建築之一。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石頭建築,它最初爲紀念羅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隨着歲月的流逝,它逐漸演變成爲一座基督教的教堂。1831年,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以巴黎聖母院爲題材,創作出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巴黎聖母院》。隨後,巴黎聖母院以其特有的建築風格和歷史意義聞名於全世界。

   1991年,以巴黎聖母院爲中心的塞納河兩岸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奇境珍藏

【巴黎聖母院外觀】

  巴黎聖母院是用石頭砌成,建築坐東朝西,長約130米,寬約47米,高約35米。建築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雄偉莊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整座建築由壁柱縱向分隔成3大塊,3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爲3部分。建築底層是並列的3個桃形門洞,其側壁刻有浮雕,內容是《聖經故事》和地獄景象。左門稱爲“聖母之門”,中柱雕有5世紀時期巴黎主教聖馬賽爾像,拱肩是一幅聖母和兩位天使的畫面。中門稱爲“最後的審判之門”,中柱是耶穌在“世界末日”宣判每個人的命運的雕像。

  三扇門洞的上方是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曆代國王的28尊雕塑,被人們成爲“國王廊”。“國王廊”的上面是一個巨大花窗和兩個門洞,中間的圓形花窗上刻有聖母懷抱聖嬰的圖案,花窗左右兩側的兩個門洞,分別刻有亞當和夏娃的雕像。

  建築的頂層是一排雕花石柱,支撐着上方的陽臺,陽臺兩側是兩座高達69米的塔樓。塔樓上所有的柱子挺拔修長,與上部尖尖的拱券連成一氣。從外面仰望這座教堂,高峻的外形加上頂部聳立的鐘塔和尖塔,有一種向藍天升騰的氣勢。

【巴黎聖母院內貌】

  教堂內部極爲樸素,右側安放着一排排燭臺,幾十枝白燭相互輝映使院內洋溢着柔和的氣氛,似乎這裏就是天堂。大廳內部可容納9000多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講臺上。廳內的大管風琴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很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

  院內擺置很多的壁畫、雕塑和聖像,因此前來觀覽的遊客絡繹不絕。其中講臺後面的國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及聖母哀子像最爲著名。此外,聖母院的頂層的鐘樓是獨自享受一個片刻安寧的好地方,從這裏可以俯瞰巴黎歐洲古典及現代感的建築物,並欣賞塞納河上的風光美景。

  這裏曾經舉行過許多重大的典禮,例如1945年宣讀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讚美詩,1970年舉行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的葬禮等。

典故傳說

【小說《巴黎聖母院》】

  1831年,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創作出一部名爲《巴黎聖母院》的浪漫主義小說。小說的情節曲折離奇,富有戲劇性。

  故事發生在中世紀的“愚人節”。這一天,流浪的吉卜賽藝人在廣場上表演歌舞,其中有個叫愛斯梅拉達的吉卜賽姑娘長得美麗動人,並以其優美的舞姿吸引了衆多來往的行人。這時,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弗羅洛不禁對美麗的愛斯梅拉達着了迷,並瘋狂地愛上了她。

  於是,他命令相貌奇醜無比的教堂敲鐘人卡西莫多把愛斯梅拉達搶過來。卡西莫多執行了克羅德·弗羅洛的命令。結果,法國國王的弓箭隊長弗比斯救下了愛斯梅拉達,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卡西莫多帶到廣場上鞭撻,而善良的吉卜賽姑娘不計前仇,同情他,並送水給他喝。卡西莫多雖然外貌醜陋,但內心純潔高尚,他非常感激愛斯梅拉達,並愛上了她。

  而這時的愛斯梅拉達對營救她的弗比斯一見鍾情,兩人開始了正式的約會。而他們的交往引來了克羅德·弗羅洛的嫉妒。在一次約會中,克羅德·弗羅洛悄悄跟在後面,用刀刺傷了弗比斯,然後逃之夭夭了,結果愛斯梅拉達卻因謀S罪被判死刑。

  行刑當天,勇敢的卡西莫多把愛斯梅拉達從絞刑架上救了出來,藏在了巴黎聖母院內。可是最終愛斯梅拉達還是死了,而卡西莫多最終因爲傷心,也撫着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死去了。

  小說《巴黎聖母院》藝術地揭露了當時宮廷與教會狼狽爲奸壓迫人民羣衆的現狀,歌頌了人民羣衆同這兩股勢力英勇鬥爭的精神。

知識百科

【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作家。他一生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所有的重大事變。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創作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散文、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共計79卷,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他的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以及詩集《光與影》和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等。

27.奧林匹亞考古遺址

奇蹟概覽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的克羅尼斯山旁,在阿爾菲奧斯河北岸,距離首都雅典以西約190千米,坐落在樹木繁茂、綠草如茵的山麓,是古希臘的聖地。

  從史前時代以來奧林匹亞就有人居住。在古時候,這裏是一個敬拜衆神之神宙斯的宗教中心。在奧林匹亞的中心是被稱爲“阿爾提斯”的聖地,在聖地內出現了多座神廟和聖壇。

  奧林匹亞的古建築是古代世界最高的建築傑作之一。除了著名的宙斯神殿、赫拉神殿等廟宇以外,還保留着專供奧運會使用的包括競技場在內的各種體育設施,自從公元前776年第一屆奧運會舉辦之後,每四年在奧林匹亞都會舉行一次類似的盛會,這裏留下了大量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的遺蹟。

奇境珍藏

【宙斯神殿】

  奧林匹亞宙斯神殿位於哈德良凱旋門的南面,建於公元前457年,神殿長64米,寬約28米,高約20米,由大理石座、石柱和山牆三部分組成。當年應該是有104根科林斯式石柱,規模相當壯觀。現在神廟早已被毀,只留下了15根石柱讓人遐想當年的輝煌。

  宙斯神殿的藝術精華是東西山牆上的人物雕像。神殿東西兩山牆上的羣像,表現了希臘英雄珀羅普斯在奧林匹亞賽車和希臘人與半人半馬怪獸鬥爭的神話故事,是早期古典雕刻的代表作。

  在宙斯神殿中,原來有一座約作於前5世紀後半葉的宙斯巨像。巨像用黃金、象牙鑲嵌,是古希臘極盛時期雕塑的代表,極爲宏偉精美,被希臘人贊爲“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可惜,巨像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已經被毀滅。

【赫拉神殿】

  奧林匹亞遺址內的赫拉神殿是希臘衆神殿中最古老的一座,也是奧林匹亞遺址中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建於公元前600年左右。同時,赫拉神殿遺址還是現存最爲古老的多立克式(古希臘一種建築形式)神廟建築遺址,其也是聖地內最老的圍柱式神廟和希臘最早的多立克式神廟之一。神殿內原來供奉有赫拉女神像,不過現在也已經被毀壞。在如今遺蹟的高大石基上,只殘留着幾根灰褐色的高大立柱,暗示着昔日的壯麗。現代奧運會點燃聖火的儀式就在赫拉神殿前的廣場上舉行。

⊙尋幽探祕:

   1.赫拉是宙斯的妻子,她又是怎樣的一位神呢?

  相傳,赫拉是古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主神之一,主管婚姻和家庭,被尊稱爲“神後”。她是克洛諾斯(時間的創造力和破壞力的結合者)和瑞亞(掌管歲月流逝的女神)的長女,是宙斯的姐姐,也是他最後一位妻子。赫拉相對應於羅馬神話的朱諾。她在奧林匹斯山的地位僅次於宙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天后。

【古奧林匹亞體育場】

  古奧林匹亞體育場距離雅典450千米,具有3000多年的歷史。體育場四周有大片坡形看臺,入口處有石砌長廊,場內觀衆看臺和貴賓席依克尼斯山麓而建,全場可容納4萬觀衆。競技場的西側設有運動員和裁判員入場口。競技場內東西兩端各有一條石灰岩砌成的起路線,跑道長210米,寬32米。它與附近的演武場、司祭人宿舍、賓館、會議大廳、聖火壇和其他用房等共同構成了這個競技場的龐大建築羣。現遺址上建有奧林匹克考古學博物館,館內藏有發掘出土的文物,包括大量古代奧運會的比賽器材和古希臘武器甲冑等。

典故傳說

【阿爾提斯的傳說】

  希臘衆神中有一個叫赫拉克里斯的大力神,他的父親就是宙斯。他完成過12件凡人難以完成的大功績。其中第五項功績便與阿爾提斯的傳說有關。

  相傳,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中部有個城邦叫伊利斯。伊利斯的國王非常驕橫,他曾和大力神赫拉克里斯打了個賭。國王有一個養有3000頭牛的牛圈,但是牛圈因爲長期不清掃而污穢不堪。國王對赫拉克里斯說,如果能在一天之內,把這個長期未清掃的牛圈清掃乾淨,他就贈予大力神牛的總數的十分之一。

  國王的兒子阿爾提斯成爲了裁判。赫拉克里斯利用河水沖刷牛圈,完成了這項艱鉅的工作。阿爾提斯認爲赫拉克里斯贏了,但伊利斯的國王卻想反悔,還企圖S死赫拉克里斯。赫拉克里斯在父親宙斯的幫助下擊敗了伊利斯的國王。

  爲了感謝阿爾提斯的公正,赫拉克里斯讓阿爾提斯繼承了伊利斯的王位,並劃出一片聖域,以阿爾提斯命名,在此舉行盛大的祭祀和賽會活動紀念他的父親宙斯。而這場活動就是現代奧運會的雛形。

  奧林匹亞的聖地叫阿爾提斯,傳說名稱就是這麼來的。

知識百科

【宙斯】

  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主神,第三代神王。他是克洛諾斯和瑞亞之子,烏拉諾斯(象徵希望與未來,代表天空的神)和該亞(大地之神)之孫,是衆神之神。

  宙斯居住在奧林匹斯山,擁有無上的權力和力量。人們稱他爲“正義的引導者”,認爲他的意願是正確無誤的,是智慧的意願。宙斯以雷電爲武器,維持着天地間的秩序,宙斯的象徵物是雄鷹、橡樹和山峯。而他最愛的祭品,則是母山羊和牛角塗成金色的白色公牛。

28.科隆大教堂

奇蹟概覽

  科隆大教堂又稱聖彼得大教堂,它坐落於德國科隆市中心,是德國最大的教堂。它以輕盈、雅緻而著稱於世,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築,也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品,被稱爲歐洲三大宗教建築之一。

  科隆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歷經7個世紀,直至1880年才建成,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據考古發掘表明,現在科隆大教堂高高聳立的地方曾存在過一座羅馬的神殿,而這裏的第一座基督教堂建於320年,當時的洗禮盆在大教堂內還可以看到。

  這座用磨光的大理石砌成的大教堂,內外的雕刻十分精美,猶如鬼斧神工之作,教堂裏聳立着高大的石柱,裝飾有色彩繽紛的彩色玻璃,精緻的拱廊式屋頂和凌空升騰狀的雙塔使整個建築看上去氣勢傲然。登至教堂150多米高的塔頂,可以俯瞰整個科隆市的美景,大教堂的巍峨壯觀令人歎爲觀止。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科隆大教堂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尋幽探祕:

   1.科隆大教堂被稱爲歐洲三大宗教建築之一,歐洲三大宗教建築指的是那三座建築?

  歐洲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德國的科隆大教堂並稱爲歐洲三大宗教建築。

奇境珍藏

【教堂外觀】

  科隆大教堂全部由磨光的石塊建成,整個工程共用石材40萬噸,加工構件16萬噸。它佔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爲6000平方米,南北寬86.25米,東西長144.55米。大門兩邊的尖塔高達157.38米,如兩把鋒利的寶劍,大教堂的四周還有許多小型的尖塔,科隆大教堂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教堂。

  一般的教堂長廊多爲東西向三進,而科隆大教堂爲罕見的五進建築,其內部空間挑高並加寬,聳立的高塔將人的視線引向蒼穹,象徵着人與上帝溝通的渴望。教堂內共有10個禮拜堂,中央的大禮拜堂穹頂高達43.35米,跨度爲15.5米,其周圍有9個小禮拜堂,共有5700個座位。教堂四壁的窗戶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全部爲繪有《聖經》人物的彩色玻璃,使教堂顯得更爲神聖莊嚴。

  教堂的鐘樓上裝有5座響鐘,其中最重的一座叫做聖彼得鍾,它重達24噸,每當響鐘齊鳴,洪亮而悠遠的聲音,久久迴盪在萊茵河畔。登上教堂的鐘塔,可以在那裏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鐘,並能飽覽萊茵河畔美麗的風景。無論從建築規模還是裝飾藝術的質量,科隆大教堂均勝過其他哥特式的建築,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教堂內部】

  大教堂不但外觀宏偉,內部裝飾也十分講究。各禮拜堂都排有整齊的木製席位,聖職人員的座位有104個,這裏的唱詩臺具有中世紀晚期的風格,是德國最大的唱詩臺,其中並有爲皇帝和教皇預留的座位。

  教堂祭壇裏擺放有中世紀的黃金匣,匣子由黃金和寶石組成,其內部存放了被認爲是屬於東方三博士的遺骨,這個祭壇被公認爲西方最重要的祭壇。

  科隆大教堂裏收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藝術品,其中包括第一位設計師哈德設計教堂時的羊皮圖紙,它爲人們研究13世紀的建築和裝飾藝術提供了重要的資料。這裏還有最古老的巨型聖經、比人還要高大的耶穌受難十字架以及無數精美的石雕。

  在唱詩班的迴廊裏,保存有15世紀早期科隆畫派的畫家斯蒂芬·洛赫納所作的壁畫和雕像、福音書等文物,這些都是古老教堂的珍藏品,具有非常高的宗教和藝術價值。

【教堂夜景】

  每當夜色降臨,在燈光的輝映下大教堂顯得熒光閃爍,壯麗多彩。裝在四周建築物上的聚光燈向教堂射出一道道絢麗的冷光,照在高大雄偉的建築物上,教堂彷彿鑲嵌了藍色的寶石,渲染出綺麗而神祕的色彩。教堂中央的雙尖頂直衝雲霄,尖拱的窗戶擁簇着陡峭的屋頂,整座教堂顯得清奇冷峻,充滿了神聖的光輝。

典故傳說

【聖地的競爭】

  1164年德國在征戰意大利時,奪得了一件珍貴的戰利品——東方三博士的遺骸,於是科隆成爲了繼西班牙的聖地亞圖、意大利的羅馬和德國的亞琛之後最有名的朝聖地。

  1238年,法國國王從拜占庭皇帝的手中購得了耶穌受難時所戴的荊冠,於是巴黎成爲了科隆作爲朝聖地的最有力的競爭者,爲了保住聖地的地位,科隆教團決定修建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來供奉這份遺骸,並將建築風格選爲當時新興的哥特式。數年以後,科隆修建了一座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科隆大教堂。

知識百科

【東方三博士】

  東方三博士,又稱爲東方三賢士,是藝術作品和基督教刊物中經常提到的人物。據《聖經》記載,在耶穌出生時,有來自東方精通天文學和占星術的“博士”前來朝拜耶穌,他們帶來了黃金、乳香、沒藥等,人們稱他們爲“東方三博士”。

          29. 波茨坦與柏林的宮殿和庭院

奇蹟概覽

  波茨坦與柏林的宮殿和庭院是指德國的波茨坦州擁有500公頃的公園和150座宮殿與庭院。這些從1730年到1916年期間建造的建築物一直延伸到伯林的採倫多夫區,並且把哈弗爾河和格列尼克湖連接起來。它們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藝術體系。

  波茨坦與柏林的宮殿和庭院,建於普魯士國王弗雷德里希二世時,國王也親自參與了宮殿的建築。著名的孔雀島就在附近,《波茨坦協定》的簽署地——採茨利恩霍夫宮也位於此地。波茨坦與柏林的宮殿和庭院先後於1990年和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爲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波茨坦是城市設計中的傑作,它根據自然背景,從有利的視覺角度來組織城市中園林和宮殿建築,在設計中運用了對稱和自然原則,宮殿的建築借鑑了英式花園的風格。儘管建築樣式豐富和風格多樣,但整座城市仍然保持着和諧。

⊙尋幽探祕:

   1. 波茨坦宮殿與庭院的建築有哪些風格?都有哪些著名設計師參加?

  波茨坦的城市建築除了巴洛克古典風格,還有洛可可風格,無憂宮庭園正是兩種混合風格的卓越典範。而德國著名建築師克諾貝爾斯多夫、辛克爾、萊內都將復古主義融匯於宮殿和庭院的建築中。

  

奇境珍藏

【無憂宮】

  無憂宮是波茨坦最著名的皇室家族宮殿。1745年至1747年,設計師根據普魯士國王弗雷德里希二世的草圖,模仿法國凡爾賽宮所建,是國王的夏季行宮。整個王宮及園林面積爲290公頃 ,宮殿因建於一個沙丘上,故又稱“沙丘上的宮殿”。正殿中部爲半圓球形頂,兩翼爲長條錐脊建築。宮殿兩側和周圍由翠綠叢林烘托,下方是階梯狀的葡萄園。宮殿前有噴泉,此噴泉採用圓形花瓣石雕,四周有“火”、“水”、“土”、“氣”4個圓形的花壇作陪襯,花壇內塑有神像,尤以維納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型精美,形象生動。

  無憂宮是18世紀德國建築藝術的精華,也是洛可可式建築的傑作。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無憂宮宮殿建築與其寬廣的公園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王子宮殿】

  王子宮殿有三座,分別是古里尼凱宮、沙爾勞騰霍夫宮和巴貝貝爾克宮,它們是1769年國王修建的冬季行宮,宮內有200多個房間。三座宮殿建築風格各異:古里尼凱宮是羅馬風格,沙爾勞騰霍夫宮是意大利古別墅風格,巴貝貝爾克芒是新哥特式風格。

【採茨利恩霍夫宮】

  採茨利恩霍夫宮建於1971年。它起初是普魯士國王爲其妹妹和妹夫建造的一座宮殿,後來,一位富商將其買下,並改爲別墅。1945年8月2日蘇、美、英三國領袖在此簽訂了有關處理戰後德國原則的《波茨坦協定》。正面大廳是簽約的所在地,廳內中央有一個大圓桌,三把大扶手椅分放在圓桌周圍,桌上則插放着蘇、美、英三國國旗。供三國高級官員入座的靠椅位於扶手椅之間。大廳的上部設有樓廊,供當時各國記者用作新聞廳。

【孔雀島】

  孔雀島位於柏林西南端的哈弗爾河中。1795年起,這裏先後修建了具有羅馬風格的宮殿,以及玫瑰園和橡樹林。庭院裏放養了許多孔雀,島也因此而得名。

典故傳說

【流浪的遺體】

  弗雷德里希二世在無憂宮裏度過了從35歲到74歲的大半個人生。宮殿葡萄園的附近是他和他的愛犬們長眠的墓地。弗雷德里希二世生前曾祈願自己死後要將遺體葬入宮殿邊上的11只愛犬的墳墓中。

  然而,國王的願望一時沒有實現。在他死後,遺體被葬在了波茨坦的伽爾尼索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將要結束的時候,柏林瀕臨陷落,人們將其遺體藏到車林根的岩鹽礦內。戰後的46年間,遺體一直被安放在霍恩索雷倫城堡內。直到東西德分裂結束,國王的遺體也結束了長期的流浪生涯。1991年8月,遺體終於如願以償地與愛犬們安然共眠了。

知識百科

【簽訂《波茨坦協定》】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聯、美國、英國三國政府首腦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採茨利恩霍夫宮舉行的國際會議。參加者有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英國首相丘吉爾,以及他們的外長和顧問。1945年8月2日,三國領袖在此簽訂了有關處理戰後德國原則的《波茨坦協定》,採茨利恩霍夫宮也因而載入史冊。

【巴洛克藝術】

  巴洛克藝術的特點是:它有豪華的特色,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它是一種激情的藝術,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非常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它極力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可以說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它很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巴洛克藝術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

【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以岩石和蚌殼裝飾爲特色。它是巴洛克風格與中國裝飾趣味結合起來的、運用多個S線組合的一種華麗雕琢、纖巧繁瑣的藝術樣式。

30.新天鵝城堡

奇蹟概覽

   新天鵝堡位於德國巴伐利亞的南部小城富森的阿爾卑斯山麓,是19世紀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行宮之一。城堡內總共有360個房間,其中14個房間依照設計完工,其他的346個房間則因爲國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

  這座城堡坐落於蒼林鬱野間,周圍靜靜鋪展着的四個湖泊,而城堡就像是大自然美麗山間的一座巨石,倒映在絲絨般平滑的湖面上,在四季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城堡裏每一個房間都有擺放着天鵝雕塑,置身其中,彷彿來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城堡世界。

⊙尋幽探祕:

   1.爲甚麼稱這座建築爲新天鵝城堡?

  據說,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曾一直暗戀表姐希茜公主,在新城堡沒完工之前,希茜公主曾送給路德維希二世一隻瓷制的天鵝。於是,路德維希二世就將此城堡命名爲新天鵝城堡。

奇境珍藏

【國王的宮殿】

  國王的宮殿高15米,地上鋪着馬賽克地板,地板上是動物和植物的圖案。宮殿的圓頂象徵着天空中的繁星,圓頂上懸掛着一支由金黃色的黃銅板製造的枝狀燈架,其尖銳的形狀很像拜占庭的王冠。據說,這支燈架重約900千克,由鐵製的鏈條和一個可移動的滑輪鎖安裝在大禮堂頂端,並可以降到地板的高度,以方便清潔或替換使用過的照明設備。同時,吊燈上鑲嵌着玻璃石頭和象牙制的仿製品。

  站在新天鵝城堡的陽臺上眺望遠方,映入眼簾的是迷人的巴伐利亞鄉間景色,左邊是清澈的阿爾卑斯胡,右方是美麗的天鵝湖。

【紅色的迴廊】

  紅色的迴廊位於新天鵝堡二樓,迴廊的地面上鋪着厚厚的紅色地毯,豔麗而深沉,不禁讓人聯想到久遠的愛情。長廊內擺放着一尊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塑像,該塑像建於1988年。長廊旁邊是僕人房,這裏一共有5間雙人房,每一個房間內都有成套的傢俱,並且所有傢俱都是用橡木爲材料,古樸而不失溫馨。

【國王起居室】

  國王起居室位於城堡的四樓,起居室內的牀是木製的,上面雕刻有哥德式的精緻花紋,此外頂棚、壁板上也都雕有精美的花紋。據說這些花紋的雕刻工程共計花費14位雕刻家4年的時間才完成。房間內窗戶、牀罩、椅背的都採用深藍色的布料,並且上面都刺有金色的刺繡。據說,這兩種顏色是路德維希二世生時最喜愛的顏色,也是巴伐利亞王族的代表顏色。

⊙尋幽探祕:

   2.國王的起居室爲甚麼設在四樓?

  事實上,中世紀的城堡除了象徵權勢、地位之外,還有一層防衛的功能。據說,這樣的樓層安排是爲了防禦,四層的高度恰好有效地躲開了當時兵器的攻擊範圍。

【國王寢室和人造鐘乳石洞】

  國王寢室位於國王起居室的一側,房間擺放着藝術家瓦格納的作品,作品多以中世紀的傳說作爲題材,如崔斯坦與伊梭德、聖騎士羅安格林、紐倫堡的名歌手等。

  在國王的起居室與勤務室之間有一座人工鐘乳石洞,洞中有小瀑布與水池,並採用當時尖端科技的電燈及迴轉式的彩色玻璃。據說本來預定製作夢幻式的照明,可惜未能完工,但其設計構想依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典故傳說

【天鵝騎士】

  在新天鵝城堡中曾發生過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

  相傳,天鵝城堡中住着一位公爵帕拉邦,他死後留下兩位繼承人,分別是18歲的女兒艾爾莎和14歲的兒子特福裏德。因爲特福裏德還沒有到執政的年齡,所以暫時由特爾拉穆德伯爵任命爲監護人負責治理國家。

  一天,艾爾莎和特福裏德兩個人到郊外玩兒,艾爾莎不小心弄丟了弟弟。此後,有人誣陷她謀S了弟弟,而臣民們不相信善良的艾爾莎會謀害自己的親弟弟。最後,特福裏德決定求助上帝,通過兩名騎士進行一場一對一的決鬥形式來裁決艾爾莎有罪無罪。

  這時,遠處飄來一位騎着白色天鵝的騎士,他決定爲艾爾莎戰鬥,但前提是如果戰鬥贏了的話,艾爾莎必須要嫁給他,並且一定不能過問他的姓名,否則他就要離開。最後天鵝騎士贏得了這場戰鬥。從此艾爾莎不必再蒙受冤屈。

  艾爾莎信守承諾嫁給了這位天鵝騎士。結婚當天,艾爾莎終於抑制不住好奇心問天鵝騎士:“你叫甚麼名字,到底是從哪裏來?”而天鵝騎士覺得艾爾莎不再信任自己,最終無奈地走了。從此艾爾莎後悔極了,但已無力挽迴心愛的人。

知識百科

【路德維希二世】

  路德維希二世(1845—1886),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國王。他一生孤寂,不斷面對政治密謀和人身攻擊。他渴望有所作爲,但卻常與內閣中的長老意見相悖。他酷愛藝術,與著名藝術家瓦格納的交往很密切,但是卻遭到內閣人士與人民的強烈反對。最終瓦格納被迫離開慕尼黑,使路德維希二世更加厭惡慕尼黑,而傾心於巴伐利亞山區——一個讓他感到快樂與自在的世界。他夢想住在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城堡,渴望有一個美麗的專屬於他的世界。最後,他親自參與設計,在巴伐利亞山建造了這座新天鵝城堡。

31.羅馬歷史中心區

奇蹟概覽

  羅馬歷史中心區位於羅馬奧勒利安城牆內,面積佔現在羅馬市的40%。這一區域是當今世界在一個國家的首都內能夠完美保存古城建築及佈局結構的典範。

  在這一歷史中心區內珍貴的古蹟和古建築比比皆是,古蹟、廣場、噴泉是這一地區的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萬神廟、競技場、聖保羅大教堂和第度凱旋門等。羅馬歷史中心區、城內教庭管轄區和聖保羅大教堂,簡稱爲“羅馬歷史中心區”。

  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羅馬歷史中心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奇境珍藏

【羅馬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位於羅馬城外南邊的奧斯蒂恩塞大道旁邊,是羅馬四大聖教堂之一。基督徒聖保羅(3—67)是被砍頭而殉教的,他死後被埋葬在了奧斯蒂恩塞大道旁。4世紀的時候,這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在聖保羅陵墓上修建。而現在所見到的建築,是19世紀初被燒燬後按原狀重建的建築。

  大教堂主廳爲長方形,長120米,寬60米。中心部位的長方形主廳最高,兩側有列柱,列柱上方是連續的拱券,再向上是壁柱和明窗。教堂的聖壇位於東側,上有半圓穹隆頂,聖壇前設有祭壇。主廳內鑲嵌的壁畫是5世紀的原作。主廳前是三面有圍牆的方形庭院。前院的中央有一尊聖保羅的塑像,他手中握着一把長劍,這是他的殉教象徵物。

⊙尋幽探祕:

   1.羅馬四大聖教堂分別都是哪幾個教堂?

  羅馬四大聖教堂分別是:聖彼得大教堂、聖喬萬尼大教堂、聖瑪麗婭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

【圖拉真廣場】

  圖拉真廣場位於威尼斯廣場到古羅馬鬥獸場之間大路的左側。廣場建於107年,是爲了紀念圖拉真大帝(53—117)遠征羅馬尼亞獲勝而建立的。當時,廣場上有兩所巨大的圖書館、兩座宏偉的大會堂、圖拉真紀念柱和一排排雕像,這些都構成了當時全城最壯觀的地區景象。

  圖拉真紀念柱在廣場最西側,記錄着皇帝征服羅馬尼亞地區的戰功。紀念柱爲大理石材料,總高43米,盤繞柱面的23匝浮雕飾帶總長200米,刻畫了2500多個人物形象。而這許多場景的主題只有一個:圖拉真征服達契亞(羅馬尼亞)人。柱頂原爲圖拉真皇帝的銅像,後改爲聖彼得(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像。這個紀念柱是羅馬紀念碑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時又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另外,圖拉真廣場也是古羅馬的購物中心,有約150間店鋪,所賣的物品也是包羅萬象。

【納沃納廣場】

  納沃納廣場位於羅馬的中心,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240米,是古羅馬時代戰車競技場的遺蹟,現在還能看到北側的建築有一個弧度,那是跑道轉彎的痕跡。現在兩側的建築多數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

  納沃納廣場擁有三座著名的噴泉:四河噴泉、尼普頓噴泉和摩爾人噴泉。四河噴泉位於廣場中央,有四座雕像,分別代表世界四大洲的四條河流——尼羅河、恆河、多瑙河、拉布拉多河,四座雕像環繞着一座方尖碑。尼普頓噴泉位於廣場北端,尼普頓就是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即希臘神話中的波塞冬。摩爾人噴泉則位於廣場南端。

  另外,在廣場中段還有聖阿格尼絲教堂,教堂的正立面可稱爲是巴洛克風格裝飾藝術的典範。

【第度凱旋門】

  第度凱旋門,又叫提圖斯凱旋門。它始建於82年,位於從羅馬努姆廣場到古羅馬鬥獸場的路上,高14.4米,寬13.3米,深度6米,第度凱旋門是羅馬皇帝爲自己建造的凱旋門。

  這座凱旋門是一座典型的單券洞建築。凱旋門爲混凝土澆築,立面大體爲長方形,採用券柱式結構,中央一個券洞。外部用白色大理石貼面,檐壁上刻着羅馬大軍凱旋時向神靈獻祭的大理石浮雕。在凱旋門的立面上使用的組合柱式,是羅馬現存的使用組合柱式的最早實例。

典故傳說

【羅馬的建立】

  根據當地流傳的神話,建立羅馬的是羅慕路斯(Romulus)和雷穆斯(Remus)這對雙胞胎兄弟。據說他們的父親是戰神,母親則是阿爾巴的公主。當他們出世之後,他們的叔叔就叫人將他們丟到臺伯河裏淹死。

  不過,兄弟倆奇蹟般地被一匹母狼救了起來,並且被母狼餵養,之後他們又被一個牧羊人收養。等到這對雙胞胎兄弟長大之後,他們先是回到阿爾巴,接着就在他們當年獲救的地方建立起來一座新的城市。根據羅慕路斯的名字,這座城市被命名爲羅馬(Rome)。

  

知識百科

【愷撒大帝】

  愷撒全名爲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前102—前44),一般都稱他爲“愷撒大帝”,他是古羅馬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和作家,共和國末期的獨裁者。

  愷撒出身於羅馬著名的尤利烏斯家族,父親曾任行政長官。少年時期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從政初期他曾是民主派領袖,曾歷任財務官、監察官、祭司長和大法官等職。公元前49年,愷撒打敗了古羅馬的統帥龐培(前106—前48),奪取了政權。以後幾年間,他集執政官、獨裁官等大權於一身,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軍事獨裁者。公元前44年,愷撒被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S身亡。他留下兩部有歷史價值的著作——《高盧戰記》、《內戰札記》。

32.龐貝古城

奇蹟概覽

  龐貝古城是古羅馬的一座城市,是位於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佩尼亞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起初它是作爲防禦外族侵略的屏障而建的,但是隨着幾百年的戰爭、民族的融合以及對希臘文化的吸收,龐貝成爲了羅馬帝國的殖民地,城市不斷擴大並向各個領域發展,尤其是經濟領域。

  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使得龐貝的人口顯著增長,城市的環境也得到了美化。這裏有大型的競技場、數十家麪包房、100多家酒吧和多座浴池,還有專門用於交易的步行街,以及大型的劇院。

  79年8月24日凌晨,龐貝城附近的維蘇威火山大爆發,大量的火山灰、熔岩和火山礫從天而降,向着龐貝城奔湧而來,並覆蓋了整座城市。18個小時後,火山的噴出物將整個龐貝城完全掩埋,龐貝從地球上消失了。

⊙尋幽探祕:

   1.龐貝古城被火山掩埋後,又是如何被世人發現的呢?

  公元前16世紀,人們在修建引水渠時發現了雕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18世紀初,人們在維蘇威山腳下打井時,挖出三尊女性雕像,人們以爲那不過是那不勒斯海灣沿岸的古代文物,沒有人意識到,一座古代的城市正完整地密封在他們腳下的火山岩屑中。

  1748年春天,一位名叫安德烈的農民在深挖自己的葡萄園時,鋤頭鋤到了一塊堅硬的東西,怎麼也拔不出來。他連忙喊家人幫忙,當衆人扒開泥土和石塊時,發現鋤頭穿透了一個金屬的櫃子,櫃子裏是一大堆溶化或半溶化的金銀首飾及古幣。消息傳開,農民突然想起祖輩相傳的消失的龐貝古城的傳說。爾後,一大批歷史學家和考古專家來到這裏考古。

奇境珍藏

【維斯巴憲神廟】

  維斯巴憲神廟位於龐貝古城的東側,大概是由於地勢的原因,神廟的平面呈不規則的形狀。神廟與門廊的中軸平行,外牆爲磚結構。

  從大門進入後先是一個前庭,然後是一個院子,院子的前面立着四根列柱。凝灰岩的圍牆四周和牆角均用磚砌成的柱子加固,牆面以石灰粉刷,並安裝有裝飾性的假窗。假窗以磚爲框,窗楣被做成了三角形和弧形。院內的地面尚未鋪設石子,只開了一些臨時用於排放積水的小水溝。

  神廟的主體建築在院子的後面,是一座建於高臺上的磚體單殿式的小型廟宇。

  從兩側的臺階拾級而上登入殿內,可見神殿裏有一個神座,神座上原來供有一尊神像,前面曾有一個四柱式的前廊,現在都已不存在。這座小神殿的正前方,有一個大理石的祭壇。祭壇位於院子的中央,四周飾有浮雕,正中部分的浮雕描繪的是一個用公牛作爲祭品的獻祭場景。

  祭祀頭戴着披巾,在手執祭器的侍者協助下,正在向一個三腳杯中斟酒。他的身後站着一個持木棒的侍從和兩位樂師,而前面則站着一個屠宰手,手持利刃正等着別人把作爲祭品的公牛牽過來宰S,畫面上的背景就是這個院子裏的小神廟。

  朝廟堂的那面浮雕上,雕刻有兩顆象徵維斯巴憲皇帝的桂樹,兩顆桂樹間,有一個作爲國王冠冕的橡樹葉冠。從奧古斯都時代起,這種橡樹葉就成爲了皇權的象徵,這座神廟正是爲了供奉維斯巴憲皇帝的靈魂而建造的,但尚未竣工就遭遇了火山的爆發。

【市苑浴館】

  市苑浴館位於一個交叉的十字路口上,它是龐貝古城內唯一一處對參觀者開放的浴館遺址。

  浴館的建築規模不是很大,沒有遭到很大的破壞。古羅馬時代,浴館往往是社會上各個不同階層的人相聚的地方,人們常常來這裏消磨時光。浴館內有一個近乎於現代化的取暖設施,地板用一些小方墩支撐着,讓熱氣從用瓦砌成的夾層通道中通過。穹隆式的天花板做成了一道道溝槽的式樣,室內還安裝有大理石製成的冷水盆和熱水盆。

典故傳說

【傷心的索菲亞】

  那是79年8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一位古羅馬的大酒商的妻子,在做祈禱時突然感覺胸口劇痛難忍,並開始咯血不止,女兒索菲亞急的哭起來。索菲亞的未婚夫卡洛聞訊而來,他自告奮勇地騎上快馬要到龐貝老家去拿止血石。

  羅馬去龐貝有300千米之遠,路險人稀,這令多情的索菲亞抉擇兩難。卡洛明白未婚妻的擔憂,他說:“我已有十幾年的騎術,又是強壯的武士,給我兩晝夜的時間,我定會趕回來。”未等索菲亞應諾,卡洛帶了幾名助手便絕塵而去。

  母親兩天來的咯血讓索菲亞徹夜未眠,她心中盤算着卡洛的歸程。從第二天開始,索菲亞開始倚門遠望,等着熟悉的馬蹄聲響起。第三天,第四天,直到第五、第六天卡洛還是沒有半點消息。待到聖誕節之後,她才隱隱聽到一則凶訊:8月的一個夜晚,龐貝城附近的維蘇威神山張開了火口,噴發出血紅的岩漿,方圓數百里被吞噬於一片火海中……

知識百科

【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它位於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平原的那不勒斯灣畔。火山西部的山基幾乎全在灣內,1980年時,火山錐高1280米,但每次大噴發後它的高度都會有很大的變化。火山錐頂的火山口深約爲300米,直徑600米,是1944年噴發後形成的。現在,約有200多萬人居住在維蘇威火山地區及山坡的低處,沿着那不勒斯海岸分佈有許多工業城鎮。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