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窮養男孩,媽媽要把握的關鍵細節

  

  我們也許對“窮養”理念瞭解得並不透徹。比如,有的媽媽認爲,窮養就是要對男孩“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還有的媽媽認爲窮養就是要對男孩“有求不應”……這些認知都太片面。窮養也包含諸多關鍵細節,我們只有把握好了這些細節,才能更有效地窮養男孩。

  

11. 敢於放手,讓男孩像野花一樣成長

   

  我們之中不乏愛花之人,平時養花,我們都會爲花選擇最合適的花盆與土壤,還要將它放在一個溫度、溼度、光照都合適的生長場所,更要定期爲它施肥澆水、修剪枝葉。

  但花們卻並不一定領我們的情,即便受到了如此高的待遇,它也可能會因爲營養過剩、修剪太頻繁而死,或者因爲水土不服、生長環境不對而枯萎。

  我們總是感嘆花不好養,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那些隨便長在路邊草叢裏、石頭夾縫裏的小小野花,它們那樣隨意地紮根,卻反而比那些被鄭重照顧的盆中花生長得更好。

  爲甚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爲盆中花的生長條件被限制了,它只能在小小的花盆裏掙扎,只能等待我們去幫它改變環境。而野花則不然,它能自由選擇最合適的地方紮根,並自由汲取大地的養分,它接受着天然的日照雨露,這纔是最豐富的生長養料。

  其實,養育男孩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我們人爲地去控制男孩的生長,這無疑就是在花盆裏種花,他伸展不開手腳,我們也無法恰到好處地對他“施肥”,他的成長效果不一定會達到最好。

  所以,我們要捨得放手。

  雖然對我們來說,男孩是最金貴的“花種”,但我們還是要將這粒“花種”撒在“野地”之上,不強迫或壓抑他生長,將一切自主的成長權交還給他,這樣他才能自由成長爲一株堅強的植物,他才能憑藉自己的意願去開出最與衆不同的、最燦爛的花朵。

  當然,要想看到男孩真正“開花”,我們就需要先撒種。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所以,我們需要準備好一片適合於撒種的“野地”。而我們要給男孩準備的,應該是一片自由的、民主的、充滿信任的“野地”,這樣他吸收的“養料”纔算全面。

  我們首先要給男孩準備各種各樣的基本工具和用具,比如恰當的玩具、合適的書籍,以及各種各樣的小工具,等等。這是在給男孩創造可以動腦、動手的條件。

  接着,我們就要收斂起自己的思維定勢,要放手給男孩選擇的權利,允許他自己選擇想要做的事情,自己選擇做的方法。而當他在進行活動時,在確保他安全的前提下,我們要給予他足夠的活動時間,同時還要允許他盡情發揮創造與想象。除了像“不能打擾別人”、“不能隨便損害公物”等這樣的基本原則之外,我們要少給他規定過多的“不允許”與“不應該”。

  然後,除了在家中的活動,我們還要適當帶男孩走進大自然,引導他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帶他認識更多他感到好奇的事物,鼓勵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

  當然,我們也可以加入到男孩的探索中去,用一些開放式的語言來引導他將“根”扎得更深。比如,根據男孩正在進行的活動來向他提問題,引導他將思維打開,將所有可能性都考慮到,多從另外的角度來觀察,等等。

  有時候,男孩也會在活動中取得成績,或者遭遇失敗。那麼我們對他的評價也應該是一種自由開放式的。我們不要對男孩的成功大肆誇獎,要多看到他的努力,多鼓勵他繼續努力,少說“你很聰明”、“你真棒”。而如果他失敗了,我們也要幫他打氣,幫他看到其他的可能性,鼓勵他繼續嘗試。這也是一種放手,我們只要不對男孩做事取得的結果太過在意,他就不會過分看重結果,就不會因爲成功而變得驕傲,也不會因爲失敗而變得沮喪。

  另外,男孩從小到大會經歷各種不同的選擇,我們也要允許他自主決定。野花的生長靠的是它本身,所以它在哪裏都能紮根。男孩的成長也一樣是靠他自己,所以我們也該尊重他的選擇。

  不過,野花與男孩還是存在區別的,野花只是植物,它生長的外在因素就是大自然,只要擁有陽光、空氣和水,它就能活;而男孩不同,他生長的環境是複雜而多變的。除了以上的條件,我們也要給予他足夠的關心與愛護。對男孩的窮養,並不是將他養得同野花一樣孤獨無助,我們的愛也同樣是他必不可少的“陽光與雨露”。

12. 邀請先生給男孩傳輸男子漢氣概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氣概”的意思是:“在對待重大問題上表現的態度、舉動或氣勢。”男子漢氣概顯然就是男人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所表現出的態度、舉動或氣勢了。

  不過現在的很多男孩對男子漢的氣概卻有各種各樣的誤讀,他不知道甚麼纔是真正的男子漢氣概,他可能會覺得不做家務、抽菸喝酒纔是男子漢的表現,他還會覺得男子漢氣概就該是不拘小節,等等。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好好幫他糾正一下錯誤的認知了。

  不過有的媽媽也許又會犯難:“該如何做才能糾正他的錯誤認識呢?”其實,要培養男孩的男子漢氣概,他的爸爸就是最好的榜樣與老師,我們可以邀請自己的先生來爲男孩傳輸正確的男子漢氣概。

  一位媽媽就是這樣做的:

  8歲的兒子有一次在同學家看了一部名爲《古惑仔》的電影,從那以後他總是這樣形容裏面的人物:“那吸菸的姿勢,那酷酷的裝扮,那打架的樣子,絕對的男子漢氣概!”

  我覺得兒子對男子漢氣概產生了誤解。於是便提醒先生:“我看這事需要你出馬,你要想辦法讓兒子知道男子漢氣概的真正含義。”

  從那以後,先生便經常找機會向兒子證明甚麼纔是真正的“男子漢氣概”。比如,當家裏的水管、電器出了問題,先生總是一聲不吭地拿來工具,三下五除二就修好;還比如,先生會幫着我們樓上的老人拎重東西,有一次他還揹着樓上的老太太去醫院……

  如此一段時間後,兒子已經很少再和我們提甚麼古惑仔了。我有次試探性地問他,他說:“我覺得爸爸更像男子漢,他甚麼都會做,人人都喜歡他。我還是向爸爸學習比較靠譜。”

  在男孩的心目中,爸爸永遠都是他模仿並追逐的對象。所以,爸爸就是向男孩傳輸正確男子漢氣概的最佳人選。我們可以試試以下幾個方法。

?儘早和先生交流男子漢氣概這個話題

  有的媽媽認爲,男孩在6歲以前都願意和媽媽在一起,所以關於男子漢氣概的問題留到他6歲以後再考慮也不遲。其實凡事都要有個預見性,我們越早和先生討論這個問題,就會考慮得越全面,日後再遇到甚麼情況,我們也能輕鬆應對。

  所以,家有男孩,我們就要提前和先生進行一下溝通,關於男子漢氣概的問題,我們夫妻雙方首先要達成一致。因爲性別差異,我們和先生對男子漢氣概的理解也會存在不同,所以我們可以一起學習,共同確立一個正確的“男子漢氣概標準”。

?提醒先生自己一定要做好

  晚飯過後,媽媽對6歲的兒子說:“乖,幫媽媽收拾一下碗筷。”

  兒子卻抹抹嘴又擺擺手:“這是女人應該做的事情,我們男人就不插手了。”

  媽媽聽了一愣,隨即有些生氣地瞪了先生一眼:“之前我讓你幫我做家務,你也這麼說。現在呢?看吧!他連動作到表情都和你一模一樣!”

  這個場景只是我們家庭生活中的一個小縮影。

  我們的先生自己做不好,男孩自然也就會“有樣學樣”。所以,在向男孩傳輸男子漢氣概之前,我們一定要提醒先生自己先做好。當然,我們要給先生一定的時間,當他做得不算好時我們也不要埋怨和指責他,更不要當着男孩的面去指責先生,有甚麼需要他改進的或者對他的建議,我們最好找男孩不在的時候,委婉地對先生提出來。

?我們要經常向男孩“旁敲側擊”

  雖然說向男孩傳輸男子漢氣概是先生的重任,但這也並不是說身爲媽媽的我們就可以撒手不管了。有時我們的一些“旁敲側擊”,也能幫男孩更好地領會男子漢氣概。

  比如,當看到先生修理好壞掉的煤氣竈時,我們可以藉機對男孩說:“看啊,爸爸很了不起吧?工具用起來多熟練,這纔是男子漢!”又或者,當看到先生幫老人拎東西、攙扶老人上樓時,我們也可以這樣問男孩:“你覺得爸爸的表現怎麼樣?是不是很男人?”

  我們的旁敲側擊會讓男孩更在意爸爸的做法,他也會更用心地去思考爸爸這樣做的原因。而且,我們的誇獎也會讓先生很受用,因爲成人也喜歡被誇獎,未來他也會做得更好。

13. 讓男孩從小就知道自己是男子漢

   

  看到這個標題,也許有的媽媽會有些不解:“還會有男孩不知道自己是男子漢嗎?”的確,男孩在四五歲時就已經具備性別意識了,理論上來說,每個男孩從小都應該知道自己是男性。但是,從心理和思想上來看,很多男孩又並不算是真正的男子漢。

  2010年4月18日,有記者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學分別選擇了一個班級,對兩個班級的孩子們進行了一份“男女生印象調查”。

  在“你覺得班上的男生像男子漢嗎”這個問題中,只有24.1%的女生回答“像”,卻有69%的女生認爲“不像”,還有6.9%的女生選擇“有點像”。

  在“你心目中的男生應該是甚麼樣的”這個問題中,女生們給出的答案則是:大氣、敢作敢當、像個男人;陽光、開朗、合羣、勇敢;聰明一點、幽默一點,有男子漢氣概,還有的女生說,最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這樣的一份調查數據有些讓人喫驚,雖然這只是孩子們的回答,但我們從中也不難看出一些事實——現在的許多男孩,表現得真的不像是男子漢,就連小學、初中的女生都能看得出來,難道身爲媽媽的我們就察覺不到嗎?

  既然是男孩,我們就該讓他從小知道自己是個男子漢,他有必須要肩負的男子漢的責任。

?從男孩小時候起就將他看成是男子漢

  一位媽媽希望生女兒,但卻生了個兒子。後來,媽媽一直將兒子當女孩來養,給他梳小辮、穿裙子,讓他玩洋娃娃,和他玩“過家家”……後來,已經上了小學的兒子自己也認爲自己是個女孩了。這時媽媽想要糾正兒子的性別認知,卻遭到了兒子的拒絕。

  孩子最初對自己的評價取決於我們的態度,即便是性別這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男孩也同樣看重我們的態度。所以,我們要以這位媽媽的行爲爲誡,自己就要將男孩當男孩,要把他看成是男子漢。另外,我們千萬不能把男孩當女孩養,當然也不能把女孩當男孩養。

  既然男孩已經降生,我們就該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男孩的教育之中。從一開始我們就要用看待男子漢的眼光來看待男孩,給他準備男孩玩的玩具,激發他的男孩特性,帶他玩男孩的遊戲,告訴他男孩的行爲標準,儘早幫他確立正確的性別認知。

?多對男孩的男子漢行爲表示肯定

  4歲的兒子第一次打針,並沒像其他孩子那樣大聲哭泣,只是小小地抽泣,媽媽說:“你很勇敢,不像其他孩子使勁哭。”結果第二天,兒子再打針時,開始強忍眼淚,媽媽給了他一個溫暖的擁抱。後來,兒子再打針,竟然一滴眼淚都不掉了。

  我們對男孩的肯定,會激發出他內心的潛力,他會想要送我們一個驚喜。事例中的兒子就給了媽媽一個驚喜,他變得堅強了起來,再也不爲打針而掉眼淚了。

  由此可見,我們對男孩男子漢行爲的肯定,也是對他這個人的一種肯定,他就會更有動力,就會期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他的行爲會越來越像真正的男子漢。

?適當地向男孩表現出我們的“依賴之心”

  “兒子,這個袋子真重!幫媽媽一下。”

  “這個怎麼辦?兒子,你幫媽媽想想辦法吧。”

  “爸爸出差了,兒子,媽媽就靠你了!”

  ……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創造出這樣的機會,適當地依賴一下男孩。當然,我們要他幫忙的事情一定要符合他的實際能力。而且,我們也要鼓勵他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讓他不至於因爲幫我們做了幾件事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

  另外,類似於“爸爸出差了,媽媽就靠你了”這樣的話,我們也要讓男孩明白,這只是要他提升對自己“男子漢”身份的認知,但他也不要逞能,不要做自己肯定做不到的事情,遇到問題他也要學會向我們求助。

?幫男孩正確看待時下某些選秀節目

  今天,各類選秀節目很多,良莠不齊。對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老師說:“選秀文化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某種形式的性別混亂:男孩越來越‘娘娘腔’,男孩越來越缺乏陽剛,排骨男越來越多,肌肉男越來越少。”

  我們不是說參加選秀的男性都是這個樣子,但一種不正確的風氣卻也的確在其中悄然蔓延。我們應該多讓男孩看看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提到的男性之美是怎樣的,爲他講解男子漢的陽剛之氣。同時,我們也要提醒男孩不要去“複製”那些陰柔的行爲表現。當然,對於這類節目,我們還是儘量不讓男孩去看,即使他看,我們也應該就節目內容跟男孩多溝通交流。

14.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給他信心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數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勸,也且全恩。”這兩句話,清楚地向我們講出了一個道理:如果我們眼中總是看到男孩的過錯並指出過錯,那麼他反而會不思悔改,他對我們的教誨也並不理會;但如果我們多關注他的長處並多鼓勵他,他便會更容易聽從我們的勸導,對我們也會充滿感激。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大部分人在聽到他人的數落時,要麼生氣,要麼沮喪;可一旦聽到他人的獎勵,人的內心就會升起一股自信,就會想要將事情做得更好。

  我們窮養男孩,也不能總用嚴苛的挑錯來指責他,而要用振奮人心的誇獎來鼓勵他,這樣他纔會充滿信心。

  一個10歲男孩寫過這樣一篇日記:

  上個星期,我看書複習功課的時候睡着了,媽媽搖醒我後很生氣地說:“太不像話了,一看書就睡覺!你看你那成績,還不好好學習!”當時我覺得很不舒服,賭氣不再看書,乾脆就去睡覺。接下來的幾天,我和媽媽的關係有些不太好。

  昨天,我看書的時候不小心又睡着了,但這次我是自己醒過來的,醒了之後我發現手邊有一杯水和一個橘子。媽媽正拿着一件衣服過來想要給我蓋上,看見我醒了就說:“之前我那樣說你的確有些急躁了,看到你睡着了手裏還拿着書,可見你還是喜歡學習的。”

  聽了媽媽這些話,我竟然有些感激她了,同時也爲自己看書睡覺的行爲覺得臉紅。我決定,以後一定要聚精會神看書複習功課,爭取不再睡覺。

  同樣都是看書睡覺,媽媽分別用數落與誇獎的話去說,在男孩身上就會產生相反的作用。由此可見,“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是一個真理。獎子一長會讓我們發現男孩的優秀之處,這不僅使我們不再爲他的過錯而生氣,他自己也會更願意去努力。

?接受“男孩一定會犯錯”這個事實

  我們之所以喜歡“數子十過”,是因爲我們對男孩犯錯這件事無法容忍,一看到他做錯了,我們就立刻想要幫他糾正。而看到自己總犯錯,男孩也會沮喪,可能他犯的錯會更多。

  其實,男孩在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而且男孩也有自尊心,他也期待自己能成爲一個男子漢。所以,當他犯錯後,他自己也會有羞愧感,我們就沒必要再去數落他了。當我們能接受他犯錯這個事實之後,我們也就能平心靜氣地對待他的錯誤了。

?善於發現男孩錯誤中的閃光點

  前面案例中,“一看書就睡覺”與“連睡覺都拿着書”,情景是一樣的,但情感表達卻大相徑庭。很明顯,後一種表達就發現了男孩的閃光點。所以,我們要善於在男孩的“十過”裏尋找到他的“一長”,“獎長”將會讓他繼續“揚長”,從而使他逐漸減少並消滅“十過”。

  比如,雖然男孩打碎了玻璃杯,但他確實在努力幫我們做家務;他考試雖然粗心,但他卻有自己的簡單的解題方法;他與同學打架,但他卻是在打抱不平;他貪玩,其實他是在不斷髮展自己的興趣……在這些事情上,我們要能發現他善的一面,並多誇獎他。

  男孩並不是壞孩子,我們如果換個角度去看待他的錯誤,也許我們就能發現他行爲中的寶貴之處。

?對男孩也不要一個過錯都不數

  一說“獎子一長”要好過“數子十過”,有的媽媽就走了極端,乾脆對男孩的過錯“視而不見”了。這顯然也是不對的,想想看,如果男孩犯了錯誤,我們卻不理會,也許他就不知道他自己的所作所爲是錯的,那麼下次他可能還會犯錯。

  所以,對男孩的過錯我們也要及時提醒。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男孩他做錯了,並且和他一起分析他爲甚麼會做錯,幫他抓到他錯誤背後的問題根源,鼓勵他積極去改正錯誤。而且,如果他真的反省了、改正了,我們還要給予他表揚,並提醒他牢記教訓。

  另外,教育家孔子也提醒我們“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意思是說既然事情已經做了、也已經過去了,我們就不要再過分追究了。也就是說,我們不要總揪着男孩的過錯不放,要相信他會有所成長。

15. 窮養,就是要對男孩進行挫折教育

   

  教育家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要能成大事,一定會先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這樣,這個人才有可能增長本領,並有足夠的“資本”去承擔責任。

  可以說,挫折是人生中的“調味劑”,如果沒有它,人生一定是平淡無味的。男孩不但應該擁有多姿多彩的人生,也應該成長爲敢於擔當的、堅強的人。那麼,在我們的窮養教育中,就要加進挫折教育。

  不過,並不是所有媽媽都願意對男孩進行挫折教育,很多媽媽也不忍心看男孩經受挫折,更捨不得放手讓他去鍛鍊。

  一位媽媽曾這樣說道:

  懷孕時,我也翻過一些教育孩子的書,知道對孩子要進行挫折教育。可當我兒子出生之後,我就不忍心了。

  我恨不得甚麼都幫他做好,恨不得時刻保護着他。比如,看到他摔跤,我就會立刻飛奔過去,把他抱起來,看到他疼得直哭,我也是真的心疼。

  兒子5歲時想學輪滑,可和他一起學的孩子都學會了,他就是不會。每次他都會摔跤,一摔跤就哭。爲了避免他摔跤,我得一直扶着他。老師跟我說:“您得放手,男孩子摔幾跤,受幾次挫折自然就會了。”我哪裏捨得啊!結果他努力了許久,還是沒學會……

  我們能體會這位媽媽的心情,看着那麼小的孩子不斷受挫,我們也會感到不忍心。但我們的不忍心換來的是甚麼呢?如果一個男孩連摔跤這樣的挫折都受不了,我們很難想象他在未來將如何應對更大的挫折。

  所以,我們還是要聽從孟子的教誨,要能硬起心腸來讓男孩去接受挫折教育。只有經歷過磨練與摔打,男孩纔會變得更加堅強自信,也纔有可能幹出一番事業。

?告訴男孩要“小看”挫折

  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來的,只不過在做事的過程,往往是某個細節問題導致我們無法成功。這時,我們就會覺得,自己遇到了挫折。

  既然如此,我們就可以告訴男孩:“大部分挫折都是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這個鈴是我們自己繫上去的,那自己解開它,還不容易嗎?所以,挫折沒甚麼可怕的,只要我們戰勝了原來的自己,彌補了原來漏掉的細節,挫折也就被戰勝了。”

  當然,要男孩小看挫折,並不是讓他對其不加理會。這個“小看”是要他不害怕挫折,讓他能用一種較爲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挫折。另外,我們也要“小看”男孩遇到的挫折,少一些對他的指責,多一些鼓勵,幫他努力跨過那些溝坎。

?兼顧挫折教育的兩個部分

  挫折教育應該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讓男孩體會挫折,另一部分則是讓他想辦法戰勝挫折。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只讓男孩體會到了挫折,還要鼓勵他勇敢地去面對挫折。

  所以,我們要提醒男孩,不要因遭遇挫折而沉溺於失敗中。當男孩感受過挫折的滋味後,就應該仔細回憶與分析做事的過程,找到之前的漏洞和錯誤,並積極彌補與改正。他必須通過自身的努力來獲得新的成功,這樣纔不會總是受到挫折的困擾。

?故意爲男孩製造一些“攔路虎”

  俄國物理學家列別捷夫與孟子有相同的感觸,他說:“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所以,我們也要適當爲男孩提供一些“不平靜”的生活。

  比如,只爲他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學習用品,當他遇到問題時,讓他想辦法用最簡單的工具解決;還比如,對他的需求“延遲滿足”,不讓他太順利地得到想要的東西;再有,帶他進行一些有挑戰性的運動,鼓勵他自己完成;爲他佈置一些類似“做一頓不一樣的飯菜”的任務,讓他自己想辦法做好;等等。

  對於這些所謂挫折的“佈置”,我們也不用太刻意,只要隨着事情的發展自然創造條件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男孩可能會不適應,也許會向我們求助。而我們要堅持原則,不要輕易妥協,這樣,他才能在應對這些“攔路虎”的過程中獲得成長。

16. 窮養,並不等於簡單的打罵與懲罰

   

  男孩生性活潑、好動、愛冒險,他會給我們添很多“麻煩”,我們很希望用窮養的方式來管住他,比如我們可能會以窮養爲名義去打罵或懲罰他。

  但顯然,我們這是在盲目地追求這種教育的外在形式——窮着養,甚至連我們的感情都要變“窮”了。我們卻並沒有體會到窮養的真正內涵,真正的窮養應該是培養男孩的能力,磨練他的意志,使他成長爲一個堅強的男子漢。

  我們簡單的打罵與懲罰,扭曲的不僅僅是窮養的含義,同時受到傷害的,還有男孩那看似堅強實則脆弱的內心。

  一放暑假,11歲的方文就玩得不亦樂乎,暑假作業早就被他拋在了腦後。眼看着馬上就要開學了,方文才着急地撲在桌子前趕作業。

  看到方文手忙腳亂的樣子,媽媽忍不住說:“該!就該讓你做不完作業,然後被老師罵!挺大的個子了,甚麼重要甚麼不重要還不清楚嗎?這眼看都要上初中了,還這麼瘋子一樣地玩,沒出息!”媽媽越說越來氣,忍不住上前在方文的腦袋上拍了一巴掌,接着又說:“這都馬上要開學了,作業都做不完,你倒是想不想上學了?不想上,滾!”

  聽着媽媽的訓斥,方文越來越生氣,在聽到媽媽讓他“滾”時,他也一下子“血撞頂梁門”,大嚷了一句:“走就走!”接着便跑出了家門。

  結果,他不但賭氣在同學家住了兩天,竟然還不讓媽媽來接他回家。最終,方文不僅沒做完暑假作業,和媽媽的關係也變得越發緊張。

  我們以爲打罵是在提醒男孩改錯,還以爲男孩“皮糙肉厚”,應該不會與我們過多計較。但看看方文的表現,男孩也是有自尊的,他也會因爲我們的打罵或懲罰而受到傷害。

  因此,我們不能以簡單的打罵和懲罰來教育男孩,即便真要打罵和懲罰男孩,在這之前,我們也需要多加斟酌與思考。

?別用打罵來爲自己出氣

  有的媽媽說,之所以打罵男孩就是因爲恨鐵不成鋼,因爲自己很生氣。由此,我們就能看出來,有些媽媽之所以會打罵男孩,就是爲了出氣。但看看現在的新聞,有太多孩子都因爲承受帶有媽媽出氣情緒的打罵而受傷甚至喪命,這應該給我們敲響警鐘。

  男孩做錯事,的確讓人生氣,但我們也該想到這是他成長的過程。同時,我們還要想到打罵男孩對他可能造成的傷害。所以,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另外,我們有時候打罵男孩也不全是因爲他的錯,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只不過男孩的錯成爲了一個導火索。爲了避免男孩無辜遭受打罵,我們要學會冷靜處理關於生活、工作、孩子的各種事情,要能做到“公私分明”。

?對男孩的懲罰要恰到好處

  當男孩犯了錯誤,我們懲罰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爲,適當的懲罰會讓他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但關鍵就是我們該如何恰到好處地懲罰他。

  我們應該讓男孩感受到,他的錯誤行爲會招致他人的不滿,也同樣會引起我們的不愉快。針對這一點,我們可以用冷漠作爲懲罰的方式。也就是說,當男孩做了錯事,我們適當地孤立他、忽視他,給他時間思考,反省,使他自己想明白自己的錯誤。但我們也要講求度,不要過分無視他。

  或者我們也可以讓他自己去承擔錯誤的後果,比如,因爲自己賴牀而導致上學遲到,因爲自己粗心沒帶雨傘而不得不淋雨,等等,這些由於他自己的錯誤而引發的“自然懲罰”會讓他記憶深刻。只有類似這樣的懲罰,纔會讓男孩心服口服,這樣他纔有可能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並改正錯誤。

?正確看待“狼爸”、“虎媽”現象

  說到打罵與懲罰,我們可能會聯想到2011年裏很火的兩位父母:“狼爸”與“虎媽”。截至2011年,“狼爸”已經將自己的3個孩子“打”進了北京大學,正準備將自己最小的女兒“打”進中央音樂學院;“虎媽”則用辱罵與戒律懲罰的方式,把自己的大女兒送進了哈佛大學。

  看到他們的成功,我們有些媽媽似乎也想變身爲“虎”、“狼”。事實上,適合於“狼爸”、“虎媽”家的這種教育方法,也許並不適合我們的男孩。因爲他們對孩子並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打罵與懲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還有着獨特的甚至是成體系的教育方法,而打罵與懲罰只是其中的“插曲”而已。

  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這些特立獨行的教育方法,不要隨便複製。我們應該多學習那些“非打罵懲罰式”的正確教育理念,充實自己的教育思想。我們要從男孩自身特點出發,用符合他個性的方式教育他,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成爲男孩“合腳的鞋”,並伴他走得更遠。

17. 窮養,就是讓男孩跌倒自己爬起來

   

  跌倒是每個男孩都有過的經歷,不過,有的男孩是“哪裏跌倒了,就在哪裏趴着”,自己卻站不起來。而我們看到他跌倒,就會十分心疼地立刻跑過去扶起他。顯然,我們的這種做法,就是一種沒有智慧的愛,我們也不是在窮養男孩。

  正確的窮養方式,應該是我們去鼓勵男孩“哪裏跌倒了,哪裏爬起來”,而且還要讓他“自己爬起來”。一位偉人說過:“人要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所以,只有經歷過“跌倒了,自己再爬起來”這個過程,男孩纔會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走得更順暢。

  有一位爸爸,育有三女三子。當孩子們還在蹣跚學步時,爸爸就經常這樣對他們說:“一步、兩步、三步,好!跌倒了別哭,自己爬起來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孩子們果然都很堅強,跌倒了也不哭,而是爬起來繼續走。

  有朋友認爲這位爸爸在與孩子們開玩笑,但爸爸卻一本正經地說:“這不是開玩笑,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將來在社會上闖世界,全靠這第一步呀!”

  說出這麼有哲理的話的人就是宋嘉樹,他是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的爸爸。當然,我們可以把他的話拿來用,因爲身爲媽媽的我們說話的語調會更溫柔,如果再加上堅定的語氣,男孩也許會更願意聽,他也會更容易記住我們的話。

  不過,跌倒並不是一種愉快的體驗,無論哪個男孩都不願意跌倒。那麼,如何讓他心甘情願且堅強地自己爬起來,也需要發揮我們的智慧。

?不輕易向男孩伸出援手

  有的媽媽就看不得男孩跌倒,如果男孩不哭還好,只要他一掉眼淚,我們的心也會跟着疼起來,接着就會忍不住伸手去拉他一把。

  但我們的心一軟,男孩的依賴之心就變“硬”了。所以,我們不要輕易就對他伸出援手,看到他跌倒了,如果確定他沒有受到甚麼傷害,我們就要硬起心腸來。雖然我們不伸手去幫他,但可以用言語鼓勵他、安慰他,給他信心。當男孩真的第一次自己站起來了,我們還要及時表揚他,肯定他的勇敢。

  另外,有的媽媽一看到男孩跌倒後哭了,雖然不去幫忙,但會罵他膽小,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雖然不輕易向他伸出援手,但我們也不要“落井下石”。

?鼓勵男孩憑藉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甚麼是男孩自己的力量?他的手、腦、學識、能力……都是他發揮自己力量的工具。很多男孩不是站不起來,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自己發揮這些力量。

  當男孩跌倒後,我們可以在一旁給予他提示,讓他學會協調運用自己的手腳。當他站起來後,我們就要提醒他一邊找找自己跌倒的原因,一邊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力量發揮得更好,這樣就能避免他再次跌倒。

  當然,如果男孩遭遇了大挫折,或者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他自己站起來,我們可以搭把手。但我們也只是給他一個借力,給他一個使勁的方向,而從挫折中“爬起來”的主要動作還要由他自己來完成。

?提醒男孩不要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男孩思維簡單,當我們告訴他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他可能就只記住了要自己爬起來,至於自己爲甚麼跌倒的問題,可能就會被忽略。這樣一來,他也許會屢次在相同的地方跌倒。

  所以,我們要提醒男孩學會總結經驗教訓,對於他自己已經摔過的跤,他要長長記性,必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給他準備個小筆記本,讓他把經驗記錄下來。同時,他也要及時彌補自己的缺點,改正自己的錯誤,徹底斷絕再次走上跌倒的道路。另外,我們也要讓他多讀些書、多鍛鍊身體,以此提高自身的能力,以減少不必要的“跌倒”。

18. 窮養,就是培養男孩強大的適應力

   

  生活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變數。在變數面前,一個人如果能保持冷靜,並採取正確的措施去處理,那就表明他具有強大的適應能力。不過,很多男孩似乎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一位老師講了這樣一件事:

  我那天下班到家已經很晚了,剛要進門卻發現鄰居家11歲的男孩正坐在家門口,胸前抱着自己的書包。

  我問他:“怎麼不回家呢?”他委屈地說:“家裏沒人,我也沒鑰匙。”我又問他:“給媽媽打電話了嗎?”他搖搖頭:“不知道去哪裏打。”我說:“咱們小區裏就有公用電話呀!”他卻說:“我不知道電話在哪裏。阿姨,我好餓!”

  我嘆了口氣說:“來吧,先來我家坐一會兒,我給你找些喫的。然後用我的手機給媽媽打電話好嗎?”他點了點頭,站起了身,乖乖跟我進了屋子。後來,通過跟他媽媽通話,我才知道,原來是男孩的小姨急病住院了,媽媽沒來得及告訴孩子。

  但同時,我又覺得很無奈,男孩已經11歲了,遇到這種情況竟然不知道怎麼辦,而且連公用電話都找不到。像他這樣無法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將來可怎麼辦呢?

  想想我們的男孩,平時也是“兩點一線”地往來於學校和家庭之間,每天上學有人送,放學回家,家裏也有人等,這是他熟悉的生活環境。然而,如果他的生活總是這樣一成不變,那麼,他就有可能在某個時候和上面那個男孩一樣陷入無助的境地。

  所以,我們應該培養男孩擁有強大的適應能力,教他學會隨機應變。我們窮養男孩,就是要鍛鍊他的適應力,使他無論在何時都有能力應對各種非常事件。

?爲男孩提供接觸新環境的機會

  所謂新環境,就是男孩沒經歷過的環境,這樣的環境裏也許會有男孩沒經歷過的事情。我們可以多爲他提供接觸這樣環境的機會,當他接觸的環境越多,他看見的事情就越多,他能學習的處事方法也就越多。

  比如,我們出門做客前,在經過主人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上男孩,讓他看看我們在別人的家裏是如何談話應對的。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也可以經常帶着男孩四處走一走,多去不同的場所,如商場、超市、公園、飯店……在這些地方,我們要教男孩學會與人交流,學會向他人求助與請教。

?鍛鍊男孩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提高男孩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能對他進行鍛鍊。比如,我們可以爲他創設丟鑰匙、迷路、找不到家人等情況,或者讓他想象,如果他與朋友的意見出現分歧,他又該如何應對,等等。

  當然,在最開始的鍛鍊中,我們可以給男孩一些相應的提示,比如,他丟鑰匙時可以向誰去求救,迷路時又該向誰問路等,通過提示引導他想出應對的方法。幾次鍛鍊之後,我們就要給他自己思考和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男孩只有多進行鍛鍊,當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纔不會不知所措。

  另外,有時男孩還會遇到一些特殊的意外狀況,他也要學會應對。

  一個7歲男孩在公交車上發現面前的一位叔叔沒拉褲子的前拉鍊,他便好心地大聲提醒道:“叔叔,你褲子拉鍊沒拉上。”那位叔叔一聽,臉立刻紅了。而車上其他的乘客也紛紛將目光投了過來,很多人還笑出了聲。那位叔叔十分尷尬,車子停到下一站,他就立刻下了車。

  這個男孩的想法是好的,但做法欠妥,他完全可以小聲地告訴那位叔叔,以免造成尷尬。像這樣的意外狀況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我們也可以對男孩進行一些鍛鍊,提醒他要講究說話與進諫的藝術,要給發生狀況的人留面子,同時也要多動動腦筋,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法。

?加強男孩的社會實踐鍛鍊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事,經歷得多了,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也就知道該如何做了。所以,我們要鼓勵男孩多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以此來鍛鍊他的接人待物能力、處理事情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等各項能力。

  比如,我們要允許男孩去參加學校或班級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無論是做義務保潔員,、做交通小協管員,還是其他的活動,他都要認真對待。在活動中,他除了要安排好社會實踐計劃,還要記錄下自己的實踐經歷和體會,這也是一種經驗積累。

  另外,我們也可以鼓勵男孩自己去思考,自己主動找一些社會實踐來做。通過不斷地與社會接觸,他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將不斷增強。

19. 窮養,就是要磨練男孩堅強的意志

   

  意志,就是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如果男孩能擁有堅強的意志,那麼將來他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會輕易低頭與退縮,也不會隨便來向我們求救。

  但看看我們現在的很多男孩,他的行動沒有目的性,缺少計劃性,做事不果斷,沒有足夠的判斷力,自制力極差,沒有毅力……這樣的男孩就缺乏堅強的意志力,而他無論做甚麼,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戰國時期著名教育家墨子說:“志不強者智不達。”意思是說,意志不堅強的人,智慧也不會通達。我們自然希望男孩未來能成長爲一個有大智慧的、能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所以窮養男孩,一定不要少了對他堅強意志的磨練。

?不對男孩進行“保姆式教育”

  所謂“保姆式教育”,就是我們用一顆“周到”的心去照顧男孩的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這樣的教育只能讓男孩變得越來越嬌氣。

  有位媽媽說:“我從小就喫過許多苦,甚麼都要自己幹,想要甚麼都需要自己努力奮鬥來得到。現在有了孩子,誰還想讓他和我一樣去喫那麼多苦呢?能幫他做的,我自然是要做的,意志堅強甚麼的,男孩子嘛,長大了他自然就懂了。”

  我們要改變這種認知,從小沒有進行過意志鍛鍊的男孩,長大後也一樣不會懂得如何成爲堅強的人。所以,我們要做男孩的“意志培養師”,在生活中不放過任何一件小事:提醒他遵守作息時間,督促他按時完成作業,鼓勵他做任何事都要堅持到底,等等。也就是說,我們對男孩照顧“周到”的心要用對地方,要在他意志的培養方面多下工夫纔是。

?適當給男孩設立“障礙”

  男孩沒有堅強意志的最主要表現之一,就是遇到障礙就放棄,做事不能善始善終。這樣的男孩總是抱有一種逃避心理,也很容易變得“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們可以適當給男孩設立一些障礙,讓他學會自己主動去挑戰並最終戰勝障礙。一位媽媽這樣介紹她的經驗:

  5歲的兒子喜歡喫薯片,之前我總會幫他打開薯片包裝袋,但顯然,他發現了我幫忙的便利所在,於是他不再自己費勁,每次都讓我幫忙。

  後來,我拒絕再幫他打開袋子,而是讓他自己想辦法。

  起先,兒子又是用牙咬,又是不得法地使勁撕包裝袋,最後,他終於成功了,而且還發現瞭如果從包裝袋的鋸齒邊緣去撕,是很省勁的。再後來,他還想到了用剪刀剪開袋子。

  這雖然是件小事,但我覺得他這樣不放棄並最終成功,他就是好樣的。

  這位媽媽設置的這個“障礙”,給了男孩一個鍛鍊的機會。男孩沒有退縮,也沒有隨便求助,當他找到方法自己打開包裝時,他不畏困難的堅強意志力同時也就得到了鍛鍊。

  所以,我們可以參考這位媽媽的做法,別讓男孩在平時的生活中過得那麼“一帆風順”,也就是在他覺得很簡單的事情上設立一些障礙。比如,原本我們每天都帶他坐車上學,但某天開始,我們卻讓他在快到學校時下車走一段路,並逐漸增加走路的路程。當然,我們要提前跟他說好,免得他當時鬧情緒,耽誤上學。

  最初,男孩可能會有退縮的表現,我們要及時予以鼓勵。我們也不要太着急,更不要一上來就給他設立太高的障礙,要從男孩的實際情況去考慮。

?鼓勵男孩多參加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是磨練男孩意志力的好方法。適合男孩的體育鍛煉,能使他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壯,而健康的身體也勢必會爲他堅強意志力的發揮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平時,我們可以選擇跑步、打球等運動量較大的鍛鍊項目讓男孩去練習,可以給他規定一些任務,比如要連續跑1000米,或者連續揮動球拍100下等。同時,我們還要督促他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讓他不畏寒暑,不要偷懶,逐漸形成堅毅的個性品質。

20. 窮養,就是讓男孩用勞動創造生活

   

  有一首名爲《勞動最光榮》的兒童歌曲這樣唱道:“……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採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裏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想必很多男孩小時候都聽過甚至唱過這首歌,也就是說,他很小就知道“要用勞動去創造生活”了。但隨着他的成長,出於種種原因,他卻並不願意真的去付出勞動。

  2005年,陝西省家庭教育實驗研究指導中心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孩子從來不做家務,很多已經十六七歲的孩子甚至都沒自己洗過襪子和內褲。

  而當問到這些孩子爲甚麼日常生活中不願意參加勞動時,他們的回答是這樣的:

  “不是我不想幹,我媽根本不讓我幹,她跟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我也想幹,我媽總嫌我動作慢,還說我做不好,說每次我做完了她都要重做,麻煩。”

  “我媽太勤快!她甚麼都幹好了,我想幹也沒得插手。她還把我所有的事都包辦了,我還能幹甚麼?”

  ……

  看看那個驚人的數字比例,再聽聽孩子們的回答,我們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僅僅是家務勞動,我們都不願意讓男孩去做,那他還能做甚麼呢?

  從這個調查來看,我們似乎更關心男孩的“腦力勞動”,也就是他的學習,卻完全忽略了他的體力勞動。但我們難道忘了嗎?像家務事這樣的體力勞動也一樣可以提高男孩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這對男孩的成長也一樣是有利的。

  因此,我們對男孩的窮養教育中,應該對他進行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的雙培養,使他能手腦結合,真正做到用勞動來創造未來。只有這樣,男孩才能體會到“有付出纔有回報”,體會到“只有靠自己的雙手獲得的收穫才最有價值”。

?幫男孩深刻理解“勞動創造生活”

  男孩原本就思維簡單,我們只單純地告訴他“勞動創造生活”是不夠的,必須要通過一些參觀或實踐來讓他明白勞動是怎樣創造生活的。

  平時我們可以給男孩講講我們爲甚麼要工作,以及我們的工作能給社會、給自己帶來甚麼。有條件的話,我們還可以帶着男孩到自己的工作單位去參觀,告訴他我們是如何工作的,也讓他看看其他的叔叔阿姨的工作狀態。

  同時,我們可以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來給男孩舉例,從清潔工阿姨,到各級領導,我們要用他能聽懂的語言給他解釋勞動在創造生活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我們也可以從他身邊的生活出發,告訴他要喫到香噴噴的白米飯,就需要農民的勞動;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就需要製衣工人的勞動;要住上寬敞的新房,就需要建築工人的勞動;想要學到知識,就需要老師的勞動;等等。我們要通過這些就在他身邊的勞動事例,來幫他對“勞動創造生活”有更深刻的體會。

?爲男孩安排合適的勞動

  當男孩弄明白勞動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後,我們可以讓他先從身邊的勞動開始做起,逐漸培養他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我們可以根據男孩的年齡特點來爲他安排一些家務勞動,像整理房間、清理垃圾、買菜擇菜等等,都是男孩可以做的。當然,我們可以和男孩一起勞動,過程中既可以教他掌握更多的勞動要領,還能通過互動增進親子關係。

  另外,我們還可以鼓勵男孩多參加一些公益性勞動,比如學校組織的義務大掃除,或者社區組織的各種義務勞動,這樣的活動會讓男孩明白,勞動還能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洗禮,這將有助於培養他熱愛公物、助人爲樂的好品質。

  不過,我們需要幫男孩平衡好了勞動與學習的關係,既不要讓他以勞動爲藉口放棄學習,也不要讓他以學習爲理由就拒絕勞動。我們要幫他作好規劃,讓他合理安排勞動的時間。

?讓男孩體驗勞動帶來的滿足與快樂

  勞動可以創造生活,儘管我們爲男孩列舉了很多實例,但他可能依然無法體會這種感受,那麼,我們不妨讓他自己去體驗一下勞動帶來的滿足與快樂。

  比如,我們可以讓他自己去做一頓飯菜,從買菜到做飯,所有工作都要由他自己來做,我們只在一旁打打下手即可。當男孩通過自己的勞動做好一桌飯菜時,當他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時,當我們對他進行由衷的誇獎時,他就能感受到勞動帶來的那種愉悅,這也會促使他更加熱愛勞動,並讓他對勞動創造生活有更深的體會。

  除了這些勞動,我們還可以帶他去農村體驗生活,讓他跟着農民伯伯學習種菜,或者帶他去參觀工廠,讓他多一些動手實踐。

21. 窮養,就是要激發男孩的無限潛能

   

  每個男孩都是一塊未經雕琢的大理石,未來他可能會被雕刻成不同樣子的雕像。這些“可能”,其實就是男孩的潛能。不過,不同的媽媽對潛能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媽媽會說:“我兒子就是平凡的命,他纔沒甚麼潛能呢!別人會的東西他都不會,平時除了瞎玩就是瞎玩,啥也做不來,啥也做不好。”

  有的媽媽又會說:“我覺得我兒子的潛能還沒被開發出來,我想給他多報幾個興趣班,讓他好好受受‘刺激’,我相信他未來一定很了不起。”

  這兩位媽媽的聲音很有代表性。

  前一位媽媽否定了男孩的潛能,這樣的否定有可能讓男孩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他也許會認爲自己真的甚麼都做不好。

  而後一位媽媽正好相反,她則放大了男孩的潛能,認爲只要有“好”的培養方式,男孩的潛能都能被激發出來。這樣的盲目肯定也同樣會混淆男孩的自我認知,男孩要麼會認爲自己真的了不起,要麼會因自己達不到媽媽的目標而感到失望、沮喪。

  激發其無限潛能的確是窮養男孩的一個重要環節。要想實現這個教育目標,需要我們有正確的激發方法,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在細微處發現男孩的長處

  男孩的潛能往往都會隱藏在某些細微之處,我們需要細心觀察。當我們發現男孩的優點時,就要及時給予積極的鼓勵。

  在這裏,我們需要對潛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潛能不僅僅指的是男孩學習方面隱藏的能力,而在道德、興趣、能力等各個方面,男孩都有可能展現出自己的潛能。比如,他雖然不善言辭但卻助人爲樂,他不喜歡彈琴但卻酷愛下棋,他能很輕鬆地將一篇文章背下來,等等。所以,我們關注的地方要儘量廣泛,不要只關心男孩學習成績是好是壞,畢竟學習只是他潛能發展的一小部分而已。

?給男孩表現潛能的機會

  如上所說,男孩的潛能表現在方方面面。當我們瞭解他在某些方面具備潛能之後,就要爲他創造表現潛能的機會。

  比如,他喜歡寫點東西,那麼我們就可以鼓勵他寫一首詩或一篇短文送給我們;還比如,他喜歡做小飛機模型,那我們就及時讓他親手做一個,送給他的好朋友;等等。

  有時候,男孩的某些潛能可能不會馬上被看出來,那我們就要有耐心。比如,我們發現男孩喜歡勞動,但他的手法並不熟練,此時,我們要放手讓他一遍遍地去練習,千萬不要一時心急幫他做好,否則反倒會讓他感到自己是沒有潛能的,他也容易因此產生惰性。

  而當男孩表現出潛能之後,我們也不要吝嗇給予表揚與掌聲,即便他做得並不如我們預期的好,我們也要包容他的差錯。我們只有多鼓勵,他才能在自己的潛能發展上更加有信心。

?不要對男孩的潛能發揮過分期待

  一說到要激發男孩的潛能,我們有的人可能會表現得很急躁。比如,爲了能讓男孩將來成爲一個音樂家,有的媽媽在男孩還沒出世時就對其進行音樂教育,當他出生後就不停地對他進行音樂訓練,讓他小小年紀就整天被按在琴凳上練琴……

  表面看去我們是在開發男孩的潛能,但他是不是真的喜歡練琴?他是不是適合彈琴?如果這些問題我們沒有搞清楚,那麼我們就是在強迫男孩做他也許並不願意做的事情。

  其實,每個男孩的潛能不過就是一個又一個可能,既然是可能,那麼成功與失敗便各佔一半的幾率。所以我們應該理智地看待,不要對男孩潛能的發揮與發展抱有太高的期待,更不要因爲男孩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就去諷刺、打罵他,而是應該肯定他的努力。

  當然,還有這樣一種情況,比如有的男孩在某一段時間很喜歡畫畫,可過了幾天又不喜歡了,類似這樣的表現也許就是他的一時興起。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最初可以支持他,鼓勵他發展潛能,不過,一旦發現他並沒有太大興趣,就沒必要硬逼他繼續下去。我們可以和他談談,徵求一下他的意見,和他共同作出妥當的決定。之後,我們還是要繼續幫他尋找其真正的潛能所在。

22. 窮養,就是要讓男孩更加勇敢不懦

   

  雖然許多男孩都有冒險精神,都會模仿英雄的行爲,但還是有一些男孩表現得並不那麼勇敢。他平時做事非常膽小,遇到問題不敢自己去面對,即便有能力也不敢在人前展現。不僅如此,懦弱的男孩會經常受到他人的欺負,這種遭遇會給他的內心造成傷害。

  其實,男孩在一生中會遇到許多挑戰與選擇,如果他沒有勇敢的心,總是那麼膽小怕事,可能就會錯過許多良機,也會很輕易就被各種看似不起眼的困難打垮。

  所以,我們不要只關心他單方面的發展,比如他是不是考了100分其實並不重要,我們應該要多問問他是不是敢於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因爲,男孩在未來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也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只有勇於面對,纔能有所成長和收穫。因此,我們應該尋找合適的教育方法來培養他的勇氣。

?放開對男孩保護過度的手

  即便是家有男孩,我們也可能會對他保護過度。比如,我們不願意讓他登高攀爬,怕他摔下來;我們禁止他進行所有冒險活動,不讓他接觸各種可能會對他造成危險的遊戲;我們更願意將他“圈”在家裏,不希望他四處亂跑;等等。可我們的保護過度,就會讓男孩變得“嬌氣”,他會因爲缺少必要的經歷而變得懦弱。

  所以,我們要放開對他保護過度的手,在能保證他基本安全與健康的前提下,要任由他去跑去跳。如前所說,我們要允許他進行適當的冒險與探索活動,允許他參與各種動手動腦遊戲。當男孩經歷得多了,他見識得多了,自信心和能力就都會得到提升。

?不要對男孩管教過於嚴厲

  一提及窮養,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要對男孩進行嚴厲管教。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正是我們過於嚴厲的管教,才導致男孩甚麼都不敢做,因爲在他看來,他無論做甚麼都有可能是錯誤的。

  所以,平時我們要少一些嚴厲的說教,即便男孩做錯了,即便他不懂道理,我們也不要強迫他接受我們的想法與做法。我們可以給男孩講道理,或者用事實來說話,讓他能認識到自己行爲的不妥之處。

  另外,我們也不要總是強迫男孩去做這做那,否則會讓他變得沒有主見,再遇到事情他也不敢自己作決定了。我們應該將選擇權交還給他,引導他權衡自己的各方面條件,自己選擇最合適的做法。

?鼓勵男孩靠自己去戰勝膽怯

  8歲的兒子只在家裏表現得生龍活虎,一到了外面就很怕生,即便遇到鄰居,他也不敢上前說話。

  這天,媽媽做菜做到一半發現沒有醬油了,她便讓兒子去鄰居家借醬油。可兒子扭捏了半天就是不敢去。媽媽便鼓勵他說:“好兒子,勇敢點!媽媽這會兒抽不開身啊,幫媽媽一下吧!我就等着用醬油了,很急啊!”

  最終,兒子一咬牙,硬着頭皮敲響了鄰居家的門……

  當兒子拿着醬油回來後,媽媽說:“我兒子真勇敢,今天這菜你喫着一定好喫,這裏面可有你“勇氣”的功勞啊!”

  兒子則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敲了門,我才發現沒那麼難,鄰居叔叔挺好的。”

  一次小小的實戰訓練,讓這個8歲的男孩邁出了與陌生人交往的第一步。我們也可以參考這種做法,對男孩進行一些相關的訓練,鼓勵他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幫他戰勝膽怯。而且,當男孩表現出勇敢時,我們要繼續鼓勵他,當然對他的誇獎也要有度。

?提醒男孩不要誤讀“勇敢行爲”

  有的男孩因爲懦弱會受到他人的欺負,而在接受了勇敢教育之後,他也許會轉變思想,認爲只有能欺負別人的人才是勇敢者。我們要幫他糾正這種錯誤的理解,告訴他,勇敢的行爲表現在幫助弱小,而不是欺負弱小。我們可以爲他多講講英雄的故事,讓他知道怎樣纔是真正的勇敢。另外,當男孩的勇氣逐漸被培養出來之後,我們也要及時通過傳統道德教育提高他自身的素養,讓他能將“勇敢”用在正確的事情上。

  另外,我們也要提醒男孩,勇敢也不等於魯莽,如果某件事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他也不能硬去做。而且,無論做任何事,他都應該經過仔細考慮之後再動手,不要只憑勇氣就草率行事,因爲這時的“勇氣”其實是頭腦發熱的意氣用事。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字號變小 字號變大